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背景下煤炭企业资金链研究

2023-08-27 00:50张旭东朱玉媛王海涛宋瑾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煤业煤炭行业煤炭企业

张旭东?朱玉媛?王海涛 宋瑾

一、前言

投入、营运以及回笼等三个过程共同组成了企业资金链的全过程,这三个过程则又分别对应资金的筹集过程,投资过程、营运过程以及回收过程。在每个过程中,根据资金使用特点,做出资金链风险预先判断,据预警指标,以此来分析该企业是否面临资金链方面的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建议。

温室效应、煤炭过度开采等环境问题的产生促使世界各国探索清洁能源,许多国家的煤炭企业需要顺应能源转型的大形势,开始探索转型升级的道路。从2012年开始,我国煤炭行业逐渐显现出问题。2012年以前,一直处于强势的卖方市场,煤炭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效益比较高,资金大量流入。2012年以后,煤炭的销售市场情况,由原来的“买多卖少”的卖方市场转到了更为强势的“卖多买少”的买方市场上来,煤价持续走低,煤炭企业盈利情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对“去产能”发布了新的要求[1]。然而,很多传统制造行为仍然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存在着半停产、资不抵债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问题,不但给国家资金和劳动力带来了浪费,还给土地和原材料资源带来了压力,导致生产要素配置不平衡[2]。2015年,习总书记指出从供给侧优化产业结构,深入经济结构改革,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要求三到五年内关闭过剩产能[3],平衡供给与需求,调节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激励企业主动改革,实现可持续增长。短期内,去产能可能会拉低全国GDP的增速,但从长远来看,去产能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符合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5]。这要求煤炭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放慢發展步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困境。

二、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就煤炭企业发展现状而言,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开始走下坡路,行业发展形势严峻。我国煤炭行业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产能过剩、进口煤增加等导致供需关系严重失调;煤炭的不可再生性、新能源及清洁能源作为煤炭替代品的可能性提高,煤炭在能源生产、供应中主体地位受到挑战等。为了帮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国家出台政策,促使和帮助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针对煤炭行业一系列的突出问题,推进煤炭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尽快实现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一)供需关系失调

煤炭行业在发展初期,供给量不足,煤价上涨,许多投资者看到投机机遇,向煤炭行业投资,甚至有些投资者自己成立采煤公司,大量采煤。煤炭行业监管不严,开设工厂标准低,在煤矿富集地区,采矿场越来越泛滥,采煤数量不经控制,在2005年以后,煤炭的供应量大幅提升。

同时,李志伟[6]、贾鹍宇[7]认为,随着煤炭市场国际化,国外的煤炭不仅质量高、品质好而且价格低于我国煤炭价格,我国的进口量由占比0.3%上升到7%,尽管我国煤炭虽然也会出口,但我国煤炭出口量远低于进口量,在煤炭行业形成极大的贸易逆差,煤炭行业在本就艰难的发展环境下更加举步维艰。我国的煤炭供应量远超过消费需求量,煤炭产能超过国内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供应量远超过消费需求量,煤炭产能超过国内消费需求。在供给关系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下,煤炭价格受到严重冲击,煤炭行业竞争力减弱,煤炭利润下降,煤炭行业陷入亏损困境。煤炭行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走出产能过剩的困境,成为每个煤炭企业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煤炭替代品市场扩大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密切关注大气环境变化,温室效应、酸雨等气候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含硫资源燃烧导致酸雨的产生,同时,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一定关系,而燃煤则是产生这些气候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我们国家一直以来依赖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这与我们环保政策相违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出台鼓励开发新能源的政策。段天辉[5]等认为,随着水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以及天然气等技术的完善,新能源的替代性作用大大提高。煤炭替代品在能耗、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比煤炭的性能好;煤炭又属于资源型能源,不可再生,而替代品属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环保、清洁,新能源市场逐渐扩大,煤炭市场必然会受到冲击,煤炭的销售前景大不如前,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近几年也成下降趋势,由70%下降到了50%,新能源的替代性是煤炭市场出现不景气的现象的重要原因。

