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与随意——都是必然
——以《认识6~9》教学为例谈对教材的理解

2023-09-01 08:34文|杨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涂色对数

文|杨 睿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可以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从把握数学学科本质,立足知识结构,结合具体学情,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学生的视角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课堂上发生的偶然和随意,都是基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对教材的解读而产生的必然。

一、看似偶然,绝非随意

听一年级《认识6~9》一课,学生在认识6~9 之后,为巩固对6~9 的认识,进行及时反馈练习,看数涂色。一个一个地涂6 个圆表示6,一个一个地涂7 个圆表示7……让学生体会6 个一合起来是6,7 里面有7 个一……有些学生在涂色时还能感受到5 个和1 个合起来是6 个,3 个和4 个合起来是7 个……这些都能丰富学生对6~9 各数的体验。汇报交流时,全班同学几乎整齐地涂成了一样的(如下图)。

此时,有学生发表不同想法:竖着涂或涂成红色可以吗?

学生出现竖着涂、用红色涂,看似偶然,实则是学生基于1~5 的认识经验产生的,是学生已有数学经验和对数的概念的认识的必然反应。

针对课堂上的偶然事件,细读教材:

第1 题涂色部分全是○,而第2 题,形状变成了△、□、○,颜色也分别变成了红色、蓝色和绿色。教学时既要兼顾数的认识和组成,还要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建议可以分三个层次开展:

1.有序思考,感受数的组成

教师质疑:刚才我们认识了6~9,你能涂出6~9吗?快速地涂一涂。

2.方法多样,丰富数的认识

教师质疑:刚才大家都是横着涂的,老师发现一个同学涂得很特别,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他是竖着涂的,也是6。

再次质疑:横着涂、竖着涂都可以,有了他的启发,你能涂出不一样的6 吗?

……

再次展示:这位同学涂成了红色,还是6 吗?

追问:有了她的启发,你还能涂出不一样的6 吗?

……

3.异中求同,深化数的概念

质疑:刚才同学们有横着涂、竖着涂、隔着涂、涂成黄色的、涂成不同颜色的,为什么它们都可以表示“6”呢?

交流:涂的形状、顺序、颜色和6 没关系,只要有6 个,就表示6。

总结:无论什么形状、什么顺序、什么颜色,只要是6 个,就可以表示6。有了6 的启发,相信大家涂7、8、9 时一定是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快速涂一涂你心中的7、8、9 吧。

操作:学生涂出创意的7、8、9

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对数的认识就会把形状、顺序、颜色等这些关于“6”的非本质属性剥离出去,留下“6”的本质属性——只要是6 个就可以表示6,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会数的组成:6 还可以分成3 和3,2 和4,1 和5。

挖掘蕴含在操作里的数学思考内容,让学生创新性表达,对建立数概念十分有益。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概念是抽象的。掌握和理解概念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操作活动中渗透了从不同中找相同的数学思考方法。有了练习1 的操作活动,学生在进行练习2 的操作时,就会明白颜色和形状无所谓,是几就画几个。

二、看似随意,绝非偶然

看似简单的练习,少部分学生还是圈成左边5 朵或7 朵,也许我们会归结为粗心,是学生无意注意发生的作用。细读教材,看似随意的错误,实则是练习方法的缺失,学生的错误绝非偶然。题目中含有“左边”“6 朵”两个条件涉及“方向”和“数量”,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分为三步走:

1.确定方向

2.确定数量

3.边线成圈

如果操作活动按三步走,学生的错误就会减少,学生的练习技能将有所提升。看似随意的错误,绝非偶然,是对教材的习题没有充分挖掘。

课堂上发生的偶然与随意,都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产生的必然。教学中要基于教材、基于学情,这样才能将偶然与随意转化成有效的教学生成,促进学生思维和技能的提升。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涂色对数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指数与对数
指数与对数
涂色
对数简史
涂色
涂色
涂色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