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选题 深挖细节 优化方法
——做好农村对外报道初探

2023-09-06 14:54崔恩慧
中国记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华社选题稿件

□ 崔恩慧

农村对外报道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三农”问题中的农业科技、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议题。本文根据国际社会对中国农村的关切点和误读,结合我国农村对外报道的现状和问题,以新华社与外媒报道为例,从拓展选题来源、增强新闻“四力”和有效引导舆论方面,针对如何优化报道方法提出对策建议。

一、拆掉思维的墙,挖掘选题富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当日,新华社及时准确滚动播发了英文消息,并根据权威官员对文件的解读编发英文稿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强调农村振兴任务》[1];次日又播发英文新华全媒头条《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中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号》[2],以融媒体形式深入解读文件,结合高端访谈和基层故事,阐明中国农村未来振兴方向。

其实,像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的重大政策发布或某些重大科技突破的新闻事件,在“三农”领域的对外报道中可遇而不可求。与其他领域相比,农村对外报道由于时效性较弱、专业性较强、新闻热度较低、涉外事件较少等原因,长期以来受关注度不够高、在对外报道中比重也不算大,与其重要地位难以匹配。

同时,我国农村对外报道题材目前仍集中于围绕春耕秋收等农耕时令节气、脱贫致富相关故事。其实,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观念更新,尤其是在“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后,农村对外报道选题的天地变得更加广阔。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海外受众惯常关心的话题,如人权、环保等,以及与他们具有贴近性的国际话题,在“三农”领域寻找选题。如曾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的对外报道《中国1.4亿农民工的选举权之争》[3]关注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群体,围绕“如何保障这个庞大群体顺利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内的各项平等权力”进行了探讨。农民工的选举权是中国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选题自然引发海外舆论高度关注。路透社(Reuters)稿件《中国农村老人照顾更老的老人》[4]则聚焦全球老龄化问题,以中国河北前屯村探索新型养老模式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也向世界介绍了中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方案。

其次,农业对外报道具有较强的交叉性,既要了解农业层面的问题,也要洞察经济领域的新动向,还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密切联系。若将“三农”与不同领域进行“嫁接”,选题就会呈现井喷之势,报道往往也会更具新闻性和趣味性。

新华社一直在拓宽农村对外报道视角方面进行探索,涌现过许多优秀作品。如《9亿农民的中国缺乏“农村作家”引起忧虑》[5]一文从“写农村题材的作家越来越少”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文化问题,把农业报道和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很好的结合,达到以点写面的效果。英文稿件《中国农村媒婆正淡出历史》[6]和《中国农村的“厕所革命”》[7]则关注到农村中看似不起眼的两个话题——婚恋和厕所。前者通过讲述山东乡村媒婆张克兰(音)半世纪为百余对夫妻牵线搭桥,但因现代通信手段的发展生意转淡的故事,于今昔对比中折射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变迁。后者以中国厕所革命最富成效的东部省份江苏为例,记述了当地政府为说服农民翻新或建造厕所付出的努力,展现卫生改善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面貌和村民风貌带来的显著变化,凸显了中国致力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

而对于纯粹中国特色的选题,海外受众也绝非完全不关心,相反也许饶有兴致。比如关于农村里的传统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元素,也能成为我们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选题来源。但由于普通海外受众对中国了解不多,对中国农村更是知之甚少,需要我们做好背景解释。

二、能接“地气”,也善解“天气”

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在对外宣传发展成就时,一般只展示结果,往往忽略了过程,缺乏对成就如何产生的解释。近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在向世界阐释中国发展路径和中国模式优势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大部分一线采编人员已树立起要在报道中“讲故事”的传播理念,但在“讲好故事”方面仍有较大提升潜力。

一个可提升的方面就是对于过程中细节的展现。而细节来自深度的调研和细致的观察,即新闻“四力”中的脚力和眼力。具体到农村对外报道领域,就是要求我们深入基层,带着“一身汗、两脚泥”调研“三农”问题,用过硬的笔力书写出“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

