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路径

2023-09-01 09:11福建省漳州市金峰小学潘祎君
天津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数学

■福建省漳州市金峰小学 潘祎君

小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此阶段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和写字能力,能够减少学生因阅读错误或偏差而产生的问题。本文对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路径进行了仔细研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阅读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整合头脑中相应的数学知识。讲到阅读能力,大家可能想到的是语文和英语等语言类科目的教学,从未将阅读能力与数学教学之间联系起来,这就导致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无用的,因为数学问题题目有限、数学解题思维有限,不需要这么烦琐地教学。这一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与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学生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公式等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和公式的准确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有限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以及相应的数学知识设置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和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将学生引入生活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表现在,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增强对世界的认知。除此以外,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时会选择丰富、有趣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数学阅读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数学阅读能力是拓展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基础。数学素养中的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和模型思想的培养和发展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互为基础。阅读能力是对数学素养的细致分析、运用和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减少学生的做题失误,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能掌握和数学素养提升等综合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路径分析

(一)结合生活实践,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结合上文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结合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结合生活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随着素质教育等相关政策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数学教材开始选择生活情景化图片作为编排的主要手段。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专业术语和公式等积累是有局限的,而小学数学有着抽象性、逻辑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是许多小学生学习的难题。

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困难的,数学阅读是零散的、混乱的,这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不认识数学题目文字、读不懂数学题目、不能理解题目所蕴含的信息、不能及时并准确调取脑海中的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导致在小学数学课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觉和讲话等现象。教师设置数学问题和讲解数学问题时,应将生活实践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有效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错误看法,引导学生自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或讲解数学问题时,应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整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对应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寻找科学的途径来掌握阅读能力、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设置以下教学情境:同学们,你们在春节会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吗?你们认为春晚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环节呢?是《难忘今宵》的演唱还是群星卡点倒计时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呢?那么倒计时主要运用了时、分、秒的哪一项内容呢?是的,春节的关键环节——新年倒计时是精确到秒的。那么同学们知道我们常用的看时间的机器都有哪些吗?(钟表、读秒器等)。这样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对秒相关知识的学习和重视。然后教师设计关于秒的生活化情境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秒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三年级口算比赛,小红用了2 分40 秒,小明用了3 分钟,小刚用了1 分钟,请问小明比小红多用了()秒,小刚比小红少用了()秒?

2.今天是运动会100 米比赛,小强用了15 秒,小刚用了17 秒,()跑得更快?

3.400 米跑步比赛中,甲运动员用了56 秒,乙运动员用了1 分钟04 秒,谁跑得快?快了多少秒?

这三个问题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见的生活事实。教师将生活中的跑步比赛与秒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后,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技巧

结合上文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推动学生掌握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增加学生的阅读技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改变“我讲你听”被动的教学方式,选择“我讲、我问、你听、你问、你答”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讲,教师在讲解某一数学问题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教师不应该直接讲解和分析数学问题,而是选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问题。其次,在学生初步感知问题后,教师应进一步询问学生的理解和解决方式。最后,教师给予学生情绪反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依据学生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让被动学习的学生获得数学阅读训练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数学阅读技巧。教师也可以选择播放动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数学阅读看似简单,其实是有许多“陷阱”的,学生如何避开陷阱、成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训练。教师也可以从数学概念解读、定理阅读、公式阅读和教学例题等方面出发改善数学阅读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应该对长方形、正方形和四边形的概念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解决学生数学概念上的障碍。首先,教师分析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算法,教给学生如何阅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例如,针对“教室的地面长6米,宽7米,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这一问题,教师应该结合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以及周长内容让学生减少数学阅读失误,可以理解为:分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边长相等的是正方形,边长不等的是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长+宽)×2。因此,得出问题的答案为长方形的周长是26 米。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思路,能够有效给予学生分析问题的完整思路和方法。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阅读方式的有效发展。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勾画关键词、创设情境和分层解析等来提升阅读能力、减少阅读失误,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实践

结合上文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数学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实践。加强阅读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学生根据数学问题的类型和形式选择对应的阅读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掌握一种数学阅读能力就可以了,其实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每一种题型和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可以使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线下分题型的书面练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阅读思维和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上闯关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训练的兴趣。阅读训练不需要学生过度书写阅读步骤和解题思路,只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题眼和关键字词,掌握好单位等细致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数学阅读题步骤和解题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学生阅读的薄弱点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可以选择线上和线下两种训练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在选择线下阅读训练时,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由简到难的数学问题作为训练内容,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题型设计相应的数学阅读训练题目。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分类型、有层次的数学问题,如表1 所示。

表1

这样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每一类型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从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作业APP 设计数学阅读闯关游戏,加深和巩固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

(四)完善教学评价,融合阅读能力

结合上文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数学新课标的相关内容,本文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完善教学评价,融合阅读能力。完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综合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结果和数学阅读能力掌握情况。目前,大部分教师在给予学生数学教学评价时,没有融合数学阅读能力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评价是不完整的,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错误,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数学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发展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时,教师除了要对学生倍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与倍相关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如教师可以如此评价A 学生:A 同学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深入了解倍的概念、形成和建立倍的模型,但是阅读能力较弱,经常在巩固知识时出现错误。A 同学可以通过向上数学阅读训练闯关游戏来提升数学阅读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将数学阅读教学融入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