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苏学士文集》版本考辨

2023-08-24 14:21赵雨燕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0期
关键词:苏舜钦宋本小志

赵雨燕

北宋文人苏舜钦,字子美,出身书香门第,是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其父苏耆颇有才名,曾为工部郎中、直集贤院。苏舜钦少有大志,立志改变宋初诗坛盛行西昆体的“学者为文多病偶对”(《宋史》)的风气,倡导创作古文、歌诗来补弊,与时文相抗,“一时豪俊多从之游”(《宋史》);更有因宫灾而诣登闻鼓院上疏的文字流传下来,字字恳切发自肺腑。之后,苏舜钦为范仲淹所荐,在朝“欲更张庶事”(《宋史》),遭御史中丞王拱辰等人打压。庆历新政失败后,苏舜钦因监守自盗罪被除名,寓居于苏州沧浪亭,有《沧浪集》十五卷传世。苏舜钦后来虽短暂起复,但英年早逝,乃文坛一大憾事。

从其人遭际可知,苏舜钦为人刚直有度,才气亦过人,与欧阳修等人一同为宋诗新诗风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舜钦的文风奇隽豪迈,“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争为人所传,及谪死,世犹惜之”(《苏学士文集》)。苏舜钦的文稿于其死后由其妻杜氏收集带入南京,杜衍请欧阳修编次成册,为《沧浪集》十五卷。本文要讨论的便是苏舜钦《沧浪集》(又叫《苏学士文集》《苏子美集》《苏舜钦文集》等,依据朝代不同有多种翻刻版本流传)自宋代流传至今的版本状况。

一、《苏学士文集》在宋代的版本流传情况

据《欧阳文忠公文集》所载可知,苏舜钦的作品是由欧阳修编次成册的,在删去了部分“中人可及者”的著述之后,仍“留其警绝者尚得数百篇”,最终“为子美编成文集十五卷”;其编纂目的也在于“朋友之间,可以为慰尔”,此文载苏舜钦的文集是十五卷。但还有另一种记载的版本,在欧阳修的《苏学士文集序》中,载“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即亦有十卷本的说法。

苏舜钦的诗文集的名称,据考可知宋时有《苏学士文集》《沧浪集》和《苏舜钦文集》三类名称,但《宋史·艺文志》中记载为“苏舜钦集十六卷”,与前两类有所出入。

我们现今能明确知道的宋刻《苏舜钦文集》,为施元之刊刻的《苏子美集》十五卷。宋刻三衢本《苏子美集序》中提及此次刊刻的原因是“不幸沦落早世,故生平所著,才止于此,而近时亦少见之”,并自述了刊刻的契机是“因俾镂板于三衢,又得尚书汪公圣锡所藏豫章先生诗”。此后再出现苏舜钦集的版本,便是清代的康熙本了。

二、清代《苏学士文集》版本状况

康熙三十七年(1698),有徐惇孝、徐惇复白华书屋刊本《苏学士文集》十六卷,附《沧浪小志》二卷,此本为《苏学士文集》清代留存版本之典范。据宋荦所注的康熙本《苏子美文集序》,此次刊刻的契机是他“宦游吴门”时为苏舜钦的沧浪亭遗址进行修葺后,感慨“我辈凭吊古迹,履其地则思其人,思其人则必慨想其生平,求其文章词翰,以仿佛其万一”,加之当时《沧浪集》的流传情况也是“子美故有集若干卷,久传于世,惜版已毁,世之获见其集者盖少”,而宋荦本人“幸得是本而卒业焉”。将此书交由徐氏兄弟刊刻,则是因为“吴门徐子七来,年少嗜古,偕兄念修,重为开雕,将欲与予之《沧浪小志》并广其传。予喜,亟取是集付之……”康熙三十七年的刻本就此成书。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宋苏舜钦撰、清宋荦注的《苏子美全集》,为白华书屋本,由震泽徐七来重订,内封盖“吴郡宝翰楼书坊发兑”章,为刻本,正文半页十行,每行二十一字,白口,双黑鱼尾,四周单边,书口中间注“苏学士集卷×”。刻本起首收录徐惇复《苏子美文集序》,孙岳颁题序、徐釚《苏学士文集序》,徐惇复题序、欧阳修《苏学士文集原序》,《宋史》中苏舜钦的本传;后接“苏学士文集总目”,其中首行署“商丘漫堂先生宋荦鉴定”,卷一至卷五共古诗九十六首,卷六至卷八共律诗一百一十六首,卷九至卷十共书十三首,卷第十一为上书疏状九首,卷第十二为启表十二首,卷第十三为记序杂文十六首,卷第十四至十五共志铭十四首,卷第十六为行状哀辞祭文五首,末行署“震泽徐惇孝念修、惇复七来同校”。书尾附《沧浪小志》,内有“康熙丙子上元后三日,长洲西堂老人尤侗谨序”,“沧浪亭图”,还有两卷《沧浪小志》,上卷含“传(《宋史·文苑传》)、志(《苏州府志》《长洲县志》《名胜志》)、诗、记(苏舜钦《沧浪亭记》、归有光《沧浪亭记》、黄省曾《韩蕲王朝碑记》、白居易《南禅寺千佛堂转轮经藏石记》、白居易《南禅院白氏文集记》等)、序(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志铭(欧阳修《湖州长史蘇君墓志铭》)、祭文(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下卷含“记(宋荦《重修沧浪亭记》)、诗”。

