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稽查防窃电分析预警建设研究

2023-08-28 11:39高嘉锜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稽查用电预警

高嘉锜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 言

科技的发展使各类电器走入千家万户,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扩张电力营销范围,也使得管理的难度随之提高,存在一些漏洞,给部分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出现窃电现象。电力营销稽查可有效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电能被窃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稳定。如今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电力营销稽查防窃电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力企业应当重视对防窃电技术的优化更新,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先进的防窃电分析预警体系。

1 防窃电相关概述

窃电是指用不正当手段非法取用电能的行为,其具体手段较为多样,主要可分为2 种类型,一种是避开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在表前接线,或直接在供电设备上接线、在已停用的供电设施上用电等。另一种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改造或破坏,导致其计量功能受到影响,达到窃电的目的。例如:改变电能计量装置内部的接线方式,导致数据失实;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破解,用相关技术改造后重新伪造封印,或直接损坏电能计量装置。现在的窃电方式多种多样,大部分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从技术角度而言,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改造主要表现在电压异常、电流异常、夹角异常,进而导致电能表记录的用电数据产生较大误差,达到窃电的目的[1]。

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窃电行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技术更加先进,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窃电行为也更加隐蔽,窃电人员增多、范围扩大、数量增多,甚至有职业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严重损害供电企业的利益,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同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2]。

2 电力营销稽查防窃电工作中的问题和优化措施

为了有效防范窃电行为,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稽查防窃电工作,不断优化相关技术和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实际预防效果。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范围广,部分地区用电地点较为分散,地形复杂,安装监控设备的成本高,人工检查的难度大。窃电者通常有较高的警惕性和反侦察意识和能力,其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先进隐蔽,导致传统的人工用电检查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电力企业迫切需要对现有防窃电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其分析预警能力,主要可从3 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数据的应用。电力营销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今窃电技术越来越先进和隐蔽,人工检查难度较高,对用电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为防窃电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支撑。企业应充分了解新型窃电方式的技术原理和实施方式,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线路数据进行收集、分析,通过观察数据变化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窃电现象。

(2)准确定位有窃电嫌疑的电力用户,加强对窃电行为的预警,提高防窃电的主动性和智能化。

(3)对电力用户建立档案,将其与防窃电系统相融合,对客户属性数据、用电数据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用户用电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实现对窃电现象的及时预警、及时发现,从而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

3 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稽查防窃电分析预警建设策略

3.1 建立全方位营销稽查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各种数据处理技术逐渐成熟,应用日益广泛,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数据中蕴含的巨大价值,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营销稽查防窃电工作模式进行优化完善。相关企业应建立营销业务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技术实现对用电数据的全面收集、分析处理、储存共享,深度挖掘其中的潜在信息,对电力营销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稽查,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和整改工作。企业应对防窃电行为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了解新型窃电技术,通过专家指导和依据过往经验,制定更加科学全面的防窃电预案,同时需要充分考虑业务管理要求,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预防规则进行动态更新,采取规范业务执行流程、异常问题提示、约束性填报等方法进行提前预防[3]。在电力营销稽查中,需完善事中监管规则,对营销业务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异常问题和超限情况,及时处理和纠正,从而减少企业损失。事后也需对异常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其原因,以此为依据对预防规则和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营销稽查的有效性。

3.2 建立反窃电分析预警模型

电力企业建立良好的反窃电分析预警模型,能够实现对电力营销数据的智能监控,有效提高防窃电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企业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电力营销过程中各类数据的表征和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同时对过往窃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中的用电数据特点,借助大数据分析、数理统计算法等技术搭建防窃电数据分析模型。电力企业应对营销范围内的各级线损和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掌握各项数据,借助数据分析模型能够快速定位存在异常情况的电能计量装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诊断,筛查其故障类型并判断是否存在窃电嫌疑,便于工作人员精准、及时地进行现场检查与处理。工作人员完成现场查处后,需将查处结果反馈给系统,使系统依据查处结果进行自主分析,对数据分析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模型的自主升级和迭代优化,不断提升系统对窃电行为监测预警的准确度。通过建立反窃电分析预警模型,能够实现对整个用电体系的智能线上监测,系统自动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实时发现问题并发出警报,再由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人工检查,实现线上监测与线下检查核实相结合,两者互相辅助、互相促进,使防窃电处理流程得到不断优化[4]。

3.3 建立全息感知的现场稽查模式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营销稽查的防窃电工作应当建立全息感知的现场稽查模式。

