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超联盟资源共建共享策略研究

2023-09-07 14:49杨鹏
科技资讯 2023年15期
关键词:终极目标共建共享图书馆

杨鹏

关键词: 图书馆 超联盟 独立法人 共建共享 终极目标

中图分类号: G250.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23)15-0231-06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1]。作为知识和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图书馆联盟以丰富、可流动的资源使知识自由传播,满足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建设尤其联盟建设经历了从萌芽期到高速发展的二十余年,虽惠及千所高校、千万读者,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但因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用户享有资源差异等问题始终存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精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社会,创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进行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机会,赋予了图书馆新的使命和职责。面对新环境、新机遇,图书馆联盟如何使资源最大化共享亟待解决。

1 图书馆联盟共建发展现状

我国图书馆按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为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科学研究系统、工会系统、共青团系统、军事系统;按联盟级别来说分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系统内与系统间的联盟共建资源共享[2],以及行业特色图书馆联盟,如全国师范类大学图书馆联盟、中国财经教育资源联盟,还有医科类图书馆联盟、石油大学类资源联盟[3]等。图书馆联盟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本着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原则,从物理空间馆到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如火如荼,各级、各地图书馆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

1.1 国家层面图书馆联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于1998 年11 月由教育部组织、政府出资成立,是面向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立了从国家中心到地区中心再到高校图书馆的三级保障体系,通过云计算技术、数字图书馆技术等全面整合图书馆界资源与服务,树立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打造出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图书馆联盟。CALIS 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坚强后盾。

2002 年5 月,CALIS 管理中心联合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由国家投资建设,将国内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资源整合,提供可全球访问的图书浏览服务[4],建立了较完善的标准化规范体系和工作制度,分工明确,且资源共享层级分明,服务站点分布全国。联盟数字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使纸本资源实现数字化联合采购,完成了图书数字资源的高效存储,以及从查询到索引的技术革新与服务升级的转变。通过挖掘、搭建濒危文献特藏数据库,最终实现知识赋能智慧服务的多元化共享格局,成为了全球数字资源共享的一重要平台[5]。截至2021 年12 月,CADLA与881 学术图书馆签订协议开展深度合作,服务2 000余所院校[6],CADLA 已成为引领着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前进步伐领航者。

2001 年8 月成立的全国联合参考咨询网,在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指导下[7],以广东中山图书馆为中心馆,联合全国360 家包含教育、公共、科技系统在内的图书馆,联盟建立分布式跨地区的全国文献资源公益服务平台[8]。以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为基础,整合网络上丰富的信息源和信息搜寻技术,面向社会提供免费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

1.2 区域层面图书馆联盟

目前,我国的23 个省、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5 个自治区均建立了区域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9],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立本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和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并开展区域间跨系统联盟共建与共享。例如:2001 年9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在“数字化工程”的背景下实现了集团方式集团采购,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促进了长三角经济文化发展。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也成为了全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学习的典范。截至2014 年2 月,由公共、高校、科研联袂成立的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共有成员馆37 家,主要以传统业务开展联盟服务[10]。

1.3 跨區域图书馆联盟

行业图书馆联盟如由广东商学院图书馆牵头,联合另外46 所财经院校图书馆共同成立了跨地区的财经院校数字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财经院校图书馆联盟[11]。2004 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联盟了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图书馆创建了高校古文献资料库,目前已有3 所高校将自建的古籍数据库上传至此平台共享。2017 年4 月,云南开放大学与首都图书馆跨区域联盟,以协议管理模式共同签署协议,并坚持以认可的工作章程开展合作,联合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图书捐赠、云南特色资源开发,馆员培训和开展社会服务[12]。联合参考咨询网是我国最大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全国有360 家成员馆在内,包括公共、教育、研究三大类型图书馆,查询文献资料、免费传送文献全文的公益性服务机构[13]。

1.4 校地层面图书馆联盟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2013 年3 月,由河南科技大学与洛阳市图书馆联合共建的河南科技大学暨洛阳市科技图书馆以“一个班子、两个牌子、一支队伍”立足高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14],具有双重职责,丰富了本地市民文娱生活,支撑地方科技创新。宁波数字移动版图书馆联盟共享了宁波市内的所有数字化资源,创新以手机为代表的全新全民移动资源共享模式;郑州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打造区域服务,辐射周边馆,联盟高校馆、机关图书室、社区图书房等多主体参与其中。成立了由各馆负责人组成的理事会,负责组织协调联盟内部事务,打造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规范的图书馆联盟运作模式[15]。

2 图书馆联盟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用任何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来访问联盟所有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建设的终极目标[16]。围绕图书馆建设目标,我国图书馆联盟从国家层面到区域,从系统内到跨系统,行业间联盟建设层出不穷。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大数据改变生活,数智提升生活质量。然而,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由于存在运行管理、资源建设与发展理念等诸多原因形成发展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资源共享最大化。

