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建议实践

2023-09-04 15:16谷永超清河县建投天然气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13期
关键词:资产国有企业部门

谷永超 清河县建投天然气有限公司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从原本的传统式经济发展越来越转向为高质量集约型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需要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的手段,加强内部固定资产控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分析,对于加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减少成本,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与重要性

(一)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涵盖的范围较广,指的是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服务与管理具有价值,且具有能够进行一定折现行为的设备、工具以及场地。比如,生产车间、厂房、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能够长期性、持续性的为企业创造价值,不仅具有资产的现金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生产制造价值[1]。因为固定资产能够长期使用,且价值较高,对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来说也是其中的重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复杂性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涉及到国企的各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协同参加管理,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分散性特点。国有企业因为其生产规模较大、业务类型较多,业务活动在地域与种类上呈现分散性,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各条线的内容进行梳理;第三,固定资产管理的统筹性特点。此特点主要体现在为了全面发挥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益性,企业下属部门及各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资产信息,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范围中具有极为显著的地位,不仅是国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加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极为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资产浪费、闲置的情况,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加强风险防控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现阶段,我国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新兴产业不断增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加强资产管理,减少成本支出,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较为重要。因此,国有企业就需要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这一手段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从而为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转移过程中的价值缺失问题

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生产规模较大,往往属于集团企业,项目子公司分布较广。在这种情况下,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固定资产转移就成为了其中的重点问题,但是因为子公司的地域规模与生产经营层面存在分散性,固定资产只有在保障其实际价值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保值目的[2]。但是因为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固定资产转移功利性目的加强,在进行固定资产转移过程中往往会以远低于实际价值的行为进行转移,难以保障固定资产价值的有效实现。另外,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评估时,评估的主观因素占据较大,导致固定资产的估值不准确、不真实,再加上关于国有资产固定资产转移的监管机制不健全,使得固定资产转移过程中价值缺失的问题愈发显著,甚至部分国有企业在进行资产转移时对固定资产直接不予统计。

(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存在的不足

国有企业因为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固定资产的价值与数量也较为显著,但是因为固定资产之间价值参差不齐,从十几元到几千万元价值跨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有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统计时,对于部分价值较少、或使用年限较长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统计,较为忽略这部分资产价值,长此以往,没有被统计固定资产进行累积后就会在统计方面存在漏洞。在部分国企集团中存在许多下列的子公司,子公司因为生产规模较小、固定资产价值不高,致使在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统计时往往忽略了这些资产,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统计的漏洞进一步扩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因为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进行固定资产统计归纳时账目模糊性较强,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价值存在很大差异。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全面,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难以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动态化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高,统计层面上漏洞较为明显。

(三)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率低下

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问题,是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活动时预算制定不够严格,缺乏一定的审批程度,导致固定资产盲目购置的情况较为多见。虽然从表面上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都正常投入使用,但是因为固定资产购入的盲目性,导致其使用周期不长、使用效能不高,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时间价值。例如,在部分电气企业或建筑企业中,需要购置许多价值不菲的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采购成本较高,维修费用高昂,如果因为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使得出现资产浪费、闲置的问题,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会带来一定的附加成本费用,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3]。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没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致使资产采购预算制定不合理,审批程序不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缺乏控制力度,导致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产生资产空置、闲置等浪费现象。

三、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应严格落实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减少资产空置率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从资产的采购环节出发,进行预算的严格编制与执行。首先,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预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需求与企业内部现有的固定资产资源,联合多方意见科学制定资产采购预算,并对预算的上限进行严格制定。在子公司的固定资产采购方面,需要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加强对子公司的预算编制管理,保证企业能够在采购阶段就能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浪费行为,减少资产空置率。在进行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期间,相关部门需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联系度,利用交流机制搭建的方式促进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联合使用,加强资产使用效率。另外,固定资产管理还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时代发展,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对预算管理、资产配置、市场调研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创新管理体系,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基础。

