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办学育才俊 浓情翰墨映丹心

2023-08-31 15:03苏青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王民丹心北京理工大学

苏青,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陈康白早年专攻化学,在专业领域颇有成就,从德国学成回国后,他并未就职校园、沉迷安逸、享乐生活,而是毅然奔赴延安,从此投身革命,献身祖国,服务人民,殚精竭虑,为今天的青年才俊树立了爱国爱民、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楷模。

——选自《笔墨丹心——陈康白诗文赏析》序

合上北京理工大学2023 年4 月出版的《笔墨丹心——陈康白诗文赏析》(以下简称《笔墨丹心》)文稿,思绪万千,颇多感慨。

该书主要编著者王民不仅曾是我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时的同事,还是志趣相投的好朋友,陈康白老更是我的母校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老领导,拜读《笔墨丹心》,自然倍感亲切,禁不住要为新书的付梓再三点赞。

一赞《笔墨丹心》发掘延安时期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康白的历史价值,全面展现陈康白的精神风采 王民一直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作,该校的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创办于1940 年9 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1所理工科大学。作为真实的历史存在,延安自然科学院虽然广为人知,但由于解放战争期间延安曾一度“沦陷”,中央和各个单位的许多历史资料或被销毁或被掩埋或不幸遗失,保留下来的物证、档案少之又少。为此,王民开始了持续数十载的艰难查找、探寻、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在延安自然科学院跨度近6 年的办学历史上,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李强曾先后担任院长。

王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李富春、徐特立、李强3 位老院长都出版过个人传记,相关史料都很多,唯独第3 任院长陈康白既未见其个人传记,相关历史资料也非常少,校档案馆和互联网上也很难找到有关他的详细介绍。作为当年延安最大的科学家,新中国成立后,陈康白先后任东北军区军工部总工程师、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等职,这样一位传奇历史人物却几乎被后人遗忘,实在是不应该。于是,王民开始着手研究陈康白,经过11 年的努力,终于写就《陈康白传》一书,并即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如今,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馆长、档案馆副馆长的王民,已成为中国共产党自然科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尤其是延安自然科学院院史研究方面的专家,成为研究陈康白先生的权威。

《笔墨丹心》则是王民撰写《陈康白传》的附带研究成果,它与《陈康白传》一道,全面展示了陈康白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公而忘私的一生、坎坷多难的一生、坚贞不屈的一生,同时也对《陈康白传》作了很好的细化和补充,使得《陈康白传》中的人物形象更真实、更立体、更饱满、更具吸引力,为今天的青年才俊树立了爱国爱民、学以致用、拼搏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楷模。

二赞《笔墨丹心》为研究我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科技、教育和工农业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素材 陈康白,原名陈运煌,1903 年8 月30 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2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国立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33 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研究院讲学并从事科学研究;1937 年回国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工局技术处处长、边区工业展览会筹委会主任、三边盐业处处长等职,成为延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是延安自然科学院筹建小组组长,是这项工作最具体、最直接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可谓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最大功臣。《笔墨丹心》不仅全面展示了陈康白在诗词方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学功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工作成就,更展示了延安时期他在化学研究、石油开采、农业开发、经济管理、哲学研究、教育教学、军工生产、重工业管理、矿产开发、高等教育、科学机构设置和自然辩证法研究诸多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我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科技、教育和工农业发展史料的重要补充,填补了诸多空白,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为了解、研究我党领导的科技、教育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研读《笔墨丹心》,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陈康白不愧为我党在延安时期不可多得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三赞《笔墨丹心》为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生入学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材 《笔墨丹心》分“诗词赏析”和“文章荟萃”两部分,共收录陈康白诗词66 篇、文章32 篇;第一部分“诗词赏析”重在对陈康白创作的诗词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客观的注解、翻譯、赏析,第二部分则在认真考证陈康白撰写的每篇文章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给出了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的必要说明。陈康白在化学专业领域颇有成就,同时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和艺术修养,《笔墨丹心》更是彰显了他见识之高远、学问之渊博、见解之独到、才情之不凡。该书对陈康白的诗文内涵、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是一次文学、艺术上的再创造,不失为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可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极好教材。以书中诗词《踄边开盐田》为例:“革命旌旗映北山,长城万里敢登攀。春日繁花沙漠里,牧群棋布彩云端。平湖盐石欢心白,晶体骄阳满目斑。事到于今歌出塞,来游此地不知还。”此诗写于1940 年春,正值延安艰难困苦之际,陈康白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在边区组织开发盐田,开展生产自救;虽身处人烟罕迹荒漠,他却并未感到孤单寂寥,如同慷慨远征的将士高歌出塞,革命激情高涨,雄心壮志凌云。读罢此诗,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攀登科学新高峰的征程上,相信今天的莘莘学子一定也会充满豪迈的情怀。对今天文理普遍偏科的青年读者来说,品读《笔墨丹心》,细究陈康白的成长之路,将更加明晓文学艺术对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更加懂得科学人文相互融合对创新发展的积极意义。

有感于老一辈革命家陈康白的一片丹心光昭日月、新一代学者王民等人的赤诚情怀忠心可鉴,遐想于数代人隔空互为知音、惺惺相惜、共担忧乐,特填《浪淘沙令》词一首,以示褒赞之心,以表敬佩之意,以抒感慨情怀。

陕北理真寻,沐浴新霖,科研生产手拿擒。建院办学才俊育,鼓瑟鸣琴。

行路雨风侵,孤枕沉吟,浓情翰墨映丹心。赏析诗文圆鹤梦,喜遇知音。

猜你喜欢
王民丹心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实验室
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评的一轮复习策略
丹心
中国,向幸福出发
丹心倚云向天涯
三月三的伞
睡鱼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王民基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