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对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23-09-02 19:30李天晔
法制博览 2023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院校时代

李天晔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快车道,党和政府全方位、多举措构建法治国家。高职生群体作为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群体,如何与时俱进,解决当前“00 后”高职生群体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法治教育,科学引导大学生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职业教育已然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00 后”高职生群体的法治教育问题尚未引起社会更多关注。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世界里纷繁复杂的信息对当代“00 后”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重大冲击。因此,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对高职法治教育的创新性与实效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的概述

进入信息技术2.0 时代,大数据思维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笔者根据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内涵日益丰富。《大数据时代》一书有较为凝练的表述:“所谓大数据思维,是指一种意识,认为公开的数据一旦处理得当就能为千百万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1]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具体如下:

(一)大数据时代是资源开放的时代

大数据时代是一场发展的革命,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第一层次是资源开放性,即大数据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具有无限发展的特点。对大数据来说,它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二)大数据时代是信息更替的时代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获取智慧的新模式,是一个信息快速更替的时代。而大数据的第二层次是通过信息处理筛选的过程而形成判断及推理,人们会依据海量数据形成初步的认知结果。

(三)大数据时代是创新变革时代

大数据时代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数据革命,人类的生产力正经历着大数据的第三层次,即应用大数据解决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活动。[2]复杂的技术迭代与科技进步鞭策人类从大数据角度破解世界难题,推动生产力新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新形势

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增强全国人民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基础,并且指出要通过法治教育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海量的信息和交互的平台时刻刺激着高职学生的神经。

(一)新传媒技术爆发与信息碎片化并存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新传媒技术被广泛应用,深刻刺激着传统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升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肆意散播不良言论、颠倒黑白,企图引诱青年学生颠覆三观,与正义背道而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如何在全球博弈中“弯道超车”,更需要我们聚焦人才的未来增值能力。

(二)海量信息资源与信息处理技术并存

大数据诞生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设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海量信息处理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数据挖掘、数据检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技术正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培育法治思维与创新法治教育并存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数字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法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系统性基础工程。结合各大院校的培养现状考量,大学生违法犯、违规及违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凸显大学生群体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其法律常识、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离社会主义国家法治要求仍有一定距离。[3]高职院校要树立法治思维培育的人才培养观,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塑造当代“00 后”学子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全人”。

三、高职院校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新形势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当前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也在逐步转变,法治教育内容正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中,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各大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在现实教学环节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授课教师的“一言堂”,往往导致课堂的“抬头率”“手机入袋率”“师生互评”环节出现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有限,而在后疫情时代,各大高职院校并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撑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导向,我们的教学模式需要与家庭、企业、社会接轨,扩充课外实践的视野与内涵。

(二)教学内容重理论,缺乏与受众情感共鸣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复杂,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法治教学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进入“双高”时代,高职院校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理论知识点,不能与最新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相关联,缺少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很难激发青年学生群体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注热情。因此,法治教育的课堂革命势在必行。

(三)教学过程单一,缺少师生良性互动

数字经济不断催生新兴业态,而法治教育工作如果仅仅注重外在形式,教学方式与内容枯燥单一,没有将“法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衔接,缺少师生良性互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需要关联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法治元素和承载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师生、校企有效互动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与职业素养。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后疫情时代,为了保障广大在校生的生命安全,国内大多数院校执行平安校园管控政策,因此,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地优化与提升,具体如下:

由于多边矩阵剖面框架和复杂系统数据的取值大小没有关系,多边矩阵剖面广义交叉乘法的运算可以反映研究人员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一般方法,根据相应的剖面的矩阵表示,可以模拟证明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人员的各种操作是否基本没有关系, 如果模拟分析其数据分析方法具有再现性的特点,那么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可以采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所以多边矩阵的剖面广义交叉乘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立德树人,广大一线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

1.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作为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师更需要怀揣谦逊谨慎的治学精神,保持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理论素养,从而赋予法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2.强化教师的国家安全观意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覆盖到各个领域。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聚焦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观教育,运用辩证思维引经据典,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3.增强教师对于时事政治的洞察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各个国家彼此关联。我们要善用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洞察力,积极引导青年学子立足当下时事政治,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全面解读社会现实问题,洞悉国家政治,理清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脉络。

(二)搭建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是影响青年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搭建与时俱进的授课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增强法治教育生效。

1.引入新媒体资源。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QQ、微信、抖音、快手等新社交媒体平台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我们要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青春正能量,例如,开设公众号、举办“弘扬宪法精神,做守法新青年”微视频大赛、进行“钉钉”直播授课等方式,让法律元素融入学生“碎片化”时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将法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关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从知识技能型向综合创新型转变,我们要将法治课堂进一步拓展到家庭、企业、社会,形成联动合力。例如,W 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共建思政实践基地,一方面以学生志愿者入馆志愿者讲解服务的方式宣传宪法,另一方面以“行走的第二课堂”模式将宪法流动展引入学校,引领学生培育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4.与时俱进,增设相关辅学课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需要增设更多的法治相关课程,在专业课中增加法治教育元素。同时,可以增加经济法、合同法等相关的全人发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设计。将《民法典》中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专题式的课程设置,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与活跃度。同时,将法治教育纳入《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解决法治教育相对集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W 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团队依托优学院网络平台,开设《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国反腐反贪和脱贫》等全人发展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思政专任教师切换角色,成为思政“主播”,添加在线讨论板块,与学生即时互动,实现思政教学真效能。

(三)以学为主,构建“全人教育”大格局

在当今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全人教育理念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健全学生的人格,实现身体与心理、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等方面的平衡。[4]因此,构建“全人教育”大格局具有长远实践意义。

1.搭建校园法治文化平台。平安校园创建以来,校园法治文化的宣传已深入人心。例如,创建法治校园图片展、布置法治文化校园角、设计校园法治宣传VI 标识、公众号推送法治文章,让师生们耳濡目染,动态了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浙江建设的最新成果。

2.挖掘鲜活法治素材,构建法治资源智库。“90 后”“00 后”已然成为时代潮流主力军,一线教师要根据学情现实分析,教学资料和延伸阅读材料体现知识、技能、素养、社会热点融合,拓宽法治教育渠道,实现法治教学资源的动态更新和整合。例如,W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创作的微课作品《弘扬“五四宪法”精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以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的故事为切入点,深入宣传贯彻法治中国精神,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深植全人发展理念,高职院校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殷切嘱托,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提升学生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让课堂与职场“零距离”。例如,依托企业优势,可以积极开设office hour,邀请企业法务部门走进校园普法宣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劳动法》相关条文,

4.“线上+线下”学习。面对高校学生,高校必须运用大数据思维,将网络育人覆盖到思政育人全过程,深挖网络育人元素,并有效融入师生网络教育中,积极开拓法治教育“线上+线下”混合育人平台。现阶段,通过人民网优学院教育平台、微助教、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媒介的成熟运用,教师转身为“在线主播”,与学生即时互动,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模式,突破思政课堂的地域时空限制,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智慧法治课堂,拉近与学生的互动距离,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讲解,激发学生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新公民的求学热情。

五、结语

从2001 年至今,我国的普法工作已经持续开展二十余年,逐步实现向深度拓展,向广度推进。随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2022 年5 月1 日起正式施行,高等职业教育一定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法治院校时代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