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历“围城”重在拆除“心墙”

2023-09-07 06:02张玉胜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想包袱敲门砖高学历

■张玉胜

最近,“孔乙己文学”在网上走红。很多大学生以鲁迅小说中“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自比,将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意指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成为放不下的身段、下不来的高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建议,大学生要转变观念。

读书深造原本是要使自己学到更多知识、让人生之路拥有更多选择,可曾几何时,高学历却俨然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围城”。比较典型的思维便是“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前台服务员、营业员、收银员……可是我上过大学,做这些我拉不下脸。”这实际上透视出一种“学历崇拜”的认知偏见,把高学历视为体面工作的“敲门砖”,甚至成为合理就业的思想包袱。

“学历崇拜”不仅困扰着高校毕业生,在现实社会中也不乏赤裸表现。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规定非某个级别的高学历不聘,甚至将职教毕业生排除在外;而现实中受制于“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之类认知偏见者也并非个别人。一边是高学历者祈求“体面工作”的思想包袱,一边又是对求职者“学历歧视”的就业壁垒,学历“围城”亟需打破。拆除“心墙”,转变人们“重学历、轻技能”“重普轻职”和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的片面性认知至关重要。

学历教育和职业分工是契合人类发展进步规律的社会需要和客观存在,造成“围城”怪象往往是由人们的认知不当所致。打破学历“围城”,就当还学历教育以本来属性和固有功能,褪去其就业“敲门砖”的附加标签。学历教育只是对不断深化知识层次的学习,追求高学历旨在丰富和充实自我,为未来更从容地融入社会实践积累更多知识储备。高学历未必等于高水平,更不代表具备高技能。对学历要有理性认知,不可盲目崇拜和歧视,更不能让其成为就业应聘不可逾越的鸿沟。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应成社会共识。

人们从事的各行各业都是由社会发展和人类需要决定,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蓝领还是白领,都是社会分工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无高低贵贱之分。拥有“金刚钻”才有资格去揽“瓷器活”,这里的资格不应只是学历标签,而必须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履职能力。打破学历“围城”,就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每个大学生或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或孩子拥有好的发展前景,但他们看的不应只是眼前,而更应是职业的续航能力。当下很多企业都已完成转型升级,对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

习总书记曾勉励高校学子:“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各行各业都可以成为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径。年轻人关键是要认清自我、增强本领、找准定位、拒绝躺平,既要怀抱平实之心,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又要立足跬步之始,从最基本工作、最基础环境做起,走好职业道路第一步。

猜你喜欢
思想包袱敲门砖高学历
汉滨:村干部趋向年轻化、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未必“低就”
新语
『敲门砖』原来是八股文
“半数富豪没有高学历”
高学历人才实现价值谈
小型运载火箭——新兴商业航天发射公司的敲门砖
为干部卸下怕犯错误的思想包袱
脚下的路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