2.1 运行管理模式

2.1.1 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图书馆管理体制的特有性,区域间各图书馆行政是层级管理,财政是“分灶吃饭”[17],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利益失衡,降低了成员馆参与度和积极性,造成区域上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搞得好的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盟建设优于中东部地区,西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整体较为落后。运行管理以松散联盟占多数,缺少行政干预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资金来源不稳定、没有建立效益评估、利益不平衡等,区域联盟没有真正广泛开展[18]。在国家层面上,CADLA成立联盟理事大会,以主席轮值制度开展最高决策活动,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总体呈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1.2 复购现象普遍与共享差异

因发展上的不平衡,各级、各地图书馆数字平台的建设追求“你有、我也有”,虽然建设数量较多,但数据库之间缺乏联系,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率低[19],并且各自为政、分散建设,自我保障[20]。例如:我国医学图书馆联盟在保障基本文献保障需求时会优先购置万方、知网、维普等主流数据库,对于专业医学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建设则资金匮乏[21]。受到资金的限制,如西部地区宁夏20 家县级图书馆只有个别馆在国家图书馆的帮扶下链接了大型数据库并搭建数字平台,发放了5 000 余张读者卡,持卡读者可以在家使用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22],无卡用户无法使用资源。再者,CADLA用IP 和邮箱认证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后,会员在范围许可内可按需享有资源,非会员单位只能浏览到少部分内容[5]。另外,港澳成員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基本可提供全文或目录阅览[23],例如:澳门大学图书馆自建21 个有18 个对外开放[24],共享程度较高。

2.1.3 缺少科学管理与长效机制

联盟在联合采购、联合建设电子资源时受制于试用期限、版权、读者非授权性等问题影响,版权归属问题、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等仍是制约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发展的因素[25]。同时,在开展文献传递服务时面对用户越来越个性化需求和海量资源涌现,涉及传统文献信息的数字化、网络数据大规模存储与传输等问题[26]。办证手续繁琐过于迟缓,例如:江苏省高校图书馆联盟通用借书证服务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27],有过办证记录资料再次办理时,仍需再次按照流程依次提交。受到共享机制、资源建设发展不均衡以及宣传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借书证综合使用率不高,且开放时间受限,例如:四川大学在学生考试期间不对外,无法满足随时随地的需求。但是,港粤澳高校图书馆联盟对外开放程度和使用率高于内地城市[24]。联盟共建中长期缺资金、缺技术、少宣传,没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特别是校地共建馆,遇到政府换届后,共建最终导致项目停滞,再次回到自建。

2.2 资源内容与服务形式

2.2.1 资源内容单一

图书馆联盟中平台资源内容建设是重点,围绕内容做好服务,是新环境新业态下努力的方向。目前,图书馆只是基本完成了对精品馆藏的复制[19]和一些特色数据库基础建设工作。另外,平台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统一建设标准,如联合咨询网[7],主要共享资源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数字为主,多数合作馆的特色资源未能参与共享与利用,联合咨询网向读者提供的资源比较有限。

资源内容以二维简介为主,附加少量视频,较刻板,缺少动态的如深度学习引导、语音服务,如Siri 虚拟助理;在引擎推荐上缺少主动推送有用信息给用户,本地语音识别与云计算服务能力比较欠缺,不能主动发现用户当前或潜在需求。对于现在大力发展数智赋能智慧服务,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打造特色数字化文化传播力,以先进的技术整合特色资源内容,丰富的资源内容不仅体现服务水准,也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方向。

2.2.2 缺乏用户体验感

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是反映服务水平的窗口,也是馆员与用户连接的纽带,彼此依靠、相辅相成。因此,平台建设需要有具备专业技能不仅是图书馆学专业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包括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保障平台实时更新,满足用户体验。目前,联盟馆之间操作系统存在很大差异,互不兼容[12],成员馆自建的数字化平台、自建库等,多数仅限该校师生享用,自建数据库中一些经典传统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经联盟共建后成为自建特色数据库,非会员用户享受不到社会公共资源,不利于文化传承。多数图书馆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平台建设外包给第三方,造成资源不够丰富并且更新不及时。同时,用户在共享纸质资源共享或数字资源时过程相对繁琐,打开页面时常显示正在建设中或空白页面等,造成用户体验感不好。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加速升级,知识更新迭代也在加速,新场景新业态的出现,新型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正由纸质图书文献资源共享逐渐向信息化资源共享[28],资源共建共享重点也由原先高楼大厦硬件建设转变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及图书馆联盟运行模式探索等软件建设。因此,打破原有图书馆联盟共建运营模式,建立图书馆超联盟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图书馆超联盟以独立法人联盟机构运行模式,打破知识“围墙”,消灭信息鸿沟,集中在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上[24],使资源共享最大化,使服务彰显智慧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新业态模式服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空间再造开展有益探索,更是无限接近图书馆终极目标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胆尝试。

3 图书馆超联盟发展策略

面对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瓶颈问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从区域发展不均衡到资源共享受限,从资源收集整理到特色资源建设,开启智慧服务,拟从运营模式、资源建设与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探索图书馆超联盟“资源共建共享”。

