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世界史编排

2023-09-09 13:03晏绍祥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世界史高中历史

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世界史内容,集中编排在《中外歷史纲要(下)》,教材的纲目完全按照课程标准设计大体分成4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上古史和中古史”,也就是从文明的产生到15世纪。第二板块是“近代史”,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时代。教材以资本主义为核心来构建近代史。第三板块是“现代史”,大体上是20世纪的历史。第四板块是“21世纪”,即当下的历史。

关键词: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教材框架

本文根据晏绍祥教授2023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的讲座稿整理而成,有增删,已经作者审定。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世界史内容,集中编排在《中外历史纲要(下)》,大体分为4个板块,分别是“上古史和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21世纪的历史”。今天向大家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材的编写依据和原则,二是教材的总体框架和逻辑关系。

一、 教材的编写依据和原则

教材的纲目完全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设计。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还大致规定了课程的课时,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方针。

课程标准中这样表述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这句话非常重要,是整个课程标准的主题句。首先,它明确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而非其他任何物种或地球的历史,也非某个具体学科的历史。非人类的历史,比如动物的历史或地质演变的历史,除非跟人类发展有直接关系,否则教材一般不会涉及。其次,历史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也就是说,任何历史叙述都是一种解释。历史上各时期不同文明的人们曾运用过多种不同的解释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但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唯一能够科学说明人类历史进程的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尽量去追求、去探索,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研究历史最根本的要求,它会培养我们求真求实的意识。

当然,历史学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公民素质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就世界史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在充分了解世界人类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国家和身份有基本认同,进而将爱国主义建立在理性比较的基础上。例如,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这中间就暗含了很多比较和判断——与其他文明古国如古代埃及、印度等比较,与现代西方国家比较。古代埃及文明延续数千年,但到公元前1000年开始衰落,并逐渐湮灭。今天的埃及与古代埃及虽然不是全无关系,但终归有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可以说,古代埃及文明在某种程度上中断了。英国人也许可以把他们的文明历史追溯到罗马时期,但延续到今天,也只有两千多年;美国从1776年独立至今不过两百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获得独立的国家,作为民族国家甚至不到一百年。而中国文明的历史,如果从良渚文化算起,有五千多年。从秦朝统一起,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此后虽多次更迭,但一直发展到今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比较中,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身份才能确立。不过,如果我们以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只有中国,那就犯了历史常识性错误。因为这个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并不少见,而且也并非所有古代文明都中断或没有延续下来。这需要我们认真了解、系统学习世界历史,明确中国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历史学的基本特性和目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史观。如前所述,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根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对历史所有的解释,都是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进行的。解释历史的理论方法多种多样,从古至今,人类对自己的历史一直十分感兴趣,创造了诸多研究历史的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到目前为止,由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仍然是最有解释力的理论。用课程标准的话说,“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二,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件、人物或现象,都必然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因此,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的基本素养。离开了具体的时空,很难对一个事情作出正确或者历史的判断。在讨论任何具体的历史问题时,一定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当我们把一个具体事件、人物或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解释时,这个历史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时空。比如,在奴隶制问题上,古代希腊人、古代罗马人、古代埃及人甚至19世纪美国南部的奴隶主,都认为奴隶制天经地义,不认为奴隶制有任何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奴隶制在上古时期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继续存在,就不太合理,因为奴隶制限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值得肯定。当然,如果今天还有人坚持奴隶制,那无论在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会受到人们一致的谴责。因为今天的世界,自由、人权深入人心,奴隶制早已没有了存在的合理性。这就是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结果。另外,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看看马克思写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当时拿破仑三世刚通过政变夺取政权,但马克思敏锐地察觉到,虽然拿破仑一世夺取政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拿破仑三世如果再实行独裁,注定要遭到失败。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第一个拿破仑是一个喜剧,后面的拿破仑就是悲剧。”“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倒塌下来。”后来历史的发展,惊人地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见。马克思所以能够作出如此精准的判断,用恩格斯的话说,是因为马克思深知法国历史。马克思从1848年到1852年法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政治、经济形势中,判断出历史已经在半个世纪中发生了重要变化,且拿破仑三世个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声望,都无法与拿破仑一世相提并论,如此也就注定了拿破仑三世悲剧的命运。换句话说,19世纪中期的法国,已经不是19世纪初的法国,时空的变化,决定了拿破仑三世只能是小丑。

第三,史料实证。历史学的所有的结论都要有证据支撑。只有在充分搜集相关证据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讨论某个具体事物。史料多种多样,有文献、实物,还有口传的资料。但不管什么样的史料,必须来历清楚。一般来说,同时代的资料最权威,但其他时代的史料,只要有确切的证明,也可以利用。但在运用任何史料时,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辨析。历史当然需要推理,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但所有论证都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证据基础上。当观点与史料冲突时,一般来说观点必须服从史料,这是历史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第四,历史解释。历史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观和材料所做的解释。史料当然重要,但史料本身不可能说话,它需要历史学家去解释。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史料本身也带有自己的倾向,或者记录本身存在可靠性的问题。比如,“拿破仑在1815年复辟”这样一个简单的、似乎是事实的陈述,就带有浓重的价值判断色彩。“复辟”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判断,一种解释,代表了一种立场。换个说法,感情色彩可能就有所不同。如“拿破仑夺回法国政权”或“拿破仑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胜利回归”,含义和判断明显不同。当然更常见的,是对于同一条史料,不同的学者可能作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解释。如何解释,往往与我们持有的观点或立场密切相关。

