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Q-Orbitrap-MS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关节炎及痛经“异病同治”机制分析

2023-09-08 01:02储烟阗匡艳辉严曾豪王德勤郭海彪张偲偲刘晓秋
环球中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异病同治号峰风湿性关节炎

储烟阗 匡艳辉 严曾豪 王德勤 郭海彪 张偲偲 刘晓秋

当归四逆汤来源于《伤寒论》[1],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作用,主治血虚寒厥证,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痛经等疾病见上述证候者,具有“异病同治”的疗效特色。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其具体表现为关节炎症及疼痛,其作用机制复杂,病因不明。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等。两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复方因其处方中药味多化学成分复杂,在经典名方开发全面质量控制过程中,明确处方中化学成分组成尤为重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PLC-Q-Orbitrap-MS)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在化学成分解析、药物代谢研究中应用广泛,对于定性分析复杂基质特别是中药复方中的多种组分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网络药理学利用网络可视化展现成分—靶点—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方预测机体生物网络的作用机制,但单一网络药理学研究存在针对性不强、预测精度低的短板。本研究拟利用现代中药分析UPLC-Q-Orbitrap-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中的作用机制,以提高网络药理学预测精度,探讨中医“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当归四逆汤流膏(批号:210405S),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研究院自制,为棕褐色流膏,处方配比:当归(9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9 g)、木通(6 g)、甘草(6 g)、大枣(24 g),按照《伤寒论》原文记载煎煮,浓缩至流膏状作为供试品。

1.2 试剂

乙腈、乙酸均为色谱纯(德国默克公司);超纯水由实验室纯水仪自制。

1.3 仪器

赛默飞三合一高分辨质谱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rbitrap Fusion Lumos,美国Thermo Fisher公司);Ultimate 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电喷雾离子源(ESI),CP225D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BSA224S-CW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DZ4-0.8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Genie U12超纯水仪(上海乐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供试品制备

称取批号为210405S的当归四逆汤流膏0.5 g,精密称定,移取25 mL超纯水溶解,超声30分钟,12000 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

1.5 色谱条件

ACQUITY UPLCⓇBEH C181.7 μm (2.1×100 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1%乙酸水(B),梯度洗脱:0~2.36分钟;3%A,2.36~3.75分钟;3%~5 %A,3.75~4.00分钟;5%~8%A,4.00~6.50分钟; 8%~10%A,6.50~10.67分钟;10%~14%A,10.67~13.73分钟;14%~17%A,13.73~15.00分钟;17%~18%A,15.00~17.20分钟;18%~21.5%A,17.20~18.20分钟; 21.5%~25%A,18.20~20.50分钟;25%~30%A,20.50~22.00分钟;30%~40%A,22.00~24.00分钟;40%~45%A,24.00~26.00分钟;45%~55%A,26.00~28.00分钟;55%~80%A,28.00~30.00分钟; 80%~90%A,30.00~40.00分钟;90%~100%A,体积流量0.6 mL/min,柱温:25 ℃,进样量2 μL。

1.6 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喷雾空载电压+3 KV/-2.8 KV;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一、二级质谱条件为扫描范围m/z100~1000;毛细管温度300℃;源加热温度350℃;鞘气压力:45 arb;辅助气压力:8 arb。

1.7 液质联用数据处理

1.7.1 质谱数据处理 将采集的正负总离子流图导入Xcalibar 2.0 软件进行可视化操作,根据一级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可能的分子式(根据误差范围±5.0×10-6剔除无关推测),与搜集的自建化合物成分数据库中已有的分子式进行比对预测可能的化合物,再将未知化合物的二级碎片离子与文献报道的对照品,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质谱数据库(MassBank)、中药成分高分辨质谱数据库(OTCML),文献报道提供的裂解碎片进行比对,寻找特征峰及特征裂解碎片,进一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式及结构。并根据二级碎片离子推导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路径。

1.7.2 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处理 同分异构体的区分鉴别,可通过与对应对照品比对或裂解路径的不同进行区分;对于裂解规律一致的同分异构体,主要采用 ChemDraw 19.0 软件给出的有机化合物疏水常数(ClogP)对极性进行判断,在同一洗脱条件下极性小的化合物出峰时间要晚于同分异构体中极性稍大的未知化合物,同时结合已报道文献中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先后顺序(tR)进行推测。

