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3-09-07 13:13师小云
小学生 2023年19期
关键词:作业评价语文

☉师小云

一、课题的提出

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是目前全体教师的首要任务。想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把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项目化学习正是强调这些要素: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驱动性任务;在还原生活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用项目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各种资源促进问题解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项目研究、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教师将以项目问题的生成、探究、解决、运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核心素养全面提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

二、课题的界定

(一)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1]是一种素质教育环境下的现代教育学习方式,凸显了整合学习的特征,是教师提供课题,学生展开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立足于现代教学思想,以尝试解决学习中真实问题为项目主体,将学生的个人感受与语文学习相结合,在课堂的渗透中不断积累经验,实现教学创新,在知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个性化知识体系。

(二)教学实践

本课题中的教学实践指鉴于项目学习方式下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设计恰当的项目学习方案,在精心设计的驱动问题引领下,开展学科活动式学习,获得相应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并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用学到的学科知识技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本课题主要针对项目化学习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三、研究目标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形式,创设符合教学规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二)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写作目的,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向课外拓展,向生活延伸,通过有效的项目化作业设计,将文本教学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让素养真正落地。

(三)通过研究,形成对项目化学习的深刻理解,探索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实践,形成有价值、值得推广的系列课例。

(四)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摸索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激励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活动中进行有意义、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调控性、自主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研究成果

(一)项目化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高效

第一,项目化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模式。以往,学生只学习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点。而在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和任务均指向与学科本质相关的核心概念,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

第二,项目化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提出改变了原来语文学习从字、词、句开始,主要在基础学习徘徊的特点。而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贯穿学习的始终,学生要从更复杂的角度去思考,对整个任务进行全局性和策略性的把握。一方面,驱动性问题所创造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项目化学习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实践。学习实践包含着提出问题、合理规划方案、解决问题、合作沟通、清晰表达、创意评价、整理信息……这些过程都是学生在一般的学习情境中很少遇到的,有些学生会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有些学生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新的学习机会。

1.学生成长

对于一些在传统学习方式中表现平平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绩处于中等及中等偏下水平,但是在项目化学习的情境中却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他们觉得自己从项目化学习中收获了更多,课堂上更加专注了;喜欢与同学的小组合作,增加了自己的表达机会;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理解更加深入了。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他们在学习中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在团队合作中的主导参与性使他们在项目化学习中有了更好的表现。

在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在深度学习、有效选择、问题解决、积极参与、意志品格、团队合作、生活技能等方面均能获益,能够真正教会他们成长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习者。

2.作业创新

2022 年4 月21 日教育部印发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作业也要发挥育人功能,创新作业要包含科学探究、艺术欣赏、体育锻炼、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鼓励布置个性化作业、弹性作业等分层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尝试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科学合理布置书面作业。

学生对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作业兴趣浓厚。项目化学习的学习任务,本身就是兼顾育人功能的创新型作业。在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少需要完成机械重复抄写等简单费时的作业,更多需要完成资料查询、资料整理、调查研究、探究实践、访谈总结、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高质量的学习输出。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不仅夯实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沟通、合作的能力,锻炼了自主思维和动手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学与用的结合。

3.教学变革

教师是项目设计者。常态的语文课上,教师多采用讲授法,逐字逐句分析课文,赏析语句,达到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领悟理解。备课时,教师只需单纯地考虑题材、内容、年段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知识传授主导人是教师。而在项目化学习的前期准备中,“项目”[2]才是教师备课的重心。“项目”开始前要明晰最终研究成果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成果需要学生拥有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又是如何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得到提升的?项目学习需要哪些资源?哪些是现成的?哪些需要提供?项目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探索、体会、总结,直至完成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过程引导者。在一般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思考,沟通交流。而学生在前测时表示不仅喜欢师生多互动交流,更希望自己或小组能在课堂上讲课表演。项目化学习课堂正是学生期待的,活动的真正实施是在学生的探索、体会、总结的过程中,而课堂只是布置驱动任务、讨论问题、展示成果的场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解决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确定主题,提炼观点、补充事例;梳理调控展示的内容、重点、特色;提炼整合学生的活动成果等。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品味鉴赏、概括梳理、探究思考等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挖掘的。在兴趣与治学、个人情感与团队利益,文稿的配图、展示表演方面如何平衡操作,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帮助。

