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2023-08-27 05:39董雪涛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价水厂水源地

董雪涛

一、前言

安全稳定的供水,是确保我国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而水厂作为供水行业的排头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水厂应当做好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保证自来水的生产质量,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稳定的供水服务。所以,本文就对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影响因素来探讨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地解决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水厂的正常运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水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了保证正常供水,水厂应当做好各项生产运行环节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当前水厂在运行管理中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管理水平,例如会受到管理制度、水质检测设备、供水风险体系、水源地管理、人员素质以及水价制度的影响,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水厂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用水供水情况来进一步完善运行管理措施,进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水服务。

二、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运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水厂在运行管理过程,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出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作用,从而影响水厂的运行管理质量。水厂在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处理的标准低、环节缺失、效率差等问题,进而影响最终生产出的自来水水质,甚至存在卫生标准不过关的问题。部分水厂的管理人员也缺乏良好的管理意识,在管理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些违规违法操作,影响水处理环节的有效运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许多水厂都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难以有效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在开展水处理工作时,监督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导致许多监督管理制度内容都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好约束和监督的作用。针对水厂工作人员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水厂也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导致许多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一犯再犯,进而影响水厂整体的管理质量。此外,大部分水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即将全部工作重心放在水源处理上,而没有重视其他工作的开展,例如废水回收工作、地下水质量监测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缺失,最终会导致水厂生产的自来水质量难以确保,影响水厂供水的稳定性。

(二)水质检测设备不够先进

近年来,“水质型缺水”已经成了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改善自来水的处理质量,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有效改善供水水质,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水质检测是水厂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许多水厂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所使用的检测设备不够先进,特别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水厂,不仅缺乏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所使用的旧有设备也存在老化的现象,甚至出现设备损坏后也无人维修的问题,导致水厂整体的水质检测水平过低,相关的设备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檢测精确度,不能满足当前的水质环境检测要求。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厂虽然已经实现了水质自动化监控,但是这些先进设备需要精心维护来保证正常运转,一旦维护缺失,那设备的监控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导致水质监测数值与实际不符。因此,水厂需要及时做好检测设备的更新,然而许多水厂对水质检测重视不够、关注不足,导致新设备使用难、旧设备维护难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

(三)缺乏完善的供水风险控制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的用水需求也在快速增大,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供水问题,例如管道破裂、水压不足、水质较差等等。这些越来越多的供水难题给水厂带来了极大的供水压力和运行管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及时,小问题逐渐堆积,积少成多,最终会严重影响整个城市的供水服务质量。针对当前城市供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许多水厂都没有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没有建立有效的供水风险控制体系,当出现水压不足供水紧缺等问题时,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各种问题和风险的发生,水厂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要共同做好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对水厂的监督和管理,有效减少供水问题的发生。

(四)水源水质容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

如果说水是城市的血液,那水源就是提供血液的心脏,优质充沛又清洁的水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需努力做好供水水源的关注及保护工作。水源水质是非常脆弱的,极易受到污染,同时城市水源地是综合了城市的发展规划布局来进行选择,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变更,这就使得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就会给城市造成持续深远的不良影响。长期以来,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国内大多数城市水源安全的主要威胁,例如城市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化肥农药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泄露等等,这些水污染问题会提高水源水质处理的难度,影响整个城市饮用水的质量,甚至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五)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要做好城市供水产、输、销工作,保证水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因此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水厂的运行管理水平,然而当前许多水厂都面临着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足的问题。第一,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能够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要求来开展水处理工作,导致自来水的质量不达标,影响了供水的安全性。由于水厂工作的特殊性,部分工作岗位对于人员素质要求并不高,因此许多水厂为了节省成本,常常会招聘一些素质水平较低工资水平较低的员工,然而这些员工不仅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卫生操作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进而影响水处理的质量,导致最终出产水质不达标。第二,部分水厂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导致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导致水厂的管线设计分布不合理,不仅容易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而且会影响进出水水压的稳定性,甚至会埋下管道易破裂等安全隐患,影响水厂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六)缺乏合理的水价制度

目前我国水资源同时存在缺乏与浪费的问题,部分地区因地处偏远、管理难以为继、水源性质不明等原因,没有进行水费征收,导致国家对于水资源的所有权未能全面的实现,而针对部分存在水资源浪费的地区,国家所征收的费用也比较低,未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难以充分地解决该地区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价值核算价值体系还不够完善,进行水资源价格测算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水费计收标准,难以保证水费计收制度落地落实,无法真正起到引导节约用水、优化水资源流向合理配置的作用。没有合理的水价制度,会使供水企业出现“水费无法有效回收—运营成本无法保障—降低成本—水质水量下降—居民用水满意度下降—水费回收更加困难”的恶性循环,造成部分供水企业亏损严重、经营困难,进而影响水厂的运行管理。

