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眩晕发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初探

2023-08-25 01:42陶永琛
光明中医 2023年15期
关键词:六气主气时刻

陶永琛

眩晕是以头晕昏沉或晕胀、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是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十大中心病种之一。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天有五行御五位”“人有五脏化五气”[1],五运六气是其内涵,遵乎天道,“因天之序,盛衰之时”[1]。在《六微旨大论篇》中又进一步阐明六气的始终与时刻相对应,最终还是研究“治化而人应”[1],即运气主治所发生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时间是相对于地理、人变化较大的,“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1],以时间为主线,与时偕行,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疴瘵多起仓卒,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救”[2],掌握疾病与时间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必要的。急诊接诊患者的情况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与门诊患者不同的是急诊患者随机性大,但笔者在急诊工作中也发现眩晕患者可能会出现“扎堆”的情况,即某天或某个时段所诊患者均为眩晕,那么这种情况是否与五运六气相关?而对于急诊眩晕,应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合理救治,故笔者就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眩晕患者的发病时间与五运六气相结合报道如下,以初步探析急诊眩晕发病与五运六气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大成急诊电子病历系统”,选取自2018年1月20日(大寒日)—2022年1月20日(大寒日)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就诊的眩晕患者。调取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主诉、诊断等信息,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与主诉,推算其发病时间,分析就诊于急诊的眩晕患者五运六气各步、发病时辰等的分布规律。

1.2 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眩晕的诊断标准[3]。

1.3 排除标准由外伤、中毒引起者,患者病例资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1.4.1 确定发病年份的起止时间及干支纪年“先立其年,以知其气”[1]。根据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初之气,起于立春前十五日”[4],以及“春分前六十日而有奇……初之气也”[4],结合二十四节气顺序,可以推断,立春前十五日和春分前六十日就是大寒日;又张景岳《类经图翼》载五运“与六步之主气同,皆始于大寒日”[5],并结合唐代王冰、宋代刘温舒、现代任应秋、权依经等医家对五运六气的阐述,可知五运、六气皆起始于大寒日,通过查阅万年历,可知大寒日日期。《类经图翼》明确指出“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其中“刻”并非现代的“一刻钟”,而是“百刻而成日”[4]之“刻”,所以一年是365.25日,以时刻为最小时间单位推算,一岁就是从大寒日某时刻开始至次年大寒日某时刻前一刻结束。那么,2018年1月20日—2019年1月20日为戊戌年,2019年1月20日—2020年1月21日为己亥年,2020年1月21日—2021年1月20日为庚子年,2021年1月20日—2022年1月20日为辛丑年,具体可参表1。

表1 戊戌年至辛丑年五运六气起始终了时间与《黄帝内经》《类经图翼》等书比对

1.4.2 判断年份所属运和气①主司一岁之气。称为“大运”或“中运”,以及“司天之气”“在泉之气”。五运岁气,“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1],五运又分阴阳,而以五音命名,有太少之异[5],岁运根据十干的次第,“甲、丙、戊、庚、壬”为阳[6],主岁运太过,而五音名为“太”;“乙、丁、己、辛、癸”为阴[6],主岁运不及,而五音名为“少”。比如,甲为太宫,己为少宫。按“太少相生”的规律逐年推算,主运始于角终于羽,为每年之常令,各年主运五步的方式只有“太角统运”和“少角统运”两种,经过推算,“戊、己、庚、辛”年,主运均为“少角、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司天、在泉之气实为客气,司天之气主全年及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在泉之气主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六气配地支则为厥阴风木主巳亥,少阴君火主子午,少阳相火主寅申,太阴湿土主丑未,阳明燥金主卯酉,太阳寒水主辰戌。②一年中分主各个时节的气化。每年居恒不变的为“主运”“主气”;逐年变更的为“客运”“客气”。主运每岁相同,春始于角冬终于羽[5]。按“太少相生”的规律逐年推算,主运始于角终于羽,为每年之常令,各年主运五步的方式只有“太角统运”和“少角统运”两种,经推算,“戊、己、庚、辛”年,主运均为“少角、太徴、少宮、太商、少羽”;客运各以本年“中运”为初运,按“角徵宫商羽、太少相生”的顺序逆推再排序,具体可参照《素问·六元纪大论》。见表2。六气则参照《素问·六微旨大论》,主气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依次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客气先确定司天、在泉之气,将其分列三之气和终之气,左右间气则按照三阴三阳之顺序分列就位排成六步。见表3。

表2 急诊眩晕患者四年五运发病例数 (例,%)

