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东方美学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探析

2023-09-10 17:51郭玉格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东方文化情感体验

摘 要: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公共空间设计成为展现东方美学魅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勾勒出人居环境文化内涵的发展方向,引领高品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快速发展。以东方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对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材质选择、文化诠释、意境营造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意在完善东方美学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的理论实践体系,增强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东方美学;公共空间设计;东方文化;情感体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东方美学结合中国传统造物的实践和理论积累,其价值不仅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还能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文脉等提供新思路、新理念。公共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是展现东方美学、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公共空间中的东方文化基因,探索东方美学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东方”原只是作为人为构建的地理概念,有其自身的历史传统、区域文化及思维意象。美学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人对现实关系的审美出发,创造审美文化并包容异域文化,是多民族传统美学现代转向与当代艺术审美演进观念下艺术实践的结晶。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禅宗这三家里,传统儒家思想追求中庸之道,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禅宗美学则强调修炼心境。

一、公共空间设计中东方美学的内涵

公共空间是承载大众日常交往活动的公共场域,包括商场、剧院、体育场、街区等。基于东方美学理论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够自然融入东方精神,满足大众对于公共空间的情感需求,展现东方文化神韵。东方美学注重“道”与“技”的表达。“道”的显著特征是“自然”,而“技”的特征是“人为”,艺术就是使人为的“技”还原为自然的“道”,是东方美学一个特殊的范畴。

(一)体悟“道”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方美学至高境界是“万物与我为一”。老子云:“道法自然。”道家崇尚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即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在道家美学基础上,又衍生出“素”“朴”“淡”“拙”等美学理念,强调事物的本色和未经雕凿装饰的天然状态,体现道家美学的品格。在空间材质搭配上,以天然材质为主(如石、木、棉麻、竹、藤等材质),有助于营造舒适自然的人居环境。

(二)感悟“美”

公共空间设计注重对精神意境的探索,崇尚健康舒适,而东方美学强调内涵和意境而非外在与形式的观念相一致。东方美学具有典型的象征性、含蓄性,“以心观形”,认为实与虚都有意义,通过深入思考,找到事物内在的美感。在公共空間进行方案设计,提取与转化自然的色彩造型元素,充分展现材料自身质感及美感,并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让其领悟景外之意。

二、公共空间中东方美学的设计特征

东方美学内核为“生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倡导美学生活化。公共空间设计平衡了理性与感性,一方面是科学理性逻辑下对生活方式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是感性艺术文化及审美精神的内在追求。东方美学是一种感性的思维,主要追求“言”“象”“意”之间的统一。东方美学理念融入公共空间设计,从东方美学文化中提取具象东方元素,在公共空间设计方案凸显东方艺术审美,营造流动的东方意象,突出体现了情感性、象征性、含蓄性等美学特征。

(一)情感性

东方美学强调心灵的呈现、情感性审美及阐释内在的生命意义。基于东方美学的公共空间设计中,情感性是其显著特征。孟子研究院是集德政教育、孟学教育、展览展示和文化沙龙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场馆。设计师以儒家思想的“礼序”文化为空间创意核心,塑造空间秩序关系和仪式感,以孟子思想的仁政、浩然之气为精神内核,营造浩然之气、天人合一的空间艺术氛围,同时注重观众对空间的情感交互体验,通过对光影的创造,呈现浩然之气,继承并演绎东方美学及儒家精神,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内涵的情感需求。

(二)象征性

东方美学能够体现公共空间的秩序与活力,引导人们对公共空间中的环境和周围事物的关注和思考,并唤起人们对公共空间美学的认识。捕捉大自然中的无形元素,并将其有形化,唤起大众对自然环境的热情。公共空间中的东方美学元素,可以是器物之美,如观赏摆件、丹青水墨、枯枝盆景;也可以是设计手法之美,如借景、透景、对景、影景;还可以是意境之美,如“悟石德而养性,通石理而修身”。山石可以寄情言志,相石德而性观其神,领悟奇石的气节和意蕴,山石成为独具一格、超凡脱俗的品格的象征。

(三)含蓄性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含蓄》中提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言有尽而意无穷。《林泉高致》提到,“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在画高山的时候,利用“虚”“挡”“藏”以及“留白”等绘画技法,营造模糊朦胧的画面意境,才能显出整座山的高。东方美学追求有与无、秀与隐之间的张力,空间中的青山古树、弯曲的小径、小桥流水等元素都能表现出含蓄美,以此来传递东方文化精神,彰显东方美学神韵。

三、东方美学指导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论建筑的过去与未来》曾提出,现代设计风格不论如何发展,在发展前进的路上都不会与过去完全隔断。在东方美学指导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由内到外、由表及里都具备东方文化气质,即思考如何搭建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环境营造东方意境

公共空间要营造东方意境,让人们能够获得文化归属感、艺术的洗礼和情感的共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注重协调空间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参照周围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山林植被、民俗风情等,使得空间布局、色彩质感、材质造型等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形成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的境地。

东方美学融入空间,应该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外在功能需求和内在情感需求。在功能需求方面,以东方美学“中和之美”为理论指导,遵循主要与次要、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过渡与呼应等设计原则,应用于空间结构布局、人流动线、功能分区等。在情感需求方面,空间布局上传承天人合一的风水文化,演绎虚实相生、有无相依、以简制繁的设计理念。选址上秉承“顺势而造”“负阴抱阳”的风水思想,布局形式上采取疏、密、曲、直等传统的手法,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地反复推敲,追求组织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光线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生命力,能够在空间中诠释东方美学。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提到:“那些散逸室内、倏忽不定的外光附于昏暗的墙面。艰辛地保存其性命,我们偏偏喜爱这纤弱的微明。”壁龛在暗淡的光线照射下,产生浓厚的阴影,滋生出“万物有灵”的美感。用自然光线做设计,空间随着光影交错和明暗、虚实、冷暖交替的灯光变化而更显立体感与层次感,凸显装饰的质感与空间的层次感。例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采用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光与影交相辉映。苏州博物馆活动区域和展区屋顶采用1∶2坡顶,形成光照折角,让光线以折射的方式透过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照射到博物馆的展区。屋顶“藻井”的采光设计,通过调整阳光下的植物斑驳光影,营造惬意的东方美学氛围。

