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类活动推进美术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以初中美术课《蓝白之美》为例

2023-09-01 09:11江苏省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陈太平
天津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蓝白印花布纹样

■江苏省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 陈太平

新课标明确提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在倡导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教育总体目标导向下,本文针对艺术学科存在的现实困惑,在聚焦教学基本要求有效达成的基础上,设计融合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基于学生实际学段和学情基础,推进新课标核心素养能力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依据课程的视觉性、审美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征,将美术教学过程设计成身临其境式活动、表现式活动、欣赏性活动三类课堂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这三类活动从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以学生学习行为、学习 过程、学习方法为依据,侧重学生课堂美术活动行为。本文将以《蓝白之美》一课为例,将三类活动融入一节课中,通过体验式、表现式、赏析式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课堂追求有效性,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活动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其学习内容和方向。通过活动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进而实现美化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印染蓝印花布的介绍、赏析和审美实践的课程。下面就通过三类活动推进美术核心素养的实现。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设置情境式活动

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情境正是客观世界(生活、场景)和主观世界(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状况、情感态度等得到优化和发展的教学方法。

美术学习中为了激起兴趣、激发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或让学生小组合作,去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亲身经历美术学习过程,感知视觉形象、形式原理、美术情境和美术文化。将美术课程中的“媒材体验”“知识初学”“技能初探”等相关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兴趣的初始阶段进行“身临其境体验式活动”。情境式教学有几种类型,即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教师都要灵活设置,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事半功倍地去感受美术课程的文化魅力。

中学教材《蓝白之美》一课,是从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和蓝与白的色彩之美中,让学生体验素雅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寓意,从而深刻体会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本课在课前可以有大量的实体情境,如有条件,可以实地参观印染方面的博物馆、实体店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印染艺术的魅力。

高效的课堂决定因素是教师能否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觉学习。真实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只是短短的几个词,但都是古人实践总结的结果,一定是在劳作中不断发现经验,这个制作过程不是教师的单方面传输,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去探索上浆到染色的奥秘。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情境,与学生一起发现,由于条件有限,教师可以设置模拟情境导入课堂,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场景复现,直观形象地反映现场。常见的方式有图画再现、音乐渲染、影像资料、角色扮演、情景剧等。

比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发现绘画中媒材之间融合产生的反应。教师事先在白纸上用蜡笔画一个圆形,请学生用蓝色颜料将白纸上色,学生惊喜地发现,蜡笔绘画的图形不受覆盖,有一个圆形总是涂不上颜料,直接呈现出来。这时,教师将一个揉成纸团的卫生纸放到刚才的蓝色颜料里,立刻拿起来,再展开,学生发现刚才的圆形和现在展开的纸张,产生了不一样的印染效果。在导入环节,教师精心布置一定的媒材,直接让学生发现和体验,让学生做一做,在艺术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发现印染的小秘密。学生带着这个小小的发现进入课堂下一环节,欣赏蓝白之美、了解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就会多了几分理性观察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兴趣倍增。

这样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再辅助影像情境的再现,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艺术体验或经验的获得与知觉是分不开的,只有在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审美知觉活动才能让人进入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这样的艺术体验为下一步艺术表现,以及进一步创意实践和探索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欣赏理解式活动

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使其养成正确的态度,培养其学习兴趣,以指导其行为。艺术欣赏是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意境)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艺术作品,既然能影响人的感情,教师就应该选择高尚、优美的艺术作品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艺术课的教学目标。

美术课程中,运用视觉感官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能力的活动归纳为“欣赏理解式活动”,是指运用感知,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经历,从内容、形式、手法等角度对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作品以及自然与环境、社会与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理解是人在文化活动中对主体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以及对规律的认识、领悟与把握。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学生的文化理解主要表现为审美理解。《蓝白之美》一课需要让学生了解蓝印花布的起源和传说;理解蓝印花布在民间广泛流行的文化意义;全面赏析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探求这些图案纹样的组合规律、纹样的寓意文化,讨论图案中视觉的形式美感。

本环节安排的活动是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任务:第一,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源于秦汉,宋代之后开始兴盛起来)。第二,蓝印花布发现的传说(梅葛两位祖师爷发明靛蓝印染方法的过程)。第三,传统蓝印花布的基本纹样总结(单独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第四,蓝印花布纹样题材的文化特色(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吉祥图案、隐喻、谐音、类比等手法)。明确的任务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通过完成活动一,让学生逐步感受蓝印花布的艺术特点,蓝印花布能够广泛地在民间流传,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大量的欣赏和情境布置,让学生在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和蓝与白的色彩之美中体验其淳朴、素雅的艺术特质和文化寓意。

活动一:完成活动表格,各小组当一回小老师,将印染方法教给全班同学。如表1 所示。

表1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艺术实践活动

艺术是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和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课堂教学延伸及拓展的一个重要空间,艺术实践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关键,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美术课堂在认知后期,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能力基础之后尝试进行自主美术造型活动,归纳为“活色生香式活动”,就是美术课堂中运用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空间等造型基本元素以及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尝试采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通过描绘、拓印、拼贴、捏塑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这个环节的活动是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综合呈现,在艺术活动中表达思想感情、创造艺术形象,注重艺术思维的生成、艺术实践的过程与结果。《蓝白之美》一课教学中,蓝白之美的制作工艺是本节课的重点,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个环节用蜡笔初步体验印染奥妙后,学生再观看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视频,就多了理性发现和总结。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学生能够根据刚才的体验,找出替代的方法来制作蓝印花布,制作工艺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在解决制作工艺问题后,接下来要解决创意问题。

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体验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也要让学生领会蓝印花布中纹样图案的艺术意味,更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和提炼蓝印花布中的艺术元素,并结合这些艺术特色尝试创意新的图案纹样。学生要理解纹样题材的文化特色,蓝印花布来自民间,其题材体现了中国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吉祥图案,采用隐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人们憧憬美好事物的理想和信念,无论是在民间传统习俗上,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蓝印花布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里需要教师分门别类地进行赏析,可以从不同的式样,即单独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等角度进行欣赏,也可以从题材内容进行欣赏,这个环节设计活动二,完成有框架的欣赏。

活动二:观察和欣赏这些蓝印花布纹样,点状形状和蓝白对比的纹样构成,形成简与繁、疏与密的节奏关系与整体效果。如表2 所示。

表2

(完成活动二,回答问题的方式是蓝印花布中狮子滚绣球纹样是连续纹样,来源于汉代民间流行的“狮舞”,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狮子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寓意祛灾祈福。)

在这些图案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现代审美感受,设计出具有现代装饰元素的蓝印花布纹样,并采用多样的替代方法模仿制作“蓝印花布”,体验蓝白之美。

表现式活动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是所有环节成果的展现,检验课堂成果就要看学生最后的创意实践,教师要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紧密联系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艺术表现手法,最终创作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艺术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贯穿美术课程的整个过程,在艺术创造中四个核心素养相互渗透、共同发挥作用。教师需要设计各种艺术活动,如思维活动、表现活动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不仅注重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

猜你喜欢
蓝白印花布纹样
黄梅君作品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竞选LOGO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清凉一夏!来双雪碧配色足球鞋如何?
昆嵛·湖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袁飞纹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