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文物活化的公众参与研究

2023-08-25 15:10田龙过桂梦妍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保护利用公众参与新媒体

田龙过 桂梦妍

摘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廣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的保护利用,将文物的保护利用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新媒体时代,文物逐渐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为公众参与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了便利。对公众来说,在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审美能力,拓宽知识面和开阔视野,树立文化自信;对文物的保护利用来说,研究公众的个性化特征,能整合文物资源和传播渠道,使我国文物资源实现更加广泛、更有深度和更具创新性的传播。在此过程中,公众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和政策的落实者,其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文物活化的研究不仅是着眼于藏品和文物本身价值的挖掘,还需要不断将文物与生活、公众和社会深度融合,借助新媒体打破原来圈层文化的烙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利用中来,建立起文物资源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不断发展和壮大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民间力量。与此同时,政府应加强政策引领,完善参与机制,构建文物创新发展新格局;公众应提高参与能力,积极投身文物的活化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应更好地推进现代科技与文物保护传承的结合。凝聚各方力量,以期实现文物资源共享、达成文物保护利用共识、实现文物价值共创。

关键词:新媒体;文物活化;公众参与;保护利用;文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4

1 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公众对文物的态度以及文化事业的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为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文物活起来”,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等工作更加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虽然在各类融媒体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文物逐渐渗透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但公众在参与文物活化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矛盾。

1.1 公众参与文物活化能力素养的局限性与文物保护利用专业性之间的矛盾

公众的知识素养、对文物保护以及活化利用等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导致大部分人在参与文物活化的过程中对文物资源的信息整合、文保措施的基本规律、文物智能展示的技术手段以及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方法路径等方面的掌握不足,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物的活化利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结合文物的历史背景、形状、材质等明确独特的活化措施。这些较为专业的文物信息对公众的开放程度和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公众的主观能力和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众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文物的活化利用中来,进而制约了文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积极性与社会参与机制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完善的社会参与机制能够提高和维持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积极性。公众对自身参与到文物活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利益的关心和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等公共事务的自觉认同,是文物活化利用社会参与机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的突破口。然而,当前政策制度不够完善、传播渠道单一等因素都影响着公众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文物活化利用的决策、监督、协同创新、文化传播和精神传承等各阶段。

1.3 公众和政府之间实现有效互动与沟通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

文物活化利用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顺利推进,需要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在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同时,还应通过社区、博物馆、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等了解公众的需求,与公众进行有效互动,为公众提供精准优质的文物信息服务。博物馆作为公众接触文物资源最直接的场所,与公众的联系密不可分。新媒体时代,各个博物馆相继在新媒体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但大部分官方账号与粉丝的互动较少,服务沉淀性不足。

公众对文物活化参与的认知、行为和态度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个人能力、文保认知、情感倾向以及参与主体对自身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的考量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情境、政策法律、技术支持和渠道路径的开放等。基于诸多因素的差异性,应对公众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内容、渠道和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壮大参与主体的队伍,实现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创新传播。

2 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主要途径

2.1 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参与者

文物建筑是地区发展和历史文化最直接的物质见证,也是公众集体回忆的载体。我国的文物建筑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建筑物与公众,尤其是与当地居民的联系密切。在对这些文物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和创新改造的时候,尤为重要的是得到公众对决策、方案的认可,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有利于对古迹的保护[1]。如山西省推出的文物建筑认养制,一方面可以缓解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为文物的活化利用出谋划策。这有助于在做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创新,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公共文化场所或休闲服务场所,实现文旅商的结合,既盘活了沉睡的文物资源,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文物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实施的仍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大众较为被动,对民间力量的发挥还有待加强。

2.2 媒体平台文物故事的生产者

随着社交媒体的国际化,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提升,各类媒体平台为公众传播文物信息、参与文物活化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扩展了公众参与空间,激发了公共领域讨论的热情[2]。移动社交平台的兴起使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直播等方式,更加直观、立体地分享自己的作品,满足了用户对沟通、交流、分享等多元化体验的需求,进而有利于文物资源的多元化创新和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用户既是政府、博物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相关文物信息的接收者,又是媒体平台上文物故事的讲述者[3]。尤其是作为自媒体内容的生产者,用户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渠道进行自发传播。用户在各类媒体平台上生产的极具个性化特征的融媒体内容成为我国文物信息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总而言之,在这些蕴藏着文物信息的融媒体产品被创造、了解和传播的过程中,文物获得了新的生命,而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是文物活化的助力者。

2.3 传播馆藏文物信息的志愿者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公众素养的提高,公众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且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博物馆志愿工作或志愿者服务组织中。这类参与者以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社会上的文博爱好者为主,其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文物有一定的情感。一方面,这些志愿者会负责馆内的一些日常工作,如文物讲解、展览和活动的宣传以及咨询引导服务等。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所具备的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有所差异,会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以更加通俗易懂和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开展文物的解说工作,用生动的语言赋予文物生命。另一方面,志愿者们会协助博物馆或者志愿者协会在馆庆日、节庆日等特殊时段举办展览等活动。如济宁市博物馆开展的“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带着大运河文化以及馆藏文物故事走进社区。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志愿者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文物知识,再通过口头宣讲、陈列展览、数字化展览、动态化视频等多种形式将珍贵的文物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大众,实现大众与文物的有效互动,将文物融入人们的生活。

