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价值:从算法到思维

2023-08-30 10:54柳栋武健樊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重构人工计算机

柳栋 武健 樊绮

算法是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学习内容之一。新课标提出的“身边的算法”不局限于计算机本身,是“学”计算机到“用”计算机到“以”数字化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结合,是进一步从计算机算法向生活算法的扩展,是充分在生活中展开计算思维的学习,呈现信息科技对生活的作用,体现科技教育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文化论”与“工具论”之争。课程内容从计算机语言向办公软件过渡。发展历程证明,不宜偏一废一,信息科技教育既要强调工具性,也要强调作为人工语言促进思维发展的文化性。算法教學需要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重构原有内容,在重构中强化算法的价值与作用。

“学”算法,需要从计算机命令—程序—算法不断认知升级。“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需要从明确问题出发,从自然语言明确问题开始,在自然语言—人工语言的转换中形成问题解决的习惯;“以”计算思维解决生活问题,更需要在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相互转换中,从计算机算法扩展到生活算法,从信息科技学科扩展到其他学科的运用上来。

本期专题延续上一期的主题,继续对三步转译编程教学法展开讨论,希望通过在多个学科开展的研究,进一步呈现对“身边的算法”模块的课程理念的尝试。

猜你喜欢
重构人工计算机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长城叙事的重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新型多孔钽人工种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