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策略研究

2023-09-04 23:57罗彬香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

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补充和平衡公共服务力量,助力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的均等化。文章从政策环境和服务定位角度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具体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从推动共建共享、强化服务供给与提供培训援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服务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8-0077-0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建设内容。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得到推进与加强,这表明我国文化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同时也意味着群众的文化需求正在朝着高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受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文化素养水平不一等多重因素影响,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与民众需求出现矛盾,亟须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其中,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现阶段,我国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文体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以政策法规形式要求各类图书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推动各级政府以购买或其他形式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营或文化产品的供给,共同推进文化繁荣,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从实践角度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作用的发挥并不明显,需要其充分了解现状、剖析根源、精准施策[1]。各高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1.1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环境

早在2015年,教育局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就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是其主要任务之一”[2]。与之前的职能相比,国家从政策层面增加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与任务,强调高校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成效和正常内部治理秩序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与服务优势,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鼓励和提倡免费服务。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为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支撑。政府购买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购买指政府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3]

1.2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分析

当前,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其常规职能之一,能够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教事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与服务支持,同时能够有效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各项基本文化权利。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学定位包含服务定位、角色定位、功能定位与发展定位四个层面[4]。服务定位层面,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提供资源信息与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补充形式,具有协助承担公民文化素养提升、促进阅读推广等社会教育职能。基于该定位,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社会合作的方式融入社会服务。角色定位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组织管理职责,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有义务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为周边区域文化建设提供文化资源、技术支持、服务培训、管理提升等相关帮扶活动,同时将自身资源与服务无偿对公开放,助推地方文化建设。功能定位层面,高校图书馆主要通过阅读推广与辅导培训的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5]。发展定位层面,高校图书馆应逐步采用“校地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地方协助高校降低建设成本,高校图书馆将自身的资源、服务与地方居民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2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2.1 提供资源共享与技术服务支撑

影响公共文化服务成效的主要因素是经费不足、资源总量与类型缺乏。研究数据表明,在影响读者体验的因素中,公共图书馆等文化部门资源总量与类型不足问题占比为46%,其次是缺少数字阅览设备、资源更新速度慢、阅读环境不舒适[6]。随着全国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推广与实施,地方公共文化部门数字资源建设虽见成效,但仍不能满足民众的日常文化需求。在技术设备与硬件方面,缺乏电子阅览设备与专用空间是阻碍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重要因素,多数地方公共文化部门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硬件不足。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需求引进了大量专业资源,且拥有先进的数字阅读设备、多媒体设备、VR设备等,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且有丰富的建设经验,因此,高校图书馆可通过对外开放服务和对口援建地方公共文化部门的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2 提供服务优化与队伍建设培训

罗彬香: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策略研究

读者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读者服务模式单一、形式陈旧,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加之近年来互联网媒体的冲击,读者流失较多。此外,馆员队伍服务态度被动、专业知识不足等也是导致读者体验不佳的重要因素。城区公共图书馆等机构虽然在硬件和馆址上有一定优势,但因存在规划不合理、人流量较大等问题只能提供传统接待服务,个性化服务偏少,不能满足读者的差异化需求。馆员培训方面,地方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的人员素质偏低、专业技能掌握不足、服务理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亟须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与引导[7]。各高校图书馆基于科研、资源共享等需求会定期开展服务交流、技能培训等,服务理念领先于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规划科学合理、流程规范,能够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培训支持,同时通过技能培训、轮岗实习等方式协助提升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及其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3 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服务策略

3.1 校地共建,推动优势互补

校地共建是推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地共建的主体是高校与地方政府,二者基于共享链,强调资源与服务互补,共同投资高校图书馆从而实现共建共享[8]。高校图书馆既能为在校师生提供资源、科研、学科等相关服务,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类似于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起到双职能的重要作用,校地共建图书馆本质上属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典型形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可通过提供土地、投资或补偿建设成本的方式向高校图书馆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使高校图书馆转变为服务师生和社会的公共文化部门,同时接受学校和社会的服务监督。这种方式既能节约服务成本,又能解决部分高校建设成本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促进高校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缓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不均衡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当前,新建高校一般位于市郊或城区周边,地方政府可以此为依托,共建共享型图书馆,弥补当前城市中心图书馆服务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开展。

3.2 深入基层,强化服务供给

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形式,当前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有三种,即自觉模式、法律制度约束模式、权利义务平衡模式。高校通过互联网等形式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相连接,形成“高校—地方”式的文化活动中心、共享学习空间或技术研究中心。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参与政府购买,将自身的馆藏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才、服务经验等优势发挥到地方文化服务中,突出自身服务特色,形成品牌效应。政府购买模式适用于已经建设成熟的高校周边社区密集、社区距离市中心图书馆较远或图书馆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情形。政府购买模式能够有效平衡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成本问题,为合理解决资源服务的双向供给提供了合理的利益平衡方式[9]。高校图书馆与政府签订购买合同后,应陆续向社区居民开放相关服务,支持开展相关社区文化活动,协助培养专业化服务人才,同时协助社区建设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3.3 援助建设,提供培训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提供技能培训、组织协调、制度构建等方式为地方公共图书馆提供援助,从而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技能培训方面,高校图书馆可联系地方公共图书馆派遣学习能力较强的馆员到高校图书馆学习和参与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应包含借还书服务、图书排架、阅读指导、推广服务、知识平台使用等,培训结束后需进行短期业务实习,各项业务达标后才可回到本馆开展业务改进和优化等相关工作。组织协调方面,高校图书馆可派遣一部分业务骨干定期协助地方公共图书馆组织和协调阅读服务、阅读推广、专题讲座等活动的开展,并在此过程中为地方公共图书馆培养专业馆员队伍,提升其文化服务能力。制度构建方面,高校图书馆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以自身的科学管理制度为基础,根据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构建管理架构与相关服务制度,并增设评价反馈制度,形成良性服务循环,从而使地方公共图书馆具有稳定的运行机制,从根源上提升其文化服务能力。

4 结语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高校图书馆理念先进、馆藏资源丰富、技术设备优良、组织管理高效,能够为地方公共图书馆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推动校地共建、强化服务供给、提供培训服务等措施可促进校地优势互补,既能有效支持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又能保障周边居民享受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充分彰显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 贾红岚,任晓春.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公共性探讨:基于“服务—教育—文化”的考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5-29.

[2] 谢瑞霞.借助网络信息平台 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评《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和实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128.

[3] 郭艺璇,李玲梅.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三馆融合模式探索及策略研究: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11):40-45.

[4] 王文莉,陈朋.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索:以武汉市高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02-104.

[5] 李松山.高校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以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助力朝阳县波罗赤镇文化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8):63-66.

[6] 柯丽钦.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下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25-28.

[7] 卢彭.服务清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广东省职教城(清远)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2-82.

[8] 付勃达.公共文化服务语境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从黄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谈起[J].新世纪图书馆,2020(12):12-16.

[9] 郭利伟,冯永财,彭逊.共享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2):123-128.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