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的实践经验

2023-08-26 04:52高宇苟稳超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延安时期延安精神

高宇 苟稳超

摘要:以坚持真理为核心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就必须坚持两个方面的统一,即在厚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础上研究中国客观实际,回答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理论认识,通过夯实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整风运动、建设民主政权,确立了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赓续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真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化中”与“以中化马”相统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关键词:延安时期;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精神谱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重要场合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并号召全党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总结党的成功经验,汲取智慧和力量。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奋斗中构建并不断发展的精神谱系,坚持真理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是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由失败转向成功的关键。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的基本经验,不仅是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需要,也是新时期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要求。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真理解决中国问题

“十月革命一生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坚持真理”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在于其理论不仅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能够立足于特定时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最新发展,吸取特定时代人类多种实践的最新成果,总结特定时代无产阶级斗争的最新经验,从而解决特定的时代难题。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选择的“真经”,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基石。正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2]。“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3]。但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没有正确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形成对“坚持真理”正确认识,党内一直存在着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二者之间的关系,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和反思中国革命两次成果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中国革命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有了马克思主义不同中国实际结合也不行;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4]。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坚持真理”形成的真理性认识。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哲学高度,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逻辑和辩证法逻辑。他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必须立足中国革命实际这个根本点,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指出:如果离开中国具体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征”,是全党目前的首要任务。张闻天也指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也必须使其带有中国民族特点,“使它为最广大人民所接受”[6]。此后,党的领导人和理论工作者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阐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大量理论工作者,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结合的方法和重要性等,在理论上回答了如何“坚持真理”这一时代问题,为全党“坚持真理”,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基本理论指导。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经验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仅需要在理论维度认识如何坚持真理,也必须在实践维度做到如何践行真理,确立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理论学习为夯实真理底蕴提供了重要途径

学习真理是“坚持真理”的前提。针对当时党的理论水平“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中国共产党将加强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的大问题。一方面,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刊登理论文章和学习笔记。马列经典著作的编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供了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被党员干部所普遍掌握,理论的宣传也必不可少。党报党刊对于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普及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中介。另一方面,构建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科学学习制度和方法。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党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1940年6月,中央成立宣传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教育工作。1942年,成立边区政府一级各机关的学习指导委员会,林伯渠任主席,负责推动并指导各机关的学习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作用的发挥,需要科学的制度来实现。中共中央对教育制度作了明确规定,如小组与大课相结合、巡回教育制度、顾问团制度、小组讨论制、模范学习小组制和学习笔记制度等。坚强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健全的学习制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二)调查研究为了解中国问题提供了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其生命性在于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仅仅掌握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了解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1941年,毛泽东在为《农村调查》所写的序和跋里重申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强调了解情况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向社会做普遍深入的调查。毛泽东用“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批评了不注重调查研究,只会讲“本本”的人,号召全党要系统周密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指出:调查研究工作要开调查會作讨论式的调查、调查对象要明确、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要深入、要亲自做记录。1942年6月,《解放日报》刊发的《读<中央关于调查研究决定>及<农村调查序言二>以后》一文中指出:调查研究工作应该做到具有对调查研究工作正确和深刻的认识,要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向群众学习,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坚持调查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增加了“对客观情况的认识,把马列主义的原则和中国具体环境结合起来”。

(三)整风运动为实现真理与中国问题结合提供了根本原则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克服党内的主观主义错误,寻求最合宜的解决中国的方案,最根本的就是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通過全面整风运动确立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虽然全党通过学习运动掌握了很多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但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在党内仍然存在。因此,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至关重要。1941-1942年,毛泽东连续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三篇文章,他指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三种东西,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7],开展整风运动,就是使全党做到“有的放矢”,用马列主义真理的“矢”,来射中国革命实际的“的”。在中央总学习委员会的领导下,党员干部通过干部带头、学习党的文件、设立学习小组、检查工作、学习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法,清除了主观主义在党内的束缚,提高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实现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提供了根本原则。

(四)民主政权是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成功典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坚持真理的根本目的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立场。一方面,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须在人民的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检验与人民的利益是统一的,“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即是真理的最高标准。”正如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民主政治是人民表达利益最真实、最直接的方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普遍选举制度、创建“三三制”民主政权等民主制度将人民的根本利益需求与政策制定有机结合,为人民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政治制度保证。另一方面,真理解决中国问题须获得人民的支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体,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发挥真理作用的关键。正如毛泽东指出:“人民的革命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调动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 侯树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J].党的文献,2004(1):12-15.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7]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高宇、苟稳超,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延安时期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