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立学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2023-09-06 19:40☉张
小学生 2023年14期
关键词:绘本情境职业

☉张 萍

课堂是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教师通过提炼单元主题、创设主题情境、创新学习活动使得学生由“知识学习”转向“价值引领”,深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同时,通过把学习任务问题化引导学生自主设问、合作探究、大胆表达、踊跃展示地进行深度学习,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润养学生的人文品格,丰盈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提炼单元主题,精细统整课时内容

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单元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其中主题大观念的有效提炼。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材单元内各个语言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精细化、精致化地统整单元和各课时内容,聚焦单元主题的“大观念”,深入分析单元主题,精细化、精致化地提炼单元大观念和各课时下的子主题,在内容统整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其深度学习,突出单元的育人价值。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 5《What do they do?》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四个课时从不同视角谈论职业,单元内各语篇、素材和单元主题以及各课时板块之间互相关联构成四个子主题,即“认识家人不同的职业,学会体谅和感恩父母”“认识社会上不同的职业,学会尊重不同的职业”“深入了解不同职业,体会不同职业的辛苦与价值”“尝试思考自己的职业梦想,知道为了梦想要付出很多努力”。各课时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各课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与补充,单元语言学习渗透在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之中,优选丰富的素材,由浅入深地发展学生的理解性技能、表达性技能,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迁移创新。

教师把该单元分为四个课时,在第一课时《Story time》教学中提炼“Different members,different jobs”的子主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了解Mike父母以及Su Yang 和Su Hai 父母的不同的职业以及日常工作,增进对父母职业的理解,学会体谅和感恩父母;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统整单元内《Grammar time》《Fun time》《Culture time》板块内容,提炼出“Different jobs,different duties”,引领认识社会上不同的职业,常使用第三人称单数询问职业,学习表达不同职业的社会贡献;在第三课时教学中,教师统整《Cartoon time》《Sound time》板块内容,提炼出“Different jobs、different values”,通过教材人物Bobby 爸爸医生等人物视角深度了解各行各业,尝试思考表达不同职业的价值;在第四课时《Checkout time》《Zob at work》复习融合教学中,提炼“Different jobs、different dreams”,尝试调查了解父母职业,理解父母职业的辛苦,并学会尝试规划自己的职业,知道为了梦想要辛苦付出。

二、创设主题情境,充分激活学习体验

在“立学课堂”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主题情境的积极创设,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发展多元思维,获得知识与情感互相交织的体验。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与生活实际、已有知识储备有效串联的同时,激活语言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巧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1]

以丽声分级绘本《I can see》阅读教学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个在丛林里玩耍的小男孩看到一双眼睛、一张嘴巴、一对耳朵、一张脸蛋在跟着他,最后发现原来是他的动物朋友猴子Monty 的故事。

(一)歌曲初步感知,激活语言储备

在《I can see》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共唱歌曲《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引领学生在歌曲中感受种类丰富、形态各异的动物,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通过询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ong?”,引导学生通过短时记忆快速回忆歌曲视频中出现的不同动物,这时学生会初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在视频中见过的动物“I can see a brown bear.”“I can see a red bird.”“I can see a yellow duck.”等等,为引出绘本的主题情境做好准备。

(二)创设主题情境,展开学习体验

在“立学课堂”中,主题情境的积极创设能使课堂的阅读活动过渡自然、序列衔接,引领学生在话题、任务的紧紧环绕中厘清语言脉络,激活思维感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2]因此,教师通过出示小男孩在丛林中的图片,引出jungle 的情境;接着,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感知jungle 的情境,播放关于jungle 的景色视频,提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jungle?”,促使学生在图片、视频等多模态的初步感知中激活相关词汇、语言。学生通过表达“I can see many monkeys in the jungle.”“I can see some tigers in the jungle.”“I can see many green trees in the jungle.”以此来激发阅读绘本故事的欲望。

