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轨迹、热点与前沿

2023-08-25 14:55王颖胡斌
中国内部审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

王颖 胡斌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国审计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处在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核心文献。文章通过对文献作者共现、关键词聚类与其突显词分析等,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科学知识图谱,探究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轨迹、热点与前沿,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规律,把握发展趋势,揭示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存在的不足,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领导干部   文献可视化   CiteSpace

本文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审计整改机制与成效研究”阶段性成果(2022HZ0051)

一、引言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已经产生1000余篇高质量文献,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1987—2021年间1178篇高质量经济责任审计文献(“CSSCI”以及“北大核心”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年发文量、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对其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聚类进行共现分析,以梳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内容,探究其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二、样本数据、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在高级检索中搜索条件设置篇名为“经济责任审计”或“经责审计”,年限设置为“不限—2021年”,文献来源类别勾选“CSSCI”与“北大核心”两种类别,删除新闻发布、研讨会评述、重复文献等,最终得到1178篇有效文献数据。

(二)研究方法与路径

本文基于JAVA平台(工作版本1.8.0_321-b07),运用Citespace.6.1.R2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Citespace是一款使用某领域科学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软件,图谱可以呈现出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以此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研究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路径如图1所示。

三、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基本情况

(一)年发文量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献年发文量如图2所示。年发文量可以反映出在不同时期我国学者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对该领域的关注程度。从研究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1998年的早期探索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采取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并实施了厂长责任制,对企业管理者的权力也进一步放开,一些弄虚作假、以公谋私等问题开始出现。1985年,黑龙江、安徽等省部分审计机关开始探索对国营企业厂长(经理)的承包兑现公证审计和离任审计。198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同年,审计署印发《关于开展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自此,我国相关学者开始对经济责任审计展开研究。1987年,江苏省溧阳市审计局曹慧明在《财会通讯》第1期发表的《对厂长离任试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开启了我国学术界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先河。第二阶段是1999—2004年的加速成长时期。在此期间,党中央发布《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多项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政策以及规定条例。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全面启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2003年发文量达到高峰。但是由于同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绩效审计,使与审计有关的学者研究重点转向绩效审计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发文量开始减少。第三阶段是2005—2021年的稳定发展时期。2006年我国首次修订《审计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审计相关学者的关注点再次回到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发文量开始回升。在2014年之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成为审计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也随之回归到低谷期。

(二)期刊来源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文献所发表的核心期刊共140余种,涉及财务、税务、金融、矿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发文量在3篇以上的核心期刊占总量的28%。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发文期刊如表1所示,其中《中国审计》在2010年之后不再被知网数据库所收录,《审计理论与实践》于2003年停刊,以上二者均为经济责任审计发文量较高的期刊,可谓是早期经责审计研究主要的“科研圣地”。

(三)作者与其单位分析

通过运行CiteSpace软件,对上述在CNKI中導出的1178篇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将时间切片设定为1987年8月—2021年12月,间隔一年;连接强度选择“余弦函数(Cosine)”,连接范围选择“时间切片内(Within Slice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分别选择“著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以及同时选择两者的情况,由此得到作者相关合作网,如图3所示。

在作者网络图中识别出节点共687个,连线237条,识别出687个作者,其中237对有合作关系。虽然CiteSpace无法区分是否为第一作者,但通过共现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领域发文量最多的5位作者分别为南京审计大学教授郑石桥(10篇)、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原司长李树廷(7篇)、盐城工学院教授王奇杰(6篇)、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吴秋生(5篇)以及中国地质大学财务与资产管理部副部长刘晓华(5篇)。参考美国学者德里克·普赖斯提出的公式M=0.749(Nmax)1/2,作为统计高产作者数量的计算依据。其中,M代表论文篇数,Nmax代表统计时间跨度内单个学者的最大发文量,由此发文量大于M的作者可看作是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徐舒蕊,2021)。1987年—2021年期间发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高质量文章最多的作者为郑石桥,共10篇,基于此取Nmax=10,得M=2.37,通过向前进位整数取3,则发文量超过3篇的作者便为高影响力作者,共22人,如表2所示,占总体作者比例较低,后续研究有待深入。此外,通过共现图可以发现多数作者以点的状态出现,说明多数作者未建立有规模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如图4所示,在机构网络图中识别出节点共554个,连线88条,则识别出554家机构,其中88对建立了合作关系。作者将署名某单位附属机构的统一合并到一级单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审计署各司及派出局、特派办未进行合并。我国发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较多的机构分别为:南京审计大学(28篇)、西南财经大学(14篇)、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12篇)、中国地质大学(8篇)、江苏大学(7篇)、甘肃省审计厅(7篇)、大连民族学院(7篇)。其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合作单位为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与南京审计大学;重庆大学、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大学;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与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局;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虽然存在少数机构呈合作关系,但是绝大多数机构仍为散点状分布,体现出我国经济责任研究机构大多为“孤军奋战”状态,且多数机构文献仅为1篇。因此倡导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加强机构之间学术合作,使得机构更加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研究。