1.8 网络药理学分析

1.8.1 当归四逆汤活性成分及靶点收集 以液质联用确定的化学成分,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进行成分查询及靶点收集。对于TCMSP未收录的其余成分,借助PubChem数据库(http://pubchem.ncbi.nlm.nih.gov) 查询成分相应SMILES号,进一步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 (http://www.swisstarget prediction.ch/)检索对应SMILES号进行靶点预测补充。

1.8.2 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经疾病靶点收集 在Drugbank (https://go.drugbank.com/)、OMIM (https://www.omim.org/)和Genegards (https://www.genecards.org/)数据库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痛经”为检索词检索相关靶点,去除重复和假阳性靶点,构建疾病靶点数据集。分别构建“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网络模型,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将2个网络合并,去除无关联节点,得到当归四逆汤抗炎、镇痛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借助Uniprot (https://www.uniprot.org) 规范对应靶点的基因名。

1.8.3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 网络的构建 将“1.8.2”项下获得的主要靶点输入STRING在线数据库 (https://string-db.org/) ,设置“人种(Homo sapiens)”,互作评分大于0.9,获得PPI关系,将节点及结合作用评分数据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中的工具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zer)来分析中介中心度 (betweenness centrality) 和节点度 (degree) 、接近中心性 (Closeness centrality) ,这3个重要的网络拓扑参数以大于中位数值筛选出核心靶点。

1.8.4 基因本体论 (gene ontology,GO) 功能与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 通路富集分析 运用在线工具Metascape (https://metascape.org/) 对交集基因进行KEGG通路和GO分析,其中包括生物过程 (biological processes,BP) 、细胞组成 (cellular component,CC)和分子功能 (molecular function,MF)的富集分析,多重检验校正 (Bonferroni法)校正后P<0.01的项目被认为是显著富集。

2 结果

2.1 当归四逆汤化学成分分析

使用上述色谱、质谱条件,采用 UPLC-Q-Orbitrap-MS 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得正、负离子模式下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通过分析准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报道,鉴别的化合物见表1。

表1 当归四逆汤UPLC-Q-Orbitrap 分析

续表

注:A 正离子模式,B 负离子模式图1 当归四逆汤供试品总离子流图

2.1.1 黄酮类 在当归四逆汤中共鉴别出42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二氢黄酮类11个、异黄酮类14个、查尔酮类3个、黄酮醇类3个、黄烷类4个、双黄酮类1个、其它黄酮类4个。大多数游离黄酮以分子离子峰[M]+为基峰,重要特征峰包括[M-H]-、[M-CO]-的碎片离子峰。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方式主要有两种,如图2所示。

裂解方式Ⅰ:

裂解方式Ⅱ:

图2 黄酮类化合物裂解途径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50、52、74-77、80、89、90、94、134均属于二氢黄酮类,以化合物75为例,75号峰在正离子模式下可以观察到m/z441.1158[M+Na]+,m/z419.1339[M+H]+,m/z257.0810[M+H-Apiose-Glucose]+,负离子模式下观察到准分子离子峰为m/z417.1196[M-H]-。根据元素组成及以上碎片离子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甘草苷,其可能的质谱裂解途径见图3。正离子模式下可观察到准分子离子峰m/z551.1760[M+H]+,m/z419.1338为失去一分子芹菜糖,m/z257.0809为[M+H-Apiose-Glucose]+,说明为双糖连结构,根据文献报道确定90号峰为芹糖甘草苷[19],如图3所示。

图3 甘草苷可能的裂解途径

异黄酮类:化合物91、95、108、109、125、129、130、132、133、135、139、141、147、150均属于异黄酮类,以化合物125、129、139为例,结合正负离子模式及元素分析后确定129号峰分子式为C21H20O5,质谱碎片中中有丢失的m/z56的碎片峰m/z297,说明存在异戊烯基结构,结合文献报道确定129号为甘草宁M,139号峰是129号峰的同分异构体,结合文献中相对保留时间,确定129号峰为甘草宁G,125号峰的裂解碎片与129号峰类似,但其极性大于129号峰且结构中要多一个羟基,结合文献确定其为甘草宁N[10]。