表3 急诊眩晕患者四年六气发病例数 (例,%)

1.4.3 确定每年五运 六气各步的时间节点五运各步的时间节点。《素问》并无五运交司时刻的详细记录,但《类经图翼》《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等记载有五运交司时刻,如“申子辰年,初运,大寒日寅初初刻起;二运,春分后第十三日寅正一刻起”[5],等。其中需要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刻。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运动,由于太阳运动的不均匀性,故相邻两节气间的时间间隔也是不均匀的,并不是统一为15日,而是在15日左右波动。参照《五运六气详解与应用》[7],以1984年甲子年为例,根据古书中所载节气和时刻,再查阅万年历,并不能将具体日期时分准确对照,但是如若根据大寒日加73.05日,依次递加,也就是将365.25日均分成五等份,则可与上述书中所载时刻表对照。也正如《类经图翼》所载“每岁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以五分分之,则每运得七十三日零五刻”[5]。“周天气者,六朞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4],由于五运、六气起止时刻不同,两者相互加临,其气交变,所以将它们并存统计分析。具体时间节点见表1。

六气各步的时间节点。在《六微旨大论篇》[1]中明确记述了每年从“初之气”到“终之气”的交司时刻,王冰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4],正是将365.25日均分成六等分所得,各气次第相差60.875日。由“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丁卯岁……终于水下百刻……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1],四年为一纪,循环往复。令甲子年始于00:00,根据上述记载推算,正好与《黄帝内经》所载相吻合。见表1。

2 结果

2.1 急诊眩晕患者五运六气发病情况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戊戌年至辛丑年五运、六气各步进行时间界定后,对各时间点内发病例数进行统计。经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计算,可见戊戌年、庚子年急诊眩晕患者发病均具有集中趋势(P<0.05),戊戌年五运发病高峰集中于第256天,六气发病高峰集中于第251天;庚子年五运发病高峰集中于第260天,六气发病高峰集中于第261天,由此推测这2年发病均集中于四运和五之气。己亥年五运六气发病没有集中趋势(P>0.05),说明全年发病几率相当。辛丑年五运发病有集中趋势(P<0.05),高峰集中于第182天,由此推测发病集中于三运,而六气发病没有集中趋势(P>0.05)。见表2~表4。

表4 戊戌年至辛丑年五运六气发病例数经圆形分布统计法计算结果

表5 十二时辰发病例数经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计算结果

表6 急诊眩晕患者四年十二时辰发病例数 (例,%)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虽然五运、六气在时间起止上有差别,以至于分别统计时具体个例有差别,但是从戊戌年至辛丑年分别统计的发病总例数却大致相同。四年中急诊眩晕发病总例数:己亥年>庚子年>戊戌年>辛丑年,且己亥年五运、六气发病率相当,说明己亥年全年急诊眩晕高发。土时患者数居多,一则发病高峰时段卯时至戌时这八个时辰中,辰、未、戌三时属土行,八居其三,无怪乎《脾胃论》称脾胃病“为百病之始”[11]。二则己亥年土运不及之年患者数较多,该年厥阴风木司天,木克土,气克运, 湿土被风木兼化,全年气化从司天之气,偏于多风,“岁土不及,风乃大行”[1]。另外,主客同气相生为相得、主客相克为不相得,“主胜客逆”“不相得则病”[6],譬如己亥年初运至五运均是主运克客运,如初运少角木克少宫土等,故全年发病率相当。辛丑年岁水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土克水,而木气遂复之,下半年不及之水得在泉之水的资助,使全年较为平和,该年全年主气与客气均为相得,故六气发病率相当。庚子年五之气主、客气不相得,故发病率集中于此期。但是,从“相得、不相得”并不能完全解释发病集中期的成因,譬如,戊戌年、辛丑年全年主、客运均为相得,庚子年全年主、客运均为不相得,然而戊戌年四运、辛丑年三运却是全年发病集中期,此时需要结合临床实际及逐年变化之客运或客气来综合分析,因为人“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1],而且客气维持时间短暂,即便可制胜主气,但很快会度过,故会呈现发病集中趋势。

综上所述,急诊眩晕发病存在时间聚集性,并与五运六气相关,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六气主气时刻
冬“傲”时刻
基于五运六气探讨乳腺癌患者先天运气与后天发病的关联性
捕猎时刻
基于“治未病”理论研究五运六气与脑出血发病的影响
蛇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猴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基于运气主气理论的出生日期与后天罹患疾病倾向的关联性研究
五运六气对新疆克州罹患西北燥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一天的时刻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二)——顾植山教授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