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3-08-29 08:28赵海荣
中国商论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数字技术农业经济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及效益的提高主要由农产品流通效率决定,而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程度直接影响农产品流通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建设作为全新的生产资料,从根本上推动着农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如何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作用;其次对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的实现方法进行简要阐述;最后重点从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及评估机制四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以不断助力农业经济的升级发展。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

本文索引:赵海荣.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3(16):-054.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8(b)--04

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务院强调指出,必须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将其作为独立的篇章,以不断促进数字社会的发展进程,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坚持新发展理念、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列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其明确指出,数字化建设和转型发展,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还是我国构建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引擎。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更需要企业管理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并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在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各行各业势必将加大加快数字化变革进程,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也将是各行各业未来保有长足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1 加强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行业竞争激烈必须转型数字化

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类、质量、数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应链需要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元,不仅需要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应要求,还要满足现在市场对于供应链企业的物流效率、交易管控、食品安全监管、品类细分、冷链保障、储存加工和交易服务等需求。

另外,巨头加速布局农产品供应链领域,加剧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竞争。过去,我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主要为传统的封闭式供应链,但近年来,开放性供应链企业异军突起,通过互联网服务于终端消费者,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这类企业建立的供应链使农产品流转效率极高、损耗率控制极低,且交易灵活便捷,使得资本疯狂入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掌握更多的上游供应链资源,谁能更高效率地在农产品的种养殖、流通运转、销售环节进行变革,谁就能掌握更多话语权。

1.2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

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地位明显,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有所提到,要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其中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是关键内容、核心要素,对于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1.3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的工作更容易推进和实现

相比农业生产数字化建设而言,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效率更高,也更容易实现。究其原因,农业生产数字化的普惠性尚未具备,所以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场景暂时无法普惠,但农产品流通领域在数字化网络普及的背景下,存在着更好的“数字化土壤”。从相关基础设施方面而言,电力基础和网络连接能力,使得农产品的流通更加顺畅和便捷,因此具备数字化、普惠化农产品流通管理方案的机会。

1.4 打通数据壁垒,确保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顺畅衔接,提高流通效率

农产品流通就是把农产品当作商品,把农产品从生产端转移到消费端,把生产者、批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买卖利用起来。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其所包含的环节有生产、物流、储运、销售等,最终体现农产品的价值,但是在这个流通链条中存在着一定的数据壁垒问题,所收集到的数据真实性不高、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差,因此对农产品流通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能够有效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流通链条中各环节的顺畅衔接,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这是流通链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收入的有效方式。

1.5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农产品产销对接就是要不断加速推进农产品流通中的买卖环节,让卖家更好卖,让买家更好买,让农产品更快卖出去,从而减少其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时效问题而产生的损耗。作为农产品流通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精准程度如何将直接映射到农业生产人员的收入水平、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农产品实现价值的客观基础。以农产品生产者为主体群体的农产品生产,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必须与现代化、数字化的消费市场更加精准、有效地对接。与此同时,在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中,内循环的稳定性与否与农产品市场供需有着很大的关系。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居民消费不再局限于廉价,其对品质追求的愿望更加强烈,同样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强烈。而这种强烈性和急迫性主要体现在,截止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正是我国守住脱贫攻堅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要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对接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产品流通链的升级,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进而确保党的农村振兴战略如期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将是我国实现“三农”发展的有效方式。

2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实现方法

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中,以西南地区的农村为例,该地区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程度非常明显,加上与外界信息有一定的不畅,产生了严重的信息闭塞问题,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的强力推行和无计划推行,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当地的农业发展造成冲击,对当地正常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在启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阶段,要进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际建设工作,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步淘汰陈旧的配套设施,更新基础配套,为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提供肥沃的土壤。

2.2 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数字化服务平台

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也是基础内容,即实现农产品从线下向线上交易的转变过程,并撮合网上交易进行网络接单的订单化生产。健全完善的数字化网络平台,有助于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的建设,即将传统线下交易、沟通环节转移到网上进行,从根本上降低了人工和时间成本,足不出户便可在网络上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农民的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降低。通过订单式生产,农民的农产品不用发愁如何售卖,而是达到成熟就能卖出去的效果,使农产品时效性变质风险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收益越来越高。

2.3 推进区域性信息网络建设

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水平还不高,信息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而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中,该部分地区的信息网络无法支撑数字化建设,因此对于相关政府部门而言,更要引起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可以结合特定的人口分布,合理、科学地开展区域性的建网工作,让数字化的网络技术更容易与农业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

2.4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与教育力度

如今,我国农民网络普及率大概是59%,由此可知,有将近4成的农民不具备网络使用能力,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信息会出现闭塞,这部分地区的农民使用网络的概率也更小。在农产品流通链条中,农民端作为链条中的基础组成环节,该环节中必须有网络的接入,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的普惠度,从根源着手,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低效率。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的普及率并不高,农民对其的认識也不够全面,甚至存在排斥现象,所以有必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对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的认知水平,不断宣传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并将专业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化知识传授给农民,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将农产品数字化建设效果充分展现在农民面前,使其真切地看到成效,提高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3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不断推动发展数字经济,并促进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以促进农业发展质和效的变化为目标导向,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经济优质发展的现实困境为导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寻求农业经济优质发展的解决之道。以此为根本,强化数字化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效应,切实提高数字化应用力,实现数字技术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并释放赋能效应。