外媒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鉴。英国《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曾刊文《从窝棚到理想住宅:一个小村庄在中国向未来迈进过程中的飞跃》[8],讲述了中国云南山区小村庄帕当上寨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现脱贫的故事。稿件在开篇对农民肖尔察(音)的旧居进行了细节描写,如“在猪圈旁摇摇欲坠的棚屋”“几根竹竿支撑着棚屋千疮百孔的房顶,竹竿上挂着破旧蚊帐,猫和鸡在泥土地面上跑来跑去”。这样破败的场景与下文所述村民们异地搬迁之后“添置了转角沙发和纯平电视”、有了“水泥地”的两层楼新家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该村在中国脱贫攻坚战中的巨大转变。美联社(AP)也报道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虽然其稿件《中国在扶贫斗争中易地安置少数民族村庄》[9]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在文末描述年长村民对当下生活水平提升很满意时,捕捉到了83岁老太王德英(音)的直接引语——“现在想吃啥就吃啥,甚至连猪都吃大米了”,这样的细节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现场感和可读性,成为整篇报道的点睛之笔。

另一个可提升的方面则在于稿件所能抵达的深度和高度,而这考验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尽管来自农村基层的报道不少,却存在同质化和碎片化问题。农村对外报道如果只是单纯讲述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很容易陷入一个村或某个区域的“井底”,热闹有余而分量不足,因此需要挖掘出农村新闻的全国意义甚至世界意义,挖掘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而使外国读者产生兴趣。

当下,中国农民靠直播带货脱贫致富的对外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法新社(AFP)稿件《中国农民借助视频分享软件营销农产品致富》[10]讲述了一个并不新奇的脱贫故事——31岁的养蜂人马公佐(音)通过在抖音发布其在农村养蜂的短视频,靠着网络高人气获得大量蜂蜜等农产品销售订单,从而踏上买车、买房、开民宿的致富路。但报道并没有止步于此,文中还穿插了若干具有更广阔视野的背景,如“政府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1978年的7亿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在中国,约有8.47亿人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直播市场”等,并且文末称直播带货这些“新农活”吸引更多“新农人”回乡创业,借此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将主题引向更深的维度,也使报道从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新华社策划编发了一批稿件,以较高的站位向世界阐明了中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决心和举措。如英文稿件《智慧、绿色春耕展现中国乡村振兴图景》[11]讲述了今年春耕时节我国安徽省一农场和黑龙江省一农业合作社分别靠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实现提质增效的田间故事。同时,文章在故事间自然穿插介绍了一号文件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工作重点。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在于让世界了解中国进而理解中国,只有将中国的立场和政策说清、讲透,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多学习国家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和工作侧重点,吃透中央精神,顺藤摸瓜,找到国家战略在农村落地的典型案例,在讲述接“地气”好故事的同时,也解读好“天气”,将看似复杂、枯燥的政策、数据化繁为简,从而实现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三、有力回击抹黑,主动引导舆论

长期以来,美西方抹黑中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度、人权、民族等议题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领域能免于中伤。我国农村对外报道除了常态化的信息传播活动,也应在特定议题上进行舆论斗争。

易地搬迁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扶贫政策,一直是外媒关注的焦点。《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曾针对宁夏西海固移民安置刊发长篇报道《重新安置中国的“生态移民”》[12],将政府为移民高标准建造的安置小区污蔑为“难民营”。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也曾通过四川“悬崖村”搬迁报道,质疑我国扶贫政策。

面对外媒此类歪曲报道和美西方惯有的“傲慢与偏见”,在当下国际舆论场中,我们不能再寄希望于谣言不攻自破,而是应该有理有力地予以积极回应。新华社因此策划了一系列向海外受众展现中国政府通过开发式扶贫使农村移民彻底摆脱贫困的对外报道,既客观承认脱贫是一个逐步过程,又针对外媒攻击点进行逐一驳斥。

