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分析”的特需幼儿家园沟通策略研究

2023-08-25 05:19张丽霞杨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家园沟通

张丽霞?杨华

摘要:良好的家园沟通是学前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实践中特需幼儿家长由于教养观念、专业知识、气质性格、心理认知等差异,在沟通意愿及沟通表现上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基于长期实践,归纳了“主动+学习型”“主动+代办型”“依赖+敷衍型”“依赖+苛责型”“退避+推诿型”“退避+忽视型”六种家长类型,并据此分别提出相应的沟通策略。

关键词:特需幼儿;家长类型;家园沟通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4-0051-05

在特殊儿童康复和发展过程中家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和施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殊儿童后天的康复状况和发展水平[1]。随着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的推进,曾经处于边缘、弱势的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关注、重视。而特需幼儿身心障碍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其教育康复的独特性、艰巨性,对于教师抑或家长来说都犹如一座难以憑一人之力攀越的高山。因此,幼儿园必须主动、坚定地与特需幼儿家庭开展合作,基于高频、高效的家园沟通,同心、同力地解决特需幼儿的融入与发展问题。

一、特需幼儿家园沟通的问题呈现

(一)家长刻意回避幼儿的特殊性

坦然接纳幼儿的特殊性并能主动告知园所,是特需幼儿融合教育的良性前提。然而,大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特殊性时选择隐瞒、回避甚至忽略。虽然也有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与其他幼儿的明显差异,但因害怕孩子因此被贴上“残废、残疾”的标签,宁可掩耳盗铃也拒绝承认,使得家园沟通不畅。根据特殊儿童家庭的生命周期理论,在童年期之前,家庭很重要的一项挑战就是发现并面对孩子的特殊需要和复杂性。这是一个痛苦的家庭生活转变周期,它包括:震惊、难以接受、内疚以及愤怒、羞愧和沮丧、接受[2]。处于不同的心理阶段,家长所做出的认知选择、行为模式也各不相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多数特需幼儿家长在家园沟通中难以做到理智、科学地应对。

(二)家长存在沟通和教育的怠惰

据一项针对长沙地区幼儿园的调查显示:日常家园沟通的发起者多为幼儿教师,占比达到92.71%,家长主动发起的家园沟通频次仅占7.29%[3]。这项调查虽然没有区分普通幼儿家长和特需幼儿家长,但数据比例非常具有共识性——特需幼儿家园沟通同样大多由教师发起。有些特需幼儿家长虽然意识到孩子的问题,但由于工作压力、教养观念、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原因,在家园沟通中显得非常被动,表现为不主动沟通,或不回应教师的沟通。

二、针对不同类型特需幼儿家长的沟通策略

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有的属于外倾性性格,有的属于内倾性性格。相对而言,内向的家长社交能力比较弱,较少主动发起社交活动。此外,特需幼儿家园沟通还受囿于特殊的家庭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研究显示,制度化家庭文化资本、主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客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家园合作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准确分析、把握家长的不同类型、文化背景等,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家园沟通实效。在长期研究过程中,笔者着重根据“沟通意愿”和“沟通表现”,将特需幼儿家长归为三大类六种类型(如图1),并在实践中梳理提出相应的沟通策略。

(一)主动型家长

主动型家长是指为了孩子的成长,在家园沟通中能自主驱动自己的意识和行动的家长,他们的整个沟通过程充满主动性、自愿性。根据家长不同的教育心理和沟通表现,主动型家长又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型”“主动+代办型”两种类型。

1.主动型家长特点

比较主动型家长的两个亚型,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一是家长都很关注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比较了解,希望孩子有正向的发展;二是家长能主动沟通,对教师是信任坦诚的。不同点在于:“主动+学习型”家长更加善于寻求资源且执行力强,他们能基于孩子的现状,主动寻找各类学习资源,把与教师的沟通视作学习、探讨、分享的机会,并且紧密家园合作,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而“主动+代办型”家长却会表现出追求结果、纠结过程的特点,他们的意识大于行动,往往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到而对原有的教育坚持产生动摇和纠结,为了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而习惯性地代替孩子行动(见表1)。

2.针对主动型家长的沟通策略

“主动+学习型”家长是比较容易形成家园合作共同体的家长,他们在家园沟通时特别希望从教师这里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因此,教师与这类家长沟通时,重点在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而“主动+代办型”家长最大的障碍在于他们知道而做不到,所以给予实操支架、加强督导反馈是比较有效的策略(见表2)。

(二)依赖型家长

依赖型家长是指在家园沟通与配合中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家长,他们不愿意或极少调动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优势能力,而是在面对教育问题或有教育需求时依附于教师或身边能力较强的伙伴。根据家长不同的教育心理和沟通表现,依赖型家长又可以分为“依赖+敷衍型”“依赖+苛责型”两种类型。

