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探究

2023-09-01 20:37张鑫徐晶格于洋
关键词:研究生情感能力

张鑫,徐晶格,于洋

(锦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生成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系列情感反应的综合能力。对社会情感能力的探索兴起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美国,早期研究对象多为儿童或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拓展至成人,如今已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话题[1]。2020 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10 万余位研究生的自我特征、培养过程和教育环境等信息)显示,我国高等院校部分学生的综合素养还不足以支撑他们走向社会[2]。为有效提升高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更具优势,笔者将以社会情感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为基础,分析目前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一、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

为寻求解决教育领域难题的有效策略,CASEL组织于2015 年将社会情感能力学习定义为获得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负责任决策能力的过程[3]。研究表明,社会情感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理论有助于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领先发展[4]。

1.自身立场维度: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自身立场维度包括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良好的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是社会情感能力的基础。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是指认识和评价个人自身的感想、情绪、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研究表明,自我意识强大的人更易于成功。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能动地管理个人自身情感带来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及时调节自身行为。研究生应该具备准确评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情绪价值,面对压力要调节情绪,面对挫折要坚韧不拔。除此之外,研究生还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不要选择沉默,以免形成抑郁的倾向。因此,学会完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是高校研究生成功路上的重要基石。

2.关系导向维度:社会意识与人际关系技能。关系导向维度包括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技能。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需要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社会意识(Social-awareness)是指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具备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观点,了解他人的想法,认可个体之间的差异。人际关系技能(Relationship-skills)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合作、交往的过程中建立的健康交往关系。在面对不良社会压力时要学会拒绝;在发生冲突和矛盾时要学会积极预防、积极面对、积极化解;在发生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事情时要学会向别人请求帮助。研究生需要具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学校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在家庭中扮演好子女的角色,在社会上扮演好公民的角色。因此,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过硬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情感能力与环境的互动层面。

3.行为评价维度:负责任决策。负责任决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是指在考虑伦理规范、社会规范并且对后果进行综合判断后做出决策。研究生在特定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运用这种决策能力,能够为学校和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负责任决策是社会情感能力的最终落脚点,培养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管理、增强社会意识、学习人际关系技能都是为做好负责任决策而服务。非营利性组织CASEL 认为负责任决策的关键能力是确认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研究显示,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联系[5]。也就是说,在复杂的社会情境面前,研究生具备解决所遇问题的能力并且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负责是研究生教育培养重中之重。

二、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杨灵涵等在《社会情感能力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社会情感能力五大核心要素均对职业发展及职业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6]。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其求职行为更为积极,对求职的结果更容易适应与接受,因此,研究生具备社会情感能力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学校忽视了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主观意识上也倾向于只学习专业知识,导致了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欠缺的现状。

1.自我控制意识不强。当今,高校研究生自我控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主我与客我的冲突、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独立与依附的冲突、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和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其一,研究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年华,主我与客我的矛盾冲突无法避免。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积极的评价会促使他们进步,但现实社会的负面现象和打击会使他们轻易否定自己,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其二,大多数研究生对自己的感想、情绪、兴趣和价值观没有准确的定位,对学习之外的事情没有深度的思考,考虑事情偏理想化。当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或差距过大时就会引起自我意识的迷失,陷入怀疑、迷茫、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其三,研究生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能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现实问题,但当突发事件来临和自我意识受到打击时,却又因为缺乏社会阅历和经济的束缚无法解决问题,只能依靠亲戚和朋友的帮助。其四,大多数研究生都希望在校学习期间实现友情、爱情双丰收,但若自己的表现无法得到同龄人和老师的认同,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就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失望、迷离乃至失控。

