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3-08-27 05:39罗顺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经营

罗顺铨

一、前言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实现技术提升、设备更新、扩大生产、項目投资的重要保障。同时,融资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活动,是企业活动发展更多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上市企业而言,可以利用其良好资信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获得大额融资,但是其他绝大部分企业仍然需要依靠自身资源,寻求有效的融资途径,获得发展的资金需求。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进行融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诸多困难,造成了融资的低效益,甚至导致融资失败。基于此,文章对企业融资困难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提高企业融资效益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企业融资相关概述

企业融资,指的是企业基于其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以及资金状况,对其战略规划发展需要进行分析,以及进行在资产、权益、预期收益等方面的基础分析,借助一定的方式、途径向外进行资金募集,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提供资金支持的行为,是当前企业实现稳定经营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尤其是为企业融资造成了较大难度,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风险不断增加,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基于实际国情,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加强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需求,这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极具现实意义。

首先,借助融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在资金配置方面的效率。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具备充足资金进行采购垫资、项目预付等,同时确保企业内部资金流的循环有序。但是,受到目前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普遍表现出了资金短缺、流动资金不畅等现状,进而导致了企业订单减少、利润下降等恶性循环,使得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对此,通过有效的融资,能够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补充必要的流动资金,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同时提高企业对于资金的优化配置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

其次,借助融资能够助推企业实现战略规划,提高整体经营效益。就短期而言,融资能够为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提供资金保障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有效融资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自身经营实力,也有利于企业实现日常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善优化,具备更强的市场拓展能力,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及借助有效的融资,能够实现企业资金运作效率的提升,在保障持续生产经营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短期偿债水平,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营效益提升空间。

此外,借助有效的融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下行压力应对能力。面对当前较为特殊的外部经济环境,企业的发展面对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必须预留充足的资金来维持企业运转,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由此可见,企业融资是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

三、现阶段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及其成因

(一)企业自身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意识较为薄弱。企业融资需结合自身实际,对风险应对能力以及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若是企业在风险防控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在成本管理风险的意识不强,极易导致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出现过度融资、资金浪费,以及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初创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其在内部架构方面还不够完整,内部运行体系仍需完善,难以实现对融资金额的有效评估、确定,导致了企业出现融资过剩,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缺乏有效、科学的风险战略评估,导致了企业融资行为的偶发性。尤其是对于在融资过程中不具备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融资会使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这也是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其次,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制度建设与执行方面无法完全做到位。同时在现代经济管理理念应用方面的深度不足,以及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尤其是缺乏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并且遭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较大影响,在资本注入之后也未必能实现稳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的融资债务到期之后若无力偿还,使得企业将面临破产威胁。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不足,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由于信息方面的透明性不足,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外部审计,企业的经营水平与财务状况得不到真实、全面披露,导致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较大信息不对称,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融资渠道单一且融资成本高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所采用的融资渠道普遍较为单一,采用直接融资的门槛与成本都比较高,在间接融资方面通常也只有银行贷款、民间贷款的方式。上市企业的融资渠道则相对较多,如可以采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借助股票市场等。企业在进行贷款过程中,必须对贷款总额进行合理确定,对贷款规模进行合理控制,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受到货币资金市场利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大部分企业在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协议融资过程中,并不具备主动性,缺乏在融资成本方面的议价能力。此外,在当前形势下,银行的金融机构出于安全考虑,对于企业贷款采取的紧缩政策,授信放款的条件更为苛刻。而谨慎的贷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融资的间接成本。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额外的可做抵押、质押的资产,或者是能够提供其他更为有效的担保。或者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障专款专用,直接将贷款投放给上游供应商。除了较多限制性要求之外,银行等金融结构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流程较为谨慎,审批时间相对较长,使得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三)融资结构不科学,偿债风险较高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关键发展时期。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具体需求,以及按照国家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来确定融资、投资方向,同时需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以及加强对生产设备、技术的更新、提升。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较快效率的投资回报,而选择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占用了企业的经营资金。但是企业的扩大生产可能未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考虑,造成了产品的大量积压,资金得不到快速回笼,导致了严重的资金沉淀。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方面的结构合理性不足,也是企业经营面临较大隐患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有些企业是由于未能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产品单一,导致在面临市场需求变化时不能进行及时调整,进而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导致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是由于企业缺乏合理的融资结构,企业的经营资金被过量占用,造成严重的资金沉淀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在为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并且在贷款周期内经营利润的增长并不乐观,无法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的有效改善。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严重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对企业的融资投信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企业即便是通过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授信,但是也往往会在贷款额度方面受到较大限制,企业无法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必要资金。并且一旦企业在贷款周期内表现出不良的盈利状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怀疑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而在放款审批时间方面更长,也会设置更多的限制性条款,进而使得企业在融资方面陷入恶性循环。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企业在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方面的期限通常为2-12个月,因此,企业在获得贷款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同时,受到总体经济下行发展的趋势影响,企业供应链的各个节点企业也会遭受资金紧张的问题困扰,所以企业想要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账期调整方面获得临时资金,来偿还即将到期的贷款并非易事。而通过民间借贷获得资金的企业则面临更高的利率成本,企业的偿债压力与经济负担更大,同时采用民间借贷的方式也会使得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甚至可能会涉及违法犯罪行为。