1.依赖型家长的特点

依赖型家长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对孩子依然抱有期望,但不会主动关心、关注孩子的发展,而是期待幼儿园担负教育主责。因此,家园沟通通常由教师主动发起。“依赖+敷衍型”家长往往会把对幼儿园的期待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口头上答应配合却缺乏实际执行力。而“依赖+苛责型”家长同样极少主动与教师沟通,但是在家园沟通中,他们会下意识地建立起防御墙,采用先声夺人的方法转嫁责任、转移话题,有时会显得格外强势和不讲道理(见表3)。

2.针对依赖型家长的沟通策略

教师在与“依赖+敷衍型”家长沟通时,要善于因势利导,帮助家长坚定信念,看到自身力量;在与“依赖+苛责型”家长沟通时,不能被家长带入情绪旋涡,需要保持理智与平和,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育儿理念为基础,摆事实、讲道理,争取家长的理解及合作(见表4)。

(三)退避型家长

退避型家长是指因性格内向或不能正视孩子存在的障碍问题,而在家园沟通中不积极、不主动,有意回避教师的家长。根据家长不同的教育心理和沟通表现,退避型家长又可以分为“退避+推诿型”“退避+忽视型”两种类型。

1.退避型家长的特点

退避型家长的典型特点是对于孩子的期望值极低,家长责任意识淡薄,上学和放学时不愿在幼儿园门口多作停留,也不愿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多作交流,在家长群里隐身居多。即便是在教师主动发起的家园沟通中,家长也会表现得比较急切地想要结束或退出。

其中,“退避+推诿型”家长之所以在家园沟通中会出现退避行为,是因为家长的心理比较敏感,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孩子及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被贴上“特需幼儿家长”的标签。所以他们对教师有抵触心理,戒备心强,当教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或请求家长配合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且容易情绪激动。而“退避+忽视型”家长则走向了“佛系躺平”的极端,表面上性格豁达,对孩子的特殊障碍能坦然接受,实则是对孩子的未来失去信心、失去希望,用“让孩子自然生长”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麻痹(见表5)。

2.针对退避型家长的沟通策略

如果说“退避+推诿型”家长是“刺猬”,推卸是他们自我保护的硬刺,让人难以亲近,那么“退避+忽视型”家长就是“鸵鸟”,埋起头来不看、不听,让人难以唤醒。面对“退避+推诿型”家长,教师应从家长的视角温柔以待,营建安全、信任的沟通氛围,会有助于家长放下防御,打开心扉;面对“退避+忽视型”家长,重点要让家长看到、听到、感受到孩子的进步,使其重燃希冀,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见表6)。

三、特需幼儿家园沟通原则

(一)平等尊重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有特殊需求幼儿的家长往往会比较敏感,在家园沟通中教师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与隐私,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沟通地点和沟通方式。同时,教师还需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抉择,开展平等对话,求同存异。

(二)真诚共情

共情是关系的柔化剂[5]。特殊需求孩子从出生开始,他(她)的原生家庭就比普通家庭承受了更多的困扰和压力,包括情感、经济、时间、精力等方面,因而在家园沟通中教师需要换位思考,共情共识、互帮互谅。

(三)持之以恒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教育者长期的陪伴和引导。特需幼儿由于特殊障碍带来的情绪、行为等问题,并非数次的家园配合就能解决。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自信地与家长保持密切、长期的沟通。

特需幼儿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教师在与特需幼儿家长沟通时,既要灵活掌握、运用一般的沟通策略,又要善于观察,把握家长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家园沟通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卓倪,李敏,周成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17.

[2]江琴娣.特殊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8.

[3]黎艳,高凡.幼儿教师家园沟通胜任力的现状探析[J].湖南教育(C版),2021(10):55.

[4]杨婧玉.家庭文化资本对家园合作的影响研究——以长沙市B幼儿园为案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1:44.

[5]方红娣.立足儿童本位,特殊需要儿童家园沟通之共情策略案例剖析[J].幼儿100,2021(4):32.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劃重点资助课题“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儿童教育支持的实践研究”(B-a/2020/02/01)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3-11

作者简介:张丽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特教教研员,高级教师,常州市幼教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融合教育;杨华,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学前康复教师,幼儿园高级教师,常州市高级班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特殊教育、家庭教育。

猜你喜欢
家园沟通
建设QQ交流空间 开辟家园沟通的新渠道
幼儿园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新常态下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快乐家园,快乐沟通
浅谈家园合作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家园沟通三部曲
微博、微信作为家园沟通与共育新平台的优势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