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模式探索

2023-09-04 10:51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商埠骑楼城市更新

孙 洁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城市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大量城市、乡村获得升级更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其中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来说,似乎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已然成为其重要标志,但其中仍留存大量传统建筑、历史建筑,蕴含深厚文化历史内涵,若不注重方式随意改造,将会对这些千年文化载体形成严重破坏,不利于城市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将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结合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实例对历史街区升级、保护等相关措施展开讨论,希望对我国其他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提供参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历史街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价值。

1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内涵

1.1 历史街区

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主要表示城市中,古迹、文物、传统建筑较为集中区域,或可体现城市传统风貌与文化特色的街区。

1.2 保护与再生

首先,对于保护方面来说,主要表示禁止对街区内传统历史文化古迹、建筑造成破坏,确保古迹、建筑等相关历史文物获得可持续发展。其次,对于再生方面来说,表示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技术手段,以多元化形式提炼历史街区传统文化要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规划手段有机融合,使优良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同时增强历史街区运营效率,促进历史街区与现代化城市获得共同发生。

2 历史街区蕴含价值

2.1 文化价值

历史街区承载着该区域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作为历史文化载体、作为城市历史缩影,充分凸显城市历史文化特色、风貌特点、人文风情等,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历史街区拥有极高文化价值。

2.2 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与历史风貌自身便具有独特美感,由于历史街区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历史街区便拥有极高艺术与审美价值。与此同时,历史街区正是因为拥有独特艺术美感与价值,人们置身其中时,便可觉醒民族意识与历史文化思想,例如我国绍兴,其作为典型江南历史文化城市,内部含有大量历史街区,其中马头墙[1]、小桥等传统建筑可为人们带来独特艺术美感,其也成为当地城市文化标志。

2.3 功能价值

历史街区犹如城市文化名片,具有一定功能价值。历史街区不仅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同时还可为他乡游客展示当地风貌与人文精神。通常来说,历史街区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大部分历史街区还会位于城市中心,也是游客聚集地,因此也可以看出,历史街区拥有极高功能价值,更应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

3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方法

相比于现代化商业街来说,历史街区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还迸发出巨大商业生机、潜力。因此在城市更新视角下,为做好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1)再现传统历史空间

为充分再现传统历史空间,规划可灵活应用设计手段,对历史街区进行更新升级,确保历史街区凸显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开展规划设计过程中,重点处理内容应包含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色彩等。通过这种方式,可提高设计原真性,使传统历史空间得以重现。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首先掌握当地历史文化,理解文化真正含义,不可盲目复古、模仿。与此同时,由于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部分街巷空间难以真正重现,规划便可在其中增添部分现代休息娱乐设施,不仅可对原本历史空间形态进行保护,还可为游客提供休憩环境。

(2)空间延伸方法

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开展过程中,除开发保护历史文化空间形态外,还应对其进行一定延伸,同时确保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风格不发生冲突[2],促使历史街区综合空间形态更具完整性、多元性。例如西安大唐历史街区延伸,规划设计在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前提下,融入多重全新空间元素,使历史空间使用功能更加丰富,保障建筑材料色彩与原本街区色彩统一、结构与街区外观统一,使历史街区空间得到延伸的同时,发挥规划设计原真性优势。

(3)融合新型结构材料与传统符号

开展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设计过程中,传统建筑可能会存在外观破损、空间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等问题,为解决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应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将传统符号合理加入新型结构材料内,如瓦脊、斗拱[3]等,新型结构材料可采用木桁架、钢架等材料。通过这种设计方式,使新型结构与传统符号互相融合,不仅可满足历史街区功能需求,还可凸显地域传统历史文化特色,达到新旧共生设计目标。

(4)置换街区新旧功能

从目前我国历史街区改造更新情况来看,可将街区新旧功能置换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历史传统工业区置换为艺术文化街区;一种为传统居住街区置换为现代商业与休闲区。无论哪种街区置换,通常都会在置换完成后发生功能变化。而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置换模式则更倾向于后者,除传承、发扬历史街区传统文化内涵、改善街区现状人居环境的同时,还需在街区内加入休闲、旅游、娱乐等功能,使现代、传统功能获得整合与碰撞,让游客在休闲娱乐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传统历史文化魅力。

