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传播视域下“泰山挑山工”短视频中视觉形象塑造研究

2023-09-08 12:40陈淑湘
科学导报 2023年55期

陈淑湘

关键词:共情理论;形象报道;视觉传播;泰山挑山工

2018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肯定了埋头苦干、永不懈怠的泰山挑山工精神,各大主流媒体积极宣传泰山挑山工精神。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达到网民整体91.5%,研究发现,通过短视频进行形象传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利用视觉符号塑造与传播挑山工形象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共情起到调节双方心理状态的作用,交谈过程的主客体情感、行为能够因共同的情景、对象达成情感共鸣,使交谈双方及时地得到反馈。地球村时代,共情传播的介质得到升华,利用镜头、技术等“中介物”去打造远距离的共情传播,能够勾连观看者个体情感层面的理解与认同。本文旨在以抖音平臺#泰山挑山工#话题下综合排名前30的短视频新闻作品为例,分析排名较高作品概况,并从中提炼出利用视觉元素达到共情传播的策略。

一、“身体表征”:黝黑皮肤带汗珠的劳动人民形象

机械化时代,城市逐渐摆脱了依靠身体维持基本城市运作的传统方式,但泰山挑山工却依旧存在,是泰山挑山工精神传承的需要,抖音上不少网友喜欢记录所见所闻,他们对泰山挑山工这一劳动群体通过坚韧不拔、黝黑皮肤、劳作时满头大汗的身体表征来刻画泰山挑山工的形象,同步勾起受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想象与共情。抖音上,在#泰山挑山工#话题中排名前30的短视频都存在大致相同的特征,网友呈现出泰山挑山工的第一个形象往往都是大汗淋漓、黝黑的面孔,比如@乐乐软糖发布的“在泰山遇到挑山工,肩上扛着千斤重...”视频中,因为50~60岁的大叔有着被晒得发红的皮肤,身上的T恤已经被汗液浸透;@生活帮发布的“挑山工老梁”是一个失去单个胳膊,皮肤黝黑的爷爷。抖音上主流媒体、网友通过泰山挑山工这种身体表征,来激发受众对于泰山挑山工群体的共情与怜悯心,在视频评论中频频出现“辛苦了,大叔”“眼泪忍不住,也许这就是当父亲的责任和重担”等言论,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感受。

二、“文案隐喻”:一往无前的父辈形象

短视频呈现并非只有视频画面,画面中的文字、标题都会影响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数字化使文本、图像、声音能够同时呈现于一屏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多模态新媒体话语体系。泰山挑山工短视频中文案话语运用量较大,视频的标题能够展现视频的主要内容,视频画面中的文字能更好地解释当前画面。通过观看抖音#泰山挑山工#话题排名前30的视频发现,无论是视频画面中还是标题文案都展现了该群体一往无前的父辈形象,主流媒体同网络意见领袖同时抓住辛劳、伟大“父辈”引发受众产生共鸣,例如@人民日报在报道#泰山挑山工时标题为“他只有右臂,但就这样挑起了一个家”,同时在视频画面中配画外音文案“为了家庭,我就坚持下来了”,该视频获得点赞量251.4万,@我的世界若水评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爸妈出了不少苦力,知道这种活到底有多苦,所以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由得心疼起来”,第一视角的“我”“你”句式,能够更加直接地增强受众的代入感。

三、“元素对比”: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者形象

将影像画面中各个元素进行对比隐喻,塑造泰山挑山工为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者,@聊城日报社将青年小伙主动要求替泰山挑山工挑一会担子作为话题点,视频中正值壮年的年轻小伙在挑担子时踉踉跄跄,年轻与年迈、放松与劳作、穿着华丽与朴素等元素对比,更加衬托出泰山挑山工的不易与艰辛,@依稀之恋评论说“中华儿女的传统文化”,@大鹏展翅评论说“好样的,祖国的希望”。运用视觉元素对比,将泰山挑山工塑造成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者形象,更能引发受众共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使泰山挑山工精神得到传承。

泰山挑山工在机械化时代艰难生存又不可或缺,宣传泰山挑山工精神必须从塑造泰山挑山工形象做起,本文从当前最为火爆的传播方式出发,研究当前短视频传播泰山挑山工形象的发展前景,结合可视化、高速率传播的技术环境,发现运用共情传播引发受众共鸣,从情感上带动观看者体会泰山挑山工精神,杜绝喊口号式宣传,对进一步发扬泰山挑山工精神有着重大作用。

基金项目:山西省社科联“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研究”(SSKLZXKT2022100);山西省社会经济统计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振兴研究”(KY2022198)。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