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侧重与教学实现

2023-09-09 03:29郭瑾莉朱伟利
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

郭瑾莉 朱伟利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和强大的价值塑造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的重要路径,其理论侧重在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道德陶冶与价值引领、人文情怀与文化素养等方面。本文以公共艺术核心课程“音乐鉴赏”为例,从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课程定位,精选非遗文化、注重特色育人,创新教学范式、强化实践体验三个维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塑造功能的教学实现进行了完整呈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理论侧重;教学实现

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社会生活形态,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基因库”,蕴藏着中国人民独特深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具有极高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挖掘、梳理和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高校提高课程思政成效,高质量实施“以文化人”的必然选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是高校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22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大其传播普及力度。高校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播渠道。同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大学生的保护意识和传承能力,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是高校主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

2.非物质文化遗產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要素,建设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是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重点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呈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成长为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现代英才的生动教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自2006年至2021年间,国务院公布了5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10个类别,总计1557项,3610子项。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43项,是世界上拥有“非遗”类别最全、数目最多的国家,育人资源非常丰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挖掘与阐释,是高校各类课程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与现实结合起来,讲好“大思政课”,是提高思政育人实效性的核心要求。然而,一直以来,理论与现实“两张皮”,说理不现实、不鲜活,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遗产”,是在其生存发展的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进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1]。与博物馆中的“静态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师带徒式的口传心授,其存在离不开产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因此具有浓厚的现实性、亲和力,是推动课程思政与现实结合起来的重要媒介。因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思政育人耦合创新,将思政“小课堂”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对建设高质量“金课”,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塑造功能的理论侧重

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情感样式、人文精神等的象征,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思想价值。

1.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基本目标。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国健康持久发展的力量之源。但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主流文化,与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不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巨大

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记录着民族或区域群体共同的发展历史和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体现出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因而“与那里的民众具有深深的情感纽结,又总凝聚着她的民族精神。”[2]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族群表征,是民族共同体记忆和族群身份认同的特殊载体[3],具有激发民族情感认同的内在功能。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炎帝、女娲等祭典类大型祖先文化复原活动,就具有增强同根同祖身份认同、唤醒炎黄子孙民族情感的强大凝聚作用。在此基础之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和杰出智慧,无疑能成为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底气的“强心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官方文化,与百姓生活实践紧密相关,是原生态的世俗文化,以音乐、舞蹈、技艺等丰富鲜活的形态,使思想传播和情感传递更加易于感知和接受,在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持续性、自觉性方面,更具天然优势。

可以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引导大学生不断强化文化认同感,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民族性格,提高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自主意识,是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要素的首要维度和基本方向。

2.爱国情感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之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具有保存、复制和传承民族与国家认同的强大效力[4]。爱国主义是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的精神追求,例如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传颂的中国人民忠、义、仁、信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早已深入人心。民间口头文学岳飞传说,体现着广大人民朴素的爱国思想和强烈的爱憎情感,数百年来流传至今。提高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依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重要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必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着重整理民间文学、传统艺术、民俗活动等当中记载的精忠报国、英勇担当、建功立业等感人事例,尤其是要注意挖掘和提炼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育人资源,增强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度认同,传递超越时空的爱国情感,培育深沉的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担当意识。

3.道德陶冶与价值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土壤和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国人民最深层次的精神特质,其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思想精华,是数千年来凝聚中华民族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原型和行为起源。

要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的道德资源,例如胡庆余堂中药文化传递的“真不二价”、诚实守信的为人为商之道;刘三姐歌谣、济公传说彰显的抑恶扬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人文情怀;董永传说、二十四孝等传说故事褒扬的孝亲敬长的中华传统美德等。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道德观、伦理观、荣辱观等的基础上,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属性,是“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6],是与群众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生活气息浓厚的“活教材”。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生活的优势,将抽象的道德伦理教育和价值观引导融入鲜活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等生动的日常实践当中,增强道德说服和价值引领的感召力,有效促进大学生价值塑造的现实转化,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和践行。

4.人文情怀与文化素养

全面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使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亦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高校课程育人的重要目标,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独特智慧、气度和神韵的典型标识,是中国人民情感模式、审美趣味、精神追求的集中表达,积淀着灿烂辉煌的中华人文精神,能够为大学生锤炼意志、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增长见识、激发创造力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要结合不同样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人文素养教育。民间文学,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梁祝传说,传递着中国人民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的观念形态,奇巧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又彰显出民间文学独特的意境和魅力,是涵养文学底蕴,培养文学情怀的宝库。传统美术,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古朴夸张;传统戏剧,如豫剧,朴直淳厚、丰富细腻、富于乡土气息;传统舞蹈,如优美的傣族孔雀舞、热烈欢快的苗族芦笙舞等,无不浸透着中国传统独特的形式之美、节奏之美、动态之美,以及意境之美和精神之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育精神,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心灵境界的优质资源。传统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汝瓷烧制工艺、汴绣、扬州通草纸花、安徽宣纸制作等,工序复杂、技术独特、难度极高,诞生了许多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是手工劳动技艺的杰作,是对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锤炼艰苦奋斗意志的生动素材;是劳动人民创造力、想象力的集中体现,对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也极具价值。传统民俗,如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我国独具的特定节令,更展现出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知。传统体育,如武术、摔跤、舞狮、空竹、射箭、蹴鞠、龙舟等,彰显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崇尚竞技、团结协作的民族精神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塑造功能的教学实现——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