前面四个素养结合起来,要达到第五个素养规定的目标:培养家国情怀,即通过历史学习获得人文素养,培养宽容的心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公民。这是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二、 教材的总体框架和逻辑

接下来,我们看看教材的总体框架和逻辑。世界史在课程标准中有10个专题,也就是“内容要求”部分的专题15到专题24,教材据此安排了23课,大体上按照时序分成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上古史和中古史”,也就是从文明的产生到15世纪。下限到15世纪其实有些争议,因为有人主张到文艺复兴开始,有人主张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不过到目前为止,以15世纪为界还是更有说服力:15世纪末,西欧开始开辟新航路,由此引发了持续的探险和殖民,因而15世纪末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二板块是“近代史”,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时代。教材以资本主义为核心来构建近代史。第三板块是“现代史”,大体上是20世纪的历史。第四板块是“21世纪”,即当下的历史。

古代史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教材呈现了不同地区文明的多元面貌。它和近代史非常不同,是世界历史基本处在分散发展的时期。教材之所以强调多元,与世界文明本身的发展和阶段性有直接关系。中国史讲多元一体,是因为中国文明初兴时是满天星斗,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文明,春秋战国及其以后逐渐走向统一,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但世界历史并非如此,没有也不太可能走向一体。因而,教材第1—5课突出的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对应专题15、专题16。

第1课,主要涉及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希腊4个地区的文明。第2课讲古代世界的帝国,包括古代波斯、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事实上在联系中突出的也是多元。到中古时期,第3—5课,包括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基本上按照地域划分。在每个区域内部,又存在多个不同的文明,如亚洲有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德里苏丹国和日本;欧洲明显分为东欧和西欧,东欧有拜占庭和俄罗斯,西欧在加洛林帝国分裂后出现多个国家,形成封君封臣和庄园农奴制度;至于非洲和美洲,阿克苏姆王国、东非城市国家和西非的帝国存在明显区别,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多少所谓的“一体”,那时的美洲甚至跟旧大陆都缺乏直接联系。因此在前5课,我们更希望突出文明的多元,呈现不同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贡献。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认识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建立的相对统一的殖民体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揭露殖民入侵对世界其他文明的破坏甚至灭绝。

专题17对应教材的第6—7课,新航路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要叙述的是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的重要转折。从教材立意来说,世界历史不仅要突出多元文明,还要呈现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揭示当今世界的由来。同时,开辟新航路也是西欧资产阶级兴起之后展开的第一轮行动,显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新航路开辟把整个世界通过海上航路初步连成一个整体,区域文明摆脱了分散发展的局面。同時,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整体性或者连接,是建立在西方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优势基础上的,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不平等的,预示了后来西方殖民体系的萌芽。

专题18到专题21对应教材的第8—13课,叙述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西方霸权下的全球体系,核心是资本主义。资产阶级进取精神的第一个表现是开辟新航路,重要表现则是资本主义兴起后,资产阶级在经济、思想和政治各个方面的行动,因而近代史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呈现的。

第8课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兴起后,资产阶级不满西欧中古时期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各种教条限制,首先从思想上寻求解放,最初表现为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继之以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而这几个环节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人文主义希望打破中世纪教会的束缚,解放人性,鼓励人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再像中世纪那样,一切目标都围绕上帝。宗教改革是一个民族教会建立的过程,在打破天主教会大一统的同时,也在解放人们的思想。基本途径是打破天主教会的繁文缛节,信徒直接阅读圣经,对信仰的理解不再完全受制于罗马教皇(教宗),与资产阶级追求个性和个人主义相吻合。科学革命在很多方面冲破了支撑天主教会的科学基础,推动了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也为后来的科学发明开辟了道路。启蒙运动在继续批判封建教会信条和贵族统治的同时,开始构建新的社会制度。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理论。

第9课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行动即资产阶级革命,重点介绍了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并提出新的社会制度的构想之后,资产阶级发现封建制度成为他们进取的严重障碍,因而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与思想解放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是更加大胆、更加直接的要求。所以,每一次革命虽然看起来相当不同,但核心是两个问题。第一,革命发生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矛盾,资产阶级希望创造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环境,但封建统治者拒绝让步,由此导致冲突。第二,资产阶级掌权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和设想,构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英国《权利法案》重点说的是怎么限制国王的权力和确保议会权威;美国后来制定了宪法,组建了总统、国会和法院三权分立的新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旧制度,又通过拿破仑战争扫荡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拿破仑法典》则肯定了大革命的成果。