三、解决水厂运行管理影响因素的对策

(一)完善供水运行管理体系

要促进水厂的顺利发展,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十分重要,因此水厂应当进一步完善供水运行管理体系,借助制度来确保各项供水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而更好地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完善的供水运行管理体系,能够对每一个供水工作环节进行审查和指导,保证各个环节工作都能够有序协调开展,保证整体的生产和运行效率。在制定水厂的运行管理体系时,水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政策情况来制定方向正确的管理方针,做好水厂各项资源的统筹协调,进而更好地推动水厂的科学发展。此外,要全面有效地保证水厂的安全供水,必须要建立明确的责任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领导的管理职能和责任,进而更好地提高领导对于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及时发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例如,水厂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联合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来共同制定,进而明确水厂各级员工的工作责任,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监督工作,切实保证自来水的生产处理质量。

(二)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

为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的管理工作,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及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要提高水厂水质检测水平。针对水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水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检测设备的建设,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引进更多水质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检测水平。第一,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水厂要根据当地水质的情况,结合自身的资金情况对检测设备进行更换或者改造,提高设备的先进性,提高设备的技术标准及检测水平。第二,加强对水厂的设备资金投入。针对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设置专项资金扶持水厂来做好老化设备的更换或者改造工作,确保水厂的供水质量,保障民生。只有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才有更大的动力参与到生产建设中,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

水厂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影响正常供水,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水厂应当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结合自身地区的水源特点来分析具体情况,分析在供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设计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有效地解决突发事件。例如,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加强对应急物资、车辆的定期检查,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锻炼工作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水厂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水厂以及当地监管部门也要做好群众的指导工作,做好相关的水资源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对于水资源的认识,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安全用水、节约用水的意识,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用水问题的发生。例如,水厂可以结合当地学校来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如何安全饮水,如何做好水源地的保护等,提高当地居民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做好水源地水質管理

水厂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做好水质管控十分重要,而做好水质的管控,则要做好水源地的管理,因此水厂需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第一,水厂要严格监管水源地的污染状况,特别是要做好污水管理工作,避免周边工厂污水以及生活污水流入到水源地,进而对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威胁到供水的安全。在管理水源地时,水厂一旦发现周边工厂出现违规排放污水的情况,要立刻向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当地部门严格彻查情况,并且依法查处和给予相应的处罚,切实保证水源地的水质。第二,在进行水源地管理时,水厂也要做好中水和污泥的回收工作。因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用水需求不断上升,导致水厂面临着更大的供水压力,因此水厂需要进一步利用好中水和污泥,并且做好净化处理工作,进而提高供水量。做好中水和污泥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也可以加强对废物的二次利用,降低水厂的生产经营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水厂的运行管理质量,所以水厂要重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一,水厂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一些常见的事故例子来加强警示教育,借此引起员工的重视,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来处理自身的工作,保证各个工作环节不掉队,进而全面有效地保证自来水的质量。第二,水厂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水厂应当结合自身发展规划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合作做好校招工作,引进高技术人才,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全面有效地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提升水厂运行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六)制定合理的水价制度

要做好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十分重要,我国的水价制度还有待完善,部分标准尚未实现统一。要提高我国水厂的运行管理效率,促进水价制度的完善十分关键,我国供水行业要进一步向商品水价方向发展,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在进行水价制度制定时,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水价机制来作为基本的政策取向,确保水价的合理性,进一步并更好地凸显出水的价值,引导人们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切实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要确保水价制定的合理性,在制定水价之前,需要先计算出供水的成本,经过物价局的核准后才能进行水价的核定和收费。在对水资源进行收费时,可以参考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前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结合地区的差异,结合不同季节的差异,结合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等多个因素来综合制定水价的计算方式,制定相应的阶梯水价政策,进一步提高水价的合理性,并提升供水企业的经济收入,将更多资金投入水厂运行管理中,促进水厂的持续发展,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供水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水厂的运行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提高管理水平,水厂不仅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还要加强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加强人员素质的培养,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等,进而全面高效的利用好水资源,更好地保证自来水的质量,保证供水的安全和稳定,给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引用

[1]陈树.影响水厂运行管理的影响因素[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04):339-341.

[2]孔艳利.乡镇供水厂运行管理经验做法及成效[J].绿色环保建材,2020(09):44-45.

[3]高佳伟,叶海军,罗建娣.水厂运行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84.

[4]王楠,刘平,郭福敏.基于对水厂运行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9-130.

[5]邬群.浅谈水厂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与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9):31-32.

作者单位: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水价水厂水源地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