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底色

2023-09-10 05:56赵劲松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样态底色风貌

文|赵劲松(特级教师)

不知您是否发现,同一位教师上不同内容的课,最终会呈现出相近的课堂风貌。有人从教师教学的视角,称其为教学风格,即“教学艺术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笔者更倾向于从学生学习的视角,称其为课堂的底色。底色,即“打底的颜色”,也是“决定整幅画的色调的颜色”。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样态,便是课堂的底色。

底色虽由学生体现,却是由教师铺陈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样态,而是否站在学生立场,是不同观念的分水岭。如果教师眼中只有知识的传授,又执着于一切尽在掌控,那么学生必然难以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学习是呈碎片化、浅表化的。这层底色铺就之后,无论教师有怎样精巧的设计和多么强大的表现力,课堂的整体风貌都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每当有青年教师找我磨课,我首先与他交流的便是:你希望学生怎样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即自己做主,自然也就需要自我管理、自我负责,意味着有自我选择和规划的权力,有自我监控和评价的责任。自主学习,是我们所向往的课堂底色。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聚焦数学问题意味着学习方向和目标的确立;学生能够对学习任务、研究方案尝试进行规划、选择,不再仅仅是任务的执行者,更是学习路径的参与设计者;学生能够进行沉浸式思考、开放式讨论,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学到了哪里,学得怎么样。如此,整个学习过程就不再是对教师亦步亦趋地跟随,而是对学习全过程的充分体验。当然,这不仅需要学生“能”,而且要“会”,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意识,又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支持。

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理解他们的理解,感受他们的感受,尊重、倾听、认同他们的情感。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大的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选择、参与决策的机会,抑或是提供行动的理由,让学生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为他们内部学习动机的生成提供环境。同时,教师需要对他们的提问能力、认知策略水平、自我规划与监控能力等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由教师的支持,成就学生的自主,这是自由的、幸福的学习样态,自然也是最美的课堂底色。

猜你喜欢
样态底色风貌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包裹的一切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底色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