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与力量

2023-08-24 12:17陈佳妮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柯林玛丽女性主义

陈佳妮

《秘密花园》是一部成长小说,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著。该书面世以来,一直受到全球读者的欢迎。小说围绕儿童成长话语展开,讲述了一个女孩儿从疏离再到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实现了孩童从稚嫩到长大成人的描述。作者通过文字向读者展示了陪伴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孩童的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当然,这也与小说作者本身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秘密花园》反映了较多的主题,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了研究。

一、《秘密花园》的研究现状

从当前学者对《秘密花园》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然关系方面的研究

2004年,谢光平在《〈秘密花园〉中人和自然的互惠关系》的研究中论述了人与自然的互惠关系,指出《秘密花园》这部书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揭示人与自然的这种互惠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活动一旦融入自然,身体就可以得到复原,同样的,人的心灵也会随之得到升华。

2013年,谢俊在《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小说〈秘密花园〉》的研究中就从生态主义视角对《秘密花园》展开分析,并且提出了核心观点,即人应该如何去对待自然。该文提出了伯内特在书中提倡的人们重返自然的途径,但受到某些影响,其思想上还是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对女性主义的研究

2007年,苏芳在《她自己的花园—〈秘密花园〉的女性主义解读》中就是从女性主义理论去解读《秘密花园》的,并指出运用埃莱娜·西苏的女性写作理论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该部作品的重要意义。

2014年,郭晓丛在《花园中的健康儿童—〈秘密花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中,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秘密花园》展开分析,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平相处的现实意义。在作者的研究中,作者并不是要去强调女性在自然保护中的优越地位,更多的是对生命平等的强调。

(三)对儿童教育方面的研究

2006年,赵霞在《成长的秘密—以〈秘密花园〉〈天使雕像〉为例》中将《秘密花园》与《天使雕像》两部小说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秘密作为一种题材在儿童小说中的呈现、展现的成长面貌,并且通过研究表达了成长馆对读者的影响作用。

2011年,黄园在《儿童本位意识下〈秘密花园〉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中则从词语、语句、修辞,以及文化层面对《秘密花园》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翻译工作中如何实现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

以上学者对《秘密花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女性主义、儿童教育方面,对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温情、陪伴的研究并不多,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空间。

二、《秘密花园》的人物解读

《秘密花园》的作者将玛丽和柯林先后置于帝国和花园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中,证明了人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对其人格的塑造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小说再次表达了环境塑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观点。小说中的两种环境对孩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当然,读者在阅读时也会不自觉地把这两种环境视为两种意识形态,在这两种意识形态中围绕着成长话题展开。

(一)没有陪伴的童年是不幸的

《秘密花园》中的主人公之一是女孩儿玛丽。玛丽的父母陪伴她的时间是很少的,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她是由仆人陪伴长大的。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在别人眼中的玛丽是一个性情古怪的女孩儿。后来,当玛丽父母因为地震离世之后,玛丽就从印度来到了姨父克莱文在英国的庄园。在庄园生活中,玛丽发现了秘密花园。这是一座被封闭的花园。玛丽在一只知更鸟的“帮忙”下拿到了进入花园的钥匙,还在花园中找到了被幽禁在房间里的克莱文的儿子,也就是玛丽的表哥—柯林。柯林是本部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在花园中,柯林和玛丽互相陪伴,虽然柯林整日躺在床上,生活起居也完全由仆人来照料,但是从玛丽的内心来看,她认为柯林没有病。所以,玛丽愿意和柯林一起改善,柯林的身体也在玛丽的帮助下逐渐好转,最后能够站立行走。在与玛丽的交往中,柯林体会到了与同龄人玩耍的快乐。从这部小说中会发现,孩子们的无理、冷漠以及孤僻,这些都是表象,当然也有环境和家庭的因素。但是,孩子是充满童真的,他们的世界应该是彩色的、快乐的。由于原生家庭父母的陪伴较少,导致了玛丽和柯林有着较为不快乐的童年。《秘密花园》这部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其实,无论是玛丽还是柯林,他们是有共性的。在小说的开头,作者描述了孩子们与仆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描述就是对当时社会环境下尊卑等级关系的展现。生活在印度的玛丽,从小就被灌输了种族尊卑的观念;柯林作为庄园的少爷,要求人人都服从他,庄园里面这种借机的尊卑关系是非常明显的。不仅如此,两位主人公從小的生活中就缺乏父母的陪伴。玛丽的父母对玛丽基本上属于“放养”的,虽然玛丽的家境优渥,但是从内心上她是空虚的,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感受到来自父母对她的爱,所以她对一切都表现出冷漠,她也不知道什么是包容和接受,于是她的性子也越来越孤僻,不爱与身边的小朋友玩耍,不爱笑也不会哭,甚至在父母的葬礼上,她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她对自己的父母是没有感情的。

玛丽的表哥柯林,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的妈妈很早就离开了他,父亲对他关心也少,甚至把体弱多病的他幽禁在了庄园中,身边只有仆人。虽然他是这个庄园的少爷,但是这种身份只是表面的,在仆人的眼里,他什么都不是。在遇到玛丽之前,没有人真正去关心他,他的内心是空虚的、痛苦的,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缺失了父母的陪伴,他是孤单的。其实,我们会发现,柯林的经历是让人感到惋惜的,因为原本的他可以享受父母对他的疼爱,但是因为母亲的突然辞世,父亲意志消沉,从而忽略了对柯林的关心。

