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三厂”梨园故事片《天桥》史实考略

2023-09-01 15:20吴晓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天桥

摘要: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为挽救片荒和经济恐慌,曾拍摄多部淘金影片,如《甦凤记》《天桥》《郎才女貌》等。其中《天桥》虽然遗存拷贝,但因为是易燃片,转录有高度损毁风险,因此无法得见真容。该片的摄制与放映、演职人员和影片文本本身如何,在电影史上较少为人提及。后经过微观考古发现,该片以北平天桥下层社会为背景,讲述以穆鸿春与花小凤为代表的艺人的沧桑经历,前者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敌伪势力,后者则被恶人引诱走上堕落的路,因此被冠以“梨园忠孝传”和“坤伶血泪史”的名号。虽然预算紧张并为对抗飙升的物价,该片以开“特别快车”的方式拍摄,但是为复现原貌搭建了庞大的天桥杂耍场布景,而且聘请了大量的临时演员。该片完成后经过两次试映,1947年9月3日起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正式公映,此后轉至无锡、天津、重庆、南京等地放映,并在1948年11月30日起在香港湾仔大佛兰杜街的中华影院放映。作为梨园故事片,该片主要演员均为京剧伶人,且以梨园浮沉录为中心。由于该片以北平地方特色为卖点,“天桥八怪故都风景完全摄入”,因此在国片出国热中被赴美考察电影业的中电三厂业务部副经理董杏樵运美开映。文章采用文献考据法对这部影片的真实面貌加以钩沉。

关键词:《天桥》;“中电三厂”;王元龙;爱国伶人;梨园故事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2-0243-03

一、《天桥》影片的摄制始末

《天桥》由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厂(简称“中电三厂”)筹备于1947年5月。之所以筹拍这部影片,是因为抗战胜利以来,中电三厂虽然先后推出多部影片,但除了《天字第一号》卖座外,其余如《圣城记》《黑夜到天明》《白山黑水血溅红》等成绩都不过尔尔,这直接导致制片厂陷入经济恐慌。厂长徐昂千趁着改组之初,决定加紧生产来弥补过去的亏空,同时开辟未来的发展途径,最终决定拍摄多部淘金电影来弥补亏空,如《甦凤记》《天桥》《郎才女貌》等。《天桥》“内幕是表演北平天桥的一段故事,以平剧作背景”[1],据说是抢在曹禺前将该题材搬上银幕,“原来曹禺有一部未完成的新剧,剧名便是《天桥》”[2]。导演王元龙,编剧叶炯,“该片主角除王元龙自己外,差不多均是伶人。女主角是杜骊珠,男的是言慧珠的弟弟言少朋①,此外尚有一个小坤伶张英珠,饰杜骊云的幼年。童芷苓的幼弟童祥苓,饰言少朋的幼年”[3]“其余,都是一些老明星,而且都是海派,周刍、贺宾、梁新、封顺等,这堂班底,不用说在北平,就是在上海,也可称为硬整”[4]。《天桥》具体演职人员见下表。

《天桥》影片的基本剧情如下。

北平天桥为下等社会一角,四方麇集,鱼龙混杂。天桥天祥茶园,由鸿春班演唱,班主穆鸿春,生性爽侠,剧学渊湛,子小楼年甫十二,已工武生,时在园中露演。

一日,鸿春之师弟贾福山携幼女花小凤来,与小楼年相若,亦梨园世家,以失怙无依,愿投穆老门下,穆老悯而留之。

小楼、小凤同科习艺,耳鬓厮磨,青梅竹马,两小艺与年长,而爱慕亦与日俱增,指天誓日,期偕白首焉。

小凤色艺超人,红噪一方,浪荡公子何玉振者,偶游天桥惊其色,谋于地痞王三爷,王适以与穆有隙,乃商诸其姘妇丰四太太,丰固阿鸨者流,小凤卒堕其奸计,从此金屋藏娇,侯门似海,小楼怀念虽殷,终难如愿矣。

