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2023-08-25 14:05雷东生雷凤梅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多元化新形势价值观

雷东生 雷凤梅

[摘    要]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对策。综合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总结法分别针对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带来的负面和正面影响进行分析。分别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教师自身道德与法治觉悟和教学水平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方法的积极创新以及道德与法治教育个性和社会目标结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价值观;多元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类型的价值观,且不同的价值观异质异态的差异性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就是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是一种对社会存在作出的客观反映,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意味着社会范围内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变得更加复杂,我国对新形势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整个思想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因为面对的是思维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对于学生正确“三观”和健全人格培养必然会产生明显影响。故此,本文通过研究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优化发展的具体对策,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顺应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趋势,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正向积极发展提供参考。

一、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影响

(一)为师生的沟通交流提供机会

实际上,价值观多元化更加关注主体利益诉求满足,并全面尊重在社會经济发展中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主体地位,承认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个体存在的意义,可以有效激发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思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转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灌输方法也可以逐渐改革,做到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根据其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发展特征,确保师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各种社会现象表达自己想法,与教师共同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实际上,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在认识和实践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凭借个人正确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可以从学生各项表达中获取相关内容,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而获取思想发展必需的精神食粮,确保师生能够通过各取所需,实现双赢发展的目标。

(二)有助于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的调整、重构

价值观多元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能够实现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补充以及交流,有助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影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其开放性特征也变得更加明显,能够借助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结构和各项要素的有效调整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价值观教育本就是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使学生主体意识也逐渐觉醒,在价值选择过程中更加关注满足个人和集体的发展需求。如此一来,教师可以借助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方法和传播途径的人持续创新,在适应目前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背景的前提下,提供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调整以及重构的动力。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表达要求出现了接地气、平民化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各项社会热门事件,利用一种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法表达各种理论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根据真实的社会现象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三)促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话语权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双重影响下,社会中的思想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政治、经济利益呈现出一种相互交织发展的状态,使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逐渐激烈。在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将资本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渗透,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帮助人们觉醒了危机意识。党中央对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始终给予高度关注,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校方能够在战略层面针对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给予关注。同时,学术界也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在价值观多元化下的具体改进进行全方位的研讨,取得了相应的理论成果,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逐渐得以形成。

二、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西方多样化的价值观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不良社会现象也逐渐显现,这对部分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效果被明显削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世界鼓吹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思想,借助思想文化作品逐渐渗透到我国。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价值观多元化发展也为各种异样思潮渗透提供了社会环境和物质支持。部分学生在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下,加之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不及时,很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陷入追求享乐、实用主义和拜金的迷潭,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出现冲突时,更加倾向于维护个人利益。小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深刻,辨别是非能力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很容易受到享乐主义这类错误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导致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发展不够完善,这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极易出现德观念模糊以及思想信念多元化的现象,这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都会带来巨大挑战。

三、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的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策略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引领

我国作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且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以及支持。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始终关注核心价值观影响的扩张,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人们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观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公民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更好地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教师需要对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全方位解读,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其他学科中的思政教育素材作为出发点,将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类最为真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工作中逐渐渗透,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正向积极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元素看来,学生可以在学习之后,对我国的国土形成正确的认知,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可以激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中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面积图片,适当融合之前历朝历代的国土面积变化,让学生对我国作为保存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的现实形成自豪感,文化遗产同样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展示,让学生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促进教师自身道德与法治觉悟和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发展的初级阶段,个人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以及阅历积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中,除了专业的思政课教师之外,诸如语文、数学这类基础学科的教师,同样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小学生在认识世界万物的过程中,会模仿自己常见的人物的言行。如此一来,教师个人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校方需要在招聘道德与法治教师时,针对教师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教学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全方位进行考察,从源头上保障校内教师都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政治觉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式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意味着校方要关注教师群体政治素养方面的持续培训。校方需要每年引导各学科教师针对党中央的各项政治决策以及有关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进行全方位学习,保障教师能够在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将党中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精神内涵贯穿在教育工作中。为了幫助教师在业余时间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除了需要对教学思政教师以及其他专业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之外,同样需要针对道德素养形成完善的量化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教师职务申请以及薪资水平提升的重要依据。

(三)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的积极创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对于社会的基础道德规范形成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由此不难发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实践性特征十分明显,教师需要在顺应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摒弃之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以及实际内容,针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调整。现阶段的小学生都是生长在信息时代下,都能够熟练地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因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辨识能力发展较差,很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吸引。教师需要根据信息时代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具体变化,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在时间和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甚至可以将遵守社会规则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改编成相应的情景剧,由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设身处地地想象违反社会规则对于他人以及个人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深化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考虑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带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特征,在教师引导学生完成遵守社会规则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以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时间以及周末时间让学生参与交通志愿者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保障学生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对自己发展的价值,并且可以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健全“三观”和人格的培养。

(四)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个性和社会目标的结合

总体看来,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是为了实现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对人们开展的一种倾向性教育工作,总体的教育目标包括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我国作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产生是因为利益着力点存在明显的不同,是以社会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作为基础形成的。但个体利益也是社会群体利益组成的重要部分,只有在社会公众个体利益得到维护的前提下,群体利益方能够进一步提升。故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时,同样需要摒弃传统高大上的教育目标设置,而是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现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二者之间的有效统一。

在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国民的危机意识有所觉醒,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话语权有所增强,教师也能够在合理调整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的前提下,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助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关注自身道德与法治觉悟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并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领,做到在有效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个性和社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内容和方式创新强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帮助学生立足真实生活场景,逐渐提高其道德与法治素质。

参考文献:

[1]林海榕.网络文化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2(24):180-182.

[2]逯遥,王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9):84.

[3]樊康龙.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19):20-21+23.

[4]马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开封大学学报,2022,36(02):44-46.

[5]王公明. 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维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2.

[6]郭美琴.价值观多元化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建议[J].新课程导学,2022(02):25-26.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多元化新形势价值观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