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

2023-09-06 10:58曾红艳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小学教育

[摘  要]师范专业认证促使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毕业实习和教育实习一体化设计、教育实习信息化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但依然面临不足。本文通过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总结专业在毕业目标达成度、实习过程管理、学生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研究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师范专业认证  教育实习  小学教育

基金项目: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科研项目《基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下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202101)。

引  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不但是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重要手段。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据美国教师质量委员会(NCTQ)对134所高等教育机构的调查,实习期是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最重要的阶段,教育实习效果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结果。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同时在《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里,明确要求高校师范专业与基础教育学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习基地;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教育实习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实行高校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教育实习的“双导师”制度。指出教育实习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补充和深化,为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机会。虽然近年来西安欧亚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依据专业认证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经费保障、实习过程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很多探索,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师范专业认证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探索

1.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所以,教育不仅要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注重言传身教,要从“立德”入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实习各环节,贯穿师范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而教育实习就是一次德行锻炼的契机,成为培养实习生从教情怀的第一舞台。由于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和培养过程的实践本质,高校应与基础教育学校形成协同育人的合作共同体,这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新机制”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的重要举措之一,提出了“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具体的改革办法。

因此,本校小学教育专业教研团队深刻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加强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在修订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依据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匹配学校战略、分院发展规划、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特点,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在方案中理清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实践要求。同时,基础教育的教师也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邀请具有学术、小学基础教育教学前沿、評估评审一线的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论证,专家认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注重核心素养和全科素养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家一致同意执行”。

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实习的教学目标聚焦学生毕业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明确了教育实习时长不少于18周,集中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另外,小学教育专业每年举办的讲课比赛、微课设计竞赛、乐高机器人大赛、硬笔书法比赛、读诗会、学术季等活动,都会邀请基础教育学校的老师担任评委和现场进行指导,在本校周三学术活动日邀请小学的校长和老师给本专业的学生作实习专题讲座。专业根据《本校关于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习计划、撰写教育实习课程大纲、编制实习方案、制定评价标准,以上关于教育实习的计划、大纲、方案和标准需经分院专业学术委员会论证后,提交学校教务处进行审核、修订和备案,同意后方可执行。

2.提供经费保障,建立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力争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为增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要求教育实践基地多样化,具有示范性,并符合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教学实践基地是小学教育专业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提高师范生从教意识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工作,职能部门成立项目小组进行统筹设计,财务处给予经费保障,小学教育专业成立实践教学负责团队,积极拓展具有明显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课程资源优势和教改实践优势的高质量教育实习基地,按照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20∶1、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要求进行拓展。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已经拓展了21家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生数与教育实践基地数比例为12∶1,符合认证要求,与西北大学附属小学橡树湾分校,西安市长安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交大阳光小学、西一路小学,西安航天城第二小学等基础教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授牌挂牌、制定实习基地管理办法等方式,约定实习目标、内容、责任和权益,保障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3.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一体化设计,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毕业论文(设计)和教育实习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教育实习,一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检测。在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分开安排,但是在实施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未深入基础教育学校,缺乏实践经验,研究内容往往脱离实际,导致论文缺少创新、理论叙述过重;学生在实习中没有研究任务,实习时目标内容单一,仅局限于教学常规工作,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全面了解,难以形成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

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在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毕业实习(设计)和教育实习进行一体化设计,具体表现是将毕业论文(设计)与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年的第七、八学期,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实习一个月后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学生可以从实习中发现问题,并把问题凝练成研究课题,毕业论文题目要来源于实践、真题真做,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指导教师在小学教育专业选拔责任心强、富有教学经验、熟悉基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并同时担任论文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由小学基础教育学校的一线优秀教师担任,负责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指导学生组织教学活动、听课、评课;指导学生结合教育实践选题,在实习过程中,围绕论文题目开展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和教育实习一体化设计,首先,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学生论文(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现状,避免理论脱离实际;其次,有利于提升实习的效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单单完成听评课、备课、上课任务,还要善于发现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教育实际相结合,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有利于提升校内外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校内指导教师要更深入地掌握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校外指导教师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4.利用“互联网+”,强化教育实习过程管理

“互联网+”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行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借助日趋强大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其与教育实习相结合,是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改革。教育实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教育实习阶段所取得的最终成绩是由实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综合达成度决定,专业认证要求高校建立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因为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素养的提升、管理能力的培养都是阶段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完善学生教育实习过程管理指导记录,是一种比较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实习期间变化的评价工具和方式,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保障教育实习质量的措施之一。因此,学校在实习过程管理方面,突破传统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强化实习过程指导记录,积极引入校友邦实践教学平台,实现教育实习实时动态监管。校友邦系统可以将学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导师与学生,四方资源整合,聚为一体,通过校友邦在线系统,实习负责人可以发布实习计划、导入实践基地、查看学生实习签到、实习手册提交的统计报表;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在线看到学生签到、周日志提交情况,可在线进行周日志、实习报告批阅和实习成绩鉴定;学生通过手机APP在线提交岗位、签到、提交周日志、实习报告和成绩鉴定等。校友邦系统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不但能实时记录学生实习情况,而且统计数据更便捷,形成教育实习全程化的动态管理,并同時为学校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提供有效支撑。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面临的不足

1.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有待提升

为保障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质量,专业参考小学教育认证标准、师范生核心能力素养要求,通过对实习单位发放满意度回访调查表,建立实习生跟踪反馈机制。问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毕业要求达成度展开,分为师德、教学、育人、发展四个大类,共九个项目开展,其中1项是整体综合评价。其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