3.1 对生产体系方面的赋能

不断强化数字化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效应,并加强数字化技术标准引导,加大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投入力度,以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体系夯实基础,提高数字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效率保障及强劲的动力支持,从根本上缓解农业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另外,以数字化赋能为依托,并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速度,不断将农业发展动能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生产体系实现精品化发展。数字技术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生产体系方面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对数字化技术标准的指导,推进并优化农业数字化改造。具体工作中,要从发展环境、技术支撑、生产经营、服务数字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构建和完善数字化农业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统筹的指标体系。另外,完善以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和流通标准为代表的数字乡村科学和规范标准,在发展农机作业服务、农业装备升级、农机管理等相关环节,切实应用数字化技术标准,发挥其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在促进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同时,推进农机化改造升级。

二是加大投入研发农业数字化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在实践工作中,围绕前沿战略性技术、集成技术、研发技术和共性技术等,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平台、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和系统集成创新平台的建设和优化。从政府层面而言,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优势,加大财政对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制定并完善创新科技人才回乡挂职、离岗创新创业、技术项目合作、基地协同共建等政策机制,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优秀项目,不断打造以科研单位、企业等主体为核心的主力队伍,并结合农业数字技术协同支持和指导等政策,加快培育农业数字技术经营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攻关、农业数字技术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

三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发挥其外溢效应。重点突破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生产环境与体征传感器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夯实基础,并不断促进核心技术应用和升级。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不断创新农业数字化信息、信息关联、深度学习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加强数字化技术赋能、推动数字化技术成果转化和农产品市场产销衔接等措施,不断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保障体系、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

3.2 对经营体系方面的赋能

经营效益的高低与经营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要积极强化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持续性投入,为数字化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化素养、数字化专业技能,不断推进数字化技术为优质农业经营体系赋能,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效益。另外,切实增强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素养和技能的同时,将数字技术引入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中,激发和唤醒传统生产要素的发展活力,提高配置率,为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护航。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持续投入。农业数字化服务模型研究,即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各个不同主体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拓展垂直领域上的数字化服务市场,将开发重点放在对小农户的数字化服务上,以降低数字化交易成本为目的,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将不对称性问题降到最低,发挥最大化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数字技术领域,从根本上提高数字技术企业融资能力,不断拓宽数字技术的融资渠道。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数字科技相关的产业,根据数字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有弹性地提供资金支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二是提升数字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加强数字化信息系统与专业软件的集成服务,针对农民群众对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等数字化信息的需求,积极完善和健全农业数字化服务软硬件端口、数据共享等的标准规范。大力推广远程数字技术服务,推动专家在线诊断农民经营困境、网上指导集成方案、售后反馈数字服务等,降低农民接受数字服务的时间成本、知识门槛和咨询费用,不断提升农民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

三是提升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大数字化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大对公共数字资源的开放度,加强对数字技术业务的培训,使农业经营主体接受数字技术,科学运用数字管理,并在数字技术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展订单体系、联合培养、实习基地等多样化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农村数字化人才供给力度,强化专业职业院校对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完善促进人才向农业农村灵活合理流动的数字化人才评价激励政策。

3.3 对产业体系方面的赋能

在农业产业体系方面,不断促进农业一体化发展和功能拓展,积极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强化数字技术对农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将数字技术嵌入优质农业产业体系中,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一是将数字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孕育新型业态。以数字化技术为驱动,培育“农旅文教”“产加销服”“科工贸金”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利用机器学习、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农业数据的融合处理和应用能力不断加强,以农业产业链为基础,并形成数据存储分析系统,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二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扩大农业功能。对数字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将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技术等融合渗透到农业产业体系的数字化发展中。对于产业链环节中的薄弱环节要格外关注,如水产养殖、种植业等,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以拓宽农业生产的相关功能,如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發挥农业生产体系的最大化优势。

三是探索数字化技术长效机制,为农业的优质发展赋能。强化源头数据,保障处采集数据的质量,同时对采集标准进行规范和明确,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数据要素的市场价值和优势。另外,加强数字农村资源的管理和运营,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成本的数字化确权、流转交易、共享开放的数据资源库体系机制,促进数字农村资源的管理、运营、交易和共享。

3.4 推进涉农政策精准落地,运用数字乡村战略,积极优化政策考核机制

对现有农业政策进行动态优化和完善,以数字技术为根本依托,建立完善农业政策考核机制,确保农业的优质和高效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找准本地区农业政策执行的薄弱环节,以增强政策组合的联动效应,通过“数字乡村”平台评估现有农业政策。第二,利用数字化技术,监管农业项目资金,加大监管力度,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性,将资金用到实处,推进农业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居民消费需求更趋向多样化,农业发展必须转型和升级,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融合其中,是农业升级发展的必然。在农业发展中,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建设对农业产业升级及农产品流通率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如何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李冠霖,史作廷.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障碍与突破方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 1-9.

刘益诚,时朋飞,张苏梅,等.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ROMETHEE法的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6):1-14.

蒲文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9-99.

张艺馨,李思钰,凡启兵,等.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现代农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3(6):92-96.

付朝晖.大数据与“互联网+”重构农产品闭环全产业链流通模式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1):91-94.

董亚宁,顾芸,王菡.新发展格局下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与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44(1):44-54.

杨海丽,郭昊,邹剑涛.双循环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效率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动态演进机制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37(2):85-98.

杨海丽,向能,罗越月.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能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吗:来自省域面板数据与空间杜宾模型的经验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22(10):88-102.

江骏,起扬,柴仝,等.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意义及实现方法[J].农场经济管理,2022(10):43-45.

谌种华,胡广.江西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策略:基于对终端客户的调查[J].乡村科技,2022,13(16):35-38.

王闻环.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现状及运行:评《农产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J].中国瓜菜,2021,34(1):109.

猜你喜欢
农产品流通数字技术农业经济
“互联网+”时代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模式创新研究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流通途径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大都市圈农产品流通发展趋势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