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与育人品牌构建

2023-08-31 12:17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吴 智 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州 35000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列为中国强国振兴发展七大战略之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表明乡村振兴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乡村人口5099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11%。统计局国家数据网年度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乡村振兴是我国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对于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一、“课程思政”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的现实基础

(一)新时代传统农村向新型乡村转型变革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及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推进,传统农村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人文价值理念等均发生较大转型变革。一是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复合型人才短缺、品牌化程度低、规模难以扩张等问题,导致产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农村生活方式、组织行为趋于城市化。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及城镇化推进,大量农村大学生子女及外出务工青壮年带回众多城市化元素,农村的生活方式、组织行为不再以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为主,逐步建立注重规则秩序的开放式社会交流方式。三是农村社会文化思潮多元化,人文价值观念复杂化。互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价值文化,颠覆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唯一性与权威性。部分负面信息如拜金主义、铺张攀比之风等在农村蔓延,新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1]。乡村振兴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支持。高校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建设契合新型农村纵深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乡村振兴丰富“课程思政”育人内涵

党中央高度关注高校思政课程的变革与创新,强调“课程思政”坚持学生中心,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防止课程思政“贴标签”、专业思政“两张皮”现象。乡村振兴丰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内涵:一是丰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类型,如大国“三农”情怀、优秀乡土文化、中华民俗传承等;二是拓展思政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假期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有效解决第一课堂理论思政教育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三是深化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趋于饱和、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乡村振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课程思政与“双创”在乡村振兴大平台上链接融合,创造社会认可度高、经济效益好的服务价值,如国潮文创、特色农产品直播带货、美绘乡村壁画、乡村民俗生态游等。乡村振兴从内容、形式、价值等方面变革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困境

(一)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形式多样、浮于表面、成效短浅

目前我国课程思政教育已发展到深化与创新阶段,形式日趋丰富,全方位融入高校教学改革各方面各环节[2]。当前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形式样态升级,如智慧课堂线上美丽乡村、特色产业视频动画等;翻转课堂乡村民俗问答、游戏闯关等;实践课堂青年红旅追寻红色足迹、大学生假期实践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思政教学成效显著。思政教育与智慧数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结合日趋紧密,各类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参与人数、服务广度、宣传影响度逐年上升。但也存在“昙花一现”般精彩与短暂并存的拉横幅、摆姿势、拍照片等形式主义,学生或许有瞬间的感触、体会及短暂的成就、兴奋,却难以留下深刻的学习体验。高校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实现思想铸魂育人,内容上应固本守正、富含时代特性,选材上应贴合实际,体现我国价值文化、体制制度的优越性,形式上应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形成长效机制,用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回答深刻的现实命题,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二)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第一、二、三课堂间相互脱节、各自育人

当前乡村振兴思政教育主要依托第一课堂(教室)教学,各专业课教师从相关课程内部结构和原生内容中提炼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元素,受限于空间局限,多以理论传授为主。第二课堂是学生社团活动,以辅导员为倡议者、组织者居多,引导学生开展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各类征文、辩论、摄影、诗词等艺术、娱乐活动。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往往以政府、学校特定政策宣传为主题开展阶段性学生社团活动,与专业理论关联度低、教师参与度不高。第三课堂为社会实践活动。目前主要有共青团青年红色之旅、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等活动及教师专业课题团队系列社会调查研究等。共青团系列活动以特定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如“青春集结”行动、桑梓计划、“振兴乡村我同行”等开展社会实践,受经费、合作乡村协作力度等因素制衡,参与学生比例相对有限,与专业理论联系不大。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第一、二、三课堂各自采用不同方式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目标,但相互间存在客观壁垒,无法实现三课堂良性互动、协同育人。

(三)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多方参与、资源分散,难以集聚品牌效应

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实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七大行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大格局[3]。高校各部门纷纷响应号召,科技处推出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相关社会科学、教学改革等课题;教务处设置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典型案例、示范课程等;宣传统战部开展乡村振兴小视频、推文比赛;共青团组织挑战杯、创青春乡村振兴专项大赛;学生处、二级学院开展乡村振兴系列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学院设置大学生乡村振兴创客基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年红旅赛道等,呈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状态。高校不同职能部门活动采用不同评价准则,并希望本部门项目获得更大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业绩。当前高校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已形成多方参与、全面动员的良性局面,然而在业绩压力影响下相互间横向的沟通协调缺乏合作力度与深度,使得不同项目团队在分散、割裂的准则背景下各自发展,难以形成以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大目标为导向的跨院系、跨部门资源整合与相互支持的格局,难以形成集群品牌效应。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育人体系分析

