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2023-08-27 04:33吴秀华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导向监控

吴秀华

一、前言

从预算管理及其体系构建的意义上来讲,企业可以在不断完善自身预算管理过程中获取更加精准且全面的数据信息,在长期战略发展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流程加以划分,使企业得在各发展节点上对各项资源实施合理有效的调整和配置,并以此来实现企业导向作用。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运营情况及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当前预算管理体系中各阶段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企业得以在市场发展的复杂环境下提高预算管理质量和水平。

二、战略导向与预算管理有关概述

企业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源调度两个方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于企业业务循环、运营及发展规划等工作。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预算编制、资源管理及生产调度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在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规划过程上需要预算管理作为支持,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和资源占比加大的环境形势下,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导向下的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同时二者在工作内容上还有着一定的相互性。战略导向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同时,预算管理又可以为战略导向下的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统计有关数据和调度等途径。所以,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规划中战略导向与预算管理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战略导向有关内容-包含了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及内外环境等多方面情况的管理,而预算管理在导向下可以实现对企业各项资源实施合理有效地研究与分析,并加以管理和调度,使企业各项资源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得以实现高效配置与应用,同时,预算管理也为企业战略导向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调度保障和积极的指导意见。

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合理高效的资源管理使企业得以在实施发展战略工作过程中对自身生产经营质量加以调整和优化。在企业全面预算工作中,管理会计通常需要结合企业战略导向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反馈,以为企业运营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使企业能够在发展规划过程中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而加以调整和优化,促进企业战略发展。

三、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与战略导向二者的关联

(一)企业预算管理要以战略导向为目标

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当对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作为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中极为重要的资源配置,在在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企业战略导向、企业未来发展实际需要及经济效益等元素。因此,企业需在战略导向目标的基础上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确保企业预算管理能够与企业战略导向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为企业运营和发展做保障。

(二)通过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可及时有效地反馈和调整战略导向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主要以战略导向为基础对企业各项资源实施合理有效的配置与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运营、生产等实施必要的管理会计编制,同时,还需对企业内部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地规划并实施合理配置,再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落实好企业预算管理编制,以为企业导向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最终为企业经营决策人员在战略导向方面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和优化,不断提升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三)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企业企业战略管理效率提升

企业战略导向基实质是对企业日后发展方向做预先的规划设计,对企业运营项目和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管理方法和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以战略导向为基础,进而将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划分,再将各阶段发展目标做进一步细化分解并纳入到企业常规管理工作中,使企业战略导向更具科学有效性。同时,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应严格落实各项细化目标,在战略导向的指导下贯彻实施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企业各项目的生产及活动的开展,切实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管理水平。

四、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保障因素

(一)人員保障

战略导向下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中,人员保障因素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企业决策者是否重视。在企业战略导向下的预算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企业财务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的事,而且还会涉及到其他各部门及其经营业务,可见,企业决策才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极大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2.人员的参与度。对于企业来讲,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并不是独立的,其需要企业各部门及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企业实现持续与稳定发展。

(二)企业文化保障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手段。所以,企业在运营管理工作中应当对企业文化予以重视,不断强化文化的培养,积极创设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文化建设需与企业决策者和全体人员的管理理念、价值等高度符合,真正将企业文化与战略导向相融合起来,促进企业战略导向目标的实现,努力实现企业持续、健康与稳定发展。

(三)组织保障

企业想要以战略导向为基础实施预算管理,就需要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以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讲,可以设置专门的预算小组,其小组成本可以是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及股东等;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讲,则可以设置预算管理工作委员会,并对企业各项预算管理工作实施动态有效监控,努力实现统一管理,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健康、持续与稳定运行。

(四)制度保障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想要全面高效地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从而确保预算管理工作得以正常、有序进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如晋升、考评等多方面制度要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2.激励机制,企业有了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还应当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地激发企业员工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使其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3.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企业在具体实施预算管理工作前,需对各部门职能加以划分,并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流程和内容,切实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得以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

五、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以战略导向为预算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讲,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其当前实际发展现状及所处行业市场决定的。所以,企业在设定预算管理工作目标时,应当以企业战略导向为依据对自身工作方向及目标加以确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难免会受到内外各因素的影响而随之变动。一旦发生变动往往会致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实施、资源配置等均受到影响,但不管会给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企业预算管理都需在战略导向下进行,并对战略导向的重要地位和目标加以明确。另外,企业还需将战略导向与日后发展视为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和思想,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均需以战略导向作为基础工作来展开。

(二)以预算管理目标为依据编制预算管理规划

1.前期准备。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前参见预先落实好前期准备工作。需对预算编制过程中所有需要的信息展开必要的收集与整理,且这些信息应当包含近些年企业运营各项数据、市场变化及行业发展等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在这一过程中还需确保所有收集和整理的信息数据具有真实可靠性。此外,对于所收集与整理到的信息还需展开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将其结果与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有效对比,再最终将结果加以整合后用于预算编制工作。