如图5所示,在合作团队网络图中识别出作者与机构共788个,有479对存在合作关系。通过对作者和机构同步分析并串联在一起,可以确定核心科研团队及其规模。其中网络中有9处串联规模较大,可以视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的科研团队,分别为南京审计大学团队、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团队、西南财经大学团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团队、盐城工学院团队、哈尔滨医科大学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队、大连民族学院团队和广东财经大学团队。各个合作团队中多数为理论界之间的团队合作,仅有少数团队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合作,不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理实一体化研究。

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热点与各阶段发展趋势

(一)研究热点分析

CiteSpace软件可以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能够相对准确反映出研究的主旨,分析得出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热点及变化方向。利用该软件,将网络节点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运行软件,共识别出552个关键词,974对存在共词关系,网络密度为0.0064。统计得出,1987—2021年期间被引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经济责任审计(721次)、审计对象(116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111次)、审计机关(108次)、经济责任(108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81次)、离任审计(76次)、审计风险(61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60次)、党政领导干部(43次)。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也在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关键词首次出现在1987年,因此本文研究经济责任审计文献的起点是1987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为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与我国传统审计的审计对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得到了较多关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其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对审计对象在聘任期内其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则将审计监督制度融入领导干部管理工作中,既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党管干部方面作用的发挥,也可以对领导干部在遵纪守法、尽职尽责、廉洁自律方面进行有效监督。经济责任审计既有任期内审计,也有离任审计,因离任审计是在离任时进行,故不能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进行过程监督,但其可以起到事后评价与监督作用。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相互补充,二者皆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审计机关与审计风险也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献多围绕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审计风险如何防范进行探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对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事”作出评价,还要对被审计的“人”作出评价,评价恰当与否,影响着审计风险,同时又关系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也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聚类共现网络如图6所示。模块值(Q值)通常用以衡量聚类网络的稳定度,当Q>0.3,认为划分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平均轮廓值(S值)用以衡量聚类内部节点的相似程度;当S>0.5,认为聚类是合理的(陈悦,陈超美等,2015)。在图6关键词聚类共现图中,Q=0.6261,大于0.3,S=0.7348,大于0.5,说明图谱的网络结构清晰、聚类高效,令人信服。采用LLR算法提取聚类标签,共识别出12个聚类,分别为:#0经济责任、#1审计单位、#2审计对象、#3离任审计、#4审计机关、#5审计署、#6国家治理、#7村级干部、#8审计监督、#9内部审计、#10对策、#11审计法。其聚类编号越小,包含的关键词越多。将这12个聚类归纳为四大研究热点,如表3所示。

熱点一: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要素。

主要关键词包括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义、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评价指标等方面。张辉(2015)以对党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从如何确定责任、作出公正评价、审计内容和形式等角度,探索了如何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层面,蔡春等(2011)提出扩大研究领域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应包括:积极推进政府工作,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充分检查领导干部作为行为主要责任人的经济职责落实状况及其所享有或者掌握的经济权利有效履行状况等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郑石桥(2018)在对其进行理论架构的剖析之后,得出结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包括“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可比较性”4个基本原则,其审计评价的内容包括涵盖履行财政职责所获得的绩效以及在履行财政职责方面的问题,其总体评价多以权重评分为主。

热点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治理。

主要关键词包括国家治理、国家审计、反腐败等。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它以国家治理为基础,又是对其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规范权力运行、推动科学发展、反腐和其他工作,对推进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如何服务国家治理,有效发挥其作用等问题,学者进行了持续讨论。钱水祥等(2015)提出,通过实施权责清单制、健全审计结果报告体系、开展民主互动的审计方法等途径,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国家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如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引发思考。

热点三:经济责任审计与内部审计。

主要关键词包括内部审计、审计监督、内审机构等。内审机构作为组织的内设机构,在掌握情况、监督等方面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在对责任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下,内部审计部门应发挥内部审计资源优势,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第3204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更加有效地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从内部审计维度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但有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而且还可以进行内外协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因此,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内外部审计协同也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热点四:经济责任审计经验探讨。