从图1可以分析出,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评价评分较低,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在渗透美育、综合育人、班级指导、教学能力、学科素养5个方面评分较低,在沟通合作、反思能力、教育情况、师德师范4个方面评分虽然较其他项目高,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间。

2.实习管理制度存在流程欠缺

通过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实习管理制度主要是学生实习请假管理制度上存在流程欠缺,有54%的实习单位反映出学生纪律意识需要加强,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请假次数太多,且存在先请假后申请请假流程的行为,以上行为会影响实习进度,并会打乱个别任课教师的工作计划。但也有45%的实习单位反馈,学生实习期间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无迟到早退现象,有些学生还能提前到达工作岗位,积极主动配合带班教师完成班级教学任务,协助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支持学校各项大型活动的开展。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通过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分别为全科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综合育人能力,最为看重的素养为拥有教育情怀、践行师德修养、职业礼仪和职业素养。用人单位最希望学生提升的能力如图2所示,45%的实习学校希望在教学能力上有待提高,有27%的实习学校提出学生教学能力有待提高,9%的实习学校希望在特殊儿童教育、新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信心培养上有待提高。

图2  实习基地建议加强的能力调研结果

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能把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信心,同时希望学生增强儿童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与特殊儿童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上,应熟练掌握办公应用技巧。

通过以上对用人单位的调研,主要总结了学生在毕业要求达成度、实习过程管理制度、教学能力提升中出现的问题。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思考

1.秉承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依据认证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全过程,所以对于实习单位反馈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低的评价反馈,尤其是在渗透美育、综合育人、班级指导、教学能力、学科素养5个方面。基于此,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应进行深入研讨,对标项目的具体指标点,反思教育实习的目标是否明确清晰,实习内容是否支撑毕业要求,实习过程流程是否清晰,实习评价是否科学合理。进一步深入反思课程体系设计,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提出了总要求:课程设置上,根据专业标准要求,建设并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重视小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等,并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师德建设和劳动教育等内容;在教材的选用上根据课程体系和课程发展目标,选用优秀的教材,引进最前沿的研究和知识内容,重视课程改革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引进,并选用合理的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及时对教材及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及教研团队,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环。培养目标一定要紧贴学生毕业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所具备的从教能力。因此,专业定期会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利益相关方的调研,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根据调研结果、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等变化对培养目标进行新一轮的修订;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科課程与学科教法课程、实践活动的融合,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和专业特性,与时俱进,注重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科教学上,融入实际生活的内容,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与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案例。不同学科开展跨学科渗透和融合,增加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同时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强化课程实施环节,完善课程实施方式,确保课程实施落地,鼓励课内学习与教育实习相结合。通过以上的反思,小学教育专业秉承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不断加强自我持续不断改进的意识和能力,以期提高教育实习的毕业目标达成度。

2.加强实习管理的流程建设

为了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小学教育专业应与实习基地建立详细清晰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在教育实习中出现请假流程的缺失,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带队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实习学校完成好交接工作后,并未交接明确的请销假管理书面流程,大多以口头形式呈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实习生、实习学校老师与高校带队老师三方因日常事务、教学任务繁忙,缺乏沟通交流。实习生在遇到请假问题时不知道该找高校带队老师还是找实习学校的老师,因此出现流程不清晰、责权不明,以上造成了学生出现请假次数偏多、先请假后补假条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和教育实习的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应尽快健全教育实习管理工作制度,梳理出教育实习请销假流程,明确学生、高校带队和实习学校老师三方责权,并经分院教学委员会同意后,公示给全专业学生,并在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后,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通过以上流程的建立,能解决学生在请销假方面的不足,保证教育实习能正常稳定开展。

3.提升学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

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不但是教育实习的核心任务,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目标。对于教学技能的提升,应在实践类课程中大力开展诸如模拟课堂训练、微格试讲、讲课比赛、微课大赛、参观中小学课堂等能让学生进入真实或者模拟课堂环境的活动在。教学法课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十项硬性能力,即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语言表达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结束技能的培养。在科学研究上,应深入领会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把小学教学案例、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到当前的教学内容中,教会学生懂得将各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增强小学跨学科融合教育。

鼓励实习学生多听课、磨课,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研讨、课程建设、课改活动,了解基础教育的前沿与现状,采用MAT项目模式,即研讨课,使用线上线下的形式,校内外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聚在一起,组织讨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高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育实习实施过程中反馈的问题,更新观念、反思课程设计、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评价,邀请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问题做项目研究、共同进行授课。基础教育学校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学术理论水平,更好服务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懂得将理论知识和教材知识融会贯通,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做到教材为主、拓展为辅、主辅结合、相得益彰,从而提升教学技能。对于综合素养中学生职业素养、礼仪的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周三活动日的专题讲座、社区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

结  语

在教师教育中,小学教师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小学教师培养的质量关系着我国未来的人才质量,而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的从教意愿、教育情怀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准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本校基于师范专业认证标椎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一体化设计、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利用“互联网+”,强化教育实习过程管理等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通过实习基地的反馈,依然存在毕业要求达成度低、实习管理制度流程欠缺、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不足。今后学校会持续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符合专业人才要求的培养模式,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静.美国实习教育标准研究及其启示[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38-40.

[2]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9-10).https://www.gov.cn/govweb/premier/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吴育红.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22(2):89-108.

[4]房艳梅.“金课”建设背景下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一体化实施的实践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2):129-132.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7-10-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711/t20171106_318535.html.

[6]何芸.师范专业认证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学科探索,2020(5):44-45.

[7]刘蒙蒙.高校本科生教学技能培养现状研究[D].洛阳:河南大学,2014.

[8]白华,张燕.中美综合型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高等教育,2021(1):79-80.

(曾红艳:西安欧亚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小学教育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所产生的影响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