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相关对策

(一)强化企业自身内控建设

企業想要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加强对自身内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信用建设与风险控制能力。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在融资风险方面的防范能力和意识。企业在实施融资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是风险可控的原则。在对融资目标进行明确的同时实现对融资全过程的有效把控,充分做好融资风险方面的预警、评估,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风险意识、应变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企业的财务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掌握,实现对行业经济周期的准确把控,及时关注相关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了解融资风险,并加强对科学预测方法的灵活运用。在严格企业预算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各阶段的各项指标,包括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运行能力、资产负债率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各项指标处于较为合理的范围,进而推动企业融资和业务发展良性循环。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各项财务数据的充分利用,采用纵横对比的方式来清晰认识企业规模与内部资产,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进而确定企业需要的融资总额以及能够承受的资金压力。企业在获得融资资金之后还需要实施严格的会计制度,降低融资成本过高的导致的财务风险,确保融资风险的总体可控。其次,企业需加强对现有产品、业务的有效梳理。在对当前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逐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利空间。同时,加强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的深入对比,获取精准的市场调研数据,研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为企业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提供有效支撑。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内控结构的不断完善,构建形成完善的内控体系。基于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尤其是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为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债务结构的合理配置提供保障。以及建立动态管理的资金制度,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各方面提高财务信息管理质量,为企业融资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表。此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守法经营、合理发展,及时偿还贷款,维护好企业信用,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拓宽融资渠道。

(二)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

为有效应对融资渠道单一的融资风险,企业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避免出现过大的融资风险而导致企业面临破产、员工面临下岗的风险。除了银行贷款之外,发行债券也是较为有效的融资方式,通过债权进行融资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力。为有效丰富企业融资方式,实现融资结构的有效完善,企业需提高对债权市场融资的重视,加强对债权市场融资的科学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动债券市场融资的有效拓展,更好地助推企业融资工作开展。同时,企业还必须加强对债券的正确认识,将其作为融资的重要选择方式之一,丰富企业的融资来源渠道,降低单一融资模式的风险,实现融资成本、风险的有效控制,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科学的融资决策,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股权融资、租赁融资等也是较为有效的融资方式,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融资组合方案,实现融资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的发展提高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将融资风险降到最低。

(三)优化融资结构,强化信用机制建设

在企业融资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有效把控企业发展方向。在融资资金管理方面,企业需加强对融资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资管理,根据企业发展实情明确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切忌盲目跟风,避免投资失败。这就要求企业融资决策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大局观与前瞻性,充分做好融资决策的前期调研,充分掌握市场发展动向,确定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进而制定相应的融资方案。在融资方案中需对融资方向、比例、渠道等进行明确,避免出现融资混乱局面。优先采用额度大成本低的融资方案,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风险更低、收益更高的项目中,推动企业实现稳步发展。除此之外,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合理优化还要求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人才管理机制在融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的融资决策无疑会对其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对其在行业发展中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市场中,信用较高的企业更加容易获得投资青睐,融资成功率更高,成本也更低。所以,企业想要顺利获得融资支持,加强对自身信用体系的提升建设至关重要。首先,企业需重视加强内部资本结构合理优化,提高自身资本的合理结构。其次,加强对融资风险的严格把控,规避意外操作而导致的融资风险。再者,需要对亏本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项目经营效益进行准确把控,避免出现无缘由的投资亏空。最后,企业需强化现金流防护措施力度。针对资金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管控制度,实现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避免资金挪用而影响企业信誉。维护、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信用,将更好地企业前景展示给投资者,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

五、结语

综述可知,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重要发展关卡。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重视和加强融资管理。深入剖析当期融资存在的困难与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企业融资效益,助推企业稳步持续发展。

引用

[1]钟丽珍.对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2(05):68-70.

[2]陈瑾.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商业故事,2018(03):164.

[3]吴海艳,吴丽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9):72-73.

[4]丁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3):53-54.

[5]田梦香,谷小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19):22-24.

作者单位:龙岩东肖机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经营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