教师是评价合作者。一般课堂教学的评价大多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年段特点及教学内容,以填空、选择、阅读、研究报告等题型用题纸考查测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并给予量化等级考核评价。此时,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学生是被评价者,因此在前测时,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积极肯定的评价。但是在项目化学习中,考评的不仅是最终的展示成果,还有合作的能力、学习的过程等,这些过程性的评价来自学生自己、小组合作伙伴、家长等多个维度,教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评价者而已。此时的评价被附加了更多更新的功能,评价不仅贯穿整个活动,还是学生项目成果完成的依据,更是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助力。

《新课标》提到:“教师的定位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相应的工作重心也要由完成教学计划向提升学生能力方面转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由原来的讲授、提问、评价、总结转变为合作伙伴”。教师定位的转变在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真正得到体现。

(二)“三段五步”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模式

教育部印发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项目式学习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把过去传统课堂模式彻底改变了,体现了课内外有机的融合,体现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体现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各项能力。可以说,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智慧的生成。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出真实的任务和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最终产生“有形”的产品,从而能够有效弥补学科教学中情境缺失的弊端,使学习得以真实发生。项目式学习的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实现学习价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研究者从“阅读素养”“核心素养”“语文综合素养”“项目式学习”等中枢概念出发,对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项目式学习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模式分为启动、探究、成果展示与评价三个阶段。结合它在教学过程中所突出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预学—启学—探学—助学—延学”五步教学策略。

项目式学习“三段五步”的语文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优势突出:一是用项目式学习在解构、重构国家课程基础上,丰富了课程资源;二是从教课文内容的圈子里跳出来,转向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从单一的课堂走进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有充足的语言实践机会;四是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五是从教师单人的评价转向多人多维度评价,丰富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三)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项目式语文学习任务的点睛之笔,能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和推广。与传统的纸笔测试相比,项目式更注重过程,因此,我们也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支持项目式学习,即过程性评价方式。

1.评什么:目标决定评价内容

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评价唯一的内容。教育评价之父泰勒[3]认为:“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此思路的指引下,项目活动中学生评价内容应锁定在项目学习目标上。而项目式学习要通过众多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评价要围绕“做项目”和“综合能力”两个关键词来展开。“做项目”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围绕项目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资源,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项目活动、形成项目成果等智力因素。“综合能力”是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如知识、情感、态度、技能、价值观等,是由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组成的一个繁杂的非智力因素。

2.怎么评:鉴于评价原则的评价方法选择

明确了项目课程要评价学生的内容后,接着就要思考怎么评价学生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应由评价内容、评价性质等具体问题决定。

(1)遵循可行性原则。我们认为评价活动必须是可行性的,评价过程应当务实,最大限度与实际结合。这一原则看上去简单,但实践操作中却不易,原因是多数人在做事情前都理想化。因此,项目活动学生评价是否可行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活动时间是否保证,物质准备是否齐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任务评价是否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是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第二,技术操作方面是否可行,评价方法是否操作简便、易于实施,评价体系是否清晰明了。

(2)评价方法。项目式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中,不同的内容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方法。要根据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情境等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方法来进行评价。

第一,题纸测试法。传统评价教师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就是题纸测试法。有的项目式学习中,还可以沿用这种题纸测试的评价方式。它在基础性、客观性内容方面的评价的确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在项目式学习学生评价过程中,题纸测试主要用于考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利用填空、判断、阅读等多种题型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情境符合,试卷编撰得法,题纸测试在项目课程学生评价中就会发挥出高效的作用。

第二,观察法。项目式学习中观察法主要是为学生的操作技能、学习素养、项目计划与执行能力等评价内容提供可参考的信息。项目成果的制作过程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干预,及时捕捉学生的表现,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式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成果展示法。通过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就是成果展示法。这种评价方法多用在项目式学习中。它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考查了学生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又对学生专业能力有比较全面的考核。

未来需要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项目式学习正是培养具有创造力人才的沃土。未来的知识是学不完的,未来的学习是相互交融的。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一定是未来中国和世界的主人。

猜你喜欢
作业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作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