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8-26 05:21郭汉丁马辉郭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越界

郭汉丁 马辉 郭伟

[摘 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已成為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复合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割裂、校企融合运行机制不畅、学生工程能力不强,研究生培养的短期行为与人才成长乏力的教学问题。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永续成长为导向,构建跨越学历、校园时空局限的应用型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研究生工程能力、工程素养、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为一体的立体化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协同发展;坚持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研究相融合、动态研究团队建设与后期研究成果提升相结合、校企合作平台与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质融合来深化工程实践研究深度,可提升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实现研究生“越界”培养效果与工程实践创新成果双提升,取得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四方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6-0050-05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顺应大工程观理念下应用型复合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需要,基于工程伦理、工程实践、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优势的认识,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深化改革探索入手,[1]构建并实施了校内校外贯通、人才永续成长的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一)从人才培养理念变革入手,解决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割裂的教学模式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理论脱离工程实践,学生工程能力与素养缺乏,制约了学生面向工程的创新能力。[2,3]该成果以学生永续成长为导向,以工程问题深化研究为任务,构建了贯通校内校外的研究生永续成长的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

(二)从项目合作研究切入,解决校企融合运行机制不畅、学生工程能力不强的教学机制问题

由于校企缺乏共同关注点,使得校企合作流于形式。[4,5]该成果以工程实践问题为导向,以研究机构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研究生动态研究团队为形式,落实校企合作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方合作共赢的校企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

(三)从学生永续成长需求出发,解决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短期行为与人才成长乏力问题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以学生毕业为界限,把人才培养看成任务完成,难以适应终身教育、永续成长的人才培养要求。[6,7]该成果基于学生永续成长的终身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与成长相结合,基于项目合作求发展、促提升。

二、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实施体系构建与路径优化

(一)架构校内校外贯通、人才永续成长的研究生“越界”培养体系

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人才永续成长为导向,以研究机构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校内校外贯通为路径,以校企深化合作为载体,[8]以动态研究团队为形式,基于立德树人、研究生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构建工程能力、工程素养、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为一体的跨越学历、学校时空局限的应用型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面向工程实践的研究生“越界”培养运行机制与路径

基于研究平台与项目合作,以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组成共同的动态研究团队,以工程实践项目研究为切入点,增强研究生校内校外持续培养的联系,做实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的有效模式,[9]形成了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工程伦理、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的立体化能力培养有效运行机制和实现路径。

(三)搭建校企深化合作实施研究生“越界”培养的载体平台

从有组织长期合作研究的要求着眼,设立了“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聚焦工程实践创新构建了城市资源高效利用管理研究所,可持续建设高效能管理研究所和城市高效率健康运行管理研究所,为聚焦工程实践创新研究、深化校企长期合作、实施研究生“越界”培养奠定了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组织载体平台。[10]

(四)凝练可持续探讨的研究方向,优化研究生“越界”培养的实施方案

以研究生就业与事业发展为导向,围绕生态宜居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的平台特征,聚焦特色研究方向,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稳定在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绿色建筑和环境治理三个方向,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结合自身工程工作的实践问题选题,形成了可持续探讨的研究方向,以稳定的科研方向凝聚团队,激发研究生持续研究的动力,奠定了研究生“越界”培养的实施方案基础。

(五)做优学业(职业)规划,做实管理研究方法论训练,夯实研究生永续成长的支撑基础

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都由郭汉丁教授主讲管理研究方法论和项目管理学两门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个性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方法,[11]注重学生的个性潜力与人格发展。项目管理学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业(全日制)/职业(非全日制)规划,规划要求学生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原理和方法,系统规划自己学业(职业)及发展。管理研究方法论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主题完成综述研究论文,使学生得到系统的研究方法论训练,为研究生永续成长、“跨界”培养奠定了支撑基础。

(六)基于研究项目开拓和深化研究,以“越界”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工程专业学位硕士以工程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选题,以理论探索有深度、实践应用有价值为基准,引导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全过程指导、评审与答辩各环节,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高质量的学位论文为进一步深化研究获得立项创造条件。研究生毕业后,以后期资助项目、各层次研究项目合作立项为纽带,实现毕业后研究生的“越界”培养,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12]使研究生得到持续快速成长。

