风雨中结下的情谊

2023-08-24 11:50石家成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养蟹相国洪泽湖

石家成

那年,我离岗招商,竟然遇到了一件暖心的事—我和淮安市泗洲农业资源开发中心的总经理张相国相识相知,风雨十多年,结下深深的情谊。

对离岗招商的人,许多人不屑一顾,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那一天,我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到洪泽湖畔转悠,刚好张总也在自家的螃蟹塘边。洪泽围网养殖也在洪泽湖边上,他见一个陌生人毫无目的地看看水面,又看看太阳,迎面吹着微风,便好奇地向我打招呼。随后,我们进行了一番交流,很投机。

许多事都会有缘,我遇上了。缘是什么?缘是冥冥之中上苍赋予的一种机遇,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照应,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维系,是偶然中的必然,也是必然中的偶然。有缘,就是我遇上了张总。

那天,我在他家吃了一頓午饭。喝酒谈心,越谈越兴,借着酒兴开怀畅饮。那个时代盛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

交谈中,我得知他从小聪明伶俐,热爱集体。他经常利用放假放学时间为集体义务劳动,为邻居做力所能及的好事,还经常为大队宣传队写对口词、三句半、快板书,还在《江苏文艺》发表过一部小戏作品。

1976年,因表现出色,他被公社文化站选调,在1977年又成为公社通讯报道员。他还在这里收获了爱情的果实—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件事也是轰动一时,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娶上书记的千金,可见张相国的魅力。

后来,他离开工作岗位,自主创业:做过养鱼技术员,销售过螃蟹苗,还创立了蓝飞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等。

他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原赵集镇的地下有十分丰富的盐岩资源,近水楼台,他搞起了芒硝开发,应该说他是淮阴芒硝开发的第一人。现在,已有九家国企和大型农企落户原赵集镇境内投资投厂。

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

1994年,当地政府提倡洪泽湖围网养蟹,张相国又是第一个围网养蟹的人,还带领其他四户人家一起养。

第一年,由于技术问题及买回的蟹苗不太成熟,长得不理想,赔了60万元。那些和他一起养蟹的人都走了。出于同情,他补给每户1万元。

第二年,他改进了技术,螃蟹长得大,深得消费者的喜爱。成蟹每斤卖到200元,那年他赚了200多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与他一堤之隔的东侧,有一个集体窑厂,不管产权和经营模式怎么变,总是矛盾重重,年年亏损。此时,张相国挺身而出,还和原赵集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洪泽湖畔资源开发协议》。从此,他开启了泗州农业飞跃发展的春天。

历经商场的磨炼,张相国有了自己全新的思路,在一片废地上取土烧窑,还把那原来的不毛之地整理成路是路、塘是塘的千亩良田。

难忘的是2010年,他在镇政府的提议下做起了旅游业的文章。他积极筹办盐都生态园,决心把生态园打造成淮安的九寨沟,开发餐饮、游船、快艇、盐浴等十个项目。当年,游人如织,到处是一派繁荣的景象。此时的张相国,事业达到他人生的鼎盛时期。

老张发了,可他没有忘记众乡亲。每逢中秋节和春节,他都要拿出万余元到敬老院慰问,为老人送去面、米、油、牛奶等生活必需品。他还对周边的困难户、病灾户伸出援助之手,对一些经济有困难的学生也是慷慨解囊。

风雨中结下的情谊是珍贵的,张相国每走一步都会留下令人钦佩的身影。他每遇到难处,定会和我一起商讨对策。他的每一步成功,皆会和我一起分享,一起庆贺。这种情谊是真挚的,是永远不会失去的。

猜你喜欢
养蟹相国洪泽湖
养蟹三部曲
陈鸿波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驱散洪泽湖上的阴霾——张爱萍洪泽湖剿匪纪实
东北地区稻田养蟹遇到的瓶颈及发展对策
一语破迷局
鉴画(小小说)
包头市有机稻田养蟹研究
萧相国世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