(5)做好街区保护与开发

历史街区中含有大量历史遗迹,可凸显当地历史文化特点。因此基于城市更新视角开展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过程中,应将保护、更新、开发完美融合,确保街区在传统、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现代城市发展需求。

城市更新核心便是城市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同时兼顾经济的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全面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内涵、传统风貌,同时还需适当平衡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历史街区主要特点便是拥有丰富历史资源与文化资源,可以将其适当转化成旅游资源,同时结合地理位置、区域优势,将各项资源作为工作开展基础,引进社会资本,促进当地商业进步的同时引导旅游业获得发展,使历史文化与街区经济取得共同进步,同时也能为街区的更新带来新的动力。

4 城市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案例解析

4.1 项目简介

本文选取湛江市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对其保护与再生方式进行分析。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位于湛江市中心,始于南宋时期,兴盛于法租界广州湾时期,作为千年文化载体,乃湛江城市的源脉之地。该街区具备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价值,也是赤坎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组编制了《赤坎古商埠保护与开发更新规划暨城市设计》,之后结合规划方案开始指导对古商埠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开发更新工作。

4.2 历史街区游客吸引要素调查

对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环境调查前,项目组对当地居民与游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得到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历史街区吸引力要素调查数据表

通过对调查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历史街区内民国古商埠的历史文化氛围、传统的市井生活气息、南洋骑楼建筑群、明清古码头等都对游客产生了极大吸引,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因此可以判断:对于游客来说,相比于其他现代旅游项目,人们更想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氛围和市井气息。因此在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生工作开展过程中,项目组将工作重点置于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市井生活场景保持方面。

4.3 历史街区与环境

在确定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案前,项目组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古商埠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该区域历史核心价值为10个明清古码头、三民路的南洋骑楼建筑群、以及街区内散布的历史建筑。因此将此次规划设计重点置于保护建筑古迹与历史文化方面,同时还需确保规划设计方案满足建设要求,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完成实地走访后,项目组将历史街区划分成三大区域:历史价值保护区域(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与再生区域(风貌协调地带)、以及外围的历史与现代城市协同发展区域。

4.4 设计原则

制定设计原则前,项目组首先对此次项目定位进行策划,依据历史街区不同区域历史价值,将其划分为保护、整建与重建。街区整体以保护和微更新方式的整建为主,局部建筑面貌不佳、历史文化价值低的地区予以拆除重建。对规划核心进行策划时,将重点内容设置为保护和展示赤坎南洋风格建筑群和传统市井文化,引入商业、文旅产业推动地区复兴、重塑社区活力。最终将赤坎古商埠历史街区建设成为“湛江城市文化客厅、古埠共生家园”。另一方面,规划也对古商埠历史街区进行了功能策划,并赋予其三种功能:①历史文化体验功能。可发挥湛江传统文化价值,融合地方民俗特色,提升街区吸引力与历史文化价值。②休闲娱乐。依据古商埠地区的历史发展痕迹,结合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管理手段,提高历史街区消费力与旅游休闲活力。③完善居住环境功能。通过该功能可唤醒当地居民城市文化记忆,提升居住品质,形成历史文化城市印记。

对于设计原则方面,项目组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保护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与更新原则。保护性原则主要表示对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等具有时代特征建筑进行保护,同时对该区域古树名木进行保护,谨慎拓展历史街区空间。指导性原则含义为通过对该区域商业运作模式合理规划,逐渐形成空间控制体系,提高历史街区统筹规划开发科学性,打造完善交通体系与公共生存活动空间。更新原则含义为将保护作为基础开展再生建设,在新建建筑中融入传统历史文化符号,不可直接复制粘贴,确保新建筑在传承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