三、去产能对煤炭企业资金链影响

(一)煤炭行业去产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煤炭行业发展速度骤减,煤炭企业资金由富余状态转变为资金紧张状态。为维持运营,企业债务增加,资产负债率升高。产能过剩使得资金回流十分困难,去产能意味着产品产量减少,原有的部分设备关停,固定资产闲置,账面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降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企业存货资产减少,同时,煤炭企业无法及时将整体资产变为流动现金,因此煤炭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以支撑企业运行,企业产生的借款在短时期内无法及时归还,整体债务处置能力变弱,财务杠杆大幅提高,这又与国家提出的去杠杆政策背道而驰。

煤炭行业早期存在不正规的煤矿开采企业,这些企业开采的煤矿一般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如果放任不管,煤炭行业产能不会减少。因此,关闭、整顿这些小煤炭作坊是去产能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大中型煤炭企业,则面临从主营煤炭业务转向与煤炭业务相关的下游行业业务的任务,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虽然有些企业在其他领域有所涉及,但是均未形成规模。面对去产能和结构转型双重压力,资金不足以支撑其在技术等方面的继续发展。

现在,整个煤炭行业均面临针对生产效率低、安全质量不达标、成本高、亏损严重等问题,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现状中生存,是整个煤炭行业应该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煤炭企业资金链现状况——以晋控煤业为例

自2013年起,晋控煤业进入困难时期,销售收入连续三年持续下滑,净利润骤减,甚至出现亏损现象。由于企业资金不足,大量增加长期借款、发行长期债券,以缓解资金不足的冲击,与此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由原先的30%左右飙升到60%以上。公司由于大量借款,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财务费用主要用于利息支出。企业此时不仅面临销售市场不景气、收入下滑的现象,还有沉重的债务还款负担,资金流入减少,资金流出增加,财务杠杆升高,资金链风险加剧。从资金链的四个维度具体分析如下:

1.筹资过程。去产能政策要求企业对煤炭以外的资源进行探索培育。这个过程企业需要投入资金,支持新设备的运行,支持新技术的研发,这要求企业扩大筹资。但是晋控煤业在近几年的运行中,利润的降低甚至亏损,使得企业已经开始了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也超过了合理水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企业背景下,融资难度加大,此时扩大融资可能会导致财务杠杆进一步加大,资金链风险进一步加剧。

2.投资过程。在去产能政策要求下,晋控煤业陆续关闭开采难度大的矿井,减少投资,缩减产能,而对那些新型产能、规模相对比较大的矿井增加投资,并将主要投资方向转为对非煤产业投资,向着煤炭横向、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但晋控煤业对一体化方向投入不够重视,这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研究,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晋控煤业在之后的发展中势必会增加多元化投资金额,这种投资方式会增加资金链不确定性,是对资金链的挑战。

3.营运过程。晋控煤业在此次去产能过程中,有着很大的机遇,如: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科学的产业结构,抓住非煤业务发展机会,增加非煤业务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等。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实现企业产业结构成功转型,企业会改变主要依靠煤炭的格局,这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众多煤炭企业中脱颖而出,还能降低资金链风险,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4.资金回收过程。近几年,我国经济大环境下,煤炭市场不景气,煤炭出现滞销现象,而煤炭的下游行业市场不如之前,之前销售的有些煤炭的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煤炭企业应收账款收回难度增大,这增加了资金收回阶段的风险,进而增加了整个资金链风险。晋控煤业与众多煤炭企业一样,为了增加销售收入,忽视应收账款回收难度,短时期内,晋控煤业也面临着较高的资金链风险。

(三)晋控煤业资金链风险预警

一个企业整个资金循环的动态过程是资金链的运转。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资金流动循环过程崩裂,阻碍资金流动,危害企业发展。资金链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一个链条,对资金链加强监控,就能发现资金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便能及时控制资金风险[4]。资金链分为三个阶段,所以资金链风险预警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指标。

1.投入链。当企业寻求融资时,外部投资者首先要看的便是企业经济实力,企业内部则看好资金持续来源能力以及还款期限的配比。因此,在资金投入链中企业的指标一般为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以及资产负债率等[4]。