(二)精神的满足远高于物质的满足

小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迪肯,他的状态与玛丽、柯林完全不同。迪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一家十四口人住在仅有四间房的屋子里,而他们全家一周的生活费也少得可怜。迪肯的年龄与玛丽、柯林相仿,但是他的物质条件与玛丽、柯林是无法相比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迪肯就是悲惨的;相反,迪肯远比玛丽、柯林要幸福得多。因为迪肯有个和蔼善良的妈妈,有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所以他的幸福来源于精神上的满足感。在小说里,迪肯就像是一个有魔法的人,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他与自然也有非常好的关系,能够与花草、动物和平相处,这在小说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所以,迪肯与玛丽、柯林就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也在此说明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精神满足远比物质满足要重要得多。迪肯的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都源于他自己内心的满足,来源于家庭带给他的陪伴与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迪肯与自然、与人之间都呈现出了和谐的生态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是玛丽在之前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也正是这样,让从来只喜欢自己的玛丽开始对迪肯的经历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当然,这种转变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因为人就是应该有兴趣、有动力,这是最正常的状态。然而,在遇到迪肯之前,玛丽的性格是非常孤傲的,當然这也是从小受到了种族尊卑的影响。在过去玛丽的眼中,迪肯就是一个仆人,于她而言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但是,在秘密花园中,似乎这一切尊卑等级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环境的变化引发的心态的变化,也是本部小说所带给读者的感受,因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也都能够在大自然里找到所需。

三、《秘密花园》人物的成长救赎

《秘密花园》也反映了陪伴的重要性,这种陪伴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陪伴。

(一)人与人之间的陪伴的重要性

无论是玛丽还是柯林,他们在儿童时代的悲惨都源自父母的不关心、不陪伴。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童年里,他们失去了童真,生活就像枷锁,让他们心事重重,对一切事物都表现出不感兴趣和冷漠。但是,当玛丽碰到常年躺在床上的表哥柯林后,在玛丽的眼中,她并不认为柯林是有病的,反而认为他是一个健康的人,于是玛丽陪伴着柯林,柯林也在玛丽的陪伴下身体越来越好,甚至还能够站起来。可以说,玛丽的到来给柯林送来了一道希望之光;当然,在相互陪伴中,柯林也给予了玛丽鼓励与支持,两个小孩子在这样互相扶持中找到了温暖与力量。

除了玛丽与柯林的陪伴,在阅读小说中,我们也会发现迪肯这个人物的重要作用:他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代表,他的出现给玛丽带来了生活的兴趣,在后来他们能够打破等级束缚,成为朋友,这其实也在向读者说明了人与人陪伴的重要性。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花园中,玛丽和柯林找到了“魔法”。花园中的生活是静谧的、慈爱的、宁静的,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里没有少爷、小姐、仆人,没有所谓的社会阶层差异,有的只是对他人的尊重,在花园这个大自然里一切平等,自然善良地对待着每个人,而生活在花园中的人类也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利。在玛丽进入花园之前,她是一个极度缺少爱且自尊严重受损的女孩儿,她没有安全感,从来不知道与人为善。在进入花园后,虽然照顾她的玛莎仅仅是一个花园之女,但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玛莎的帮助下,玛丽认识了自然之子迪肯。花园强健了玛丽的体质,同时也让她找到了快乐源泉。柯林的情况虽然与玛丽有所差异,但最后他也在花园中体会到了劳作的快乐,逐渐地从过去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柯林的这种恢复也离不开自然的帮助,所以,这种自然的陪伴反映出了人与自然的互惠关系,也展现了儿童成长中自然的重要性。

玛丽和柯林并非穷人家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比较富裕;但这两个孩子并不快乐,因为他们的童年里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他们接触更多的仅是家里的仆人,而仆人是永远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的。缺乏父爱或者母爱的孩子会逐渐形成心中独我的心态,更是喜欢肆意妄为;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甚至在他们的内心是不懂如何与人进行交往的。他们缺少安全感,也缺少与人交往的勇气和能力;然而,面对这些困惑时,他们并不能找到解决的方式和方法,只能通过冷漠、孤傲等去表现自己的“无所谓”。

四、陪伴的价值与意义

《秘密花园》让读者感受到了陪伴的重要性及价值—陪伴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所以,《秘密花园》不仅是一部儿童治愈读物,它也在告诉父母,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不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是精神世界的陪伴。

其实,在《秘密花园》这部关于成长的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陪伴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它是一种温暖,更是一种力量。开明、民主、充满爱心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父母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并且让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学会与人交际,让他们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然而,小说中的玛丽和柯林都非常不幸,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这就影响了他们健康性格的形成。还好,他们在后来能够在花园中借助自然的力量让自己快乐成长。

童年接触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好处,能够反映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前面的研究,有学者就从生态角度去探讨人与自然的互惠关系。诚然,在《秘密花园》中,我们能看到花园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就像被戴上了“枷锁”,他们被各种“权力”支配着,感受到的都是压抑、悲伤、孤单。但是,当他们去接触了花园,接触了大自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他们从劳作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从劳作中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并且也找到了真实善良的自己。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是最幸福的事情,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综上所述,虽然《秘密花园》是一百多年前写的一部小说,但作者将她的思想寄托于精神生态,在人物的刻画上也强调了精神满足远远高于物质方面的满足;作者也向读者强调了物质上的富裕是永远满足不了精神上的贫穷,所以,在精神上给予儿童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父母,还是自然,这些陪伴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我们要充分重视陪伴的价值与作用,发挥其温暖的力量,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柯林玛丽女性主义
难忘的八个字
和我一起玩
求婚43年,他终于娶到人生挚爱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一个人的“猫头鹰 护卫队”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