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2023-09-07 05:29周晓炜
小学生 2023年22期
关键词:条腿负数方程

☉周晓炜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价值、思想观正在逐步形成,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相关学科情境中进行探索,教师需要总结高年级阶段小学数学学科的难点及重点,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探索与分析,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技巧。另外,教师还需要尽可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通过塑造数学核心问题,消除数学教学的问题,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数感和量感,通过说明相关符号、图形的内涵,使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意识和逻辑意识,并根据相关联的模型进行创新与创造,养成系统的思维习惯。因此,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学生能结合特定的学科氛围进行理解学习,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另外,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通过塑造学科探索情境,让学生掌握代数、方程、几何内容的应用技巧,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新课标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通过构建相关学科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分析、讨论中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但是,如果教师仅利用宣讲式教学模式进行引导,未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可能会使学生只掌握数学定律,对定律的应用理解不到位,可能会限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习惯,通过利用符合标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侧重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出发,在课程中补充相关知识点内容,让学生在阶段性学习后掌握各类知识点的理解方式,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另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将思维指导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理解技巧。

(二)培养方向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观、价值观的重要养成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预习、自主学习、复习的习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结合现有的情境进行学习与研讨,并让他们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学生掌握独立学习、善于试错、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做好教学、实践、作业时间的分配工作,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氛围中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方便学生在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

(三)授课方式

数学学科是一个注重逻辑的学科,故教学实践中学生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几何图形进行思考,并根据所题设的教学情境进行分析。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完成基本课堂内容的练习并参与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思想指导,让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确定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掌握数学学科内容的理解办法。

三、新课标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一)基于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图形内容在高年级阶段的占比较大,故培养学生根据不同图形进行认知与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为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式,以直观、系统的展示方式,鼓励学生根据相关几何图形进行思考,侧重要求学生根据图形的变化展开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致力于加强实践教学,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完成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

例如苏教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几何图形,例如魔方、行李箱、快递盒等物体,然后拆开某一个图形,了解这一图形的基本构造。其中,学生A 发现快递盒其实就是长方体,拆开后发现快递盒一共有六个面,但这六个长方形两两相等。有的学生想到,如果长方体盒子拆开后的六个面的长度和宽度是相等的,那么长方体是不是可以变成正方体。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现开展某活动,需要在棱长为46cm 的正方体纸盒表面均匀地贴上彩纸,贴完后将这个纸盒当做抽奖箱使用,请问:(1)贴满这个纸盒最少需要多少彩纸?(2)如果只在这个正方形纸盒的棱长上粘贴胶带纸固定,请问一卷长度为4.5m 的胶带纸够吗?”在该问题的探索中,问题(1)其实就是变相求解这个正方形纸盒的表面积,所以学生可自行制作这样一个正方体,标记出它的棱长,然后得到“正方形的面积为46×46 =2116平方厘米,六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2116×6 =12696 平方厘米”。问题(2)中,学生可使用一卷4.5m 的绳子围绕正方形盒子的棱长,直接观察绳子是否可以围满这个正方体。其中,学生B 想到“已知46cm =0.46m,正方形共有12 条棱,所以0.46×12 =5.52m,现在只有4.5m 的绳子,一定没有办法围满”。

总之,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操,让他们通过感受与本课相关的理论内容,并在不断探讨、不断实践、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图形的认知度,以开发学生的空间能力和建模能力。

