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高校经济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9-09 03:29韩英余斌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8期

韩英 余斌

摘 要: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本源,坚持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出发,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并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高校经济学教育应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统领,加快建立高质量中国特色经济学教育体系,为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需的经济学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高校经济学教育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经济发展克服国内外重重困难挑战,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新时代做好中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构建。重视和加强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教学与研究是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光荣使命。近年来,高校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总结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经验并落实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为新时代高校经济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立场观点方法上全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2]。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的坚持和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特征。习近平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成功运用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基于辩证法和“两点论”,创造性地提出“有效市

场”和“有为政府”的“两手合力”论,为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3]提供了科学指导。总书记还提出坚持系统观念和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七大科学思维方法[4],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创造性发展与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也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坚持和发展。从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新发展理念来看,不仅它的各组成部分都体现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社会生产和劳动的论述[5],而且从整体上来看,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6],“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7],体现了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高校经济学教育坚持和巩固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提供了新的重要指引。首先是必须重视和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此前全国高校政治经济学学科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在高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中被边缘化,甚至被认为开展的不是经济学专业教育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经济学院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无法发挥出指导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也将无从谈起。其次,高校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以外,还应该开设作为其源头的“《资本论》导读”类课程,以及作为其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另外,还需要以政治经济学来统领经济学各门专业课的课程建设,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国家层面已经启动编写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的工作,各高校党委也要发挥领导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对经济学教师队伍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培训。最后,高校经济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与研究中要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号召,苦练这项提高政治经济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和指导实践。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之源,也是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之根。高校经济学教育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彻底改变政治经济学在高校被“边缘化、空泛化和标签化”[8]的现象,让习近平

经济思想在当代大学生中真正入脑入心。

二、扎根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是高校经济学教育的实践要义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时强调指出,这一思想来自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并成功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科学创造[9]。

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经济发展大局出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原有的经济理论已不能适应和指导新的经济发展实践,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对“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对此,党的十八大以后,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用“进入新常态”概括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回答了“怎么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回答了新常态下“怎么干”的理念问题。同时根据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把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调整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上,“率先终结了刺激需求为主的政策思路,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10]。党的十九大以来,根据我国在发展要求、目标、阶段方面的新变化,结合国际环境和我国比较优势的深度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聚焦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引领我国工业化实现“第三次跃升”[11]。正是在“實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12]中,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完善和深化,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律、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正确决策的形成过程为高校经济学教育坚持面向实践提供了新的重要指引。首先是要把经济学视为一门“经世济民”的大学问,不能功利化和工具化为“理性经济人”的生意经。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富国强民而探索真理,以理论创新助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次,面向实践的经济学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避免沦为“假科学的智力游戏”[13]。近年来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滥用”现象对高校经济学教学产生不少负面影响,导致“许多经济学课程十分注重数学模型的推导,缺乏引导及训练学生对经济问题本身的思考”[14]。为此,高校经济学教育应通过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最后,面向实践的经济学教育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好习惯,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

总之,高校经济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实际,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回应重大经济现实问题的呼唤,为党和人民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接班人。

三、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经济学教育的特色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一系列重要内容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既有理论高度,能在认识层面把握经济发展运动的规律,又有实践力度,能在行动层面谋到要处、干到实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教育党员干部要牢牢扭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地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从而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止步于思想环节”[1]。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古语,汲取古人的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矛盾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以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抓手,找到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人追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书记用管仲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表明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总书记用孔子的名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达人”,向世界宣告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追求的是与别国弘义融利、共同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为高校经济学教育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板、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提供了新的重要指引。首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教育完全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行不悖,相得益彰[16],在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恰当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和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讲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而不讲区别,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才能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生机,让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要增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较。历史上,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就曾对法国重农学派学说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17]。

现在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许多真知灼见,也大都能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觅得踪迹。比如,被视为西方经济学重大发展的产权理论,其核心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在了我国《吕氏春秋·慎势》篇中,“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分未定也。分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在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除了比较相同以外,还可以在教学与研究中比较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比如,中国在“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坚持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主张,就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西方经济学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指导下要求本国利益优先的零和思维。

总之,高校经济学教育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宝库中汲取有价值的思想养分和实践经验,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将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显著特色。

四、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可增强高校经济学教育的理论自信

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实践所作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在制度基础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但在市场机制的具体运行等方面也存在共性。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西方经济学“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一面,要注意借鉴”[3]。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首先表现在对西方经济学反映的当代资本主义重大问题的关注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他赞赏了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对这一问题的揭示,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皮凯蒂的研究限于分配领域,“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3],由此说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动摇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性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重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并注意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曾经历的惨痛教训,以及西方经济学对“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发展观的反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的相关主张,另一方面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超越了西方经济学二元对立的观点,找到了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现实道路。可见,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的借鉴并非简单地肯定或照搬,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批判与超越。曾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度被部分人误解为西方的供给学派,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专门回应说,“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6]。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的借鉴与超越,为高校认清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功能与作用,摆正它的位置,处理好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指引。首先要重视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当代现实经济问题的反映。西方经济学在分析、诊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病症和开具处方上有一定的实用性[18],虽然这些处方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痼疾,但是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做好预判和减少试错成本。其次要在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与批判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创建中国经济学。马克思正是在全面系统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今天我们对待西方现代经济学也同样需要有批判精神,把批判作为“借鉴”和实现“超越”的必要手段,在批判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解,在批判中坚定创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总之,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在对待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上,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照抄照搬,要“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特别是“不能食洋不化,还是要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

综上所述,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本源,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并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益成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来源及形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研究树立了“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的光辉典范。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要认真学习和总结习近平经济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转变,构建起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学的创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2]逄錦聚.教好学好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J].中国大学教学,2023(1/2):4-10.

[3]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余斌.试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特色[J].马克思

主义研究,2022(2):55-63.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8]张雷声.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5):86-91.

[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7-12-21(1).

[10]裴长洪,赵伟洪.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9

(4):3-17.

[11]乔晓楠,王奕.理解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政治经济学视角[J].改革与战略,2021(3):19-32.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3]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M].苏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4]陆蓉,邓鸣茂.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滥用”现象及反思[J].管理世界,2017(11):10-21.

[1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7-03(1).

[17]谈敏.重农学派经济学说的中国渊源[J].经济研究,1990(6):66-76.

[18]吴易风.全面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几个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1):35-41.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规划课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高校经济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

号:GH-220275)]

[责任编辑:周 杨]

韩 英,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余 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