查尔酮类:化合物63、96、97均属于查尔酮类,96号化合物的分子式推算为C15H12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碎片信息均与75号峰甘草苷一致,但其极性低于75号,判断96号峰为异甘草苷,97号峰与96号峰相比碎片信息类似,但其极性低于96号,借鉴二氢黄酮的裂解过程,推测其可能为新异甘草苷。

黄酮醇类:化合物51、98、138均属于黄酮醇类,51号峰在负离子模式下,可以观察到m/z609.1456[M-H]-的准离子峰,根据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可以确定化合物51为芦丁,98号峰根据m/z393.1892[M+Na]+及m/z371.2257 [M+H]+推测其分子式可能为C20H18O7,结合文献[10]判定其为黄酮醇类似物,结构鉴定为乌拉尔醇。138号峰的分子式预测为C20H18O6,质谱碎片中可观察到m/z68及发生RDA裂解的m/z221。结合文献[20]确定为甘草黄酮醇。

其它黄酮类:经分子式预测、文献参照、数据库比对推测黄烷醇类:40号峰(儿茶素)、54号峰(表儿茶素);双黄酮类:61号峰(新西兰牡荆苷Ⅱ);黄烷类:146号峰(kanzonol H)、152号峰(kanzonol R)、154号峰(kanzonol H异构体)、135号峰(kanzonol J);其它类黄酮:69号峰(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71号峰(柚皮素-7-O-葡萄糖苷)、87号峰(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93号峰(7-甲氧基甘草苷)。

2.1.2 萜类及其皂苷类 单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白芍,大多数以芍药苷为基本母核结构,质谱碎片以m/z165为芍药苷衍生物的特征碎片,组方中以芍药苷为母核的单萜类化合物及其结构如图4所示,以56号化合物为例,负离子模式下看观察到准分子离子峰为m/z479.1562[M-H]-,失去一分子的甲醛得到m/z449.1091,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m/z327.1086,m/z165.0556为派烷骨架结构的碎片离子。结合参考文献及对照品比对[2],确定其为芍药苷,可能的裂解途径如图5所示。

图4 以芍药苷为母核的单萜类化合物

图5 芍药苷裂解途径

2.1.3 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 主要来源于甘草,大多数为甘草酸的衍生物,以127号化合物为例,正离子模式下可见m/z823.4109[M+H]+,分子式确定为C42H62O16、m/z647.3791[M+H-Glucuronide acid]+、m/z471.3469[M+H-Glucuronide acid×2]+,化合物结构中推测连接两个葡萄糖醛酸,该结构苷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0,结合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及碎片信息[21],确定127号化合物为甘草酸。其可能的裂解过程如图6所示。

图6 甘草酸裂解途径

2.1.4 苯丙素类化合物 化合物85正离子模式下,准分子离子峰为m/z479.1548[M+H]+,分子式预测为C23H26O11,此外,结合碎片离子峰m/z325.0919及m/z163.0389与对照品碎片比对确定化合物85为木通苯乙醇苷B,其可能的裂解途径如图7。

图7 木通苯乙醇苷B裂解途径

2.1.5 苯酞类 当归四逆汤流膏中鉴别出两个苯酞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药材当归。苯酞类成分是指以苯酞结构为母核的一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质谱裂解过程中易丢失中性分子如1分子或多分子H2O、CO;同时其侧链烯烃结构也常断裂丢失,如-C2H4、-C3H6、-C4H8等。以化合物 155 为例,m/z193. 1222为[M+H]+峰,m/z175.1229 为[M+H-H2O]+峰,m/z165.0909为[M+H-C2H4]+峰,m/z147.0917 为[M+H-CO- H2O]+峰,与对照品及相关文献报道相符[22],推测为洋川芎内酯 A。可能的裂解途径如图8所示。149号峰在正离子模式下形成m/z191.1065[M+H]+的准分子离子峰,在二级质谱中它分别失去 1 分子水和 2 分子水形成m/z173.0959[M+H-H2O]+和m/z155[M+H-2H2O]+的碎片离子;准分子离子m/z191.1065分别失去 1 分子 CO 和烷基链生成碎片离子m/z163.1116[M+H-CO]+和 m/z 149.0586,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比较149号化合物确定为 Z-藁本内酯[13]。