(二)创造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创造个性化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关系,方便学生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实践思考,也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注意的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要求学生自行运用现有的资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在认知理论内容、储备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完成相关案例的渗透。但是,在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下,学生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为“做题”,并非对相关内容的应用,故教师要合理引入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例如苏教版《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提示“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负数呢?”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联想与负数相关的内容。其中,学生A 提出:“东北的温度通常是零下的,我见过最冷的气温是零下35℃。”此时,教师可总结零下温度可表示成负数,于是可进一步提出:“我们都知道夏天的25℃的气温比35℃的气温低,那么-25℃也小于-35℃吗?”在实践分享期间,学生有了一定猜测,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天气预报说,明天最低温度是-5℃,最高温度是-1 ℃,那么是不是负数中,数字越大,这个数就越小?”对此,教师可及时提到“-5 <-1”,然后鼓励学生切身感受负数的特点。此外,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小明爸爸的面店今日收入3580 元,将这些钱存到银行时,银行流水单记作+3580元,但是上个月面店的净收入为-258 元,那么-258 元表示什么?”学生经过讨论后,知道负数其实就是记录亏损情况,于是说:“-258 元表示亏损258 元。例如妈妈今天给了我20 元,我买可乐花了3 元,那么可以在我的账单上记录-3 元,即支出三元。”最后,教师还可向学生说明生活中负数的其他应用,例如会计记账时收支状况就是使用正负数记录的,又例如记录某小区的用水情况等,然后提示关于“数轴”的含义,引导学生在数轴上表示数字,完成负数的学习。

总之,教师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塑造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结合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探索,让他们在探寻问题的基础上明白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方法,以避免“题海战术”的负面影响。同时,生活情境塑造中,教师也要分析出学生的喜好,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能力,并鼓励学生自行建立错题集,在错题集中标识已经遇到的错误,规避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利用问题链接,凸显核心难点

高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需要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指导,通过提炼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采用阶段性问题进行解释与说明,可以让学生在解答、学习、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感悟,了解与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方法。[2]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问题过难的现象,否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致使部分学生处于游离状态,限制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这对学生逻辑行为的养成是不利的。

例如苏教版《简易方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巩固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自行认知有关方程的理解思路,即“方程其实就是假设结果成立,分析出这个结果和已知条件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链接:①你知道书写方程时要注意什么?②方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③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教师可播放有关“鸡兔同笼”的视频,要求学生自行解决这一问题(某养殖场内混养了小鸡和兔子,一共48 只,共有132 只脚,试问小鸡和兔子分别有几只?)。

其中,学生A 想到鸡兔同笼问题可以使用常规解法解答,于是提出:“如果养殖场内养的全都是小鸡,一只小鸡有2 条腿,所以说一共有48×2 =96 条腿,但是题目中一共有132 条腿,少算了132-96 =36 条腿,这些腿其实都是将兔子(4 条腿)想象成小鸡(2 条腿)得到的,所以36÷2 =18 只就是兔子的总数,所以说兔子有18 只,小鸡有30 只。”

学生B 则使用方程进行猜想,假设一共有小鸡x 只,那么小兔子就有(48-x)只,根据已知关系它们一共有132 条腿,所以可以得到2x +4(48 - x)=132,解这个方程后得到x =30,所以小鸡有30 只,那么兔子就有48-30 =18 只。

通过渗透具体的案例,要求学生在探索中逐渐重视解决方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本题方程“2x +4(48 - x)=132”的解决中,教师可展示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学习,记录方程解决要点:2x +4(48- x)=132,2x +4×48 - 4x=132,移项得- 2x =132 -192,解之得x =30,所以说解决方程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还需要注意括号内的符号,如果从等式的左边移动到右边,那么需要在这个系数前面加一个负号。总之,教师需要生成相关问题链接,要求学生围绕链接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并根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反馈、延展学习,从而掌握知识点的理解方式。

(四)借助估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估算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方法,故教师需要说明估算的技巧,鼓励学生在反复练习、心算练习的过程中进行代数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例如苏教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白板呈现出相关练习题,鼓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训练,并在白板中随机选取10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在先心算后详细计算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例如“3.29 +5.68 =?”计算中,学生可将小数位数对齐后进行心算,“9 +8 =17”“2 +6 =8”“3+5 =8”,所以说这个小数的计算结果就是8.97。完成心算后,学生可用竖式计算进行验算。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塑造个性化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探索与学习,掌握几何、代数、方程方面的内容,并在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条腿负数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不会算账的蝉
圆的方程
按属性分类
鸡兔同笼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画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