(一)组织协调,搭建校地合作长效实践基地

高校部分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存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新型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痛难点的深刻了解。当前我国高校组织的各类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多以带队教师自己联系相关村庄后报学校组织层面认可的形式进行。此种方式灵活、自由,但因教师个体力量有限,往往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行程变更、经费短缺、深层措施无人配合、二次合作需重新协调等。学生精力分散于变化的行程、变更的团队成员及相关手续办理等,往往带有参观体验的潜在意识,思政育人成效不深刻。

高校乡村振兴思政育人校地协作,是以院校、乡村为主体进行团体间正式合作的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多元育人理论与实践双螺旋推进的良好效果。院校在教师专业项目、学生社团活动、科技特派员等前期个体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科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乡村振兴项目,以组织层面沟通协调,签订正式合作协议,构建“村镇-学校-学生”三角关系的驻村校级(院级)乡村振兴实践基地[4],形成相对稳定的长效合作机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设纳入院校年度发展规划,派遣固定的联系人员(可由院校教师或行政人员兼职),以项目进展为依托形成相对稳定的对接活动,如每学期一定人数及一定时长进行下乡调研或驻村实习,聘请乡村产业名匠、技术能手为学院社会导师等;强化校地合作交流频次与力度,使乡村村委会充分信任院校乡村振兴、立德树人的愿景与能力,愿意深层次交流展现新型乡村发展的内核痛点及当前关键性障碍。高校应用专业技术专长或行业社会影响力切实解决乡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实践基地活动,直接参与用专业知识、深厚理论回答深刻现实命题的过程,切身体会现代农村转型发展的艰辛与成效,从情感上内化认可“一懂两爱”思政育人的价值观及产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自豪感。

(二)赛项依托,激活“三堂联动”内驱力

乡村振兴思政教育第一、二、三课堂间相互脱节、各自育人的主要原因在于引导一、二、三课堂的主体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在高校立德树人大目标下的各自分级目标不同。教师系列以教务、科研为指引,重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辅导员主要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管理服务;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人才摇篮,为共青团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资源支持[5],与辅导员工作有一定交叉融合。乡村振兴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与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共青团引领部分,有一定的互通联动,但普遍与第一课堂教师专业理论综合素养教育存在沟壑。学生各式社团实践活动,没有专业理论有效引导,更多以娱乐化、体验化形式呈现。部分院校出现同一类型、同一主题活动多次举行,内容单调,以至于形成以拉横幅、拍照片、出推文等为主要形式的“为活动而活动”的不良风气。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并非难以有效融合,第三课堂中教师专业课题团队系列田野采风、乡村调研、支农助农等活动往往是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延伸拓展与应用,多年育人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然而学生参与人数有限,影响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当前高校现有管理机制运行成熟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大幅度调整不同系列教职工工作职责与范围难度较大,不易执行。全国性乡村振兴主题系列大赛如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乡村振兴专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年红旅赛道等为化解高校职能部门分工差异及促进理论与实践大范围有效融合提供了契机。各大赛项均强调专业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成效,允许有多名导师,注重跨专业、跨院系合作等,客观上要求参赛团队切实解决乡村振兴的现实难题,需要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成员深入乡村进行专项调研、实践论证,涉及校地合作、跨院系协调、行业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验训练等多方配合。此类全国性大赛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国家相关部门主办,社会认可度高、影响面广,如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有 57.9万个项目团队246万名大学生报名参加[6]。各院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大赛,赛项结果一定程度展现高校办学水准,对应各项激励保障机制相对完善,对学生个人成长及理想信念的培育有极大促进作用,驱动高校不同系列教职工以项目为纽带相互配合支持。如教师主动带领学生下乡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邀请专业教师参加;教师辅导员通过学生乡村振兴社团活动挖掘孵化创新创业项目等,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振兴课程思政第一、二、三课堂间形成内在紧密联动,实现课程思政教育途径的多元融合与拓展创新。

(三)党建引领,规划顶层资源整合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普遍采用职能制组织结构,如科技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宣传部、审计部等;或是在职能制的基础上,借用事业部集权分权理念实行的二级学院管理制度[7],如土木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两种组织结构均体现了专业化分工,高效地完成职能工作或自主管理,促进了学术专业发展。但也存在职能部门、不同院系间信息资源共享横向割裂的问题,加剧了跨部门、跨院系项目沟通协调的难度。近年来在高校绩效改革压力下,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呈现出各部门、各院系多方积极参与,但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甚至相互竞争的局面,难以集聚整体资源促进品牌效应优势形成。