何大少厌故喜新,花小凤不久被弃,复投入丰四太太之门,被携往上海,时倭寇兴兵,平津先陷,天祥园为王三爷藉敌伪势力鸠居,穆氏父子复以不愿献艺于仇敌。引退他方,流荡四方。

上海忽来平剧坤伶金碧霞者,声色并绝,备极暄嚇,即当年天桥花小凤也,小凤自红遍春申,性情大变,钜万包银,尽情挥霍,所交尽浮滑少年,拆白浪子,卒致戏箱被骗,不能登台,后遭殴辱,致撄巨创,比及就痊,则金尽形毁,已非当年矣。

国土光复,敌伪敛迹,天祥园由穆氏收回,营业鼎盛,一夕大雨,后台忽来一女丐,囚首垢面,神色颓唐,经旧人谛审,则花小凤也,时小楼正在前台演唱,凤独在当年扮戏镜中徊顾,自惭形秽,羞见故人,不觉碎镜而出,小楼闻而急追之,夜色苍茫,雨声淅沥,花小凤不知所终矣[5]。

《天桥》堪称《甦凤记》的姊妹篇,这两部影片的拍摄都与北平坤伶杜骊珠的桃色新闻有关。杜骊珠原是北平的二三流女伶,“胜利之初,杜忽受绐于一假空军,被骗失身。案发,杜成一时新闻人物,在平之中电三厂,即进而邀杜摄片,以为是大好之生意眼也”[6]。这是杜骊珠初上银幕,“代价是一千万元,分三期付清”[7]。“《天桥》剧中的男主角是王元龙,另一男角为言小朋”[8]。言小朋出身北平梨园世家,是言派创始人言菊朋的幼子、京剧红伶言慧珠的弟弟,毕业于北平志成中学,曾随丁永利学武生。在《天桥》中,他饰演男主角穆小楼,影院广告标明“王元龙、杜骊珠、言小朋联合主演”,结合本事和影评分析该片剧情是以王元龙饰演的穆鸿春和杜骊珠饰演的花小凤的双线叙事为重,“言小朋的穆筱楼,戏不多,很少有发挥的机会,在整个戏看来,他似乎还称职”[9]。

《天桥》影片以北平地方风情为主要卖点,“全剧完全故都景色”[10],“片子的开幕就是‘人声嘈杂,熙熙攘攘的‘天桥,而且把天桥的形形色色完全摄入了镜头,最著名的‘天桥八大怪,也都各别地上了银幕,这样子才可以表现出天桥这块宝地的复杂,才能描摹出本剧的主人翁穆鸿春及其子穆少楼②,义女花小凤一家人的生活背景”[11]。“不过八大怪数目难足,可是人物有变动了,大金牙没有了,张宝忠大兵黄,是硕果仅存人物。”[12]《青青电影》1948年发表的《北中国电影命运的停摆》一文,对该片中天桥杂耍场庞大布景的遗迹进行了记录,“在办公大楼前后隔开的是两处平坦宽阔的广场,这里可以用作构筑外景和运动场的广场,《血溅红》里‘哈尔滨之街、《郎才女貌》的‘北平西四街景,都是在前场筑成的,《圣城记》的‘教堂之街,《天桥》的杂耍场都是在后场筑成的”[13]。该片的重头戏除了天桥八大怪的登场,还有伶人唱戏的场面,为了展现这些大场面,虽然预算紧张,仍然聘请了大量的临时演员。“第一号摄影棚里整个的搭上一座天桥式的小型戏馆子,两廊高桌,池座条凳,乡土气味浓厚,五百多临时演员当观众,这些人白听三出戏,还每人可以得到法币五千元,所以许多新街口一带的居民,都争相前往,本来吗,白听戏还倒找钱,有这便宜事谁都愿意去,可是人太多了,那一天三场的大门,紧紧关闭,是怕把大门挤破了。”[14]时评认为,该片“摄影布景均不见佳,那些平剧场面,呆板而缺少画面的美。天坛等风景也未能好好运用,确是这片子的损失。”[15]此外,该片以北平风情为卖点,纯粹京片子的对白颇自然,与上海明星的对白有显然的区别。