1.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特性,找准培养目标,分类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是有机融入各类思政要素,切实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课程思政成效的关键。“音乐鉴赏”是高校为大学生普及音乐常识、提高音乐素养和鉴赏水平而开设的鉴赏类公共艺术核心课程。“音乐鉴赏”课程属于美育范畴。美育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天然具有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的功能。然而,多年来,高校美育“重育才轻育人”的倾向比较明显,“音乐鉴赏”课程也不例外,对音乐性、艺术性层面关注多,对正确文化观、艺术观等培养少;审美教育多,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少,“美”与“德”相分离,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此外,很多公共艺术课程,仍局限在西式审美框架和话语体系中,中国味道不足,这既不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也偏离了美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必须加以修正。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对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进行了明确限定,要求“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并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精神,为科学设定“音乐鉴赏”课程目标提供了遵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的工科高校,学生艺术素养底子较薄,但艺术审美需求较高。“音乐鉴赏”是学校美育限选学分的基本课程,开设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该课程努力强化育人导向,坚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理念贯穿始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提升美育课程的人文厚度、知识宽度、价值高度。在知识目标上,强调“保基本”,注重基本乐理知识的普及;在能力目标上,注重“强能力”,强化对音乐表达能力的实践训练;在素质目标上,注重“高素养”,加强爱国主义、文化认同、道德情操、人民艺术观念、审美意识等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2.精选非遗文化,注重特色育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分布广泛,只有通过精心选择、科学整合和提炼转化,才能变成有机的养分,切实起到教化人心、赋能育人的功效。课程思政與思政课同向同行,本质也是讲道理,思政元素要有典型性、接地气,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才能入脑、入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音乐鉴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充分考虑学校水利办学特色和居于河南的区位特征,重点聚焦黄河文化特色鲜明且与水利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要素的发掘。在器乐赏析中,选取黄河泥埙辅助教学。埙,是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是土质乐器的典范。埙外形古朴典雅,音色厚沉悠扬、朴拙抱素,埙乐被《史记》称为“德者之音”,传递出“和为贵”的音乐审美和高贵神圣的道德追求。黄河泥埙取材于黄河水、黄河泥,独属于黄河流域,自清朝在中原地区兴盛,是黄河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见证,能有效增强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唤醒黄河文化主体意识,提高文化自信。黄河泥埙由黄河两岸地下一米左右的胶质泥,经过50多道复杂工艺手工制作而成,又为开展劳动教育,养成卓绝精湛职业风范提供了生动场景[7]。在声乐赏析中,选取黄河沿岸极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黄河号子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杭育之声”[8],是在长期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原生态民间音乐,是黄河文化珍贵的艺术瑰宝,不仅独具艺术韵味,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作为劳动号子,唱响出劳动人民质朴雄厚、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精神品质,是黄河精神传承弘扬的鲜活载体;其地域风格浓厚,张扬着黄河沿岸人民无上的生命张力,亲和力、感染力强,能激发大学生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的自觉意识;其是数千年治黄抗争中的艺术自发产物,承载着中华民族艰难困苦的集体记忆,有助于坚定大学生投身水利事业、服务黄河战略、造福广大人民的决心。

3.创新教学范式,强化实践体验

美育更多的是经验的、感性的教育,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和直观体验。但受传统观念等因素制约,“音乐鉴赏”等公共艺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方法也很单一,课堂缺乏吸引力。在素养教育方面,也同样面临说理空洞、笼统,缺乏感染力的问题。基于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音乐鉴赏”课程秉承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从“我想教什么”到“学生想学什么”的思维转换,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的优势,以强化艺术实践和体验为核心重塑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模式,使学习获得感明显提升。

组织行业大师进课堂、小器乐进课堂等活动,让教学“动”起来。以黄河泥埙为载体,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客座教师,定期走入课堂,亲自指导学生品读埙乐,学习吹奏技巧,练习基本指法。通过师生互动,开展建构式教学,极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和教学实效性。

组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说理“实”起来。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将“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围绕黄河文化、水利特色建设多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多元协同育人。带领学生走进黄河泥埙诞生地——焦作嘉应观工作坊,现场体验黄河泥埙拉坯、合模、灌浆、手捏等制作工艺,举办“奏响黄河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关爱服务民生”等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中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沉浸式身心体验中,塑造思想、温润心灵、启迪智慧。实现了从“说大道理”到“讲身边事”的话语转换,形成了贴近学生的新语境,提高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推动教学手段智慧化,让环境“活”起来。青年大学生偏好使用网络新媒体,“音乐鉴赏”课程坚持互联网思维,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教学手段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开发“红色非遗·豫见河南”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豫剧等教学提供可视化支持;建设优质线上教学视频,整合网上展览馆、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戏剧影视等文艺精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VR、知识图谱等现代信息技术编制新形态教材;自制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库,有效增加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实现教学考核综合化,让育人过程“严”起来。课程思政的核心是价值观塑造,美育的特征是形象化和情感性,因此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难以准确测量。“音乐鉴赏”课程突破单一、静态的传统评价范式,采用更加注重过程的、多元复合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评价过程贯穿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各个环节,除了常规的作业权重外,提高师生互动、实践教学等过程要素,评价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环节,尽可能多角度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提高考核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戴凌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

[2]邢莉.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

[3]张泰城,龚奎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方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4]王水维,许苏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5(5).

[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6]刘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

[7]韩丽.黄河文化的特殊符号——河南黄河泥埙制作技艺及保护传承探析[J].文化月刊,2020(6).

[8]扈毅娟.黄河号子的传播路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1(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黄河文化融入行业特色高校课程思政的应用研究与实践”(项目号:2021SJGLX15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育人要素的挖掘及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责任编辑:周晓燕]

郭瑾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朱伟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