(三)依托封面插图,构建思维框架

在“立学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绘本故事中丰富插图的“领读”作用,引领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非语言信息中获得关于故事内容的基本信息,在有效的问题驱动中发展语言技能和学习能力,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逐渐生成。例如,在本节绘本阅读课中,通过提问“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建立对绘本故事的初步感知。学生回答:“I can see many trees.”“I can see a boy.”“I can see a pair of eyes.”构建出绘本故事的思维框架,让学生明白故事中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动物在跟着小男孩走,充分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在语言和思维的激活中有效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三、借助问题驱动,灵活建构多元思维

“立学课堂”指向学生的主体学习,侧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促使学生在绘本学习中深度思考,建构逻辑思维,引领学生进入广阔且具有深度的思维天地。在问题导学活动中,使学生在问题中“自主学习”“实践学习”,在课堂中积极动脑,不断深化语言思维、探究文本主题。因此,教师应设计含金量高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问题中建构多元思维,积极探索绘本故事的价值内涵。

(一)激发自主设问,建立思维感知

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依托鲜活的语言情境,引领学生基于教材文本激发自主设问,充分引发学生的“学”,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并在快速浏览、解答问题中激发学生的语言体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5《What do they do?》Story time 教学中,基于学生知晓“They are talking about jobs”的语言情境中,教师通过图片环游,引领学生学会自主提问:“What does Mike’s father do?”“What does Mike’s mother do?”激发学生建构思维框架和立体感知;教师再通过追问:“What subjects does Mike’s father teach at school?”“Where does Mike’s mother work?”促使学生在更深入的问题探究中建构故事内容的大体框架,帮助学生在提问和解答中掌握文本的要点,同时训练思维能力。

(二)挖掘深层问题,梳理情感价值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善于从简单的阅读短文中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感受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善于寻找文本语篇中的语言生长点,引领学生在问题的深入挖掘中梳理文本脉络,激发思维能力,通过挖掘文本内涵深入思考分析,传递文本语篇中的价值内涵。在Unit5《What do they do?》Story time 教学中,教师可从“职业”视角,提问学生:“Why do parents work?”“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arents’day?”“What can you do for them?”通过一些开放性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质疑、研讨、反思、表达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帮助感悟文本中传递的深刻道理。

四、展开合作互学,深入内化语言思维

在“立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归属感,引领学生在沉浸式的教学情境中激发语言体验,在有意义的学习支架下发展学习能力,在合作探究的阅读体验过程中深入内化语言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

(一)合作故事表演,灵活深化运用

故事表演活动是合作式、开放式的展示活动,教师通过积极的示范引导,让学生在交流、表演中学会合作与倾听。在“立学课堂”中,小组内人人都是表演者,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故事表演中,感受人物演绎带来的快乐。以《I can see》绘本故事教学为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扩编绘本故事内容,通过扩编生动形象的语言情节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猜测丛林动物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丛林的美好和动物们的古灵精怪,学会用英语描述形态迥异的动物形象,并且在踊跃展示中激活语言思维,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行为展示,用肢体、表情和道具演绎绘本内容背后的人生感悟和价值内涵,活化绘本故事,从而助力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迁移中迸溅创造的火花。

(二)深化主题探究,拓宽文化视野

“立学课堂”强调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意义探究,教师要善于在合作互学环节中基于主题内涵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增加课堂的灵活度和容量,促进学生的迁移与运用。“立学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自主的“学”、合作的“学”,主张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Unit5《What do they do?》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拓展丽声分级绘本《Zob at work》的阅读学习,鼓励学生将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迁移升华到绘本故事的意义探究中,充分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通过布置思维导图、设计阅读单、主题手抄报等作业让学生感受不同领域的职业,引领学生在故事中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并学会畅谈自己的梦想职业,尝试规划自己的职业。在《Zob at work》绘本拓展阅读中,通过设计“What does Zob’s mother do?”“What does Zob’s father do?”“What do you think of Zob’s mother’s job?”“What does Zob want to be?”等任务式阅读单,引领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感受故事蕴藏的情感价值内涵,在升华学生情感和阅读体验的同时有效突出单元主题的育人价值。

小学英语“立学课堂”的阅读教学创新与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学生的思维生成,鼓励学生从全方位、多维度对单元主题大观念进行多元化的细分解读,以此促进阅读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绘本情境职业
不同情境中的水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绘本
绘本
绘本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