4.5 设计方案

4.5.1 街区布局

对古商埠历史街区进行规划布局过程中,项目组在尽量保持原本街巷、街道网络基础上,对历史街区功能合理划分,结合骑楼建筑群和传统岭南大屋、单栋西式建筑的不同建筑类型,考虑融入古商埠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多个价值要素,将古商埠分为“新文化”和“老市井”两大区域。街区东侧的三民路骑楼建筑群街坊结合历史上的骑楼商业功能,更多的引入时尚商业业态、特色文旅产业,打造体现时尚新文化的整体商业休闲步行街区。街区西侧的大通街古码头和中山二路区域,则以保留现状生活场景为主,通过修缮散布的点状历史建筑,功能置换为博物馆、特色民宿、传统手工艺展示馆等,融合在传统生活场景中,更多的展示赤坎“老市井”的风情。

4.5.2 街区交通

该街区内考虑现状起伏地形及商业旅游活动,形成东西两片步行区域,大部分街道皆为步行道,通过在风貌协调地带和街区外围的协同发展区域加设地下、地面停车场,截留交通,保证整体区域的步行街道网络。

4.5.3 空间形态

古商埠历史街区主要空间形态包含以下三部分:①骑楼商业街。属于典型的“南洋风格”骑楼街区,这些骑楼建筑大多始建于1920年代,多为两层连壁式拱券骑楼建筑,一式多间联排,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建筑砖柱相间,每间平面均为长方形,下店上宅。这些骑楼既使建筑造型增加层次感,也适应南方气候,符合遮阳挡雨,招揽顾客的功能要求[4]。东侧三民路骑楼商业街的空间,可容纳较多游客,且骑楼之间的步行街巷宽阔,可做商业外摆、集市活动,是古商埠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场所。②传统街巷空间。西侧大通街传统街巷空间的规划过程中,项目组将沿街建筑立面形式作为基础,将街巷两旁的商铺、住宅与街道空间紧密结合。对于商业密集段的建筑部分,应用大量门窗,加强建筑内部能至室外空间的渗透效果,在保持了街巷原有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又有效拓展商铺营业面。③街区口袋公园。由于街区现状建筑高密度的布局,缺乏开场空间,通过拆除部分位于街角或内部的破损建筑,构建系列口袋公园,同时也作为历史街区提升品质和再生的核心。口袋公园主要功能便是为游客休息、娱乐、更改步行方向提供场地,同时也为本地居民提供日常活动场地。口袋公园的设计依据古商埠地区的实际地形,结合商业需求、历史文化、生活品质等因素使设计更具本土文化特色,使现代商业与传统历史文化、品质生活与时尚活动有机融合。

4.5.4 建筑形态

建筑是历史街区重要的组成内容,为对历史街区进行更好的保护与再生处理,此次的街区城市设计方案在修缮历史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对新建建筑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融合历史建筑细节元素的方式,既展示湛江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又体现新的时代特征。

在对建筑形态的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以尊重该街区传统历史建筑特色为原则,选用现状骑楼及传统建筑的米灰色建筑基调,对于风貌协调区内的新建商业建筑,采用简洁的形式,建筑立面使用青砖+大面积的玻璃材质,突出时代商业特色,同时也能映射周边传统风貌建筑的样子,使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共生。新建建筑的屋顶采用单坡+灰色青瓦的形式,与周边骑楼建筑的山花女儿墙和砖红屋顶形成区别,使新旧建筑既融合又有区别,让慢行其中的游客能清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新旧的对比。

5 结语

经过岁月洗礼,历史街区承载着深厚传统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对历史街区开展保护与再生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充分掌握当地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才可遵循因地制宜设计原则,保护历史街区文化功能的同时,提高历史街区综合效益,使传统文化、现代城市发展相融相合,促进历史街区与城市获得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商埠骑楼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明清江苏运河名镇盛泽
TOD/城市更新
骑楼人家
骑楼的故事
探寻“ 自开商埠”城市工商业组织发展的轨迹——读马德坤《民国时期济南同业公会研究》
基于CVM的商埠文化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以济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