图8 洋川芎内酯A裂解途径

2.1.6 糖苷类 当归四逆汤流膏中鉴别出11个糖苷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白芍及大枣。大多具有没食子酸、葡萄糖等结构。化合物86,负离子模式下发现m/z939.1096[M-H]-准分子离子峰,此外碎片离子m/z787.0995[M-H-C7H5O4]-,碎片离子m/z635.1036[M-H-2C7H5O4]-及m/z169.977 1根据元素组成及碎片离子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其可能的裂解途径如图9所示。

图9 没食子葡萄糖裂解途径

2.1.7 酚及酚酸类 结合参考文献及碎片信息在当归四逆汤中共鉴别出18个酚及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14、15、22、26、34、35、38、47、62、70、72、103、68、145、153、159-160分别确认为没食子酸、邻苯三酚、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甲酯、香草酸、邻甲氧基苯甲酸、卡枯醇、丁香酸、羟基肉桂酸、愈创木酚、阿魏酸、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酐、丹皮酚、肉桂酸、α-甲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化合物14,失去一分子-CO2,得到碎片离子m/z125.0242[M-H-CO2]+,化合物26,脱去甲酯得到m/z124.0264[M-H-C2H3O2]-。

2.1.8 有机酸类 结合参考文献及碎片信息在当归四逆汤中共鉴别出10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4、6、11、12、28、30、55、117、123、143分别确认为苹果酸、柠檬酸、烟酸、丁二酸、咖啡酸、monatin、香草酸、苯乙酸、紫罗醇、吐昔酸、十八碳-9-烯酸等。

2.1.9 其它类 除上述7类化合物外,当归四逆汤中还鉴别出生物碱类、氨基酸、核苷、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类成分。

2.2 “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如图10所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共151个节点、680条边、平均度值为9.01、其中节点的颜色越深、面积越大代表其度值越高。箭头形节点为成分,度值平均值为10.64排名前五的为表1化合物5、87、27、74、98,度值大于10的成分占比为36.37%。菱形节点为成分与疾病的共同靶点共95个,平均度值为7.16,度值均大于2,其中排名前五的靶点为碳酸酐酶II(carbonic anhydrase II,CA2)、碳酸酐酶Ⅲ(carbonic anhydrase Ⅲ,CA3)、雌激素受体2(estrogen receptor 2,ESR2)、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 ,CDK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度值大于5的占比为50.53%。

图10 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成分—疾病—靶点”网络

2.3 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如图11所示,PPI网络共有78个节点、342条边,平均度值为8.77。对未参与PPI的靶点进行删除,共保留78个靶点,度值大于3的靶点占总靶点的74.36%,度值大于20的依次为酪氨酸激酶(sarcoma gene,SRC)、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磷酸肌醇3激酶的p110α催化亚基(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PIK3CA)、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将PPI网络数据导入Cytoscape 3.7.2,利用靶点中介中心度、节点度、接近中心性三者的中位数为筛选条件,筛选同时大于三者中位数的靶点即为核心靶点如图12所示,提示这些靶点在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中具有重要作用。

图11 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靶点的PPI网络

图12 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核心靶点的PPI网络

2.4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借助Metascope数据库对PPI筛选得到的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P<0.05进行筛选,其中990个涉及生物过程、73个涉及细胞组分、100个涉及分子功能。以基因数进行降序排列,各选取前10个条目。生物过程结果显示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的靶点主要作用于炎症反应、对外部刺激的正调控、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等有关,细胞结果显示靶点作用的部位可能为膜筏、受体复合物、膜侧、囊泡腔,分子功能结果显示主要与各种酶结合如蛋白络氨酸激酶、咖啡因氧化酶、磷酸转移酶等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如图13所示。

通过KEGG富集分析,共得到153条通路,选取P值较小的前20条通路进行数据可视化,如图14所示,当归四逆汤发挥治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的机制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内分泌抵抗(Endocrine resistance)、AGE-RAGE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等信号通路相关。