3.1 图书馆超联盟运营模式

3.1.1 成立独立法人机构共建共享

首先,打破原图书馆“共建共享”运行模式,各自为营、不能共享的瓶颈,以图书馆超联盟建设树立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即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我国图书馆联盟成立独立法人机构,建设图书馆超联盟平台,资源采购以独立法人对外购买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万方、知网等,整合资源,打破知识鸿沟,有效避免各地各级图书馆将有限的建设资金进行重复购买、重复建设。服务对象为高校、企、事业等社会工作人员,登录平台时本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身份证实名刷脸认证即使用。服务内容包括图书馆超联盟中所有电子信息资源,均可通过电脑或手机打开任意窗口免费共享。例如:原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理工类,编号L40),可提供科技查新、查收、查引、查重分析、SCI 分区和ESI 分析等一站式服务,支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

3.1.2 建设资金

建设资金可分以下三方面筹集:第一,政府拨款为主,平台建设纳入政府采购,取得专项资金建设,普通用户无须交纳费用;第二,成立图书馆基金会,国家给予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行业名家等入会,接收私人捐款,集聚更多社会力量,也使社会财富循环复始;第三,图书馆自筹自建资金,如果是价值珍贵的资源,或特殊服务对象、特殊服务要求,制定收费标准,可在合法服务范围内收取相应服务费等。

3.2 图书馆超联盟资源建设

3.2.1 纸质资源

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29],纸质资源始终是图书馆建设中的灵魂。面对数字环境下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图书馆超联盟在线下纸质类资源建设应以低碳化发展理念,发挥联合目录与采购,以体现馆藏价值和特殊查阅的建设理念,重点购置珍贵的、具有珍藏价值的纸质资源,与智能设备交融打造图书馆智慧服务。同时,对于藏书库中的纸本资源应加强利用,通过阅读推广、图书漂流等活动,使尘封在图书馆的“歷史遗迹”活起来,同时也盘活资源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建设。

3.2.2 物理空间再造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人们对高质量的知识生活有了更多需求。当下流行的元宇宙[30]概念,是现代人对空间场景的高质量追求的体现。当前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已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个性化的时尚与舒适生活的需求。因此,图书馆超联盟建设立足用户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深度发展,打造舒适与数智相结合的物理空间。

3.2.3 电子资源

随着Open Access 的广泛应用,和新媒体的迭代,电子资源已是图书馆超联盟资源共建重点,在未来也将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战场。图书馆超联盟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31],从传统电子资源(如电子期刊、图书、光盘)、教学资源和学科特色资源3 个方面开展电子资源低碳化绿色资源建设。(1)传统电子资源。主要通过图书馆超联盟独立法人形式,对外购置各类数据库,挖掘、整理出更多免费数据库进行建设。(2)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是高校教育制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但是,我国目前数字教学资源总体存在追求量多而优质的匮乏,使用率不高、配置不均衡、教学资源重复建设[32]。因此,数字教学资源间的超联盟共建共享,结合现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分专业、分课程对精品课、在线课程等以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管理与存储实现去中心化管理,区块链的核心智能合约技术保障个人与平台机构间的互信,也可有效地保护资源提供者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33]。(3)学科特色资源建设。按学科由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建立数据库,重点掌握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信息的动态,及时收集整理重要学术会议报告或讲座视频材料。线上教学资源和学科特色资源建设需要分专业、分学科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是个动态发展、不断更新、提升完善的过程。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用任何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来访问联盟所有的信息资源”。

3.3 超联盟平台管理与人才建设

3.3.1 管理与组织

图书馆超联盟做到大而不乱,自上而下。首先,客户端端口分散,建立分布式网络架构服务,服务器遍布各省避免浏览拥堵;其次,资源管理突出建和用。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图书馆超联盟建设以技术驱动,赋能数智服务[34],运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并通过分布式管理+AIoT+5G 技术,使任何一台电脑、一部智能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登录超联盟平台获取有效资源,真正实现超联盟建设的意义。

3.3.2 管理人员能力提升

当今图书馆建设包括未来建设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必然,平台建设与后期维护都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多元化人才。除了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外,还应加强内部自身业务培训,对现有的馆员加强新业务能力提升是关键。在超联盟平台中建设馆员之家,实时发布更新图书馆前沿动态、讲座、培训信息,馆员实时掌握业界动态,提升业务素养。

3.4 建立长效机制

3.4.1 建立健全运营制度

长效机制的建立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随时间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建立超联盟工作制度保障联盟良好运行,形成有规范而稳定的配套制度体系,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使其成为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

3.4.2 加大超联盟宣传力度

图书馆超联盟建设的可持续性运营的推动力也可来自用户的需求端,扩大宣传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同时在不断满足用户的过程中修正和完善运营机制。

4 结语

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图书馆建设要打破原图书馆“共建共享”运行模式,实现“知识无国界,网络任我游”。图书馆超联盟建设使知识“围墙”不再高筑,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建立线下到线上、空间对空间的全能知识大平台,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实现时刻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通过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等提供知识资源支持。

猜你喜欢
终极目标共建共享图书馆
追梦路上,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
图书馆
平安普惠赵容爽:我们的终极目标
——客户的首选品牌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创新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人文关怀:医改的终极目标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