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路解析

2023-08-27 05:39刘爽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事业单位信息化

刘爽

一、前言

审计工作作为经济监管活动,与我国经济安全密切相关,具有独立性的特点。而审计信息化主要指审计人员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实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近年来,传统人工审计工作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为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要求事业单位应合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合理调整审计工作方法,实现对审计手段的创新,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二、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以及发展特点

(一)建设必要性

结合大数据时代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的应用,借助专业财务管理软件,能够经互联网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共享,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能够顺利完成会计目标。大数据时代下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强调应改变传统审计工作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下问题。既往传统审计工作主要以纸质材料作为审计对象,各项审核工作不仅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还需要对相关材料进行分类、搬迁,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作时间,导致人力资源浪费。而通过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合理应用相关审计软件,能够经互联网,实现对审计资源的收集、整合、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审计项目执行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审计活动的规范性,并且能够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审计信息化建设强调应改变传统审核方式存在的不科学问题。传统审计工作需要对单位内财务报告、财务单据等资源进行审核,而在审核落地后,则需要将所有资料搬回到原来的审核区域,并且该项工作还需要其他部门协助,整个工作具有较高的繁琐度。而落实审计信息化建设,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以电子数据信息资源作为审核对象,并借助U盘、邮件进行传递,可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便利性。同时,通过有机结合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确定审计地点,能够有效缩短审计时间,进一步降低审计成本。传统审计工作主要由审计人员以经验对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判断,在缺乏正确抽查的情况下,审核结论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保障审核结果的正确性。而在审计信息化后,借助专业软件系统,能够快速对事业单位内部资料进行检查,能够有效保障审计工作的精准度。另外,借助专业软件系统,能够在获取到电子数据后,实现对数据的快速计算,能够有效缩短审计时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可有机结合事前审核、事后审核,并进一步兼容动态、静态审核,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审计效能,有效优化审计质量。

(二)发展特点

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审计管理、审计执行两个部分。结合大数据时代,通过合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内部审计工作中,能够实现对审计工作的客观剖析,有利于获取到完整的审计证据,实现对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最终完成经营目标。

1.审计技术前沿化

审计信息化建设强调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这也强调应在实际实际工作中配套使用先进审核技术,这也对于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强调事业单位内部应切实加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培养,加强内部信息技术创新,有效保障技术前沿性,进而提高审计工作创新性。

2.审计目标广义化

审计信息化建设涉及多方面内容,当前事业单位在审核目标方面不仅关注于完成审计目标本身,还强调在审计工作中,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实际价值,涉及审计规划、项目等多维度内容。

3.审计流程复杂性

审计流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等,要求审计人员应明确整个审计流程,切实落实审计评估工作,加强考核工作,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审核目标。

三、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开展现状

(一)审计重视度不足

结合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在审计工作重视度方面存在局限性。由于领导人员对审计工作的了解相对较少,在未有效参与专业培训的情况下,领导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认知有限,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决策管理的出台没有将审计因素考虑在内,这将会不利于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因为当前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内部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作用没有建立正确的理解,在审计相关规章制度方面认识也相对有限,这将会严重限制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低下。另外,当前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不足情况同样较为严重,由于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人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这将会严重影响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因为审计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在审计人员知识面狭窄的情况下,将无法满足审计工作实际需求。

(二)审计制度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在审计制度建立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参考实际实践工作开展,将会导致规章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难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当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内容基本相似,但是由于不同事业单位之间,工作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审计制度相对模糊的情况下,将无法体现不同事业单位在工作性质方面的特殊性,使整个事业单位对审计信息化建设关注度不足。另外,在審计制度与实际审计工作不符的情况下,将无法为审计人员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将会导致失职情况出现,使审计职能受到破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制度内容不具有具体性,将会导致制度伴随形式化问题。审计流程具有较强的程序性,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在事业单位中,如果没有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审计制度,将会导致审计制度内容模糊,无法满足行业实际工作需求。

(三)审计独立性不足

当前部分审计人员主要来源于事业单位其他部门,因此,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整个审计工作中,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公众性。同时,审计人员绩效奖励主要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核算,这将会导致审计人员工作瞻前顾后,对审计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

(四)审计信息化水平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在审计工作开展中主要采取传统审核方式,在审核手段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将会使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具体而言,由于审计人员未建立对审计信息化的明确认识,部分审计人员年龄相对较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将会导致习惯采取传统方式完成审计工作。同时,由于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较为严格,如果审计人员没有与时俱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将会导致无法满足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求,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整体信息化发展。