图14 KEGG富集分析

3 讨论

古代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是中医药文化的瑰宝,临床使用广泛,单一的中药成分就较为多样、不同药味配伍其成分更为复杂,因此,借助现代分析技术对经典名方中的化学基础物质进行分析,是成分复杂的中药复方制剂药效物质研究、质量标准建立及新药二次开发的基础。为了确保结果准确可靠,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色谱条件下,通过UPLC-Q-Orbitrap-MS技术首次对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与对照品、数据库比对及软件预测分析,正、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定出160个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明确化学成分-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 “异病同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诊疗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病”范畴认为“湿、瘀、虚”为其主要病机,原发性痛经中医称“经行腹痛”认为是由于“气滞血瘀”导致属于“痛经”范畴。可见两者均是由于“虚”“瘀”所致,病因、病机、病证相似。

基于“UPLC-MS-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综合“成分—靶点—疾病”与PPI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核心靶点共25个,核心成分共10个。靶点网络按节点度值排名前十个靶点分别为SRC、STAT3、EGFR、MAPK1、PIK3CA、IL6、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 2,JAK2)、人核因子κB p105亚基(nuclear factor NF-kappa-B p105 subunit ,NF-κB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SR1)。SRC蛋白酪氨酸激酶,诱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对破骨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信号通路中激活和募集到细胞膜,通过激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促进破骨细胞中的能量产生,激活Yes相关蛋白-Notch通路(yes-associated protein 1-Notch Signaling pathway,YAP1-NOTCH)途径诱导炎症诱导的上皮再生来介导IL-6信号传导,减轻炎症[23]。STAT3、JAK2通路通过激活IL-6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炎症的发生发展[24]。EGFR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括滑膜下)中表达,EGFR抑制剂可减轻小鼠抗原诱导的关节炎[25];MAPK1被诱导磷酸化以激活转录因子,如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表达,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6]。PIK3CA、JAK等通路通过刺激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IL-6、NF-κB1为典型的致炎因子,诱导多种慢性炎症疾病。MMP9能够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坏死因子-α、成骨细胞、Toll样受体2&4(Toll-like receptors 2&4, TLR2&4)的产生,从而调控炎症过程[27]。ESR1靶点蛋白是一种雌激素受体,可激活血清肥大细胞,释放致痛物质[28]。核心成分为布雷非德菌素A(Brefeldin A)、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咖啡酸(Caffeic acid)、甘草素(Liquiritigenin)、乌拉尔醇(Uralenol)、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异甘草黄酮醇(Isolicoflavonol)、阿魏酸(Ferulic acid)、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白当归脑(Byakangelicol)。布雷非德菌素A通过抑制Akt、mTOR和NF-κB途径的激活来减弱角质形成细胞中TNF-α刺激的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29]。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能够破坏STAT3的核易位,而且还阻断能量代谢途径,通过抑制己糖激酶2活性抑制糖酵解和克雷布斯途径。可以作为治疗炎症疾病的潜在候选者[30]。甘草素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的表达。同时,甘草素可以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基质分解代谢酶的上调,此外,IL-1β诱导的胶原II和亚格瑞聚糖的降解可以通过甘草素缓解。在机械上,甘草素通过抑制MAPK和NF-κB1途径激活来发挥抗炎镇痛作用[31]。此外,本研究针对PPI网络筛选出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初步探索当归四逆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的潜在分子机制。由富集的结果可知,当归四逆汤作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原发性痛经“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减轻炎症,其中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EGFR、抑制下游的NF-κB途径的激活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UPLC-Q-Orbitrap-MS快速解析当归四逆汤的化学组成,构建“化学-成分-疾病”作用网络,从多角度剖析当归四逆汤发挥镇痛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可靠基础,为后续当归四逆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质量标准建立等提供科学参考。

猜你喜欢
异病同治号峰风湿性关节炎
阴炎净洗液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基于指纹图谱的女金丸质量一致性评价
藏药诃子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鉴定研究*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思考
补中益气汤临床验案举隅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峰面积比值法分析混合DNA扩增产物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