3 鼓励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对策

3.1 加强政策引领,完善参与机制

政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公众积极主动了解和参与文物的活化利用,形成从政府到社会营利或非营利机构、基层组织再到个人层面的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和谐高效的文物創新发展新格局。文物的活化利用需要多方合力,可在媒体平台上对可移动文物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多措并举,积极研究和调整不可移动文物面向公众的开放形式。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有助于推动文物资源的创新利用和传播,将公众对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识转化为其力所能及的实践,共同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完善的参与机制来为公众的参与提供保障:第一,鼓励文物信息向公众开放与普及,打破信息壁垒;第二,明确公众参与文物活化的途径;第三,降低公众参与成本,优化和完善奖惩、补偿机制;第四,完善公众参与协调机制,加强与公众的互动,重视公众的信息反馈。加强对公众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政策引领,完善探索参与机制,扩展公众参与空间和提高参与程度,有利于推动文物工作高质量开展。

3.2 提高参与能力,创新参与形式

在精神需求的刺激下,公众对文物保护利用的关注度变得更高,对参与各种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同时,其也对公众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各方面进行提升,以知识与能力作为力量源泉,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全过程。

过去,公众对文物活化的参与形式比较单一,参与的程度和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众的参与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信息资源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在此条件下,公众可以在云端游览不同博物馆的数字化文物展览;可以将自己在博物馆的“打卡”记录以视频、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分享在新媒体平台上。公众参与形式的多元化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对提高公众对文物活化利用工作的关注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依靠科技支撑,新旧媒体融合

文化和科技的碰撞带来了文物活化利用发展的新机遇以及潜在发展空间。无论是文物的活化还是公众的参与,都需要依靠一定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文物活化利用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数字技术,需要推动现代科技融入文物保护、修复、展示、活化和传播等全过程。另一方面,公众想要更加深入地参与文物活化利用,必须通过一定的平台或载体与文物互动,例如,博物馆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文物展示形式,拉近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或者利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为公众的参与提供平台,鼓励其进行内容创作、理念传播和信息反馈等。由此可见,科技是推动公众有效参与文物活化利用的强大支撑。

新媒体时代,需要依托新媒体技术让文物“活起来”,但文化遗产活化更是一种“人”参与其中的“活态”传承[4]。通过更多的渠道让公众接触到文物资源的相关信息,体验与文物相关的多种形式的融媒体产品,在实现新旧媒体融合传播的同时,使文物知识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整合目前文物活化利用以及传播所占有的资源和渠道,综合考虑公众的参与能力、兴趣偏好等方面,为公众提供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引导公众参与进来,让公众找到更合适的参与方式,用文物资源凝聚共识。

3.4 深化文旅融合,扩大价值空间

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赋能为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开拓了新的渠道。在文旅融合的不断推进和消费需求的刺激下,丰富的文物资源衍生出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很多地区将当地的民俗技艺、独特的文物元素等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中,打造特色文创IP,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给公众带来了更好的文化体验,实现了更广泛的文化传播。社会公众的参与是推进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强大动力,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物资源价值空间的延伸与体现。因此,必须借助文旅融合的热潮,建立起文物资源与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不断塑造、提升和传播城市品牌形象。

社会公众是博物馆文旅融合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也是价值共创体系中各方的连接点[5]。作为文旅融合的主要参与者,公众在特定的场景空间中与文物资源互动,投身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内容创作、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以及传播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中。参与者通过在场的身体,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文物资源背后的情感故事和能量场域,进而从更高层面实现文物资源的活化。作为文旅融合的受益者,公众既增进了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又能享受到更有内涵的产品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进来,并给予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多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实现文物活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盘活文物资源,塑造国际形象

针对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实体文物的保护固然重要,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不可忽视。探索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关键在于对文物背后所蕴含信息和价值的挖掘程度。只有抓住透过文物传递出来的文化、精神,以文物所承载的时代和人物的故事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创新,才能真正赋予文物生命,使文物与公众真正形成互动,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凝聚公众对文物的活化利用共识。

与此同时,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不仅要在国内范围进行,还要打通与国际受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这一方面,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可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应当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作为重要使命。如此,公众应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发自己对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热情。集合更多的民间力量来盘活文物资源,加强我国文物资源的对外宣传,以文物知识和信息的对外传播来塑造国际形象。

4 结语

在文物活化利用的道路上,不应该只有政府制定的自上而下的政策,也不应该只有文博工作者的孤军奋战,公众的参与才是“让文物活起来”获得持久动力的突破口。只有借助新媒体平台,集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对我国的文物资源进行活态传承,用文物资源凝聚共识,使公众有兴趣了解、有权利参与、有能力创新、有平台发声,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活化利用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博雅.“活化”语境下唐妞的诞生、成长与未来[J].中国博物馆,2019(4):85-91.

[2] 袁奇峰,蔡天抒.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8,42(1):92-100.

[3] 徐卫民,李静宜.从“探宝”到“寻知”:浅谈传媒中的文物活化[J].文博,2022(6):108-109.

[4] 田龙过,贺晓薇.突破与重构:文化遗产活化的影视化探索[J].电影文学,2022(14):3-6.

[5] 王秀伟,延书宁.价值共创视角下的博物馆文旅融合:内涵、架构与趋势[J].文化艺术研究,2021,14(3):16-24,112.

作者简介:田龙过(1965—),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文化遗产活化。

桂梦妍(1997—),女,湖南株洲人,硕士在读,研究方

向:媒体融合、文化遗产活化。

猜你喜欢
保护利用公众参与新媒体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三杨庄遗址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