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的绿色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8-27 05:39王思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企业

王思惟

一、前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了以绿色经济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以环保、节能、节水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焦点。同时,我国政府也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将其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推进我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全球产业竞争和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策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然而,从实践来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政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将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建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开放式理论框架,并从制度、市场和网络三个维度出发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在技术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这一过程一般包括:污染识别或污染评估(识别污染源或影响这些污染源的因素)、污染控制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污染物治理及管理、消除或减少污染物产生。根据研究主题,将绿色技术创新划分为三大类:绿色技术创新与环境治理、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

国外学者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将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后,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技术创新理论:Kaplan等提出绿色环境知识的“两次发现”过程(从环境到系统再到服务);Jenneret et al(1998)提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中三个要素间关系模型;Man等利用美国企业数据库和相关经济指标对美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实证分析。

已有关于对“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环保规制”以及企业开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等相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方面:包括影響企业实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式中环境因素影响分析、企业实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环境因素影响研究以及环保规制等方面。

制度环境方面:包括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作用对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国家或地区制定环保政策在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学者就技术创新、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技术创新方面:包括企业技术创新对环保产品市场的影响;企业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以及企业自主研发对环保产品市场的影响等方面。

绿色服务方面:包括环境服务、绿色营销和绿色管理。

关于绿色管理模式方面:包括通过设计合理高效的环保系统、加强清洁生产管理、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式来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目前已有对“中国制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分析技术等提高管理效率;建立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环境为中心,以资源、能源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对制造过程实施可持续优化;将生产工艺优化与污染治理相结合进行管理。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性,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绿色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即:绿色技术创新不仅要解决传统技术所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即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都是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而绿色消费更是与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绿色消费也是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绿色消费还可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是通过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的消除或减少使其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绿色技术创新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绿色技术创新、绿色营销和清洁生产。通过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企业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意识更加强烈,从而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

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关于绿色技术创新在我国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文献梳理并借鉴国外学者提出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绿色技术创新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一些共性问题:(1)在产品设计上要尽量选用环保产品;(2)在制造过程中要减少生产环节;(3)在使用过程中应减少浪费;(4)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三、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与框架的构建——基于开放式创新框架

根据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三种:(1)技术合作型。企业通过引入外部资金、人力资本和新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而进行绿色创新。(2)市场导向型。企业通过参与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开发产品或服务,进而实现绿色创新。(3)社会网络型。政府通过引导和鼓励非政府组织在绿色创新中的作用,帮助企业克服市场风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1)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德国、美国的经验,通过积极的市场运作,不断引入外部知识进行自主研发。(2)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技术创新。(3)社会网络型企业能促进知识共享和提高创新效率,为其他成员企业提供学习机会与发展平台。

据此构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培育积极的市场行为、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并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二是要加强对社会网络型企业的政策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和培训服务等,从而促进其不断向外部学习和合作。

四、绿色创新中“知识溢出”和“企业集群”的形成及机理

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间异质性较强,企业间通过引入外部知识形成的“知识溢出”对企业自身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且外部知识越丰富,企业间异质性就越小,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就形成了一种“企业集群”。

在绿色技术创新中,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知识溢出关系。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对美国专利数据的分析显示:绿色创新具有高效率且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绿色技术创新主要是以“技术扩散”为主而非“市场扩散”。

此外,由于绿色产品具有其特殊性,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消费者偏好、企业成本、市场需求变化等)。

当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知识溢出”时(如外部知识引入)就会对企业研发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通过引入外部知识提升了绿色技术研发的效率;另一方面,这种外部知识的溢出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

五、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可知,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消化吸收,然后逐步转化为国内技术;二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并逐步形成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三是自主创新与引进他人知识产权结合构成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这种体系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

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由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量具有节能环保技术的绿色产品未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二是企业研发组织不健全和研发人员缺乏,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我国政府对绿色技术创新非常重视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行引导、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型活动。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发现这些政策和措施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补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提出了我國绿色技术创新开放式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我国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存在着一定的研发小组织和团队,这些小组织和团队是自主研发绿色技术的主要载体。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通过不断引入外部知识进行自主研发的趋势十分明显,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化和自主研发能力,但其专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形成了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集群;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企业通过不断引入外部知识进行自主研发、形成了具有较高专业化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集群,但这些企业集群在我国绿色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尽管我国企业通过积极引入外部知识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总体上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研发组织松散、市场环境相对较差等问题,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动力。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绿色技术自主研发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因素也影响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绿色产业发展缓慢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完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引用

[1]高寿华.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的浙江省纺织产业绿色转型效率评价[J].印染助剂,2020(4):34-39.

[2]于立宏,王艳,陈家宜.考虑环境和代际负外部性的中国采矿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资源科学,2019(12): 2155-2171.

[3]鞠建华,强海洋.中国矿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J].中国矿业,2017(2):7-12.

[4]张峰,宋晓娜,董会忠.资源禀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驱动机制: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解释[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7):111-119.

[5]李大元,王昶,姚海琳.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11(8):23-27.

[6]李俊江,孟勐.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2):1-6.

[7]薛钢,明海蓉,蔡颜西.双重红利目标下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度优化路径研究[J].国际税收,2021(12):29-38.

[8]于连超,张卫国,毕茜.环境税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倒逼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07):112-120.

[9]黄纪强.税负减低如何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重污染行业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2(01): 90-96.

基金项目:1.2022 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新冠疫情背景下湖南省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编号:22C1036)阶段性成果;2.2021 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高职商科院校‘产教+ 科教双融合演进路径研究”(编号:21C1244)阶段性成果;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科研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研究”(编号:XJKX21A03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企业
绿色低碳
企业
企业
企业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