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路径

2023-08-25 20:08谢飞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

谢飞

(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在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中,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普及与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对传统产业行业布局进行重塑,还能促进商业模式与经营活动不断改革。财务管理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经济、技术等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高校应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调整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当前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全社会的信息量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大数据一词。“大数据”一词首次出现是在美国著名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将其称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数据”这个词语逐渐传播开来。大数据有着多元化的来源渠道,且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可以用“4V”来对大数据的主要特点进行概括,即Volume、Velocity、Variety和Value,数量庞大、运转高速、形式多样且有着较高利用价值是其主要含义。与传统抽样数据分析与运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大数据针对的是全部数据,通过分析与运用大数据可以有效规避抽样数据分析时的样本选择差异性问题。大数据最早被应用于军事及银行业等,而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获取、存储、分析处理等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因而在不同行业领域中得到了认可并广泛应用。[1]目前,很多企业都借助大数据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了创新改革。大数据时代下,当今社会格外重视记录、整合与分析大数据,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业领域高效管理的重要方式。

二、大数据技术在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高教学知识传递效率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实现对财务管理课程深度和广度的开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会计是核心内容,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应采取有效举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深入挖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将大数据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教学知识的传递效率得到提高,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模式,打开学生视野,进而让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良好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2]

(二)优化调整教学模式,助力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被动学习。而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会计学专业领域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专业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数据时代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不足的深入研究,让大数据财务管理教学更具实践性。

(三)有效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在仿真的教学案例环境中进行大数据技术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信息数据不断动态变化,学生要不断储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满足财务决策的各种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有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开展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注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三,注重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大数据时代下,为了满足财务管理的新要求,也为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进行改变,要致力于对知识复合与能力较强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充分考虑到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办学特色,提出其他人才培养要求;其二,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还要约定知识结构涵盖宽度与广度,让培养的专业人才满足复合型知识人才的相关要求;其三,要让学生的财务分析与预测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风险预警能力等,还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等。[3]

(二)调整课程体系及专业课程内容

1.对理论课程进行改革

高校可以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目前,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各行业领域的发展环境和运营模式变化巨大,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也应是跨多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高校可以在课时分配、课程类型划分等多个方面注重财务管理价值的充分体现,比如财务分析与预测方面的课程、税务分析与筹划方面的课程等。同时,可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类的知识点,且要突出学校特色。

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各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作为主要目标,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工作核心内容。要注意的是,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可以合理进行课程分类工作,比如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职业能力的拓展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等多个模块。从关系上来分析,学生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是在核心课程上的拓展和延伸。高校可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人才主要就业区域的人才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并综合考量学生培养规格,以此明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高校还应对理论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一直以来,财务管理专业不同学科中一些知识点具有重复性,高校应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归类并调整不同学科中相同或类似的课程内容,防止出现对某一些知识点的重复性学习问题。高校还应对近似学科进行整合,将不同学科之前的分别进行淡化。比如,可以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进行课程合并,将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进行课程合并等。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不同学科中有关联性的内容联合起来讲解给学生,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隔阂。例如,在税务会计教学中,可以将相关税法、税收筹划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介绍,以此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2.加强实践课程改革工作

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验课程,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而实验课程是检查并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高校可以借助实验课程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实验课程是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内容。[4]

根据信息技术发展情况、现代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可以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增加各种各样的实践课程,比如企业方针模拟实验、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践等等,提高学生财务管理水平,高校还可以加大双创实践课程的比重。

近年来,各民办高校也积极进行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工作,高校可以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充分结合企业运营方面的内容,合理预判企业从初创时期到成长过程中的经营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不同形式实现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运营管理、风险规避等的合理规划。“双创”类实验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迁移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可以提高“双创”类实验课程的比重,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三)有效改进与创新教学模式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应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其充分发挥,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让学生可以从容面对财务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充分体现学生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和综合效能。[5]

此外,要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利用,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高校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做好课程改革和完善,促使教师岗位意识、岗位导向作用得以增强,保障课程改革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方向深度融合,保持相同步调,让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更加明晰,让学生通过相应指导和人才培养实践等方式提高各方面能力,成为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四)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优化改革

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考核环节十分关键。高校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客观全面的考核结果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在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考核时,要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中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展现实习报告和实践结果,并进行书面形式的材料的提交,让考核方式的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得到保证。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性、动态性的考核,要在考核体系中加入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将考核指引体现在实践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多体现。[6]

(五)做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保证理论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保证授课教师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要想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就必须要确保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财务工作实践经验。大数据背景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此,高校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的培养,合理制定相关管理机制,大力支持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参与进修、培训等活动,通过相关岗位上的实践锻炼和校企合作课题等方式促使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第二,做好专业教师引入工作。高校可以从外部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财务管理教师,或邀请行业内部优秀人才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做好对学生的实践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水平,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让学生以财务管理人员的身份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策略通过大数据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专业良好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