(七)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研究相融合,深化工程实践研究深度,提升学位论文水平

以学位论文为主线开展研究与写作,以学术论文为形式深化工程实践研究,得到相关专家建议与指正,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八)动态研究团队建设与后期研究成果提升相结合,开展“越界”持续合作研究,提升工程实践创新效果

以学位论文为基础,以后期深化研究提升为途径,根据不同项目研究需要,以动态研究团队形式开展研究,[13]立项后期资助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实现研究生“越界”培养相关与工程实践创新成果双提升。

(九)校企合作平台与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质融合,以企业全过程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来提升研究生的工程能力与素养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畅通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合作研究与培养的渠道,校外指导教师从培养方案制定、学位论文选题、研究过程指导、毕业论文答辩、后期合作研究培养等全过程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以提升研究生研究问题的工程实践性,持续提高研究生的工程能力与素养。

三、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一)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导向,构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贯通、人才永续成长的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

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才永续成长为导向,以研究机构支撑为平台,以科研项目研究为纽带,以校内校外贯通为路径,以校企深化合作为载体,以动态研究团队为形式,基于立德树人、研究生持续发展的根本任务,构建了跨越学历、校园时空局限的应用型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14]实现了研究生工程能力、工程素养、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为一体的立体化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二)顶层设计,规划入手,强化研究方法实练,形成研究生永续成长、校内外“越界”培养的有效运行机制

认知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过程的本质规律,从有组织开展科学研究路径选择着手,瞄准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发展前沿需求,确定值得长期探索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找到研究生容易入手开展研究的方向——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管理研究,实施顶层总体设计。研究生人才培养长期战略规划,以学位论文为主线,以研究生动态团队持续开展探索研究为方式,把有组织地开展稳定方向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郭汉丁教授主讲管理研究方法论和项目管理学两门课为切入点,以个性化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与研讨式教学,[15]将学业(全日制)/职业(非全日制)规划纳入课程考核内容,使学生自觉基于项目管理理念、原理和方法制定自己学业(职业)发展规划;以学生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综述论文作为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考核大作业,从课程考核要求做起,强化学生研究方法论实践训练;以后期资助项目、高层次研究项目合作立项为纽带,开展研究生毕业后合作深化研究,形成了研究生永续成长、校内外贯通“跨界”培养的有效运行机制。

(三)实施三结合,讲究实效性,持续提升研究生工程素养与工程创新能力,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四方共赢

坚持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研究相融合、动态研究团队建设与后期研究成果提升相结合、校企合作平台与校内外指导教师实质融合深化工程实践研究深度,[16]提升工程实践创新效果,实现研究生“越界”培养效果与工程实践创新成果双提升,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四方合作共赢。

四、研究生“越界”培养模式实施应用效果

(一)研究生培养成就显著

该模式由郭汉丁教授提出,从2009年开始首先在自己带领的研究生团队示范实施,提升了研究生培養质量,促进了研究生持续成长与发展。管理研究方法论倡导的围绕研究主题开展综述研究效果明显,团队发表综述类论文36篇,在其从事的15年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仅郭汉丁就指导全日制研究生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生学位论文显著提升,郭汉丁教授指导的葛继红、马兴能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马兴能、王星、乔婉贞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思敏、吴思材、李柏桐获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乔婉贞、杜壮获天津市优秀学生称号;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业绩突出,个人发展良好,2014年毕业的王昊同学,获优质工程(大禹奖)一等奖,技术革新与学术论文成果丰富,晋升黄河委员会机关服务局局长(副厅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3年毕业的曹红梅同学,2014年提任泰达燃气董事长兼总经理,2018年调任天津泰达控股公司生态环保部经理;2014年毕业的李卫东同学,提升为深圳市万海物业置业有限公司董事会董事,集团总裁;2017年毕业的郭振国同学,晋升正高级工程师。2015年毕业的刘继仁同学,2017年获天津城建集团“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获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调任金融街(天津)置业有限公司审计主管,晋升经济师。