二、《天桥》影片的放映情况

《天桥》完成后没有选择将北京作为首映地,而是先在上海公映。最开始传言,因为王元龙“邀这许多伶人拍戏,而且没有一个是出名的,将来卖座,在北方也许还可以,而在上海,包险无生意,所以听说此片将来不预备运到上海来开映”[3]。但是很快中电三厂就对这条新闻进行辟谣,“王元龙导演的《天桥》,现已完工,还没有到上海,已经有人在‘喝倒彩,同时屡次有报道《天桥》因拍得太糟,不拟运沪公映的消息。‘中电为了更正谣言起见,路牌已经漆好,《天桥》两字特别放大,且作红色,大约在《春残梦断》之前上映。”[16]该片抵沪后首先在1947年9月1日上午十时半在皇后大戏院试映,柬邀新闻界莅场指导,“该片系描写女伶从艺之血泪史,以梨园界为背景,故特招待伶联会同人前往参观,昨日皇后座上乃独多伶界中人,大舞台后台作壁上观者,有刘坤荣、筱文林、李君玉等等十名之多”[17]。这次试映的目的是“如有不满的地方,片子看过后可提出,公司方面可能接受的,便可加以修改的”[18]。这次试映后未能停息物议,外界仍旧谣言纷纷,“近日外间对该片之传说颇盛,谓有侮辱伶界之处甚多,中电三厂鉴于《假凤虚凰》之前车,怕惹起祸端”,乃于1947年9月2日“再试映一遍,请梨园行看戏”,最终的鉴定结果认为“惟片中对于梨园行并无侮辱之点,王元龙表演之班主,宁愿饿死,不愿在敌伪势力下求衣食,忠贞不贰之精神,反足可为伶界扬眉吐气”,“这里面决寻不出骨头来,可以断言,唱戏的先生们,可以放心矣”[19]。鉴于《假凤虚凰》理发匠事件为影片带来的宣传热度,笔者有理由怀疑《天桥》两次邀请梨园中人观片除担心引发纠纷外,也是出于电影营销增强影响力的考量。无论如何,经过两次试映,《天桥》终于在1947年9月3日起在上海皇后大戏院正式公映,日夜四场,分别是二点一刻、四点半、六点三刻、九点十分。此后先后转至无锡、天津、重庆、南京等地放映,并于1948年11月30日起在香港湾仔大佛兰杜街的中华影院放映。

“在国片出国声中,‘中电对国外市场之发行亦相当重视。”[20]5“‘中电的出品中,亦将有二部片子运往美国献映。这两部片子均是北平‘中电三厂所摄制者。一部是沈浮编导,白杨谢添等主演的《圣城记》,另一部是王元龙导演,杜骊珠主演的《天桥》。”[21]1948年6月15日,传言中电三厂业务部副经理董杏樵乘戈登将军号赴美考察电影业,随船携带《圣城记》《天桥》二片出国。然而经笔者考证,这种说法并非事实,真实的情况是“董氏此去与美片商洽议国片之放映,此亦重要任务之一,可能的话将于纽约市自建影院,专映国产影片,董氏本拟随带《圣城记》及《天桥》二片,携美后作试验性之放映,奈因配制英文字幕不及,待该项技术完竣后,另邮寄赴美③。以上二片皆中电三厂所出品,前者赞颂美国神父协助我国军民抗日之史迹,此片于事前系应美国教会方面之请求,后者叙述一个伟大艺人忠贞不贰的故事,外传该二片随身带去不确”[20]5。由此可知,《圣城记》的出国乃是应美国教会方面的请求,而《天桥》则是由于“美国人士对我国故都风光向往已久,故要求运美开映”[22]。此外,该片公映一年后还赢得了蒋介石的认可,“王元龙杜骊珠合演之《天桥》一片,于圣诞节蒙蒋主席青睐,是片所写卖艺人之不甘附敌之忠贞,主席颇嘉其含义事后各赐工作人员锦盒一事,内置精美糖果。是片为中电北平三厂出品,该公司总经理罗学濂、业务部经理吴邦藩诸人俱已拜领。虽然所赠非厚,顾为极峰所赐,自皆视如拱璧,引为殊荣”[23]。

