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2023-09-03 08:08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吕后茱萸刘氏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也很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期“百科·发现”让我们一起认识四个中国传统节日。

元 宵 节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亲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她的党羽惶惶不安,害怕遭到迫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想要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亲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军权,“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端 午 节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节。

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由此来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相关。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中 秋 节

中秋节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传说与嫦娥奔月有关。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的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一般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有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及祈盼丰收、丰富之意,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有祭日、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重 阳 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一样,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呂氏春秋》的《季秋纪》中,已有在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有“九月九日,佩荣英,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记载。相传自此时起,便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荆楚岁时记》中有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现在,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一般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猜你喜欢
吕后茱萸刘氏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遍插茱萸却为何
一个发飙斗狠近乎疯狂的女人——吕后
往顶上跑
吕后与审食其关系简辨
后母
吕后精明不逊刘邦
陪你一起读历史(4) 大汉女当家吕后
一束茱萸满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