(二)科研团队业绩辉煌

“越界”培养模式强化了动态团队建设,教学科研业绩丰富,近5年郭汉丁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规划项目3项(2项后期资助)、天津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住建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住建部委托项目1项,天津市教育规划重点研究项目1项;张印贤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郭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天津市教育规划研究项目1项,天津市教改项目1项;马辉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天津市社科项目1项,住建部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天津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部,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郭汉丁教授获批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毕业研究生王星、张宝震作为主要参加者,和指导教师郭汉丁教授一起获批自然基金项目“市场治理视角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多主体动力演化与耦合机理研究”。

(三)教学研究成果丰硕

主持完成教育规划项目2项、教改项目6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国高校科技》等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3本(省部级规划教材2本);主持完成校级首批在线课程(科技论文写作),形成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辅助教学支撑;[17,18]参与获批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持获得天津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获得市级教学团队1支,主持获得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郭汉丁2次获批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3,2015),郭汉丁指导研究生3位获得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郭汉丁教授获天津市教学名师称号。

(四)科研成果推广有效

以工程实践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成果,持续深化研究的水平提升,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与采纳。[19-21]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成果开具推广应用证明;天津和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森蓝环保(上海)有限公司对废旧电器产业链管理研究成果开具应用证明;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广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远大低碳技术(天津)有限公司等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具推广应用证明。天津市住建委质量管理处邀请郭汉丁教授研究并撰写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体系构建课题,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司于2018年5月31日邀请郭汉丁教授讲授与交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学生能力提升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动邀请郭汉丁教授研究生团队加盟,目前,已有魏兴、张宝震、李柏桐3位研究生从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5):64-69.

[2]朱琎,邓小乔,李效龙,张贞凯.“人工智能+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21):35-37.

[3]胡仁东,张欣,刘林,张伟,刘文晓.地方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三嵌套五结合”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8):47-52.

[4]吕慧华,严金龙,周峰,李娜.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1):10-12.

[5]江帆,张春良,萧仲敏,刘镇章,吴青凤.基于可拓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19,42(2):31-35.

[6]王文宾,赵月,刘琳琳,左玲玲.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12):182-184.

[7]杨栩,冯诗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基于CDIO理念的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6-10.

[8]谢平,陈萌,林洪彬,何群,杜义浩.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8):179-182.

[9]张雷宝,陈星平,施淑珍.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四力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评论,2018,6(1):52-62.

[10]赵志方,章斌,王立成,赵志刚.基于“大工程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产学研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23-27.

[11]吴春雷,李克文,俞继仙,张俊三.行业特色高校信息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4):45-49.

[12]程序.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12):164-167.

[13]邵全卯,熊杰,呂华.新昌实践模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2):1-5.

[14]陶桂香,衣淑娟.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37-39.

[15]杜勇,阳海棠,张利军,刘树红,汤启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7(5):95-101.

[16]欧世峰,李作宏,高颖.专业型研究生校企合作新型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7(9):174-176.

[17]王海军,王天雨.企业需求导向的专业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54-157.

[18]陈勇,周发明,彭健民.全日制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双四模块七学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37-43.

[19]高宏伟,刘晓阳,于洋,宋建辉.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3):179-181.

[20]冯丹娃,张睿.基于“政产学研用”的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7(02):52-54.

[21]徐青,凌长明.基于综合素养提升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1):165-167.

(责任编辑:王义祥)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raduate Students' "Crossing the Boundary" Training Mode

Guo Handing1  Ma Hui2  Guo Wei3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anjiang University;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3. Research Center for Eco-Livable Cities and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Abstract: Deepening the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ra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mposite seni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large engineering. It is urgent to solve the teach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oor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choo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the weak engineering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short-term behavior of graduate training and the weak growth of talen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students as the center, and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an application-oriented compound high-level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constructed, which can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engineering ability, engineering literacy, professionalism,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dhere to the research of academic papers and academic paper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gration, dynamic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and later research results promotion, and the substantial integra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guidance teachers can deepen the depth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researc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realize the double promo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cross-border training effec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results, and achieve the good effect of win-win cooperation among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frui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Cross-border training mode; In-depth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基金項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社区教育的运作模式、效能评估和推进策略研究”(CGE210091)。

作者简介:郭汉丁(1962—),男,博士(后),教授,高级工程师,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宜居城市与可持续建设管理;马辉(1979—),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管理;郭伟(1968—),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建设管理。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越界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控技术》课程改革探索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