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既教书又育人

2023-08-30 11:09于阳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课外活动语文课

于阳阳

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传道”、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同时,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呢? 又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 这就要求自己多学习多思考多请教多总结。

一、课前挖掘

良好的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语文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的哪些内容(文字、词句、段落等)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例如:《长城》既要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又要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去年的树》要求学生领悟小鸟遵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二、课中渗透

(1)在课文阅读中渗透

语文课是实施德育的有利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语文学科中的品德教育形象生动,富有变化,避免了枯燥乏味的道理说教。语文课本中的抒情、描写、记叙、议论性的语言以及小说中的正面形象、反面形象等,无一不是德育的好教材。其次,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语文课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间接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这种影响是长久的,能伴随人的一生,这是其它学科所办不到的。政治课直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语文课是让你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品味,去体会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 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小学語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 尤其是我国古代、近现代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的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如在执教《卡罗纳》这课时,我让学生找出老师关心卡罗纳时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让学生体会从中体会到他是一个细心、善解人意、关爱学生的人。

(3)在重点词、句的讲解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有些字词在文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不理解,就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字词学习不容忽视。

三、课外拓展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将课堂内外德育做到有机结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语文课外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活动形式生动活泼,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很受学生欢迎。

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个性鲜明的良好心理品质,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阅读活动,写作活动等。这些具有创造性,形象性的活动课,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世界,催发着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让学生怡情益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一件繁复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会多学习勤思考,争取做一个既教书又育人的优秀教师。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课外活动语文课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课外活动类作文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