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23-08-26 04:52薛红艳
妇女之友 2023年8期
关键词:烟袋后辈旧衣服

薛红艳

司马光说:“父之爱子,教以义方。”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要义。重视家风,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华夏子孙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迄今为止,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有人曾探讨,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注重家庭美德教育。这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也是华夏文明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读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庭教育让人终身受益。我有幸生长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中国式普通家庭中,也是这个普通家庭的特殊教育,让我受益至今。

我家是中国千万家庭中最普通的一个。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踏实诚恳的农民,朴实的祖辈并没有给后辈留下诸如《曾子家书》或《诫子书》这类的名篇佳作。但从小到大,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待人接物,都是有规矩的。他们用朴实恳切的语言,踏实稳健的行动,一点一点地教会了后辈们什么是孝顺亲长,什么是勤俭节约,什么是热爱祖国。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爷爷有一方老烟袋,总是拿在手中把玩,却从未见他用这烟袋吸过烟。年少时,我总爱缠着爷爷问其中的缘由。每次,爷爷都是抚着我的头叹气,眼睛望向远方,若有所思地沉默着。后来我知道了,那方烟袋不是爷爷的,是爷爷的父亲留下的。爷爷年少时贪图玩乐,可没少挨这烟袋的打。可等他终于长大成人可以挑起家里重担时,那个手拿烟袋教他规矩的人却不在了。

爷爷总说,要是能重来一次,他一定早早懂事养家,也让他爹乐和乐和。其实听爸爸说,爷爷是很孝顺的。在挨饿的年代,爷爷宁肯饿晕自己也得把口粮省下来给老人吃。在没有车马的年代,都是爷爷背着病重的老父亲去寻医问药。但这些并不能抵消爷爷对年少调皮时给父亲造成困扰的愧疚。爷爷的每一声叹息都在警醒着后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是弥补不了的,及时行孝是我们必须去做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妈妈直到现在都有一个外人看来非常奇怪的习惯——收集碎布头儿。她会把别人认为无用的碎布、旧衣服洗干净,整整齐齐地叠放收藏。而对于这个习惯,我们家里所有人都鼎力支持。我们会主动把自己不穿的旧衣服洗净“上交”,然后喜滋滋地等待着。这是因为我们都知道,接下来我们会在生日和一年中的每一个节日中,收到妈妈用碎布、旧衣做成的礼物。有时是一双柔软舒适的拖鞋,有时候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玩具熊,有时是一个款式新奇的台灯罩。去年我女儿生日的时候,甚至收到了姥姥用旧衣服做的一束花,小家伙别提有多喜欢了。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妈妈就像是一个魔法师,无论多旧的東西,只要经过她的改造,准能焕然一新,又重新派上用场。现在连我3岁大的女儿都知道,旧玩具不能扔掉,姥姥会让它变成更漂亮的新玩具。

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让物质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也让人们渐渐地没有了老一辈修修补补的想法和习惯。可一味地求新何尝不是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呢?

很庆幸,我有一位用一生都在教我勤俭节约的妈妈,从她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是钱财物的节约,更是心灵世界的自我满足,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有国才有家

爸爸是一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人,他的情绪起伏很小,待人和和气气,总给人一种平和淡然的感觉。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两次,他的脸上流露过激动的神情,一次是送我出嫁,那天他欣喜不已;另一次是去做志愿者,那次他正义凛然。

爸爸59岁了,虽然平时身体极好,但疫情期间去做志愿者,我们全家都是不赞成的。一个原因是志愿者太辛苦,每天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风的口罩,去运送物资,我们实在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另一个原因就是,志愿者要在疫情一线活动,感染风险极大,实在是太危险了。所以,我们家所有人轮番上阵,劝他为家人着想,打消当志愿者的念头。

可是一向平和淡然的爸爸这次却十分执着,他神情严肃地说:“征集志愿者,是政府在极度缺人手的时候,才会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方法,如果人人都怕苦怕累怕感染,那谁上?都不上,我们的城市怎么办?我们的国家怎么办?没有国家和这个城市,还会有我们的家吗?”这话,让身为党员的我和丈夫自惭形秽。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爸爸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诚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有国才有家!就这样,我们不仅支持了父亲的志愿者行动,我和丈夫也先后报名参加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志愿者。在我和丈夫结束志愿者之行回到家时,先我们到家的爸爸微笑着拍了拍丈夫的肩膀,却并没有说话。我想父亲是满意的,因为孩子们跟随着他的脚步,学会了真正的以国为家。

家风教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教育。而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家风教育很简单,父母长辈怎样做,儿女小辈就怎样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用端方质朴的“身教”,一点一滴将家风教养融入后辈的血脉,也正是这种看似普通的教育方式,将中华文化的内核传承下来,一代又一代,源远流长。

供稿/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

编辑/莉莱

猜你喜欢
烟袋后辈旧衣服
奶奶的烟袋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神奇裁缝最省布
旧衣服
光线越来越明亮
谁是真正的主人?
谁是真正的主人?
旧衣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