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3-09-09 03:13蒋奕珺
关键词:等高线沙盘教师

蒋奕珺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AR技术,有助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化解教学难点。经常用到的AR技术有“AR地球仪”“地形沙盘”“妙懂初中地理”等,可以运用“AR地球仪”直观呈现地理空间,运用“地形沙盘”创设生动的地理场景,运用“妙懂初中地理”开展仿真地理实验。运用AR技术时,要遵循技术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等原则。

关键词:初中地理;AR技术;地理教学

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又称增强现实技术,是一项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三维建模等特点,能将计算机形成的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使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增强对现实世界的体验[1]。初中地理自然科学部分有空间跨度大、时间变化大的宏观特性,其中经纬网、地球运动、世界气候等重难点内容很难用课件、二维图片和实体模型等解决。在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AR技术,有助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化解教学难点。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AR技术有“AR地球仪”“地形沙盘”“妙懂初中地理”,能帮助学生即时识别动态模型;在自由操作中利用其中的交互功能,看到立体、动态的地球自然景观,调动多种感官学习,主动投入体验式学习和沉浸式学习[2];在虚拟模型与现实场景的切换中,轻松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一、 运用“AR地球仪”,直观呈现地理空间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因注重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地理原理讲解,导致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整体认知,灵活变通能力欠缺,遇到需要迁移知识解决的问题时就手足无措。“AR地球仪”可以直观、立体地展示画面,呈现地理空间,帮助学生动态整合地理知识。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关于经纬线的知识点时,学生单是通过展示平面图理解经纬线的形状、特征及分布规律,难度较大。AR技术的引入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教师运用“AR地球仪”,将所有纬线具象地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立体的观察资源。“AR地球仪”中的交互功能,可以让学生看到立体、动态的地球自然景观场景,可以听到专业的配音,调动多种感官学习,真正实现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学生通过多角度转动地球仪,观察纬线的长度、分布规律、形状特征及其从赤道到两极的差别。教师引导学生在“AR地球仪”上指一指,画一画,说一说,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地球仪动起来,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纬线的走向是一致的,从而理解了纬线连接着东西方向的原理。

此外,“AR地球仪”还能通过直观呈现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大洲大洋之间的方位关系、地球公转轨迹等,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把握相关地理原理。

二、 运用“地形沙盘”,创设生动的地理场景

突破地理重难点,仅靠教师反复讲解收效甚微,要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知识,需要创设相关场景,帮助学生化难为易。运用“地形沙盘”,能够创设出多种生动的地理场景,帮助学生即时识别多种动态地理形态,洞悉真实的地形与水流,理解所学知识,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在生动的地理场景中加强观察探究。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等高线教学中,“等高线不同的弯曲方向代表什么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疏密有什么不同?”“等高线的高度如何推算?”等问题,经常难倒一大批学生。此时运用“地形沙盘”堆出某地模拟地形,形成立体直观的沙盘模型,创设“布局旅游景点”的场景,让学生先观察地形样貌,说说哪里是平原,哪里是陡崖等,并描述这些地形的特征。在学生掌握各类地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观察探究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分布有什么差异、高度变化如何;启发学生聚焦问题“如果要在该地设计和规划一个旅游景点,该如何实现?”观察探究。这样生动有趣的地理场景,一下子提高了学生观察探究的积极性。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用标签标记旅游點的位置。其间,学生可以根据直观的地形模型理解陡崖、缓坡、平原等地形,加强对等高线分布特征的认识;可以根据河流流经的等高线分布疏密情况,推断河流流速和落差,将平面抽象知识转化为立体可视化的模型。

其次,在生动的地理场景中加强交流互动。“地形沙盘”创设的生动地理场景,能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游戏,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迸发灵感,突破重难点。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海陆面貌的教学中,学生对大陆、岛屿、半岛、海、海峡、洋等相似概念分不清楚。教师便运用“地形沙盘”创设“你推(沙盘)我猜(海陆)”的游戏场景,让学生甲在“地形沙盘”上堆出大陆和海洋,接着从大陆中推出一块连接大陆的陆地,学生乙猜出是半岛;学生甲再用手一划,让半岛脱离大陆,学生乙猜出是岛屿;最后学生甲将一个大岛屿切成多个小岛,学生乙猜出是群岛。教师将“地形沙盘”的画面投屏,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交流互动。这种随时交流互动的学习方式,高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再次,在生动的地理场景中加强现实体验。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运用AR技术模拟现实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在加强学生现实体验的同时,发展其地理实践力。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课的主题是认识台风和防范台风。教学中,教师运用“地形沙盘”引导学生规划防灾工作。现实体验环节,教师将“地形沙盘”堆成某山区的地形模型,其中包括池塘、村庄、果园、农场……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现实体验。学生通过研究地形特征,现身防灾救灾现场,针对受灾群众的不同需求,指导防灾救灾工作。他们结合个人生活体验操作“地形沙盘”,帮助游客寻找附近安全的山体躲避,并设计躲避指南;预测果子成熟时间,建议果农提前安排采摘;选择合适的地点,提醒家禽养殖户提前加固篱笆、打造防风防水区域,保护家禽……此外,学生还主动利用“地形沙盘”模拟现实的农业规划实践活动:在某地形区设计符合实际的果蔬种植位置,向果农们传授需要用到和必须用到的农业技术;主动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设计不同的种植区,分析其地理优势,同时提出“河谷种植区油菜保温灌溉规划”“缓坡种植区油菜保温灌溉规划”等不同环境下的优化种植区方案,增强了现实体验,发展了地理实践力。

三、 运用“妙懂初中地理”,开展仿真地理实验

很多地理实验很难在学校实验室开展,无法带给学生切身的体验。运用AR技术“妙懂初中地理”,引导学生开展仿真的地理实验,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妙懂初中地理”包括AR难点妙懂、3D考点妙记、PK地理妙赛等模块,不仅有详细的解说,还有配套的AR立体动画,将虚拟模型与现实场景叠加,将初中地理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AR、3D等多媒体内容[3],能帮助学生在开展仿真的地理实验过程中,提升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能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中,“山区水库的修建选址”是重点。教师一般会提供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在图上判断河流的位置和上下游,找出最适合修建水库的地点。因为缺少地理体验,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常无从下手。教师引入“妙懂初中地理”配套学具,让学生先观察上面画满等高线的硬塑料板,然后打开软件,扫描这块塑料板。瞬时,立体的山区呈现了出来,河流从山谷中流淌而过,甚至还发出“哗哗哗”的水流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修建水库的最佳地点,学生就能理性分析,从而认识到为何要将水库修建在河谷的最窄处,为何要建在上游而非下游,如何判断河流的上下游等问题。

此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洋流的分布等现象的“现实发生状况”,也可以运用“妙懂初中地理”以及“AR寰宇地理系统”,引导学生多次实验。如此,既能降低教学成本,又能助力难点突破。

当然,A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不能为用而用,需要讲求技术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等原则。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AR技术与多种数字化软件相结合,将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空间体验感。

参考文献:

[1] 季静宇.AR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J].地理教学,2018(4):5152.

[2] 蒋敏链.浅析AR中学地球仪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5152.

[3] 李旭.刍议AR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9(2):79.

猜你喜欢
等高线沙盘教师
最美教师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教师如何说课
地形图的阅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