三、结语

作为梨园故事片,北平中电三厂在战后抢拍的《天桥》由对京剧及后台轶事熟稔的王元龙执导,这部影片中的北平风情和北方伶人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与《梨园外史》《秋海棠》《风雪夜归人》等一起,构成当时并不多见的梨园题材影片。

参考文献:

[1] 禅翁.回平探母原是烟幕·中电合同却是事实[N].大风报,1947-06-08(4).

[2] 佚名.王元龙抢曹禺的戏饭:“天桥”舞台剧未完成先登银幕[J].戏世界,1947(303):7.

[3] 仁风.“天桥”不来上海王元龙大为失望[N].诚报,1947-08-15(4).

[4] 佚名.“天桥”开拍霸王活跃,周刍太坏不当天桥光棍[J].戏世界,1947(298):8.

[5] 艺.电影故事“天桥”[J].青青电影,1947,15(6):1.

[6] 佚名.杜骊珠失身假空军[J].青青电影,1947,15(7):1.

[7] 佚名.杜骊珠被中电三厂看上了,王元龙“天桥”·她荣任主角[N].和平日报,1947-06-11(8).

[8] 佚名.王元龙“天桥”将开拍:杜骊珠跃身银幕[J].中外春秋,1947(34):7.

[9] 柳英.“天桥”的导演和演员[N].时事新报晚刊,1947-09-08(3).

[10] 星贤.影剧双周(第十八期):“天桥”简介[J].天津民国日报画刊,1947(90):3.

[11] 老李.天桥的大胆作风[N].时事新报晚报,1947-09-08(3).

[12] 佚名.天桥第一怪大兵黄[J].戏世界,1947(316):10.

[13] 李丽水.北中国电影命运的停摆[J].青青电影,1948(16):7.

[14] 佚名.天橋里的三部戏!王元龙单挑古城会:杜骊珠言小朋之虹霓关,童祥苓的投军别窑[J].戏世界,1947(301):8.

[15] 杨克.“天桥”评[N].金融日报,1947-09-09(8).

[16] 萧木.“天桥”运沪放映[N].铁报,1947-08-18(4).

[17] 翠红.鑫大添聘名角,天桥昨晨试映[N].罗宾汉,1947-09-02(4).

[18] 玲风.天桥将招待全市伶界![N].诚报,1947-09-01(4).

[19] 佚名.天桥请梨园行看戏[N].力报,1947-09-04(2).

[20] 荣华.中电健全组织·开辟国外市场,董杏樵赴美研究彩色片[J].电影,1948,2(5).

[21] 佚名.“圣城记”“天桥”出国[N].时事新报晚刊,1948-07-09(3).

[22] 佚名.“圣城记”“天桥”出国“江湖儿女”缺班停拍[N].小日报.1948-07-11(4).

[23] 佚名.蒋主席赏识“天桥”[N].诚报(汉口),1948-01-02(3).

作者简介 吴晓宇,研究方向:早期中国电影史。

①“杜骊云”应为“杜骊珠”,“言少朋”为“言小朋”。

②“穆少楼”应为“穆小楼”。

③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的《天桥》影片拷贝仅为一本短片且是转录有损毁危险的易燃片,因为该片曾在1948年被中电三厂业务部副经理董杏樵运美放映,故而我认为该片在海外尤其是美国或许有遗存完整拷贝的可能。

猜你喜欢
天桥
天桥散记
奇怪的乘客
奇怪的乘客
奇怪的乘客
空中鸟瞰“飘带”天桥
天桥音乐剧节印象录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天桥”漫行
天桥
在天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