主要关键词包括审计署、座谈会、对策探讨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不同领域,涉及不同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重点、审计方法、评价指标差异显著,审计实践经验分享更加重要。为此,审计署曾多次举行座谈会,组织审计署派出机构与地方审计机关交流经验,讨论了如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如何解决、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不够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探讨、积极分享、相互交流,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各阶段发展趋势

如图7所示的关键词时区图,其主要功能在于梳理出整体研究随着年份增长而变化的脉络,且愈粗的连线,研究的相关性也就愈强。图7将聚类放置在平行时间线上,展示聚类的时间跨度以及聚类内部和聚类之间的关系,可以借以观察经济责任审计某研究领域在哪一年份开始增多,又在哪一年份热度逐渐降低。从时间分布上看,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整体呈增长趋势,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开始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管。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条例》明确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这是我国最早的经济责任审计法定依据。在探索阶段,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以国企领导为主,其目标是单一的,操作程序较为简单,突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公正职能。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处于过渡时期,随着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的完成,各地開始对经济责任审计展开探索。例如,1996年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审计条例》,该条例在审计内容、对象、程序、范围等方面与目前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做法十分相似,该条例也是我国比较早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地方性法规。在研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浙江、山东等地也在积极尝试对当地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在过渡阶段,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没有统一的要求,各地进行了自由探索并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保持谨慎的态度。

第三阶段为20世纪末至2010年,属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繁荣阶段。199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印发《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两个《暂行规定》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审计制度全面推开,全国普遍开始了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2000年4月,审计署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开启了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中央金融机构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工作。2004年,中纪委、中组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决定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从县级以下扩大到地厅级。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审计机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扩大了审计的影响力,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与肯定。

第四阶段为2010—2017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党政、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有关规定及实施细则,如2014年7月27日,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社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期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规范发展,并在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都提到了关于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体系等内容。在规范发展时期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审计覆盖面更广,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五阶段为2017年至今,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进入全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设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并逐渐形成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2019年7月,两办印发修订后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规定》的修订是进一步强化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措施,是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也为新时期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87—2021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核心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示了1987—2021年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轨迹、热点与前瞻。通过如图8所示的突显词检测图可以识别出在哪些年份的什么主题突然成了研究热点。通过计算分析,共识别出经济责任审计1987—2021年间33个突发关键词。结合突发词检验结果,归纳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前沿趋势,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一)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在各领域的探索研究

根据图8显示,本文选取的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和高校领域,其承担着解决居民健康和高等教育需要的职责。因此,对其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乎人民福祉。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未来研究应关注经济责任审计各个领域,在更多领域开展党政领导干部经责审计研究。如何在不同领域高质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重点、难点、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内容仍需要不断探索。

(二)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突发词检验结果中的关键词包括“新时代、国家治理、评价体系”等,反映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对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等作出了重大部署。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价值作用也将得以凸显,在政府对公权力的约束和监管、防范风险和惩治腐败、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受经济责任审计定位、相关制度、技术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审计人员胜任能力还存在一些挑战,从而会影响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此,要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创新工作技术手段,全方位优化经济责任审计能力,确保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

(三)完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实现制度耦合

“评价体系”“审计评价”“制度耦合”等也是检验结果的突出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关键点在于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的构建,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经济责任的划分与评价困难很多,出现了经济责任评价标准不一致,評估内容不严谨、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突出问题。因此,如何构建权威、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有效地开展经济责任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制度耦合方面,部分专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政府的其他制度之间在运行及作用发挥方面尚未达到理想的制度耦合状态。例如,南京审计大学的后小仙(2016)系统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系统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理论逻辑上的关联性,研究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国家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机制耦合作用,并指出了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党和国家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完善路径。由于评价体系的主观性及机制存在的困境,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参差不齐,影响事实判断。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政府其他制度之间如何达到理想的制度耦合状态,仍是广大学者需要深度思考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邮政编码:710123,电子邮箱:20180238@xijing.edu.cn)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 2011(2):9-12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 2015,33(2):242-253

[3]后小仙,赵中伟.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耦合[J].中国行政管理, 2016(3):26-30

[4]徐舒蕊.基于CiteSpace的国家审计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审计月刊, 2021(10):4-8

[5]张辉.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 2015(6):76-81+96

[6]郑石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财会月刊, 2018(21):139-145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党员干部要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