2.自我管理能力不足。90 后和00 后的研究生更加个性化、情绪化、自由化,缺乏自律性、约束性。高校研究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自我约束意识较差,缺乏时间观念。既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有的研究生习惯性依赖导师与学校管理部门,难以适应硕士阶段的弹性学制,不能够自主学习。时间观念淡薄使一部分研究生不知如何管理和分配自己的时间,没课的时候不知道充实自己,经常“磨洋工”,做事情三心二意,虚度了硕士时期的宝贵时光。其二,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情绪化。有的研究生缺乏挫折教育,面对压力选择退缩,面对困难选择自暴自弃,暴躁易怒,甚至迁怒他人。其三,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的研究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努力起来没有方向,重理论而轻实践,重成绩而轻能力,严重影响自身学业的完成和今后的发展。

3.社会意识出现偏差。受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部分高校研究生社会意识的发展出现偏差。研究生的社会情感是具有个人体验的稳定情感,不愿意被动接受外面的知识灌输和行为规定,不愿意顺从、融合他人情感层面的观点、经验和价值。研究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家庭过度的关心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对他人关心和宽容的习惯,欠缺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引导,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缺乏情感性唤起与交流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时刻对自己的情绪和价值观进行反省,割裂了情感与知识经验的整合,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另外,部分研究生深受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只重视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只贪图眼前的安逸生活,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4.人际交往技能匮乏。研究生所处的环境主要为校内环境,校园中的生活学习设施以及教师、同学的关系等构成了个体活动和生活的直接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际交往技能尤为重要。研究生人际交往技能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目前,大部分研究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原因,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享受独一无二的宠爱,使其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内心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也就成了现在流行的“社恐”人群。其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代,高校研究生大多使用电子设备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虚拟的网络世界促使他们不愿意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对网络购物、聊天等软件产生依赖。其三,部分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的老师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心灵的指引,师生之间的情感淡漠;学生和学生之间不能感知对方情绪,不善于与他人互动,不善于表达自己,因此就会陷入因交流不够而产生的误解中。

5.负责任决策能力欠缺。负责任决策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担当的核心要素。研究生在求学、工作、生活中会面临各种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对”的抉择,并对这一选择承担责任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一杆标尺。有的研究生在面对选择时首先想到的是逃避,把选择权交给父母或者老师,还有的研究生因为对自身要求的松散过低作出得过且过的决策。某高校研究生院在一次问卷调查活动中,在关于“如果有创业的想法是否会去立即实现”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发现,明确回答“肯定不会”和“立刻执行”的仅有18.45%和12.29%,犹豫不决的占比32.14%[7]。另外,伴随着社会思想的变革,研究生在一些问题的决策上表现出自我价值观异化、师生关系异化以及道德责任感缺失等现象。2018 年,卢家楣等在《当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 万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实施大规模道德情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各类情感发展并不均衡,其中正直感、奉献感的平均分都没有达到及格线[8],这样的研究结果着实让人担忧。

三、加强高校研究生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1.积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研究生要从正确评价自我和严格管理自我两个方面更好地理解自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第一,正确评价自我。研究生群体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为了更好地塑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我们必须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育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首先,打破陈规,实现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研究生应当秉持“以学为乐”的观念,实现个体内在自我意识的感知与觉醒。即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应当发现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平衡甚至重塑自我意识。其次,及时反思,认识自身意识的不足。虽然,研究生群体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但情商大部分尚处于思维成熟的初期阶段,容易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当代研究生在面对纷繁驳杂的多元化信息时缺乏思辨能力而全盘接收。及时反思有利于高校研究生明确自身的长处和短板,使研究生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最后,调节情绪,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研究生想要实现自身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准确地甄别自己的各类情感并且合理表达。这就要求研究生应具备分辨各种情感、了解自身情绪、控制冲动、理性处理事情的能力,即摒除消极思想,吸纳积极健康的元素补充自身,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