(二)应建设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的规范性

国有企业应搭建出全面、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按照制度要求规范使用。在制度搭建完成后,确保制度的相关要求能够全面渗透到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子公司中,加强制度要求的落实力度,并利用岗位责任制明确固定资产使用责任,对于部分固定资产使用不规范的相关部门与人员依制处罚。另外,国有企业需要制定出严格意义上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行为,在固定资产使用的事中阶段加强审查力度,实现固定资产的常态化、动态化清查。如果国有企业下属部门或子公司出现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转移处置行为,就需要加强其处置过程的监督力度,对资产处置转移情况实现数据上的记录与统计,完善监督管理制度[4]。国有企业需要从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执行,到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进行专项监督控制,确保固定资产使用的完备性与规范性。

(三)应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规避资产价值流失问题

国有企业需要利用固定资产核算这一举措加强固定资产价值控制,多方面、多角度地帮助国有企业巩固固定资产价值。因此,国有企业就需要健全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控制。首先,国有企业需要阶段性制定固定资产核算活动行为,从制度层面上明确固定资产规模与数量,并将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制定出书面表格后,将固定资产的类型与规模需要进行实时录入,确保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能够及时录入系统,加强相关人员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掌控力度,及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出现固定资产核算漏洞,或固定资产数量出现急速变化的现象,相关人员也能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其次,为了保障固定资产价值的评估准确,就需要结合发票以及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对多家供货商以及生厂商进行纵向对比,结合市场价格明确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加强固定资产采购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减少固定资产采购的成本浪费问题。最后,在进行固定资产转移处置过程中,需要联合企业部门以及专业的资产评估师进行专业估价,并将估价数额与实际购置价格进行对比,坚决抵制不规范的固定资产转移活动。

(四)应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夯实动态化管理基础

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必须要以相关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出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财务信息系统,从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此平台中能够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并针对性审核企业部门的固定资产购置要求。在此期间,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对部门的固定资产购置申请进行审核后,并出具相关的固定资产购置单位与固定资产的采购价格,部门审核完成后才能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活动[5]。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在降低人力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的精准、科学编制。另外,国有企业各部门需要加强平台参与度,对于本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期限、频次以及收益率等关键指标及时上报,由管理部门统一审核后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情况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采购、转移、处置行为决策制定将更加合理、全面。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互相配合与支持,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度,并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实施严格监管,完善国有企业的资产配置与使用制度。

(五)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促进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效益的提高,必须要依靠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落实。因此,国有企业需要从内部、外部两方面,实现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全面监管。在内部监督方面,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审计手段加强审计工作,在审计活动开展期间,应实现对企业内部资产的全面审计,保障固定资产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全面、有效地发挥审计工作监督职能。国有企业还需要针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制定培训活动,加强审计质量,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夯实基础。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出合理、缜密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的追责处理,确保相关管理人员与固定资产使用人员能够结合企业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坚决规避、抵制不规范折旧、不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现象,根据新会计准则内容,严格把控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等环节。在外部监督方面,国有企业应主动配合国资委的检查监督,确保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能够依法进行、依法执行。国有企业还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信息的透明度,实现信息的公开公示,强化社会层面的监督职能。

(六)应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工作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全面的管理理念,并通过培训学习活动的方式培养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人才储备。因此,国有企业就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理论知识内容的构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固定资产管理夯实基础[6]。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相关的优秀案例的分析,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观念的重新认知,并重视资产管理与维修等工作的重视,利用座谈会、资产管理以及会议讨论等方式,夯实固定资产管理理念的渗透力度。另外,国有企业还可以组建固定资产管理小组,对企业领导直接负责,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环节落实工作责任,确定固定资产的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保障小组人员能够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保持客观性与独立性。为了加强员工的固定资产培训积极性,国有企业可以利用培训讲座、文化交流以及知识竞答等方式,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利用线上平台拓宽培训渠道与范围,及时更新平台内容,组织线上测试加强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知识储备,夯实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下沉,国有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会面临诸多的挑战与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就需要利用固定资产管理这一手段加强资产控制与成本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有企业应严格落实固定资产采购预算,减少资产空置率、建设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加强固定资产使用的规范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夯实动态化管理基础、完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规避资产价值流失问题、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促进管理职能的全面发挥、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工作,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资产国有企业部门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