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政”: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3-08-27 01:16张玉芝
大学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张玉芝

[摘 要]通识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有利于“三全育人”要求的落实。在“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文章结合教学团队两年的教学实践,对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通识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师团队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对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的阐述,展示了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活动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为国内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通识课程;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9-0095-03

通识教育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勇于负责任的现代大学生为己任。作为高等学校低年级的基础教育课,相比高年级的专业课,通识课程具有面向不同专业、较多学生授课的特点,其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要求的落实[1]。

混合式教学(Blended Instruction)是将互联网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在未来,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将成为主要的教学形式[2-3]。

石家庄铁道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本科生实际,借助慕课平台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织了来自不同专业的中青年博士教师团队,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开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通识课教学。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教材节选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著作中最精彩的章节,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思维[4]。

“互联网+思政”通识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信息与教育融合驱动,坚持引育并举,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有助于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教学设计

结合学情分析,将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目标确定为:通过理论教学与研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反思与推论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了解各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均衡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以此为基础,在“互联网+思政”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

混合式教学设计需要充分体现线上课程的优势,重视线下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内容,强调线上线下的融合与一体化。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讲授是隐性的,因此,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结合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元素融入效果,是本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难点。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线上教学视频录制精良、讲解到位,除15分钟绪论外,共分为8讲,节选部分最精彩的章节进行背景和内容讲解、拓展思考,每讲分4~5小节,时长约1小时。然而,在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阅读或独立思考后,要引导其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包括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阐发,培养其对学科专业乃至社会热点等的批判性思维,这是线上教学难以达成的。此外,如何结合学校特点及团队优势,及时进行相应知识的补充,以期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也是本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重点。

本课程实施“线上自主学习,线下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案,共32个学时,分为5个模块,如表1所示。其中,所有的在线教学、线上视频学习及提交作业等均借助慕课平台完成。

(二)课程思政教育设计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观念的培养和塑造[5],需要结合具体课程特点,思考所传递的思政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免设计层面过高无法落实。

本通识课程最大的亮点是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将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重在引导。由于本课程经典著作涉及哲学、物理世界、生命领域和科学方法,跨学科的通识教育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学会多维度辩证深入地进行理性思考。不同于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基础、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在通识教育课堂上,科学知识退居次要地位,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科学方法看待自然和社会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思辨和认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并独立输出思想。因此,本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重视思维模式的转换和培养。

本课程思政模块的设计主要从线下讨论环节设计和关注学生主动学习两方面着手,采用“卷入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和深度,通过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设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世界,实现探究式学习,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线下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集体讨论,共同制作PPT,组员轮流讲解、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整个小组每次自主明确分工,充分调动每名组员的主观能动性。线下讨论主题的選择遵循以下三点原则:(1)主题与教学内容关联性强。主题一般结合经典著作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的科技热点、社会现象以及中外传统文化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等。如在学到《理想国》这一讲时,讨论话题可涉及虚拟现实、元宇宙等科技热点,或者“两小儿辩日”“坐井观天”及电影《楚门的世界》等话题。(2)难度适中,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讨论主题内容不宜艰深难懂,应注意结合学生关注的话题。如在学到《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这一讲时,可加入对电影《盗梦空间》及时光穿梭机等的讨论。(3)具有可扩展性。讨论话题的设计应引导性强,留下可完善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提供的相关主题材料不宜过多过细,否则会限制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此外,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通识类讲座,线上为主,可采用访谈等形式进行,鼓励学生参与。

(三)考核方式设计

考核方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完成度和参与度。

线上学习(包括考勤)和线下讨论(准备程度、思考深度、参与活跃度、语言表达组织及作业是否及时提交)分别占35%,8讲各占八分之一;课程学习后,学生结合三次讲座内容及体会,任选一本著作或一个主题,结合本学期所思所想,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课程论文,占30%。

二、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一)通识课程对教师团队的要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课程思政的融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和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依靠教师团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通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团队改变传统的以知識传递为主的理念,重视对自己思维模式的重新塑造。

(二)教师团队能力建设

首先,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团队必须顺应并充分利用这一发展趋势。同时,教育本身从来都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等,也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

其次,教师需要认识并尝试厘清专业学科背后隐藏着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机理,并做到关心社会问题、留意社会现象。在导读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学习背景和关注热点,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环境。

最后,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强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完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学习的建构性,从关注学科知识传授转向关注人的发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借助线下教学和慕课平台实现学生小组合作、团体讨论及同伴互评的社会性学习过程,多方面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

三、课程教学实践

本课程以通识教育为载体,以教学设计为导向,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形成支撑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尝试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教学设计阶段性特征明显,按照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依托教学内容达成各项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各个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的主体、任务、活动形式等。在各个阶段,教师充分进行学情分析,依托慕课教学平台上的优质共享学习资源,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注重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的思政元素,创设课堂任务活动,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以“隐性思政”的方式,凸显“显性思政”的功效,将思政理念贯穿课程教育全过程,持续改进课堂教学。

课程的讲座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专业优势或业余爱好,各位教师结合自己对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思考,从多专业、多学科角度,开设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讲座。

四、课程教学评价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面向本科大一所有专业学生。2021年春和2022年春,选课人数分别为1280和1216,课程出勤率高。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课程评价等形式检查课程效果。

在对全体学生的匿名问卷调查中,对于“哪个环节让你受益最大”的问题,选择占比较大的是课程讨论组织及准备、自由讨论及讲座等环节;对于“你认为本学期课堂讨论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认为“很有收获”和“比较有启发”的分别占54.7%和34.5%。大部分学生反映在PPT制作、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反思与推论、合作沟通、口头表达等方面有较明显的提高,并且通过课堂主题展示等环节增强了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从针对讲座环节的调查可以看到,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生基本都学习了所有讲座。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学习效果主要与教师的状态和组织能力、小组同学的配合以及课程设置方式等有关。63.2%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主动,非常认真地完成了所有环节的学习;35.8%的学生认为自己略为被动,尽力完成了课程学习;只有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敷衍了事。

从以上反馈可以看出,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五、结语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是我校在通识教育和“互联网+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新尝试,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课程思政实施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探索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课程设计紧紧围绕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意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构建深度学习实践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情境,通过互联网慕课教学平台规划并组织学生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跟踪学生个人学习进度,通过线下讨论、开设讲座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独立思考跨学科主题、培养多方面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锦旺,潘卫东,李杨.通识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42):57-60.

[2] 周谨平.互联网+思政:MOOC理念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一体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12):155-157.

[3] 狄佐星,胡应喜,谷庆阳,等.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44):118-121.

[4] 桑建平.自然科学经典导引[M].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

[5] 田洪鋆.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实施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