2.预算设计。通常在预算编制前期工作结束后便可以进行预算设计。预算管理通常有长期管理和短期管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般长期预算周期在5-7年之间,需始终坚持长期发展目标的基本原则制定预算设计和目标。但在企业整体预算实施过程中又可以将其视为短期预算,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需对各部门预算实施规划,换句说就是将各部门经营目标结合预算再对各部门运营活动及项目安排等实施统一且详细的规划。另外,还应以企业战略导向为目标来展开预算工作,进而对企业整体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规划设计。具体来讲,就是围绕企业整体预算目标再将其细分分层进行设计,最后再将规划工作落实到各部门人员身上。通过这种详细的预算规划,使企业决策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与分析,并对企业发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企业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

(三)企業战略导下开展预算管理控制

1.重视预算监控主体的完善。就企业预算管理来讲,完善预算监控主体可以更好地监控预算工作流程。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与各部门及运营生产各环节均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需企业上下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并相互配合与监督。在这一过程中,还需将企业内部审计、监事会等各单位结合起来,并对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还需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及制度,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效果展开详细认真的审核与分析。

2.明确预算监控工作的重点。企业在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监控时,应当注重对各细节监控,以便及时把握某些难以完成的工作任务,所以,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需对预算监控工作的重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般来讲,企业各项业务运营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均为企业预算监控的重点内容。待监控人员对监控重点内容进行明确以后,在企业内部设置以责任制为重点的结算中心以实现对企业各重点事物展开全面、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企业财务部门需认真落实好结算中心的建设,并严格遵循企业各项制度及要求,保证结算中心能够独立运行。使企业结算中心真正能够将企业各部门预算执行的效果作为重要内容实施高效监控,从而确保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使企业各部门更好地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3.强化预算管理评价。预算管理评价就是企业其种手段对内部预算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的考核与评价。在企业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目标需以预算管理评价为基础,结合各部门运营特点,制定出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预算管理考核周期,同时,还需与企业战略导向相联系起来展开有效评估。一旦发现企业预算设计与部门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发生较大差异时,需认真寻求并分析其成本并将结果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决策人员等进行反馈,以便企业管理决策人员得以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环境,提出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目标的方案,使企业预算执行监控工作能够实现持续与稳定,后续的预算执行工作能够稳定开展。

六、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应用分析

(一)明确企业定位和预算目标

企业想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需要精准地对企业进行定位,对市场经济实际现状与企业今后发展需求等做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要求和企业财务数据分析,制定与之相条例的战略目标。另外,企业预算目标还需结合自身人力、物力和各方信息等进行综合研究、对比,最终确定预算执行目标并严格执行。虽然在企业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只要企业战略导向不发生改变,就可以在预算目标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使企业预算执行目标在战略发展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企业战略导向作用。

(二)分析数据,规划企业预算管理编制

企业想要规划分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工作,就需要事先对各项数据实施全面高效地分析与研究,其中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内部数据一般由企业财务部门通过分析而取得;外部数据则需要企业对自身运营、生产和发展等全过程做综合、全面地研究和分析后才能得到。企业只有在获取内外部数据后才能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整体数据分析,并以其分析结果为依据对企业预算管理编制进行合理规划。在对企业各项信息数据实施对比分析后可从预算管理编制规划工作中整理有关重要信息数据,并以此推进企业实现预算和战略目标。

(三)对预算执行的重点作出明确,并展开实时监控

监控主要作为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实施预算管理时,需要对企业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战略导向确定、预算编制规划确立及各部门执行预算目标等实时动态监控,切实保证企业运营活动得以正常与稳定运行。但由于以企业战略导向为基础的预算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各部门工作内容。所以,企业应当实时动态监控企业预算管理过程,尤其在企业资金、预算目标、执行过程等作为重点监控内容。因此,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中应积极采取合理高效的监控措施实施内部监控,切实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需结合行业发展变化,就企业预算目标的执行方向做相应的调整与优化,确保企业能够明确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而对其展开实时动态的监控与管理。

七、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战略导向就的重要途径,但企业在具体实施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给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决策工作增强难度,且在一定程度了阻碍企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在战略导向下积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与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体系,切实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引用

[1]王晓净.企业集团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路径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1(5):37-39.

[2]李林燕.浅析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J].全国流通经济,2021(16):58-60.

[3]李亚楠.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煤化工企业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21(15):1-2.

[4]张颖,刘远.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探析[J].消费导刊,2012(7):96.

[5]缪学良.基于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探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2):119.

[6]岳林香.对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时代经贸,2019(12):40-41.

作者单位:龙岩文旅汇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导向监控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