四、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提高审计重视度

基于大数据时代,领导人员应转变自身思想观念,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可将审计、会计知识内容增加到领导培训工作中,强化领导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明确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切实提升自身领导水平。同时,事业单位应健全培训机制,确保领导能够接受更加完善的培训,有效提升领导人员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另外,要求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做好审计信息化建设宣传推广工作,确保整个事业单位内部均能够明确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强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对审计人员培养的重视度,切实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审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应用专业软件、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完成审计任务,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也能够改善传统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人才结构单一问题,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处理提供人才支撑。审计人员应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特别要了解数据库系统相关内容,确保能够准确使用专业软件,完成数据收集、预处理,经数据分析,获取会计证据。因此,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定期开展电脑知识培训以及会计软件应用培训,通过在培训以及实践中反复磨炼,在保障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审计人员创新能力。

(二)健全审计制度

事业单位应切实健全审计制度,在整合当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整合,确保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得到更加明确的工作指导。具体而言,以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事业单位应主动审视自身,以当前内审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健全审计制度,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明确相关标准以及规范,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具体要求审计制度应明确审计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方法,规定参与人员数量以及配套技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出现。另外,应围绕审计工作,制定工作规划。事业单位应立足于整体,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度,在加强审计工作人员培养的同时,明确审计方法,做好长远规划,确保审计工作有效发展。结合当前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切实完善审计制度内容,确保能够在整体上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事业单位可结合整个审计过程,做好制度细节化处理,进而明确审计工作方向。同时,应配套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有效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创新积极性,通过将员工审计信息化建设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给予工作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以物质奖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度,进而有效优化审计信息化管理效果。事业单位应完善审计评价,并促进其与激励机制之间的有机融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事业单位内部应鼓励工作人员创新审计工作的行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成果共享,进而在整体上优化审计信息化建设效果。

(三)提高审计独立性

审计工作应始终保持独立性,进而确保审计监督有效性。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应在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由专业人员组成,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多年审计经验,并且所有审计人员不可兼任。审计委员会应始终保持工作独立性,排除其他部门干扰,以免影响自身职权的发挥,确保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明确审计问题,进而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保障審计工作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保障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资格证书,并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另外,事业单位内部应注意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从行业审计准则,注意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保持距离,以免影响自身独立性。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完成日常审计工作、发挥监督功能的基础上,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因此,通过保持审计部门独立性,能够避免审计工作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可适当提高审计部门管理层级,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审计地位,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保障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同时,应结合事业单位审计工作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审计人员数量,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按时完成各项审计任务,使审计工作能够真正与其他部门进行分离,始终保持良好的独立性。

(四)加强审计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应健全审计信息化宣传工作,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并将该项工作落实情况与能力考核进行挂钩,确保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当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范围逐渐扩大,要求审计人员应在积极学习先进审计技术的基础上,将先进技术引进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效率。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资源跟踪审计分析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重点,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建立审计数字平台,加强对各项信息资源的分析工作,经数据交换处理,确保审计工作全面性以及科学性。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信息化软件的利用力度,并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加大软件科研力度,进而及时对内部信息化软件进行更新,强化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建设水平。同时,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优势,基于审计信息化平台,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共享,确保数据库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切实优化整个审计流程,提高内部信息化建设效果。除此之外,在信息化平台开发前,事业单位应做好调研工作,充分将相关信息化理论融入其中,应将系统、接口兼容性考虑在内,充分了解事业单位整个业务流程,以此作为基础,做好各部门系统接口转换工作,实现优化整合,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与事业单位业务管理要求相符,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各部门之间数据交换,确保各项审计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五、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建议

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当前,事业单位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往往难以跟上大数据时代变化,在投资力度不足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审计工作内部硬件、软件设施发展相对滞后,这将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发展。因此,强调事业单位应结合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切实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进而为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做好对信息化资源的分配与协调,并适当增加在软件开发、人员培训方面的资源投入。首先,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预算投入,做好整个审计信息化建设流程的资金分配,以免受到资金不足影响,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无法开展,相关信息化平台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强在审计人员信息化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强化审计人员信息化技能,为审计信息化工作发展提供保障。审计人员应加大对数据平台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后,事业单位应将资金向风险预警功能开发方面倾斜,有效保障信息化平台运行安全性。另外,事业单位应持续性予以信息平台更新、维护资金支持,确保信息平台运行能够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平台运行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始终以审计业务作为依托。因此,强调审计信息化建设应保障审计工作效果作为最终目标。要求审计人员应合理应用软件系统,做好电子数据处理工作,进而有效提升财务数据采集效率。同时,审计人员应明确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管理软件,对收集好的数据进行转换处理,严格按照审计流程,经审计数据分析,最终完成审计任务。

六、结语

以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通过在事业单位内部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发展需求,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审计能力,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整体电子信息化发展。因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要求工作人员应切实加强系统设计,做好数据处理,以实际项目应用出发,创新审计方法,有效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进而保障审计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事业单位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