2.营运链。在企业营运过程中,企业的周转效率与流动资金的多少密切相关,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即资产流动性越好,企业的资产质量就会越好,变现能力就越强。营运资金的运转要看企业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即周转次数。盈利则是反应资金增值情况。因此,在资金营运链中企业一般以固定资产比例、营运资金周转率、净利润率作为风险指标[4]。

3.回笼链。在回收资金时,我们注重的是货款是否能够收回,企业注重的事货款回收效率。因此,在资金回笼链中企业一般以销售回收率作为风险指标[4]。

4.晋控煤业风险分析。晋控煤业在资金投入链中自2012年以来进入预警状态:从投入链角度分析,息税前利润资产比率由0.18下降到0.07,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由0.69下降到0.14,利息保障倍数由74.89下降至21.73,到三项指标均为负值;资产负债率自2012年起由0.26上升至0.63,企业借款增多,杠杆率增高。从营运链角度分析,净利润率由0.16下降至0.05,到2015年,降至-0.26,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经济实力严重下降,偿债能力下降,企业进入融资困难期,其资金链在投入环节遇到瓶颈,恰逢去产能政策的推行,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但是企业的融资能力下降,则不利于企业进行升级转型。在资金营运链中,产能过剩引起固定资产占比增加,这不利于资金的变现,而且企业营运资金周转率不稳定,企业资金来源不稳定,由于去产能政策实施,企业产能减少,煤炭价格偏低,导致利润率下降,企业资金增值能力下降,资金链风险增加。在资金回笼链中,企业盲目追求收入,忽视回收风险,坏账相对增多,不利于资金收回,企业资金链风险上升。总体来看去产能政策实施后,自2016年,晋控煤业资金链风险较前几年有所降低,可以看出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发展有推进作用。

四、针对去产能政策对晋控煤业资金链影响的建议

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许多财务风险,资金链风险只是其中之一,任何一个风险,如果不控制应对,企业在经营中会面临许多阻碍,去产能政策也不能顺利进行。资金链风险如不及时管控,企业则会面临无法经营甚至倒闭的风险。作为山西最大的煤炭上市企业,晋控煤业应该在去产能的政策下积极改革,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面对资金链风险,有以下控制建议:

(一)控制负债,探索合理资金结构

企业应该控制好资产负债率,在资金运营紧张之时,理性考虑负债成本以及自身还款能力,适当舍弃自身低质矿井,控制融资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增加融资新渠道,关注政策动态,把握政府新政策,使企业财务杠杆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增加科研投资,开发新能源

企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要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增加科研的投入,加快开发新能源,发展多元化经济,避免在一个产业市场萧条时,利润下降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三)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过剩的落后产能,要及时舍弃。对于过剩产能的矿井,关闭一些不必要开发的矿井,有序退出,及时止损,合理安排过剩职工,承担企业义务,梳理良好企业形象,同时控制成本,减少营运支出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四)管控赊销业务,降低坏账风险

赊销业务若不严格管理,则会出现账款无法收回的现象,账款收回才是资金链运转的结束环节,建立应收账款评级,在销售环节加强管理,健全催收制度,在资金链最后一个环节严格把关。

引用

[1]冯翔.论国有企业煤炭去产能实践成效[J].中外企业家,2019(06):232.

[2]王裕甲.去产能背景下资源枯竭型煤炭企业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煤炭科技,2018(03):142-144.

[3]刘尚希,樊轶侠,封北麟.“去产能”财政政策分析、评估及建议[J].经济纵横,2018(01):81-83.

[4]张金昌,范瑞真.资金链断裂成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中國工业经济,2012(03):95-107.

[5]段天辉,何春燕.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J].中国市场,2016(33):76-77.

[6]李志伟.浅谈煤炭企业走出困境之对策[J].财经界,2016(09):104-105.

[7]贾鹍宇.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197.

基金项目: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专项“提升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的对策研究”(202104AL030007)

作者单位:张旭东、朱玉媛、宋瑾,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学院;王海涛,云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

猜你喜欢
煤业煤炭行业煤炭企业
河南平宝煤业有限公司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对煤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煤炭企业开发成本构成
华亭煤业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