(二)材质展现东方风格

公共空间的选材要因地制宜,注重提炼其地域性的质地、性能与肌理美感。以中原地区为例,公共空间的装饰设计应展现中原文化,其中的装饰与色彩应该因地制宜,符合传统中原民居的基调。自古以来,中原民居的建造都是就地取材选择建筑材料。传统中原民居主要以沙石、灰石、黄土、麦秸、芦苇、木材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将小麦秸秆用作屋顶的防雨材料。现如今,河南的安阳石板房、陕州地坑窑院等是中原民居运用地域性特色材料的代表,都能充分展现东方风格。

竹子柔韧性强,以极具现代感的曲线和弧线的形态特征,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室内空间、园林景观等多个领域,在东方美学和力学方面有诸多优势。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设计的竹屋,建造房屋的内外部材料都是使用竹子,去掉竹子横隔后,以混凝土填充竹筒,以此来增强竹子的抗压强度。光线透过竹上的间隙使竹子若隐若现,竹屋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在竹子的疏密之间体现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

建筑设计师余平的代表作“瓦库”系列,借用材料质感传达情感是其设计核心理念之一。材料在空间里并不仅仅具有使用功能,还充当着连接人与自然、现在与过去的角色。瓦片由泥土烧制而成,是我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设计师以“化古为新”的设计方式,将古朴雅致的瓦片作为设计元素,运用于建筑、景观、室内、铺装、装饰等各种环节中。将其制成扶手、背景墙或铺设在地面中,既彰显实用性,又丰富了空间层次,营造出粼粼波光的视觉秩序感,演绎出素朴、宁静的东方美感。

(三)空间诠释东方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不仅能够为人民提供坚定深沉的精神力量以及道德滋养,还能够引导人们追本溯源,充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公共空间设计要符合大众的情感需求,融合传统造物技艺与现代工艺,深入挖掘东方文化的内涵,提炼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并利用现代设计语言,在空间中延续东方文化,传承东方精神。

中原地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是典型中国文化的化身与缩影,借助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构建了良好的文化环境生态。纵观中原地区的发展历程,蕴含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容。在精神形态方面,中原文化包含了黄河文明、商周文明、唐宋文化等,具有“生生不息、刚柔相济、兼容并蓄”的东方特质,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红旗渠精神等也是体现东方文化和价值的重要载体。在物质形态方面,中原文化可通过具体的民居建筑、空间布局、装饰构件、色彩搭配等诠释。

东方色彩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设计师应根植地域文化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挖掘东方文化元素,凝练优秀特质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公共空間的建造过程,从而增强东方美学的感染力与传播力。空间建造应该从地域环境、民俗习惯、民间艺术等中提取色彩,参照当地年代最为久远的古建筑中的整体空间主色调,遵循传统“五行五色”“阴阳五行说”等观念,提取以黄、绿、红、白、黑五色为代表的文化元素。中国文明信仰黄色,以黄为尊,黄色基调通过黄河文化等提取;红色基调可以传承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基因,通过灯笼、旗帜等人文景观来体现;白黑蕴含天人合一、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提升空间层次性。

位于杭州西湖畔的花西子体验店,以现代设计语言赋予东方传统元素新的形式和审美。其提炼了传统江南风格的装饰元素,以极简纯白为空间底色,弧形墙面结合中国传统屏风形态生成弧形曲面,成为空间墙体和陈列隔断设计语言。根据穿孔板的材料特点,利用镂空花窗引入室外自然景象与自然光线,墙面上巧妙地形成若隐若现的水墨画效果,凸显中国山水的人文精神,并与西湖美景遥相呼应。

位于颐和园的颐茶赏楼(原名“延清楼”)集东方文化、艺术交流、情感体验于一体,是以传播猴坑太平猴魁茶文化为特色的沉浸式空间体验馆。“座对西山一栋楼,最无尘处有余清。高楼漫笑匆匆去,输尔兼收实与名。”这首清代乾隆所作的古诗《延清楼》,是对颐茶赏楼的最佳赞颂。在设计和改建过程中,将东方美学融入现代设计,始终遵循保护古建原状及维持视觉景观,让公共空间具备了东方美学的古典韵味和现代时尚之感。大众在茶文化体验空间享受太平猴魁茶带来的茶之乐趣,在颐和园中识茶、懂茶、赏茶、鉴茶的过程中,感受质朴雅致的东方茶文化。

四、结语

东方美学在历史的洗涤下依旧熠熠生辉,能够展现东方文化本质与哲学精髓,传承东方造物的理念。目前,公共空间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失情感互动与文化内涵。东方美学理论的融入能够让公共空间更具有人性化特质,为场景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象征,进而让大众感受其艺术魅力与东方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审美水平,满足人民不断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羽清,周武忠,周之澄.基于东方设计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1(12):32-38.

[2]沈嵘.中日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东方美学元素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21(6):14-17.

[3]周武忠,蒋晖,周之澄.东方设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郭玉格,硕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东方文化情感体验
多样解构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论21世纪国际法的理论创新
大众期刊内容转型的实证分析——以《东方文化周刊》为例