英文稿件《中国农民为了更好的生活重新安置》[13]回顾了2000多年来宁夏的移民史,解释了移民搬迁的历史和生态成因,通过古今对照,既不回避新移民要面对的诸多难题,更展现了移民重新安置后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粉碎有关“难民营”的谣言。英文稿件《易地搬迁村民将贫困留在“悬崖村”》[14]则从“搬迁是否出于自愿”“是否加重经济负担”“脱贫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三方面,对外媒不实报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驳,被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数十家外媒转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在今年春耕备播期,有外媒攻击我国农村经济严重受挫,借此唱衰中国经济。新华社及时策划采写了英文稿件《从农村一线看中国经济活力》[15],从当下我国农村春耕情况、招工情况和农村本土产业发展情况三方面展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有力回应外媒质疑,被近80家外媒采用。

当然,比起被动应战,农村对外报道更要学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平时注意搜集外媒对我国“三农”政策的看法和意见,预判舆情,围绕海外论调,主动设置议题,从而有效引导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努力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然而,西方世界仍不时质疑中国粮食供给情况。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第二天,新华社从粮食安全切入,同时播发对外中英文稿件《中国是否会吃穷世界?》[16]对文件进行深度解读,通过专家评论和数据对比,对“中国是否会大幅增加粮食进口”“政府是否会插手控制粮食进口规模”“一些西方人鼓吹的‘中国在全球抢粮、将吃穷世界’的预言是否会应验”等一系列外界质疑进行及时回应,展现了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解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布朗之问,取得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注释】

[1]China Focus: China issues No.1 central document for 2023,highlights rural vitalization tasks[EB/OL].新华社(2023-02-13).https://english.news.cn/20230214/6c1e4202f278466f830375ccc7a05b33/c.html.

[2]Xinhua Headlines: China sends fresh signals on advancing rural revitalization,building agricultural strength[EB/OL].新华社(2023-02-14).https://english.news.cn/20230214/c1b61805edac4e8f9447d537a08b0904/c.html.

[3]中国1.4 亿农民工的选举权之争[E B/O L].新华社(2005-03-10).https://www.cctv.com/news/china/20050310/100601.shtml.

[4]Greying China taps rural elderly to care for those even older[EB/OL].路透社(2013-05-19).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china-ageing-idINDEE94I02220130519.

[5]9 亿农民的中国缺乏“农村作家”引起忧虑[EB/OL].新华社(2006-07-05).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60705/101662.shtml.

[6]Across China: Rural matchmakers fade into history[EB/OL].新华社(2017-01-25).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7-01/25/c_136011200.htm.

[7]Across China: A "toilet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EB/OL].新华社(2015-07-14).http://www.china.org.cn/china/Off_the_Wire/2015-07/14/content_36059662.htm.

[8]From shacks to des res: one village’s great leap in China’s march to the future[EB/OL].英国《观察家报》网站(2018-01-07).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8/jan/07/xi-jinping-eradicate-rural-poverty-china.

[9]China uproots ethnic minority villages in anti-poverty fight[EB/OL].美联社(2020-09-23).https://apnews.com/article/beijing-race-and-ethnicity-language-xi-jinping-china-60e7e16 c835c52e368d1668705271814.

[10]China's farmers reap rich harvest through video-sharing apps[EB/OL].法新社(2020-01-07).https://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76135.shtml.

[11]Spring farming goes smart,green as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advances[EB/OL].新华社(2023-02-16).http://en.people.cn/n3/2023/0216/c90000-10208650.html.

[12]Resettling China’s “Ecological Migrants”[EB/OL].纽约时报(2016-10-25).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6/10/25/world/asia/china-climate-changeresettlement.html.

[13]Xinhua Insight: Chinese farmers resettle for a better life[EB/OL].新华社(2016-12-28).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6-12/28/c_135939562.htm.

[14]China Focus: Relocated villagers leave poverty on clifftop[EB/OL].新华社(2020-05-14).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20-05/14/c_139056868.htm.

[15]China Focus: Rural China gains renewed vitality as economy rebounds[EB/OL].新华社(2023-02-03).https://english.news.cn/20230203/801be64e62544870ae6dcfcab374916a/c.html.

[16]中国是否会吃穷世界?[EB/OL].新华社(2015-02-02).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Ho3Y;News Analysis: Feed China,starve the world?[EB/OL].新华社(2015-02-03).http://www.china.org.cn/china/Off_the_Wire/2015-02/03/content_34726877.htm.

猜你喜欢
新华社选题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再创新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视界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