第二,严格管理自我。硕士研究生时期是一个自我意识向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想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和研究生自身都应当从时间、课程、目标以及心理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首先,合理调控时间,保持充沛的活力。硕士研究生时期的学习时间相对弹性,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高校应该引导研究生主动积极地细化时间安排,严格执行时间进度,提高学习及办事效率,在学习和生活中达到张弛有度、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重视学习过程,明确人生规划。部分高校研究生只关注“考试与过级”的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不是“背答案应付考试”,也不是“刷题应付过级”,而是在其中感悟人生真谛、提升自我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不是唯结果论,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今后的人生规划,不至于在离开高校、踏入社会时陷入迷茫、焦虑、难以抉择的状态。最后,学会交流,懂得释放自己的压力。面对学业和职业的压力,研究生往往容易有不良情绪难以排解,日积月累就会产生矛盾,当发生矛盾冲突时,应激反应下研究生可能会产生过度暴力等不理智行为。高校应培养研究生学会尽可能避免冲突的发生或恶化,提升通过寻求共通点解决矛盾的能力,这就需要将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融入到研究生的教育中。除此之外,研究生的个人素养主要通过导师、辅导员和授课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与周围同学的耳濡目染所形成。因此,除了将身心辅助疏导机制引入研究生课程外,在平时的师生、生生交流中也要潜移默化地通过心理咨询、聊天交流等方式对研究生进行人文关怀。

2.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任何情感活动不可能只以内部存在的形式展开,而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结果。研究生情感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凭借研究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还需要有意识地注重在社会关系中个人与社会的情感发展。

第一,增强研究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研究生的社会情感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点。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既有利于心理健康,使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还对培养个体的社会意识大有裨益。其一,学习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一方面,研究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观察他人的谈吐方式和技巧,比如导师、领导、长辈等。学习他们如何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将迷茫中的研究生带回正轨,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书本、网络课程等载体学习心理学知识、传统礼仪学知识等。只有正确掌握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变化,有效控制自我情绪,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表达自我情感,以礼待人、以诚沟通,方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在观念上,研究生要学会正确看待问题,远离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贫富仇视所带来的不良人际交往环境,学会包容,接受不同的文化、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其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非是永久和谐的,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当交流中出现困境时,常常需要自我调节情绪,必要时还需要借助第三者的干预,第三者的干预能够及时帮助交流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对方意图,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这种心灵疏导能让研究生意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技能上的缺陷。其三,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科研以及社会活动培养参与意识。学校社团、科研团队是提高研究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利土壤,可以从与舍友、同学、老师的交流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长此以往,与任何人都能熟练交流,在遇到交流不畅等问题时处理得恰到好处。研究生强烈的社会意识可以督促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二,提高研究生的决策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作为高校研究生发展自我、发挥个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社会情感能力的负责任决策是一名学生综合素质体现的关键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人生价值,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一方面,高校应该基于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后续服务课程,并将这一课程点对点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来。另一方面,高校应根据研究生每个学习阶段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之,要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及方法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将每一名研究生都培养成为敢为善成、开拓创新的人,成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

3.进一步建设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第一,将社会情感能融入到已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学科间的有机融合。目前,学术界能够将社会情感能力五大核心要素和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有机整合的深入探索和研究还不多见。将社会情感能力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还有利于积极调动个人的视觉(图片或视频等数码信息)、听觉(语言学习的媒介)、嗅觉(对关键信息的灵敏度)、触觉(动手实践能力)、味觉(品尝整体过程的酸甜苦辣)的培养,使研究生的发展更为全面。社会情感能力融入原有课程就是在原本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有助于学生领悟社会情感能力的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人才培养需要牢牢把握全局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课程定位,以研究生本土化教材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深度调研、系统构思、全面掌握研究生发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为培养高素质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努力将社会情感能力与研究生原有教材融合贴切。

第二,研发独立的社会情感能力课程,加大社会情感能力培养力度。部分高校只重视研究生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其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研究生在社会生存中面临一定的困境,要改变现状使研究生适应社会需求及社会环境,就应在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国家、地方原有课程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身心需求,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和学校本身的优势研发出可供学生选择的高品质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仅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种方式最为直接且最容易被本校研究生所接纳。通过其他相关文献也可以了解到,开设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都有利于积极调动研究生良好的情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自我情感判断能力和调控能力,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让他们学会通过积极和成熟的理性方式解决困难。

猜你喜欢
研究生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情感移植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