资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手工业、农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进而引发工业革命。这是第10课的主题。工业革命对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非常重要,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重大。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是人力、畜力和自然力,几乎所有产品都依靠人工完成。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采用彻底改变了生产的动力;火车和汽船的发明使运输发生了革命;人们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从此进入近代社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是工业革命非常积极的一面。

但是,工业革命在壮大资产阶级力量、改变生产面貌的同时,也带来农民被剥夺,工人受到严酷剥削、生活穷困,以及环境污染等很多现实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阶级矛盾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是第11课的主题。工业革命把社会阶级简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人创造的绝大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所得,双方的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发动多场斗争。但这些斗争因为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大多失败,比如里昂工人起义、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等。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的,是唯一科学的理论,它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积极贡献,也严厉批判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并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工人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第一国际,后来又在德国等许多国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

上述是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内部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影响。但资产阶级毕竟是一个剥削阶级,不仅剥削本国工人阶级,而且大肆侵略扩张,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12—13课讲述的,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对西方世界以外的影响。第12课介绍西方殖民体系。资产阶级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进行殖民扩张,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进一步加强扩张,亚洲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独立的拉丁美洲也在很大程度上沦为附属。非洲是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却是最后被瓜分的大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之后,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实力进一步加强,使他们能够深入非洲内陆。西方主导下的殖民体系造成了人类历史上非常不公正的情况——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13课介绍殖民体系导致的结果。殖民者只顾自己的利益,他们掠夺资源、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奴、向殖民地倾销廉价商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深受其害,被迫起而反抗。最早发起斗争的是拉丁美洲,它通过武装斗争赢得了独立;继而亚洲人民觉醒,印度、伊朗和中国都爆发了抵抗运动或革命;非洲的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发起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第14—17课,叙述20世纪前半期的历史,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和竞争。

第14课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它们对殖民地和霸权的争夺——用德国人的话说,“争夺阳光下的生存空间”——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在战场上相互残杀,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另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也使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接受教训,战后努力构建集体安全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还组建了国际联盟,想维护国际和平。但因为整个体系只是体现了战胜国的意志,美国没有参与,苏联被排除在外,德国等战败国对相关和约极其不满,因而整个体系和国际联盟的产生的作用和效果都不尽人意。

第15课转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结果: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在大战期间尖锐化。列宁顺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的薄弱链条上首先取得胜利,并可以在一国率先建设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工业化的显著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教训。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并存和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主线之一。

第16课的内容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发生,以及民族主义影响的扩大,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亚洲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国有北伐战争和收回租界运动;拉丁美洲有尼加拉瓜桑地诺游击队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第17课主要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构建的国际安全体系由英、法等战胜国主导,并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29—1933年遍及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但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英法的绥靖政策,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带有很重的反法西斯民族民主战争的特色。大战的爆发有一个过程,在亚洲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全面抗战,开辟了反法西斯的亚洲战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欧洲战争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败了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立但并不和谐,尤其是战后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政策,严重影响了战后初期的国际格局。所以,战后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冷战。

冷战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20世纪末基本的世界格局,因冷战引发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是第18—21课的内容。

第18课的核心是冷战。冷战源自美苏双方的各种矛盾。美国希望争霸世界,充当所谓自由世界的领袖。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进行建设。双方在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等很多方面都有冲突。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加上核武器的威慑,使两个大国之间并未直接爆发冲突。因此,所谓冷战,特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其间,两个大国之间多次爆发危机,但通过谈判等多种方式,双方最终化解了危机。同时,中国和第三世界等力量的兴起,孕育了冷战后世界的多极格局。

在冷战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有很多重要的变化。说明这些变化,是第19课的重心。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以及它面临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还有人民的斗争,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调整。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强化国家干预和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在国际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后来是世界贸易组织)等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协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调整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20课转向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部分亚洲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着冷战的发生,形成了以苏聯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过程中曾取得显著成就,但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苏联的干预,也遭遇不少问题。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面临严重挫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预示了社会主义的希望与生机。

第21课介绍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战后的发展。随着殖民主义国家的势力被削弱,民族解放运动广泛开展,亚非拉广大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纷纷赢得独立,建立了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这些国家在建设上取得过很多成就,同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有些是殖民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有些是新兴国家自身制度和治理能力上存在不足,有些则受制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但总体上看,新兴独立国家发展良好。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4课代表了20世纪后期世界历史的4个主要方面:冷战影响的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变化、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成就与问题。

教材的第四板块即第22—23课,主要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情况。这段历史距离我们很近,许多事态仍在发展当中,只能是概要性的说明。第22课主要介绍世界格局,强调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以及全球化和多极化时代的发展状况。第23课则说明人类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要求人类必须团结起来。因此,最后一课的主题是“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中国智慧对世界治理的贡献。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主编。)

猜你喜欢
世界史高中历史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