图1 乡村振兴课程思政育人品牌体系构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8]。高校党建工作严谨细致,党组织支部建设已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覆盖,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直至一线教研室、学生组织均设有党支部。乡村振兴思政教育依托党组织全方位引领覆盖,设立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工作坊,整合高校教师、机关、学生团体不同类型资源,打通不同部门、院系间信息沟通协调渠道壁垒,规划搭建校级层面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党组共建信息平台,通过“党建带动团建”模式,协同共青团部门资源、学生团队实践活动、教学名师工程、教科研课题、合作乡镇、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形成“课堂转换+多元融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创新模式,从机制上推动高校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同类资源畅流共享。党组共建平台要考虑到乡村振兴助农支农项目接洽、培育、成长及思政育人贯穿学生大学校园全过程,二者均需要长时间历程。在设定考核指标时,要提前预期不同时段项目成长绩效评价,平衡当前与未来长远绩效目标之间利益考量,保障项目参与师生团队的基本权益,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可安心地推进项目进展。党建引领,规划顶层资源整合机制,可借鉴矩阵制组织机构,在现有院校党建支部网络布局基础上,形成特定项目为单位的临时团队小组,打破职能制及二级学院制机构壁垒,形成以服务项目成长为导向的工作流程。依据各个院校不同现状及历史沿革,做好校级乡村振兴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与各项目团队小组间分权、集权利益平衡,维护项目开发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品牌构建

(一)构建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乡村振兴课程思政体系

乡村振兴课程思政育人品牌体系构建,以高校党建为引领,乡村振兴思政教育工作坊为牵头组织,通过党政齐抓共管形成教师、学生、机关职能部门全员参与的理论应用、项目实践、机制引导保障等类型丰富的思政育人体系。其中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完善保障机制,如绩效评价政策及配套经费支持、行业专家培训解惑协调、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维护等;引导激励教师、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科研、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建设活动,通过“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青年红旅专项大赛,驱动专业教师联合乡村产业技术能手,通过院校乡村实践基地,扎根乡村大地,开展系列支农助农调研,了解村情民情,以真实乡村振兴项目串联思政育人第一、二、三课堂,实现“三堂联动”,助推技术攻关、流程优化、渠道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高校特色乡村服务实践,形成相互支撑的育人体系,为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品牌创建奠定基础框架。

(二)凝练区域特色、与时俱进的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元素

高校支农助农活动一般在乡村原有的地理资源优势及历史文化产业基础上,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等,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时代变迁。如福建安溪传统柿菓产业,高校“盛‘柿’如歌”青年红旅团队引入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更新创意包装、深化柿粉、柿干加工等时代元素,增加柿产品市场认可度,同时开发柿子林摄影、柿子节游乐及寓意文创等产业新业态,助农效果显著。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禀赋依赖性较高,独特地域色彩的历史传承产业及乡俗文化是“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基础与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元素应挖掘、凝练不同区域特色产业文化所蕴涵的当地优秀民族品质及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转型发展的时代思政元素。如福建“山海亚侨特台”区域优势下所滋养的勤劳进取、顺势而为、开放包容、爱拼会赢、回馈桑梓等闽商精神与“晋江经验”[9];黑龙江冰雪文化所展现的坚韧不拔、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等民族气节[10]。区域特色思政元素更加鲜活、生动,浓厚的时代色彩更易引起学生同频共振,起到良好育人成效。

(三)打造资源优质、成效显著的乡村振兴思政品牌实践

品牌是使用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优良价值功能认知认可的体现。高校乡村振兴思政育人品牌建设在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培养与思政价值引领塑造有机统一的格局上打造优质育人资源,选树示范典型,如高水平乡村振兴课程思政金课、高素质教学名师科研团队;高质量乡村实践示范基地、高成效助农支农优秀案例。借鉴对外经贸大学牵头组建财经类课程思政联盟资源库方式,区域优秀高校可借助全国性乡村振兴系列赛项,主动联合同片区兄弟院校、合作乡镇打造“共建、共享、共进、共成”的区域特色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共同体”,在系列支农助农促进新型乡村建设实践基础上,实现校村多点多线协同育人,合力发挥乡村振兴品牌聚集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深层次发展。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提升乡村振兴国际影响力。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18个国家95个科教单位成立“丝绸之路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示范园[11],助推“一带一路”强农兴农建设,被誉为“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振兴思政育人要在持之以恒、驰而不息的理念下,形成短期有成绩、中期见成效、长期出成果的品牌实践机制。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