康熙宋本问世后,即为众本之祖,如乾隆时期编次《四库全书》,现今可见的避暑山庄文津阁藏《苏学士集》,所用浙江鲍士恭家藏《苏学士集》十六卷经研究即为宋本。后经多次抄录或翻刻,现今可考的版本有:长洲吴宽丛书堂钞十五卷本,吕氏家族所藏吕留良从山阴祁氏所得明吴文定公(宽)丛书堂抄本(二书为何焯校本所据);何校本有清吴县黄丕烈过录长洲何焯校本(简称“黄本”),海宁陈乃乾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陈本”);后有同治六年中江李星根等据宋本重编校勘、宾兴会刊刻的十卷《苏子美集》;校点本有吴兴姚世珏以石门吕无党、长洲何焯二本重校本《苏学士文集》(简称“姚校”),中江李鸿裔手校本《苏学士文集》(简称“李校”)。

何校本保存较好的,有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清康熙三十七年善本,上有傅增湘跋并录和清代何焯校跋。与前一本版式类似,差别有:内封无章,“苏学士文集总目录”首行有文字删改,目录末后增加五行跋文以厘此版为十六卷的缘由,书末删去《沧浪小志》所有内容。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差别:一是书上有傅增湘和何焯二人的校跋文字,且为手写形式,有些出现在原文行间进行增改文字,或是补充创作时间便于读者阅读,但大量的手写注解写于天头、地脚处;二是此书的影印有所缺失,十六卷所有内容为手写续于印刷文字之后,约增加七页。总体而言,从阅读的观感看宋本更佳,但何校版在内容解读上有其独特的价值。

三、《苏学士文集》在“民国”时期的

版本状况

1911年,北京龙文阁书局出版石印本《苏学士文集》十六卷,以康熙年间宋本为底本,今藏于浙江图书馆;书名页署“宋大中丞鉴定,苏学士文集,茂苑田慰农书端”,牌记为“宣统辛亥夏日北京龙文阁书局印”;版式为正文半页十一行二十二字,四周双边,单黑鱼尾,书口注“苏学士文集”,中间注卷页。此书经朱彝尊、黄丕烈、唐仁寿、潘介祉递藏,上有“朱印彝尊”“复斋藏书”“海昌唐仁寿伯端甫印”“唐仁寿读书记”“古吴潘介址叔润氏收藏印记”等印记。

另有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的白华书屋本《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它依“陈本”为底本,现藏于辽宁省图书馆。正文一页,分上下两部分,中间以双行分隔,每部分二十行,每行二十一字,四周单边,无版心。与宋本相比,此书“苏学士文集总目”部分末行仅署“震泽徐惇复 七来校”。书末无《沧浪小志》,但增加了“苏学士文集校语”,起首写明“刊本旧本罕见,今假海甯陈氏藏何义门校本,勘其异同,并补录施元之跋何校,胜宋本远甚,兹以何校为大字,以宋本注于下”。

四、1949年后出版的《苏学士文集》相关整理本

1961年,北京的中华书局出版了沈文倬校点的《苏舜钦集》;后于1981年2月于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出新版。此书系用清康熙中商丘宋荦校订、震泽徐惇复刊印的十六卷本为底本:卷首写明编委会名单,目录页文字横向排列,各级标题排列層次清晰;正文为竖版排列,繁体,每首诗文均为诗文在前注释在后,偶数页前注明“苏舜钦集”,奇数页后注明“苏舜钦集卷×”;另在附录增加传记、诗话、年谱、序跋、题识。

1991年3月,巴蜀书社出版了由傅平骧、胡问陶校注的《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全书搜罗细致、考据详尽,突破了康熙本的十六卷版式,结成九卷本,前四卷编年诗一百九十九首,第五卷未编年诗二十五首,后四卷编年文七十首,且每篇诗文后都有注释便于理解;书末附有拾遗、年谱、传志、杂文、赠诗、悼诗、诗话、笔记、序跋、题识,结合编年校注使得全书铺排的时间脉络更为清晰。全书为繁体竖版排列,书前没有序文,但有介绍苏舜钦政治活动、文学思想、诗文创作、地位与影响等方面的前文,是能体现二人对苏舜钦的文学价值的评价。

2011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沈文倬校点的《苏舜钦集》,书中增加苏舜钦抟石刻画像、抟宋刻手迹的影印图,保留1980年版编辑说明与出版说明,并详述了校勘说明和版本依据。此书出版时被收录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系列。

猜你喜欢
苏舜钦宋本小志
清代重刊宋本《陶渊明集》黄国瑾批语钩沉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出门前要化妆
地邻
败给自己的才子
夏意
那件蓝色制服
《周易赞义》版本错讹衍脱分析
海源阁宋本“四经四史”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