利用传感技术实现物与物之间的感知。在电力设施现场安装各类传感设备,实时监测用电数据变化、环境变化等,全面收集相关信息数据,借助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上传至营销稽查防窃电系统,再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行分析,实现物与物之间的感知互联。

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场稽查模式,实现人与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协作。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包含用电数据采集设备、智能服务平台、智能终端等部分的线上自动预警系统,可以对用电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动态监控,自动定位、追踪异常问题和整改情况,实现线上闭环控制。工作人员也可利用互联网实时登录智能终端,查看异常情况,进行工单处理,并向线上系统反馈现场查处结果,建立物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现场信息与线上系统信息的融合,促进防窃电系统的不断优化。

通过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等途径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感知互联。可通过互联网获取行业专家的经验指导,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量的专家经验进行分析与整合,总结共性经验和建议,以此为指导对营销稽查流程及监控预警体系进行优化。企业内部建立业务管控服务平台,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并提供业务需求申报、规则漏洞提交等功能,使稽查模式不断完善。利用业务管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可在稽查现场检查时获取信息数据支持,同时将疑难问题进行线上讨论,与企业内的专家团队进行讨论,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3.4 建立营销稽查评价系统

科技在持续发展,窃电技术也在不断变化,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营销稽查工作质量和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持续优化。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整合营销稽查工作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异常问题、处理结果等,并结合计划任务情况、实际执行情况、工作质量改善情况等,建立科学的营销稽查评价体系,明确各项评估指标,从而对营销稽查工作质量进行全面把控[5]。还应建立稽查成效评估系统,对过往稽查问题数量、问题处理质量、稽查场景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比较和分析,评估营销稽查的业务成效。通过对营销稽查业务成效和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评估,能够为业务规则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3.5 建立防窃电智能系统

为了实现对窃电现象的准确预警,电力企业应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防窃电智能系统,主要包括3个方面。

(1)线上智能监测平台。首先收集大量窃电案例,对其用电信息进行分析,包括线损情况、用电量变化、欠费情况等,从中提取典型窃电行为特征,建立窃电行为特征数据库。以此为依据建立多维度诊断模型,实现对窃电现象的精确预警。搭建好防窃电数据分析诊断模型后,可输入已经查实的窃电行为相关数据,检验诊断模型是否能够精准查出异常问题,从而检验诊断模型的有效性,不断对模型进行优化。确保诊断模型有效后,再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对电力营销相关数据进行智能化动态监控,一旦出现符合防窃电诊断模型的异常数据,系统就可自动予以分析、定位和报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窃电行为特征数据库进行补充和更新,使线上智能监测平台的检测精准度不断提升,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窃电技术。

(2)闭环管理系统。为了保障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质量,需要建立闭环管理系统,规范现场检查的作业规程和装备标准,并对线上系统进行全范围和全过程闭环管理,包括信息采集、移动作业端口、营销业务系统等。利用防窃电分析诊断模型对电力营销数据进行监控,找出用电行为异常的用户,分析其具体用电数据的前后变化,并借助定位系统精确定位用户,结合线下现场检查,实现对窃电行为的高效防范。对于用电数据异常、存在窃电嫌疑的用户,需构建相应的监控池,对嫌疑用户进行集中性监控,实时掌握其用电数据,并加强观察和分析,便于及时发现窃电行为。

(3)优化防窃电辅助功能。在防窃电智能系统中应用标签管理,对有窃电嫌疑的用户、有违规操作的用户、过往有窃电行为的用户打上相应标签,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予以更加严密的监控。建立电力用户属性信息档案库,从营业厅、客服系统、投诉系统等多种途径获取电力用户属性数据,了解其用电行为、业务喜好等信息,对电力用户进行分类管控,使用户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便于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保障整体用电安全。对于有窃电行为的用户,需及时上报政府相关部门,与政府信用平台对接,及时更新用户失信信息,对窃电用户进行一定的限制,提高窃电行为的成本,从而降低窃电现象的发生率。

4 结 论

窃电现象危害着用电安全,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窃电技术越来越多样化,隐蔽性越来越强,电力企业需要及时更新防窃电分析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电力营销数据进行动态监控。针对不同的窃电行为特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分析诊断模型,结合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对电力营销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全方位收集和分析,搭建智能化防窃电系统,对电力营销全过程、全业务进行监控,发现潜在窃电用户和疑似窃电用户,并在线下进行人工现场检查核实,实现人与人工智能的高度配合,提高营销稽查防窃电的效率和效果。

猜你喜欢
稽查用电预警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分析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
高速公路绿通稽查管理系统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山东实现稽查工作“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